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蕃茄仔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蕃茄仔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蕃茄仔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蕃茄仔英文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現在的我,正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寫下這篇文章。 我面向著一面大片的落地窗,把窗戶推開一個小縫隙,聽著遠方小鳥像抛出一條條弧線般細長的叫聲,還有海水不斷推進又退回的翻滾聲,隱約還能聽見遠方的船隻用鳴笛在交談的聲音。空氣中有很熟悉的包覆感,帶過來的筆記本,紙張因為潮濕變得有點彎曲,下筆寫字的觸感變得有點...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萬的網紅{{越煮越好}}Very G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nglish recipe follows⬇️⬇️ 白汁蘑菇芝士牛仔骨意大利粉 材料: 急凍牛仔骨1磅半(6件) 磨菇湯1罐 磨菇片1罐 芝士2片 意大利粉(500克)1盒 青瓜2條 蕃茄2個 處理/程序: 1. 大火煲滾1鑊水。 2. 牛仔骨: a. 清水解凍,用廚紙輕手索...

蕃茄仔英文 在 Joann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33:49

今日同老公來到西營盤一間好有格調美國風的cafe,入到店內感覺有點似酒吧,但又好寧靜,播住英文歌,餐廳唔算多人,同多外國人幫襯 . 🍞All day American breakfast $90 滿豐富!有茄汁豆、蘑菇、酸青瓜、蕃茄、太陽蛋、煙肉、薯仔波、香腸、toast,不錯的 . 🍔Burger...

蕃茄仔英文 在 ??Foodie 美食資料分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3:32:39

🇭🇰荔枝角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於古色古香饒宗頤文化館中層的悅滿軒餐廳, 環境恬靜,趁一日假期遠離鬧市享受悠閒。 由美孚B 出口向荔枝角方向前行10分鐘上橋, 上到館內中層空間感唔錯,有懷舊紅磚牆文青打...

蕃茄仔英文 在 營住食 ? 營養學家✏️推廣健康資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3:47:28

【💯推介:必試法國小酒館】 。 🇫🇷講到法國你會諗到咩?美食🥘?美酒🍷?慢活態度?全部都啱!如果想學法國人嘅生活品味,一定要試Crepes同Galettes(法國可麗餅)。而且重點係,你喺香港係可以用好親民嘅價錢食到地道高質嘅Crepes同Galettes,同埋其他法國菜式😍😍 🇫🇷講緊嘅係灣仔皇...

  • 蕃茄仔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09:23:13
    有 169 人按讚

    現在的我,正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寫下這篇文章。

    我面向著一面大片的落地窗,把窗戶推開一個小縫隙,聽著遠方小鳥像抛出一條條弧線般細長的叫聲,還有海水不斷推進又退回的翻滾聲,隱約還能聽見遠方的船隻用鳴笛在交談的聲音。空氣中有很熟悉的包覆感,帶過來的筆記本,紙張因為潮濕變得有點彎曲,下筆寫字的觸感變得有點柔軟又黏膩,非常熟悉。

    這裡是台灣北部某處的集中檢疫所。因為有些要事得辦,但是英國又被列為危險地區,入境台灣的管制特別嚴格,相當不利有幼童的家庭。幾經討論,我跟傑克決定今年夏天由我當代表,隻身回台灣一趟。

    離開的當天,傑克和蕃茄送我去車站。原本都表現得很坦然的蕃茄,也許是突然真正明白「媽媽會不在家一陣子」到底是什麼意思,緊緊攀著我的手臂不讓我離開,拼命大喊「三個人一起去!!不然就三個人都在家!!!」最後我在蕃茄瘋狂尖叫的大哭聲中走上公車,轉身跟他揮手掰掰。

    公車開動,我找了一個比較寬敞的位置坐下,對面的阿伯跟我對上眼,隔著口罩笑著說:「孩子就是這樣,離不開媽媽。」

    「是啊,真是辛苦他了。」我也笑著回應,但是心裡有不同的想法。自從蕃茄出生以來,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傑克,生涯規劃頻頻受阻。我們曾經有過幾次討論,考慮是否交換角色,回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讓傑克可以擁有多一點的個人空間,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原因就在於傑克是安定蕃茄內心最重要的關鍵。當蕃茄的情緒強度超過他能夠負荷的程度時,他就是必須要在爸爸的懷裡才能找回他的安全感。

    我曾經試圖主動介入他們之間,想說讓蕃茄對我的依賴可以更多一點,減輕傑克的負擔,結果情況失控到我跟蕃茄兩人的身心都嚴重受創。扯遠了,這個事件我之後再找機會聊。總之我想說的是,雖然剛剛蕃茄因為我要離開很崩潰,但是他可以抱著爸爸好好發洩他的難過。如果今天情況倒過來,是我抱著蕃茄目送傑克離開,那他到傑克回到家以前心裡都會有一個洞,這一個月對他來講會是非常可怕的折磨。

    其實心裡覺得有點抱歉,這陣子蕃茄滿躁動的,這個情況下傑克一打一應該會特別辛苦。不過多年的合作已經讓我明白,罪惡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我能給出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利用這個獨處的機會,調整我自己,過得充實,然後表達由衷的感謝。

    因為懷著這樣的心情,這次打包的時候我格外用心,挑選會讓我覺得愉快的物品。我預期在集中檢疫所與世隔絕的這兩週,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學習如何安定自己,更了解自己。打包過程中我不斷思考,究竟該如何讓行李精簡又豐富。

    最後決定帶上三本書,一本日記,一小疊水彩紙,旅行用的水彩用具,十枝不同種類的鉛筆原子筆,橡皮擦,小剪刀一把,餐具,外帶用餐盒,一個折疊式的杯子,還有二十個不同口味的小茶包。最後臨行前,我靈光一閃,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珍藏的杯墊,塞進背包,笑得合不攏嘴。

    「居然要帶這麼囂張的東西啊!」傑克很誇張地說。
    「當然啊,有杯墊的話幸福感翻倍耶!!」我很認真地回答。

    等我真正踏進隔離的房間,發現檢疫所的人員只有提供四個紙杯,我真是太開心了!蹦蹦跳跳地拿出我精心準備的茶杯和茶包擺在櫃子上,把紙杯拿來當筆筒。成功以一個「我真是太聰明了」的良好心情開始隔離的生活。

    不過,百密還是有很多疏。

    昨天晚上睡不太著,決定來看點書。讀了一陣子之後想要休息,才發現我居然沒有帶書籤!

    搞什麼啦,真是的,明明之前跟蕃茄一起用紙膠帶做了二三十個,怎麼就沒有想到帶上兩個備用呢?覺得自己錯過了另一個覺得「我好棒」的機會,覺得很懊惱。尤其是這回帶的三本書都是非常厚,內容又很深的英文書,我得分很多次才能看完,而且很容易會找不到我上次讀到哪,沒有書籤真的很不方便。

    「沒辦法,不然明天找找看有沒有廢紙,折一折將就一下好了。」我嘆了口氣,仔細思考昨天入住的時候,有沒有拿到什麼合適的東西。

    誒,等等!我不是帶了水彩紙嗎?那個厚度超級適合的啊!!!

    於是,今天早上,雖然因為時差還有點昏沉,我還是立刻跳下床開始做書籤。我把厚重的水彩紙撕成長方形的四張紙條,然後裝了一小杯水,把迷你水彩盒打開。

    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碰水彩了,說實在有點緊張。不過我想起蕃茄畫圖時的樣子,他總是拿起筆就畫,沒有任何遲疑,我也想要像他那麼自由。反正是給我自己的書籤,不喜歡就重畫就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清晨六點,我拿起很生疏的水彩筆,學習讓當回一個不批判自己,懂得享受當下的孩子。憑著直覺畫了一小時,覺得足夠,擱下筆決定明天再繼續。這個難得的獨處機會,很適合回顧一下自己的轉變,跟自己的過去連結,然後找出對未來的方向。這是我給自己八月份的功課。

    親愛的台灣,好久不見。

  • 蕃茄仔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08:02:40
    有 154 人按讚

    【改變詞彙,讓我改變了看待孩子的角度】

    蕃茄最近迷上用串珠做手鍊。恩,這樣說不太正確,他一直都很喜歡,但是之前只有在學校有機會做。我們看他這麼入迷,剛好又放暑假了,就從萬能管家亞馬遜那邊買了一盒有各種顏色和英文字母的串珠,讓他盡興玩個夠。

    果然,這孩子一拆開快遞的紙箱,立刻跳上椅子開始工作。一邊小心翼翼挑出紅橙黃綠藍靛紫,還開始數起同學的名字:

    「我要做一條給伊莎,一條給麥斯,還有里歐、艾琳、阿萊⋯⋯」

    我看著他做也覺得有趣,就也一起坐下來玩,順便在需要的時候幫他裁剪鬆緊帶的長度,或者找一些比較特殊的圖案。過了一陣子,一條,兩條,三條⋯⋯第一批六種不同的設計出爐了。蕃茄的個性很急,立刻就想要看到同學開心戴在手上的樣子。

    「我太想要去上學了!我要把手鍊送給大家!」

    蕃茄抱著頭站在椅子上,發出絕望的吼叫。我已經很習慣他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淡淡回一句「下週一去暑期班就可以遇到幾個同學啦」。這個回應明顯不合蕃茄的胃口,他尖著嗓子大叫一聲「唉唷」,丟下一桌狼藉跑掉了。

    真是受不了,老是這麼容易受到打擊。我懶得理蕃茄跑去哪了,他不在我正好可以做點事,就把筆電打開收起郵件。一會兒之後,廚房那裡窸窸窣窣的,一大一小好像在討論什麼。

    「你知道?你真的知道新的密碼?是3452捏,不是2290捏?」
    「我知道啊。」
    「你怎麼會知道?」
    「上次你們出去,請艾琳來我們家照顧我的時候,媽媽有寫在我手上啊!」

    接下來的聲音又變小了。原來是在討論一樓大門的密碼鎖,這個月剛更新,蕃茄想炫耀他已經知道了吧。看起來心情已經調適好了,還不錯滿快速的。

    「那不要讓媽媽發現喔!」

    恩?不要讓我發現什麼?我把耳朵豎起來,但是蕃茄的音量又變小了。
    一陣模糊的碎念之後,聽到蕃茄跟爸爸說:

    「那你去跟媽媽說你要出門。」
    「喔好。」

    喔喔喔,所以蕃茄想要自己出門但是不想讓我發現嗎?居然還會安排爸爸配合說謊,考慮得很周全很有進步耶!但是他能去哪?去倒垃圾嗎?我自己的腦內劇場還在上演,傑克走過來,憋著笑。

    「那個,我出門一下喔。」
    「要倒垃圾嗎?」
    「對。」
    「好喔。」

    傑克轉身離開,不久之後,聽到遠方的蕃茄叮嚀傑克:「不要讓媽媽發現你在家喔。」接著就聽見玄關的門被打開,然後關起來。

    太精彩了吧!!

    我跳下跑到廚房的窗口,那裡往下剛好可以看見大門。我拿著相機預備,一邊問傑克:「所以他是要去哪啊?」

    「他說他想要自己送手鍊去給麥斯跟夏洛。」

    喔喔喔,麥斯家就在對門,確實是可以挑戰的距離。沒多久我看到蕃茄推開一樓的大門,快速「喀喳」兩下,然後我跟傑克四隻眼睛緊盯著小鬼過馬路,透過窗前樹葉中間的隙縫隱約辨認出蕃茄往前跑的身影,估計應該到了。

    結果蕃茄立刻轉身跑回來了。

    「誒?他們不在家嗎?」
    「我不知道耶?」

    我趕緊回到餐桌繼續用電腦,傑克趕緊好好地躲在廚房。

    ***
    在我剛開始看教養書的時候,有好幾本書都提到過,應該要避免用負面的詞彙來形容孩子的特質,例如說「膽小」和「頑固」,應該要替換成「謹慎」和「堅持主見」會比較好。

    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觀念很不錯,畢竟誰喜歡被貼一堆負面的標籤啊?而且小孩也不是笨蛋,他就算還不完全理解這個詞彙的意思,也知道這不是在稱讚。小時候大人很喜歡說我「奧賭賭」,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一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心裡那股瞬間想要張開嘴巴咬人的怒氣。

    但是贊同歸贊同,實行起來卻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

    放學去公園玩,大家都跟蕃茄說再見,就他死不肯講,這就是「沒禮貌」啊。跟蕃茄說了一百次不要玩我的眼鏡,還是要玩,這就是「很故意」啊。其他人想吃點心都可以自己跟大人要,蕃茄就是不行,怎麼勸都不要自己講,寧可吃不到,這就很「膽小」啊。

    這些情況是還能換成什麼更中性的詞彙?而且換成中性的詞彙又能怎樣?又不是說跟蕃茄說「你很謹慎」的話他就會願意打招呼。他就是很沒禮貌,這不就是事實嗎?如果我教育孩子,他連「事實」都無法承受,還要我幫他美化,用比較好聽的話來跟他說,這樣他怎麼會知道他做錯了,怎麼會有動力要改變?

    我在這個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位置卡了很久。當年是孩子的我很討厭被這樣批評,但是現在身為家長的我卻覺得批評似乎有他的道理。

    我再更仔細地回想,想起青少年時期,我的母親經常說我很「鐵齒」又「愛唱反調」。他認為我總是不聽警告,不聽別人的經驗,就是要做一些蠢事,而且也不肯承認我有錯。我非常生氣,經常因此跟母親大吵。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心情很像是「你根本什麼都不懂,就是想批評我想反對我而已」。

    只要我做的選擇跟母親的不同,他就說我鐵齒,好像他的標準就是正確答案。但是為什麼呢?他覺得當班長可以跟老師打好關係,但是我又不喜歡當班長我喜歡當學藝股長,為什麼我這樣就叫做「鐵齒」,就叫做「愛唱反調」?

    後來我發現,我被觸怒的原因是,當「鐵齒」、「愛唱反調」這些詞彙丟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宣判「你的想法是錯的」,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可是我其實很清楚,我的想法並沒有「錯」,我會被罵,是因為我的想法大人不喜歡。他們不喜歡的東西就是錯的。

    大人不喜歡的東西就是錯的嗎?孩子如果需要被糾正,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是錯的嗎?

    我仔細思考之後,發覺我會陷入教養的僵局,是因為我把「#事實」和「#評價」兩件事情混在一起了。

    所謂的「#事實」,是真正發生的事,例如蕃茄要回家的時候拒絕跟朋友說再見。

    所謂的「#評價」,是我對蕃茄的行為打的分數,例如我用「禮貌」來衡量蕃茄不肯說再見的行爲,我認為他不及格,所以他很「沒有禮貌」。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理解,用「評價」來跟孩子溝通的問題在於,評價的標準是大人定的,可是這個標準很可能跟孩子思考的角度完全沒有關係。就像母親是用「唱反調」的標準在認定我不想當班長這件事,我跟他的意見相反,所以當然就是唱反調,喜歡學藝股長什麼的都是藉口。但是其實我根本沒有想要跟母親作對的意思,我就只是比較喜歡做教室佈置而已。

    所以,當我說蕃茄「沒禮貌」的時候,他才會大聲尖叫吧,因為他太生氣,覺得自己完全被誤解了。

    後來,我強迫自己用比較中性的詞彙來描述蕃茄的行為,我告訴自己蕃茄對於打招呼「比較謹慎」,也開始用這個詞彙來跟其他家長說明蕃茄為什麼不肯說再見。語言真的有非常神奇的力量。當我開始使用「謹慎」這個詞彙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看待蕃茄的角度和心態都改變了。我不會那麼容易因為他不肯表示就覺得丟臉,覺得自己沒把小孩教好,反而多出了好奇心,想要理解蕃茄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時,我開始有能力使用「事實」來溝通。我問蕃茄,早上路過鄰居家的時候,他很自在地說了「再見」,但是現在在公園他卻不肯說,為什麼呢?

    「因為我還不想回家啊!!!!」

    我恍然大悟。原來對蕃茄而言,他很難面對不想回家但是卻得離開的失望,在這種情緒下,他根本就沒有那個心情說什麼鬼再見。我們目前還沒有找出讓他可以愉快接受離別的方法,但是這樣「描述事實」的溝通方式,讓我更能精準理解蕃茄遇到的困境,是我罵他一千次「沒禮貌」都罵不出來的。

    說了這麼多,所謂的「#用中性詞彙描述孩子」,跟今天的故事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

    蕃茄的個性,很容易被人形容成「假會ké-gâu 」。他什麼都要自己試,什麼都要自己來,甚至有時候我跟他保證「我的方法真的滿不錯的」,他都會大聲尖叫,用「我!就!是!要!用!我!的!方!法!」來抗拒所有的干涉、建議、提醒,甚至連「示範」他都會極力反彈。

    我很感激教養書上給的觀念,讓我能夠把蕃茄的個性,描述成「獨立有主見」。這樣的描述,成功地讓我收起想要證明「大人比較會」的衝動,讓我可以退一步,甚至是好幾步,去觀察蕃茄,滿足他想要自己嘗試的慾望。避開那些負面的標籤,我才看得見他個性上的優點,放手讓他帶著自己向前衝。

    今天的例子,只是想告訴自己,也告訴其他還在摸索的人:「雖然過程真的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
    玄關的門「碰」地被撞開,蕃茄一路衝進客廳,看到我頓了一下,有點扭捏地走過來。

    「媽媽,我剛剛自己出門了。」
    「真的啊?你去哪裡啊?」
    「我去麥斯家,想要拿手鍊給他。」
    「喔喔喔,那給了嗎?」
    「沒有⋯⋯。」
    「他們不在家嗎?」
    「不是⋯⋯恩,我不敢按電鈴。」

    原來如此!

    我提議一起練習按電鈴還有打招呼的技巧,蕃茄拒絕。又想了幾個方法,最後決定由我先傳簡訊給麥斯的媽媽約定時間,請他們在家門口等蕃茄。

    下午四點,蕃茄再一次衝出家門,爸爸媽媽再一次躲在窗戶後面偷看。小人推開一樓大門以後順著剛剛的路線跑出去,消失了一陣子。五分鐘過後,一個踩著輕快步伐,手舞足蹈的小人沿著原路跑回來了。

    我要好好記住這美麗的一幕。

  • 蕃茄仔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8 07:12:51
    有 162 人按讚

    【「同理孩子」不是一種招式,是需要仔細琢磨的能力】

    應該有不少人聽說過,或是在教養書上讀到過,要處理跟孩子之間的衝突的時候,直接「說道理」是沒有效果的。大人必須要先「同理」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緒被理解,心情緩和下來之後,才能開始有效溝通。

    但是,「同理」兩個字說得輕巧,好像只要家長手頭上備著幾組情緒相關的詞彙,遇到問題,就亮出「你是不是在難過」牌、「你是不是在生氣」牌,被情緒困住的孩子就會立刻被「降伏」,聽懂大人要說的道理,恢復成笑容滿面的小可愛。

    怎麼觀察,怎麼抓準時機,怎麼斟酌用字,怎麼判斷「同理」有效無效,這些魔鬼般的細節,放到每個孩子身上都不一樣。教養文章裡的例子永遠都是有一些類似的地方,但是又有差異很大的地方,那些差異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同理」這件事情,是諮商師需要重點磨練的能力之一。我用「磨練」兩個字來形容,大家就可以比較能理解,這不是像說話或走路一樣,在長大過程中必然會學習到的能力。諮商師需要磨練「同理的能力」,因為這跟個案之間的「信任感」息息相關。透過「同理的回應」,個案才能一步一步確認「諮商師真的能夠了解我的處境」,才有可能逐漸敞開心房,說出內心的想法。

    以同樣的邏輯思考,「同理孩子」這件事,並不是一種「調教用的招式」,而是一種「了解的過程」。當大人的態度,語言和肢體碰觸,傳達出「我願意懂你,可以相信我」的訊息時,孩子才會放鬆下來,表達出內心真正的情緒,或者是說出剛剛原本不願意透露的想法。

    類似這樣「同理孩子」的過程,我有過一次很完整的經驗。

    ***
    蕃茄拿了一本英文繪本要我讀,我問他想聽中文還是英文,他說要中文就好,於是我就看著英文,用我自己的翻譯讀出來。讀到某一頁的時候,蕃茄阻止我:

    「你念的跟我想聽的不一樣。」

    以前的翻譯不一樣嗎?我想很久,想不起來以前到底怎麼翻的,就稍微更改了斷句跟選字,再唸了一次。

    「不是這樣,還是不太一樣。」
    「你記得我之前是怎麼讀的嗎?」
    「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不一樣!」

    蕃茄的表情跟聲調都改變,明顯感覺到不悅。喔喔!這種時候就是要靠「同理孩子的情緒」來解決吧。應該沒有問題,這個情境還滿簡單的。

    我說:「 你覺得沒有聽到想要的版本有點不高興嗎?」
    蕃茄把我的臉推開:「我不想說,我不要說。」

    「沒有關係的,我知道這種感覺。有時候我在講一些我覺得爸爸應該要記得的東西,可是他卻不記得,這個時候我也會不高興。」
    「我不要講。」

    奇怪,為什麼不是很順利?有哪裡的頻率沒有對到嗎?我琢磨了一下剛剛跟蕃茄的對話,我說「不高興」的時候他的反應很抗拒,感覺並不接受我的解讀,這時我就急著跟他說「沒關係,我知道」,其實他不相信我真的知道他的感受吧。

    我靜下心來,回想起小時候媽媽曾經編過一個故事給我聽,我實在是很喜歡,但隔了一陣子當我希望媽媽再說一次那個故事的時候,媽媽卻說他忘記了。回想起當時的心情,我對著蕃茄說:「你真的很希望能夠聽到一模一樣的說明是嗎?沒有聽到很失望吧?」

    蕃茄突然抬頭看我,點點頭,眼淚就流下來了。

    Bingo。

    蕃茄瞬間跳下沙發丟下書跑去找爸爸了。我聽見蕃茄在遠方,抽抽噎噎地跟爸爸說:「我,我好想聽那個一模一樣的,嗚嗚,可是媽媽,嗚嗚嗚⋯⋯都說不出來⋯⋯」

    當我狀況不好,疲倦又煩躁的時候,這個情形很容易被我解讀成「蕃茄在生我的氣,討厭我了,還跑去跟爸爸告狀」。但是這天我跟他的情緒非常對焦,我發現他跑走其實是因為他被正確同理了,失望的情緒找到出口流出來了,所以立刻需要爸爸的安撫。

    傑克輕輕地問他:「媽媽上次是照著書上唸的嗎?」

    「不是。」蕃茄吸著鼻子說。
    「那真的是沒辦法呢,這樣的話必須媽媽自己想起來才行。」

    接下來的對話小小聲的,我聽不清楚。隔了一會兒,廚房裡並磅並磅,一大一小開開心心出門去倒垃圾了。

    幹得好啊媽媽!我有點得意地站起身,把書拿回櫃子放。

    ***
    這個例子發生的時候差不多剛好一年前,蕃茄四歲半左右。看到這一段紀錄的時候,我想到的是,我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這樣同理蕃茄了,經常因為他的「玻璃心」感到非常的不耐。

    例如說,接蕃茄放學以後帶他去公園玩,要回家的時候我站起身跟其他家長說:「那掰囉我們要先回去了。」蕃茄就崩潰大哭:「你不可以跟其他人說掰掰,我不要你跟他們說掰掰!!!」

    又例如說,我從廚房倒杯水過來,聽到蕃茄跟爸爸在討論「家裡還剩幾顆蘋果」,我隨口說句「喔我剛好有看到,還有兩顆」,蕃茄也可以崩潰大哭,因為他是要爸爸猜答案,不是在聊天,結果被我搶先講出來了。

    還有更多根本想不起來的例子,都是因為他自己心裡有某個藍圖,結果我做的事情不符合他的預期,或者打亂他原本心裡的計畫,他就瞬間被引爆,尖叫眼淚齊發,有時還罵人!

    真的是搞不懂耶!到底有什麼好這麼難過的,我又沒有做什麼很誇張的事,只是一些誤會,不然就是你自己想耍把戲又不講,誰知道你在想什麼啊!我哪有這麼糟糕,也不是故意的,你這樣呼天搶地的好像我對你很差是什麼意思?說要同理小孩,也都有在同理你了讓你好好哭哭個過癮,還這樣不知好歹,都幾歲了。拜託我已經算很尊重你了,該道歉的時候也跟你道歉了,你要不要去看看其他家長,像你這種哭法,早就不知道被揍過幾輪了!

    啊。

    我突然意識到,剛剛那段內心的碎念,都是在替我自己抱不平。我覺得我做了這麼多,同理這麼多,讓步這麼多,蕃茄也該「鬧夠了」,該「知足了」吧。比起其他人,我已經做得很好了,你這孩子不要太過分。

    我其實在意的是我自己。

    我被不平衡的情緒塞得滿滿的,根本沒有空間去理解蕃茄。雖然我並沒有惡言相向,看似有給予蕃茄表達的空間,也說了「我知道你很難過啦」,但是我說出口的話是「空的」,裡面並沒有真心。我不想浪費時間。我不想讓我的心情被他「牽動」,因為這樣好麻煩又要拖好久。我想要維持我的冷靜和超然的態度,所以只想著給他哭一哭我就要來說教,完全沒有意願把蕃茄安撫下來。

    我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認定「你已經夠大了」,主動提高了對蕃茄情緒表達方面的要求,擅自訂出我認為他應該要做到的標準。所以,在蕃茄崩潰的當下,我早就私自判斷了蕃茄的情緒是否「適切」,如果我覺得適切,他才有資格得到我的同理;如果我認定不適切,我就不應該去「配合」他,讓他稱心如意。追根究底,其實是因為我自己對激烈的情緒表達,有非常負面的觀感。我並不想去感受,也不想去理解,我只想要蕃茄停止,改掉這種動不動就崩潰的「壞習慣」。

    所謂的同理對方的情緒,很重要的關鍵是「#不帶批判的接納」,還有「#主動理解的意願」,才能讓對方感受到我跟他在同一個位置,願意分擔他內心裡的感受。我根本沒做到任何一項。這樣虛有其表的「同理」只是一種表演,讓我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我想起以前,我的父母總是板著一張臉命令我:「說啊,我們是你爸媽,有什麼好不能說的。」他們總是覺得心累,總是覺得「方法用盡,我就是不肯說」。但是事實上,從我的角度來看,我早就用過很多的方法「說」,是他們不願意去聽,我再也不會上當了。

    我分享學校發生的趣事,父母說:「你在學校都做什麼啊,有沒有在專心唸書啊。」

    我跟同學吵架了,關在房間裡哭,父母說:「這些人你長大以後都不會記得,不要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我被同學霸凌,跟父母說出具體細節,數年後那些細節被父母提出來,說是我人格有問題不討人喜歡的證據。

    沈默,是一種自我保護。說出口的話如果不被接納,只會讓自己更受傷,所以寧可閉口不談。寧可抱著沒有任何人可以傾訴,無法被人理解的寂寞,住在很深很深的黑暗裡。

    沒有同理,就沒有信任,就不可能卸下心防說出心裡的真正的想法。

    如果,我還是堅持這樣「我比較委屈,我已經很努力了,你應該要知所回報」的態度,那麼遲早,蕃茄也會開始用冷冽的眼神看著我,半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吧。

    我還不是很確定,能夠如何有計劃又有效果地,讓我自己同理他人的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但是至少,我可以先從「#在當下發覺其實我比較在乎自己」,還有提醒自己「孩子拒絕溝通時,#別急著責怪他」開始吧。

    ---
    歡迎到匿名塗鴉牆留言:
    [蕃茄家塗鴨牆--同理心](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1v85hlwpof0qc7ou)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