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蕈毒鹼受體作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蕈毒鹼受體作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蕈毒鹼受體作用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小小藥罐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藥事知多D】細A = ??? 藥罐子曾經跟大家介紹過「大A」這種救命藥的真正身分其實是腎上腺素(Adrenaline / Epinephrine)。 當然既然有「大A」,自然便有「細A」。 那「細A」到底又是什麼呢? 唔……「細A」其實是Atropine。 跟「大A」一樣...
蕈毒鹼受體作用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藥事知多D】細A = ???
藥罐子曾經跟大家介紹過「大A」這種救命藥的真正身分其實是腎上腺素(Adrenaline / Epinephrine)。
當然既然有「大A」,自然便有「細A」。
那「細A」到底又是什麼呢?
唔……「細A」其實是Atropine。
跟「大A」一樣,Atropine同樣能夠「強心」。
在藥理上,Atropine是一種毒蕈鹼拮抗劑(Muscarinic Antagonist),顧名思義,主要透過跟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這種神經傳遞介質(Neurotransmitter)進行競爭來妨礙乙醯膽鹼跟毒蕈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結合所導致的減慢心率、減低心肌收縮力,從而可能會加快心率、加強心肌收縮力,達到「強心」的效果。
一般而言,「細A」主要適用於治療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 SSS)(例如心搏過緩(Bradycardia))、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有機磷(Organophosphate)中毒、β受體阻斷劑(β-blocker)中毒。[1]
在副作用上,既然「細A」能夠加快心率,自然便可能會矯枉過正,誘發心搏過速(Tachycardia)。
除此之外,主要是噁心。
不過凡事一體兩面,有好有壞,有利有弊。
對,有危便有機。
實際上,Diphenoxylate這種止瀉藥大多會搭配Atropine組合成為一種複方,目的在利用Atropine的副作用避免Diphenoxylate出現濫用的情況,從而減少出現成癮的風險。
對,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孫子兵法.虛實》)」就算是副作用,還是可以有副作用的用法。
說到底,用藥之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欲了解更多用藥資訊,歡迎看看「小小藥罐子」網誌。)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Reference:
1. Perera RK, Fischer TH, Wagner M, et al. Atropine augments cardiac contractility by inhibiting cAMP-specific phosphodiesterase type 4. Sci Rep. 2017;7:15222.
蕈毒鹼受體作用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突發⚠️】Benadryl Challenge = ???
話說最近抖音(TikTok)瘋傳一項挑戰叫「Benadryl Challenge」。
首先Benadryl的藥用成分是Diphenhydramine。
至於Diphenhydramine則是一種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主要透過與H1-受體(H1-receptor)的作用抗衡組織胺(Histamine),一般主要用來做收鼻水藥、敏感藥,從而紓緩很多傷風、感冒、過敏的症狀,例如打噴嚏、鼻子痕癢、眼睛痕癢、流鼻水、流眼水。
同時Diphenhydramine還可以透過與毒蕈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的作用產生抗膽鹼作用(Anticholinergic Effect)而可能會產生口乾、視力模糊、小便困難、便秘這些副作用。
據報這項挑戰主要是挑戰挑戰者在沒有實際藥用需要的情況大量服用這種藥以求產生幻覺(Hallucination)並拍下自己服藥後所產生的反應。
不過過量服用這種抗組織胺其實可能會構成毒性,輕則心搏過速(Tachycardia)、瞳孔放大(Mydriasis)、高熱(Hyperthermia),重則譫妄(Delirium)、癲癇發作(Seizure)、思覺失調(Psychosis)、幻覺、心律不整,甚至可能會構成性命之虞。
實際上,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奧克拉荷馬州(Okahoma)已經有一名15歲少女參與這項挑戰並服用過量Diphenhydramine後死亡。
所以基於用藥安全為由,藥罐子謹此呼籲人們不要玩這項挑戰,以免構成危險。
在相當程度上,這是一項玩命的挑戰。
可以嗎?
謝謝。
(如欲了解更多用藥資訊,歡迎看看「小小藥罐子」網誌。)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Reference:
1. Huynh DA, Abbas M, Dabaja A. Diphenhydramine Toxicity. [Updated 2020 May 22].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Jan 2020.
蕈毒鹼受體作用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藥事知多D】常用止痛藥套餐
〈痛食咩止痛藥好?〉
有時候,各位看倌,大家服用一些止痛藥的時候,不難發現,其中一些止痛藥同時可能會含有兩種或以上的藥用成分,簡單說,就是「複方」。
不過只要起一起底,往往可能會發現裡面總是大多離不開撲熱息痛(Paracetamol / Acetaminophen)這種退燒止痛藥,在相當程度上,真的可以說是「膽」。
那麼,撲熱息痛一般會搭配什麼藥呢?
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撲熱息痛 + 咖啡因(Caffeine)
在藥理上,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除了能夠提神醒腦外,還宣稱自己能夠提高止痛藥的止痛功效,在不需要額外增加止痛藥劑量的情況下,加強止痛的功效,更加有效紓緩痛症。
在相當程度上,咖啡因可以說是一種藥引。
所以單是撲熱息痛,原汁原味固然可行,不過如果跟咖啡因同服的話,點一點綴,吊一吊味,便會更加能夠帶出撲熱息痛的止痛功效。
這就是說,單是撲熱息痛,固然好,不過搭配咖啡因,更加好。
如果需要達到這種效果的話,一般建議至少需要100mg的咖啡因,大約是一杯咖啡的含量。
在用法上,一般建議,主要如下:
第一,咖啡因擁有提神的功效,所以一般不建議睡前服用,目的在減少出現失眠的機會。
第二,如同「飛沙走奶」的黑咖啡(俗稱「齋啡」)較其他咖啡「傷胃」一樣,咖啡因可能會刺激胃壁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可能會增加出現腸胃不適、胃潰瘍、胃出血的副作用,產生一種俗稱「削胃」的現象。所以一般建議餐後服用,減少相關的副作用。
第三,如同「喝太多咖啡會喝出頭痛」一樣,高劑量的咖啡因同樣可能會誘發頭痛,所以根據相關的建議劑量服用,同時建議盡量避免進食一些蘊含咖啡因的食品,例如茶、巧克力,目的在避免攝取額外的咖啡因,避免過量,從而大大減低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例如頭痛、噁心、嘔吐、失眠、心悸。
二、撲熱息痛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撲熱息痛,顧名思義,除了「撲熱(退熱)」,還能「息痛(止痛)」。
在藥理上,撲熱息痛不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暫時還是不太清楚具體的作用原理,總的來說,相較而言,撲熱息痛的消炎效果不大,不過退熱、止痛效果不俗。
至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透過抑制體內分布在發炎組織的環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謝,從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的產生,減低因為前列腺素而誘發的炎性反應,從而收縮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紓緩炎症,減輕疼痛。
簡單說,藥如其名,撲熱息痛長於撲熱、息痛,短於消炎,既然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消炎效果較大,自然便可以彌補撲熱息痛的不足,從而達到一個較理想的消炎止痛效果。
同時,一般相信這種搭配主要有以下三個優點:
第一,可以增加藥物的功效。
不難理解,雙管齊下,兩路夾擊,產生同一種效果,這樣便會相得益彰,加強治療的效果。
第二,可以減低藥物的劑量。
在這個例子裡,同服兩種不同的消炎止痛藥,便能夠避免增加這兩種藥的劑量,便可以保留相關的劑量額度上限做備胎,將來便可以多一步棋做最後的殺著。
舉例說,在正常劑量的情況下,撲熱息痛一般會在肝臟進行代謝,生成一種具有毒性的中間代謝產物,稱為N-乙醯醌亞胺(N-acetyl-p-benzoquinoneimine, NAPQI),然後透過與肝細胞的穀胱甘肽(Glutathione)結合,進行解毒,成為非毒性代謝物,排出體外。
不過在超過正常劑量的情況下,便可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飽和肝臟解毒的功能。
當肝細胞的穀胱甘肽被NAPQI消耗殆盡的時候,餘下的NAPQI便可能會與肝細胞結合,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導致急性肝衰竭。
所以一般建議成人一天不宜服用超過4000mg (4g)。
第三,可以減少藥物的毒性,減少出現副作用的機會。
在這個例子裡,既然能夠避免增加這兩種藥的劑量,自然便能夠減少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舉例說,因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能夠抑制COX-1的活性,所以可能會影響胃壁的黏液分泌,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容易受到胃酸的刺激,從而可能會增加出現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
所以一般建議餐後服用,或者同時服用胃藥,不管是中和胃酸(抗酸劑),還是抑制胃酸(制酸劑),目的在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藥物對胃壁的傷害。
三、撲熱息痛 + Orphenadrine
在藥理上,Orphenadrine是一種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作用原理,主要在透過影響不同的受體,例如H1-受體(H1-receptor)、NMDA受體(NMDA Receptors),阻斷組織胺(Histamine)、N-甲基-D-天門冬胺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分別跟H1-受體、NMDA受體結合,抗衡組織胺、N-甲基-D-天門冬胺酸,能夠放鬆肌肉,主要適用於治療肌肉痙攣(Muscle Spasm),俗稱「抽筋」。
在副作用上,跟很多第一代抗組織胺一樣,Orphenadrine可能會產生睡意,所以服藥後一般不建議駕駛、操作機械。
除此之外,Orphenadrine還能夠與體內其他受體結合,例如毒蕈鹼受體(Muscarinic Receptor),從而較常產生嗜睡、口乾、視力模糊、小便困難、便秘這些副作用,未必適合罹患青光眼、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