[爆卦]薩提爾應對姿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薩提爾應對姿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薩提爾應對姿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薩提爾應對姿態產品中有3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處理孩子間的紛爭,大人先別急著當裁判】 我常提醒自己,在處理孩子的爭執時,要多「停」、「看」、「聽」。不要急著說道理,但允許自己先感受孩子的心,感受自己的心... 從愛與接納出發,以關愛與好奇的言語和孩子對話,不指導不說教,往往事情會好處理很多。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懂道理,他們只是在氣頭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多久沒有與你身邊親近的人,專注一致、平緩自在的,深刻對話?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與自己親近的人, 但是,我們可曾想過―― 我了解自己嗎? 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 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嗎? 我有多久,沒有與他們專注一致、舒緩自在的好好說話了呢? 在本書中,阿建老師將會說明冰山的各個層次...

薩提爾應對姿態 在 小妮子情理生活學〡關係療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17:18

/ 相信許多人都一直使用慣性的應對姿態多年,卻沒有去意識到這樣的姿態來自於什麼,或是效果其實是無用的,卻一直在同樣的情境裡傷人傷己。 ⠀ 對我自己來說,學習到薩提爾冰山理論中的應對姿態是一個蠻有趣的歷程,正視自己隱藏的那部分,是恐懼是焦慮,有意識地調整模式,也專注在真正的溝通,而當對方使出某種應對姿...

薩提爾應對姿態 在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1:02:43

【會員日好書推薦清單】 可能是因為,我並非心理師、醫師或老師的背景,而是一位爸爸的身分,不時都會收到很多家長的私訊來詢問我,是怎麼從零開始學習,一路走來到現在親職講師的呢? 我想了想,『渴望學習』、『靈活運用』、『願意調整的身段』是三個很重要的支柱。而其中的『渴望學習』裡,閱讀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 薩提爾應對姿態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1:00:05
    有 1,458 人按讚

    【處理孩子間的紛爭,大人先別急著當裁判】

    我常提醒自己,在處理孩子的爭執時,要多「停」、「看」、「聽」。不要急著說道理,但允許自己先感受孩子的心,感受自己的心...

    從愛與接納出發,以關愛與好奇的言語和孩子對話,不指導不說教,往往事情會好處理很多。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懂道理,他們只是在氣頭上,無法理性而已。

    .............

    有一天下午,在美語課中間的休息時間,我正檢查著學生寫的作業。

    這時候,小五的大衛(化名)氣噗噗地走到我桌前,跟我說:「老師!剛才我在吃東西的時候,山姆撞到我但是他不承認,還說是我先撞到他,而且也沒有跟我道歉!」😮

    我頓了一下,把手邊的工作停下來。我看著大衛,停頓了一下,核對他說的話:「你說山姆撞到你,你的東西打翻了,但是他沒承認,也沒有跟你道歉,是嗎?」

    大衛說:「是,而且他把手上吃的東西打翻了,也沒有跟我說對不起。」

    我說:「你可以請山姆過來嗎?」

    於是大衛就走到教室另一端,跟山姆說:「山姆!老師請你過來。」

    山姆聽到大衛叫他過來找老師,臉上露出不悅的臉色,並且邊走、嘴巴邊小聲地念念有詞:「什麼... 根本就是你先...」

    於是大衛和山姆雙雙站在我面前。

    「剛才就是他撞我的!」大衛先發制人。

    「我沒有!」山姆理直氣撞地看著他說。

    大衛把聲音提高,以快速且流利的話語說(山姆無法插嘴):「你明明就有!你剛才跟XXX 和 XXX 在玩,然後是你蹲下來撿球的時候撞到我的!你撞到我這隻手(邊指著他被撞的手),而且還把我手上的零食弄到地上!」

    「根本就是你自己 ... 先.... 」山姆含糊地說著,似乎無法說出一個道理來,卻仍然不承認是自己撞到他。

    「根本就是你撞到我的!你不要再亂說了。」大衛不等山姆把話講完就這麼說。

    我溫和地呼喊了大衛的名稱:「大衛。」並停頓了一下。

    剎那間,他們之間的爭執也停下來。⛔️........

    我看著大衛,緩慢地問:「大衛,你現在心裡面有什麼感覺?」

    大衛把頭稍微低下來,感覺了一下自己內心,然後說:「我覺得他在狡辯。」
    在說的時候,我感到他的情緒也比較緩和下來。

    我問:「那... 你覺得他在狡辯,讓你有什麼感覺?」

    大衛想一想,說:「有點不舒服。」

    我問:「你會覺得有點生氣嗎?」

    他又想一想,然後說:「是,因為我的零食都掉到地上了。」看起來,這就是他生氣的原因。

    此時,他的情緒已藉由我們對話,找到出口宣洩出來。感到被理解的他,臉上表情也柔軟下來。

    他繼續說:「但是還沒有清理。」

    我不急著處理他們的糾紛,但說:「在哪邊?帶我去看看。」於是,我們三人一起到教室的飲食區。

    回到「案發現場」,大衛指著地上的零食說:「老師,就是這邊。剛才山姆(指著某處)在這裡跟xxx和xxx在玩,我就站在這裡(指著另一處)吃東西。然後他蹲下來撿球,起來的時候就撞到我這隻手(指著自己的手),然後我的東西就打翻了。」

    大衛很流利地再複述一次剛才發生的事件。但這次,山姆沒有說話了。

    我看著山姆,問:「是這樣嗎?」

    「...就是....剛剛我....」山姆結巴地說著話。

    我感受到,他的結巴是來自緊張的情緒。

    「剛才...那個球....」山姆正努力地想要說些什麼,但情緒讓他無法如平常般自然表達。

    或許,他也想不到可以表達些什麼,來為自己辯護。

    到此,整個客觀事件已經還原了。其實很單純,就是一個孩子不小心撞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的零食掉到地上而已。但誠如薩提爾說的:「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兩個孩子的應對姿態一開始就是以「指責」來對待彼此,所以才把事件升級到要老師處理。

    看著山姆正努力地想要為自己辯解,我心裡感到一絲的不捨。

    於是,我溫和地伸出手,和他比一個「好了」的手勢,並跟山姆說:「停~」
    他停下來。

    我看著他,停頓了一下,問他:「山姆,你現在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看著我,沒有講話。

    我緩和地再問他:「我發現你剛才講話有點結巴了,你覺得有點緊張,是嗎?」

    山姆沒有回答我,眼睛看著我,眼神中已不再有開始的生氣與不滿。但這時候,卻看到他眼眶裡有點濕潤。通常,眼淚代表著傷心、沮喪、受傷、委屈等情緒。

    我緩和地問他:「山姆,你覺得有點委屈,是嗎?」

    他還是沒說話,但輕輕地點點頭。眼淚,也流了下來....。🥺

    我說:「你覺得委屈,是因為你其實只是想要撿球而已,你不是故意要撞他的,是嗎?」

    他再次點點頭,點得更用力。眼淚也滴下來更多,他用手擦著眼淚。🥺

    我轉過頭看大衛。這時候,大衛看到山姆汪然淚下,臉上也露出同理的表情了,剛才的不平,早已一掃而空。

    我問大衛:「你覺得山姆是故意的嗎?」

    大衛搖搖頭。

    看來兩人的對立與不平,到此刻已消融了。

    會消融的原因,是因為彼此的情緒都已被釋放,雙方也從「各持己見」轉為「同理接納」。

    我說:「我覺得其實這真的不是誰的錯,只是一個意外而已。。。但現在地上還有著一些零食,怎麼辦呢?你們可以幫忙整理一下嗎?」

    他們兩位同時點頭。

    「好,那就麻煩你們整理一下囉!請快點,因為我們很快就要上課了。」

    於是,山姆拿了掃把開始掃,大衛則蹲下來把零食用雙手撥成一小堆,讓山姆掃起來,互相合作著。

    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

    許多父母或老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時,有時候太急著當裁判(說誰對誰錯),因此跟孩子大講道理。另外,有些大人也會急著要求某方、或雙方說對不起。但縱然道歉了,很多時候這些方式也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為什麼呢?

    因為在事件裡面,通常都夾雜著「情緒」。但情緒若未被辨識,孩子心裡就會被情緒塞住,道理往往也聽不進去。

    因此,我習慣「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通常這樣,都會有更好的結果。
    在這次事件裡,我並沒有急著做裁判,卻以好奇與關愛的態度來與兩個孩子對話,關注他們的感受,好奇他們的觀點。
    當他們情緒被同理了,想法被理解了,彼此就能用比較全面的態度來觀看對方,觀看整個事件。

    雖然我並沒有急著要求雙方說「對不起」或「沒關係」,但最後,冒犯別人的山姆承認自己錯了(對不起),被冒犯的人大衛也原諒對方了(沒關係)。
    蒙特梭利教育讓我瞭解,我們應當把孩子學習的過程,看得比學習的結果重要;因為當我們太著重在結果,往往就會讓想直接跳到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

    我常提醒自己,在給予孩子生命教育時,要多「停」、「看」、「聽」。不要急著說道理,但允許自己感受孩子的心,感受自己的心。

    當我們感受多一些,停頓多一些,我們就會瞭解孩子多一些。

    這方面,仍須從「減少自己講道理,多讓自己去感受」開始。

    在中秋連假的這晚,特地把這個故事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到這幾天孩子玩一起出現爭執時,大人能用「先感性」的話語,來化解孩子間的爭執。

    「先連結感情,再處理事件」,確實是很重要的教育守則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 薩提爾應對姿態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21:00:10
    有 1,182 人按讚

    【三歲孩子情緒問題!大崩潰哭鬧+打人打自己怎麼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到大透過大人的引導,慢慢學習如何尊重環境、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並學習控制自己的衝動,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確實是一條漫長的路,對父母與孩子來講,都是不容易的。

    正向教養之所以寶貴,是因為這套方式能在教導孩子同時,培養孩子正向人格。雖然乍看之下比傳統教育打罵的效果來得慢,但它卻比較沒有副作用、比較「環保」,能保有孩子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讓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更有機會顯露出來,照耀我們的世界。

    這位來信給我的媽媽有一位三歲小孩,信裡面的內容我感到欣喜的是,她一直很努力地落實正向教養的方式,而且不斷省思、學習,修正自己的方式。

    但當然再努力的學生,也會遇到問題;再用心的父母,遇到問題時也會有困惑與懷疑的時候。這位媽媽在使用所學會的方法後,孩子有時候還是會哭鬧崩潰,甚至打人打自己。到底要怎麼幫助這位孩子與家長呢?我們一起看下去。

    ………..

    羅老師您好~我是追蹤您許久的粉絲!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我家女兒現在3y1m,因為疫情緣故加上近期會搬家因素,目前還沒上幼稚園。

    家中現階段只有她一個小孩,我全職照顧她。先生教養理念滿一致的
    都是採取正向教養,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責罵過小孩,而女兒大部分也都很好溝通,不過最近遇到瓶頸...

    有時候她會沒來由的說她想丟東西,如果我制止她,她就會開始故意做一些我們平常告訴她不對的事,例如:打人、打自己、踢人、踩書,因為我跟先生的底線就是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傷害自己或是別人,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介入,無論使用同理(說出她的情緒,她可能會更生氣)或給她布偶告知可以發洩情緒在上面(她都會說她就是要打人踢人,不要布偶),抑或是我們會把打人的那隻手和踢人的腳先暫時握住,不讓其可以再繼續動作,以上方法其實都不甚有用。

    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請問老師,我們應該再如何幫助她,讓她可以慢慢學習控制生氣情緒當下想動手動腳的行為呢?

    還有,我看過您的書、阿德勒正向教養學、一些蒙特梭利的書還有跟情緒做朋友這類的書籍,一直有個疑問:當女兒正在經歷情緒風暴的時候(可能引起這情形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我可能不想妥協某件事,或是我制止她做危險/不對的事),大崩潰哭鬧的行為出現,目前我的做法是請她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不過有時候會成功(她會自己說要躲起來,然後就跑去積極暫停區,不過通常這時候都不是情緒風暴的高點,也就是不是很崩潰的時候)有時候就失敗(開始打人踢人哭鬧,請她去積極暫停區,她會更生氣,有時候會說哭著要抱抱)

    遇到失敗的狀況,偶爾我自己也會感受到自己怒氣值上升中,沒辦法處理她的情況,我自己也想去我的積極暫停區,如果我離開現場的話,這時候她就會更崩潰(會尖叫哭,大部分要抱抱),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不過我很常都會被她撲過來而抱抱成功⋯)

    老師,真的很不好意思,本來想長話短說,沒想到林林總總也是寫了這麼多~謝謝老師願意花時間看我的問題!謝謝您~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願意秉持正向教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想跟你分享的如下:

    1 這確實是一條比較難走的教養路,因為要跳脫以往的傳統教養方式,需要許多的摸索與學習,而且成果也會比直接打罵來得慢,辛苦你了。

    你敘述對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而且很正確!但你當下跟孩子應對時的內在與姿態是如何,我並不在場,所以無從得知。但我感到你真的、真的已經很努力了,為你鼓掌。

    2 有一點希望你了解:就算我們做到100%,也不代表有情緒的孩子會馬上OK的。因為孩子要懂得消化情緒、控制自己的身體與行為,需要大腦成熟度足夠才可以,更需要有足夠的意志力。

    你的孩子現在才三歲左右,對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確實還無法做得很好,所以你說「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這是很正常的喔。你說你讓他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有時候會成功」,已經很了不起了!

    孩子到了四歲半五歲,就開始比較能控制自己;到了六歲左右,相信你會更看到成果的。

    3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會對正向教養的方式與效果有懷疑,但只要記得在對待孩子的「尊重與和善」中,維持著「規範與原則」,並且不要縱容孩子肆意做出不尊重你的事情(例如經常罵你、打你;若他如此,當下可以表達你的感受與想法,並暫時離開現場)。

    保持著大方向前進,從中修正與微調細節,效果是指日可待的。

    4 另外你問到:「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

    要抱抱他與否,最重要的是要看當下「時機」是否適合,這也是李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裡,談到適合與孩子做溝通的「破口」。

    透過你冷靜地觀察累積經驗,你會慢慢瞭解當他有情緒時,什麼時間是他不願意給你抱抱、什麼時候你抱會起安撫作用的。

    所以,關鍵在於透過觀察與經驗累積,了解孩子是否ready給你抱、什麼時候適合抱,而不在主觀地判斷「你應不應該抱他」。這樣講你明白嗎?

    5 當然,如果這時機到了,但你當下很不OK,會覺得「為什麼我這麼不OK還要讓你OK??」,你也是可以先選擇照顧自己。這本身真的沒有對錯,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你也該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等到心情平復後,再與孩子連結感情、處理事件,還是很OK的。

    孩子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脆弱、一不陪他就會受傷;正向教養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苛刻沒人性,連半點負面情緒都不能讓父母有。

    有問題的,或許是我們有時候太過聚焦在孩子與方法上,忘記看見自己的需求了。

    放輕鬆點,事情就會更好處理。

    最後,再次謝謝妳從三年前有了孩子到現在,都一直都這麼地努力學習。

    這,不是很值得為自己拍拍手嗎?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 薩提爾應對姿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2:14:18
    有 83 人按讚

    【工作坊:3個名額的機會】

    有的時候
    文字很難表達我與孩子說話的姿態
    以及肢體與表情傳達出來的訊息
    因此在粉專上的文章
    我盡力以文字的方式
    將所有的細節全部詳寫下來
    為的就是螢幕後頭的學習者
    能盡量貼近我帶領孩子的脈絡與原樣
    但畢竟
    文字仍舊無法傳遞姿態的全面訊息
    也無法讓學習者以身體來深刻體驗與學習

    很多時候
    實際體驗
    比文字、聲音更具全面性
    這是無可替代之因
    也是線下工作坊一直是學習者的學習殿堂

    九月份
    台北場兩日工作坊
    原本已經額滿
    想候補的朋友我知道許多人都一直守候
    剛剛收到主辦單位傳來訊息
    有三個名額釋出
    有需要的人
    可以點底下連結
    直接報名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中部工作坊目前也僅剩四個名額
    有需要學習如何應對孩子的父母
    可以一起來學習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至於高雄
    應該好像滿額了
    未來主辦單位若有通知釋出的名額
    我再來通知


    9/14「焙思書房」舉辦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
    目前也還能參與,只是海外的朋友,請再等一等,之後會有海外版的讀書會提供大家報名的。

    一路跟著粉專學習的朋友
    希望大家在這塊園地中
    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
    我能給出的學習方式是

    1.書籍: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孩子永遠是對的》

    2.粉專文章:週一~週六,每日早上七點準時發文。

    3.學習社團:
    「李儀婷的共融教養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90829114481706
    (加入時,請務必回答三個提問,沒有填寫提問,會一直進不來)

    4.親子教養工作坊:台灣地區由「長耳兔心靈維度」主辦,會得到全面的體驗與學習

    5.line社群:凡參與過「教養工作坊」的學習者,即可加入line的學習群組,我將長期陪伴大家學習

    6.音頻:10月底即將上架,敬請期待

    ───────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