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蓋文言文虛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蓋文言文虛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蓋文言文虛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蓋文言文虛詞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

蓋文言文虛詞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1:49:25

⭕️第32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楞伽經」,漢譯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本經說明清淨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是禪宗以及法相宗(唯識宗)的重要經典之一,中觀學派論師清辯亦援引本經解釋中觀空義。在印度、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五法、三自...

  • 蓋文言文虛詞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15:08:17
    有 161 人按讚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 蓋文言文虛詞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4 09:15:00
    有 137 人按讚

    【戰國名將生死錄】樂毅:留有餘地的境界

    「喔喔喔~~~」
    「阿亮你又來了!沒事幹嘛突然亂叫呀!」
    被朋友唸叨的少年,只是笑笑地看著眼前的朋友,然後牛頭不對馬嘴的說:「大家有想過自己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又來了……」
    除了少數幾位,大部分少年都覺得阿亮平時就愛故作神秘,實在有點莫名呀。
    「阿亮你自己要不要先說說?」
    一位龐姓少年趕緊發言,一方面是打圓場,另一方面是讓自己的朋友有台階下。
    阿亮仰起頭,慢悠悠的說:
    「我要成為像管仲,或是樂毅那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將之後

    在以前的教科書(現在被刪減了),常提到戰國七雄,感覺戰國就是七國鼎立,但實際上,七雄之間也有不小的實力差距。
    七雄各自的實力消長隨時間有所不同,不過有兩個國家倒是穩居後段班的位置。這其中的吊車尾當屬韓國,這只能怪它先天不良,原先土地就小,還身處容易被圍毆的中央之地。而排名倒數第二的,應該就是燕國。
    燕國其實也是超老牌國家,甚至是周天子的親戚。但在春秋時代,就曾經有過被異族打爆而需要向齊桓公求救的紀錄,到了戰國時代,燕國還差點被齊國吞併。但如此弱國,也曾有一度稱霸東方,這多虧一位強大的名將─樂毅,為燕國締造為數不多的輝煌。

    樂毅,魏國名將樂羊後代。
    古人寫歷史通常追求言簡意賅,因此能留在史冊的紀錄往往具有特別之處,司馬遷特地說「樂羊」是「樂毅」的先祖,所以這裡我想先特別聊一下樂羊的經歷。

    樂羊是中山國人,後來轉投置魏國擔任將領。中山國後來率兵攻打魏國,樂羊則領軍對抗,這激怒了中山國君主,於是他把樂羊留在國內的兒子烹殺,並煮成肉羹送給樂羊示威。
    同一時間,樂羊因為出身,遭到魏國朝臣們的猜疑指責,於是樂羊把兒子的肉羹一口氣吞下肚,表示自己對魏國的忠誠;隨後樂羊大敗中山國,並與名將吳起搭檔反攻,直接把中山國給滅了。
    事後,魏文侯對底下大臣說:「看看樂羊對我多忠心?為了我,連自己兒子被殺都不在乎,甚至肯吃自己兒子的肉。」結果大臣卻一句話反堵回去:「是呀,這人連兒子都肯吃,他還有誰不能吃?」
    這段對話後,魏文侯從此猜忌樂羊,雖然仍論功行賞,但也從此對樂羊冷處理,使樂羊一生再也沒有獲得發展的機會。

    希望大家記住樂羊的故事,因為他對樂毅的一生經歷有重大影響;其一,就是樂羊在家族裡傳承他對於戰爭的經驗,這使樂毅自小就喜好研究兵法,為他後來的事業打好基礎:其二……先賣個關子,之後再提。

    投奔燕國

    樂毅早年職涯並不順遂,他首先在趙國任官,結果趙國卻爆發政變,導致樂毅出走避難到魏國,可到了魏國,樂毅卻又不被重視(《史記》的樂毅列傳中,首先描寫「趙人舉之」,表示趙國頗為器重樂毅,但對樂毅的魏國時期卻是隻字未提,可見樂毅在魏國的冷板凳坐得有多穩固),導致他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
    幸好,當時燕國君主─燕昭王,由於怨恨齊國曾經趁亂入侵,正砸重本大舉招募人才準備復仇。其撒幣程度,甚至直接為一位叫郭隗的大臣專門蓋一座宮殿居住,如此大動作,讓燕王招賢的名聲傳遍各國。樂毅聽到燕國有發展機會,連忙想辦法成為出使燕國的魏國使者,如此不但讓自己在燕王面前有好的能見度,而且也能當面測試燕王是否真的是自己可以為之效力的明君。事實證明,燕昭王與樂毅可謂一拍即合,於是樂毅開始在燕國擔任高級顧問。

    破齊方略

    時間來到齊湣王主政時期,他四面出擊的行為得罪所有國家,這個矛盾在齊王吞滅戰略要衝的宋國後,終於來到爆發臨界點。同時,長年的征戰使齊國百姓負擔沉重,非但人多有怨言,在經濟上齊國也呈現強弩之末的疲軟狀態。
    樂毅此時建議:
    「燕國弱小,而齊國在稱霸崛起中,軍隊是精於用兵、熟習攻守。所以大王若想攻打齊國,就一定要聯合天下諸侯共同對付。
    此時齊國佔有淮北和宋國故地,這是楚國和魏國也想獲得的土地,所以楚魏兩國一定願意加入伐齊行列,自己再去聯繫趙國,屆時就能集結四國聯合攻齊,如此就一定能大敗齊國!」
    事實證明,齊國的顧人怨程度遠超樂毅想像,最終他成功集結趙、秦、韓、魏、燕的五國聯軍伐齊(楚國則是名義上說要援助齊國,但實際上卻準備趁虛而入)。當時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趙王加封樂毅為相國,樂毅於是成為聯軍統帥並再濟西之戰大破齊軍主力。之後,樂毅獨率燕軍追逐敗逃的齊軍,並攻陷齊都臨淄,將齊國財物祭器全部擄掠為燕國,完成燕昭王的復仇野望。燕昭王在欣喜之餘,封賞樂毅為昌國君。
    觀看樂毅的伐齊方略,他固然展現能統御大軍的優秀指揮能力,但我覺得他真正厲害的,還是準確的戰略分析眼光,以及能夠勸說各國合作的超強談判能力。也就是說,樂毅不單純是戰場上的將軍,他更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所以能盡可能的調動資源,在未開戰前就先獲得巨大的戰略優勢。

    對答的智慧

    攻下齊國首都並不是樂毅行動的結束,他請求燕王讓他留在齊國繼續作戰,於是樂毅留在齊地5年,接連攻下齊國70餘城。昔日東方霸主的齊國僅剩莒和即墨兩座城市仍在堅守,眼看就要被徹底亡國,而燕國即將掌握擁有魚鹽之利且土地豐饒的齊國之地,成為另一個東方霸主。
    可惜,還沒等到齊國完全淪陷,燕昭王就過世,換燕惠王繼位。而這個惠王在王子時期就常與樂毅起衝突,其矛盾程度連齊國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齊國大肆宣揚假消息:「樂毅之所以遲遲不攻下剩下的兩座城池,是因為他跟燕國新王有嫌隙,所以這才擁兵自重,意圖自己在齊地建立獨立王國呀。」
    燕惠王本來就看不順眼樂毅,又聽到風聲,於是任命其他將領去取代樂毅的統帥地位。而接到這圖謀不軌的人事命令,樂毅立刻逃往聯軍中給予他最高待遇並且早有淵源的趙國,趙國也立刻賜與樂毅封地,厚待這位曾經統御五國聯軍的名將。
    後來,齊將田單領導齊軍上演戰國史上最傳奇的絕地大反攻,燕軍最終被打爆並丟失所有齊國佔領區。這下讓當初僅憑個人好惡而強硬換將的燕惠王後悔莫及,但事實證明:這人性格依舊有毛病!因為他認為燕軍敗北的原因之一,是樂毅轉投趙國。按照宴會王的邏輯,他是這麼思考:「如果樂毅還在燕國,就有機會阻止齊國反撲,結果樂毅不在,導致我無法更換將領阻止頹勢,所以樂毅不用為此負責嗎?」

    懷著超級自我中心的神邏輯,加上害怕樂毅挾怨報復去鼓動趙國進攻剛逢大敗的燕國,燕惠王派人向樂毅傳遞訊息:
    「先王把整個燕國托付給將軍,而將軍不負重托的擊敗齊國替先王報仇,我怎敢忘記將軍的功勞呢?後來先王不幸離開人世,我被其他人蒙蔽,這才臨陣換將,可我當初的意思,是覺得將軍長期在外奔波辛勞,於是請您回來休息並商議國家大事。然而,您卻誤解我,認為和我有隔閡,就丟下燕國歸附了趙國。您這樣要怎麼報答先王的知遇之恩呀?」

    看看這封信,自己基本沒錯,然後沒事就拿老爸的威望綁架他人。敢問各位:如果是您,您會作何感想?又會有什麼樣的回覆呢?

    樂毅的回覆是:
    「我庸碌無能,不能遵行先王教誨去調和與朝中同事的關係,我怕若是遭殺身之禍,既損傷先王用人的英明,又使大王蒙受不義的名聲,所以才逃到趙國。大王如今派使者列舉我的罪過,我擔心大王不能明察先王任用我的理由,以及我事奉先王的心志,所以回信告訴您。
    我聽說賢惠聖明的君主,不把爵祿送給自己親近之人,而是賜給有功之人;官職也不隨便授給自己喜愛之人,而是給稱職之人。先王正是賢惠聖明的君主,所以吸引我為之效力。而先王也極為厚待我,並聽取我的建議,最終聯合各國破齊成功,滿足先王復仇的心願。我因沒有辜負使命,所以獲得先王封賞的土地,使我的地位能夠比得上小國的諸侯。
    我聽說,善於開創的不一定善於完成,有好的開端未必有好的結局。
    就像昔日伍子胥投奔吳國並被吳王闔閭重用,所以最終吳國攻破楚國首都;但後繼的吳王夫差卻對伍子胥的意見不以為然,甚至最後賜死伍子胥。可嘆的是,吳王夫差不明白賢人的主張對吳國的重要性,而伍子胥也未能及早預見自己和君主的見識不同。
    免遭殺戮,保全功名,以此彰明先王的業績,這是我的上策。讓先王名聲被毀壞,則是我最害怕的事情。另外從從道義上講,慫恿趙國去圖謀燕國,是我所不能做的。
    我聽說,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斷絕時也不說對方的壞話;忠臣離開本國時,也不為自己的名節辯白。我雖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誨,我擔心大王聽信左右的話,而不體察我這個被疏遠人的行為。所以才斗膽以書信作答,只請大王您三思。」

    雖然讀文言文是頗為痛苦的事,但老ㄕ強烈建議大家可以去看樂毅答覆燕惠王的書信原文,因為我發現樂毅的用字遣詞不但流暢易懂,排比及類疊筆法更是使用的華麗又具有內涵。如果樂毅不是請人代筆,而是親自寫成,那這個人當真是文武雙全的強大通才。
    但真正讓我震撼的,是樂毅的回覆方式。從表面上來看,樂毅的回覆極為恭謙有禮,不過這當中的立場卻非常強悍又有彈性。我用自己的理解為各位解讀一下信件內容。
    首先,樂毅一開始先說自己是為了保全性命並顧及兩代燕王的面子,姿態擺得很低並釋出自己的善意。
    接下來樂毅開始稱讚前任的燕昭王,我想樂毅是在告訴燕惠王:「你不是說我對不起你老爸嗎?看看你老爸是如何對我?又是多麼有能力?你這小渾蛋有繼承到你老爸的氣魄才能嗎?你好意思在我面前提你老爸?」
    後來樂毅引用了伍子胥的故事,這表達的內涵可深了。其一,表達自己是像伍子胥一樣能強國興邦的人才;其二,表達伍子胥與自己的成功,都是有賴於君王的信任及支持(我猜寫到此處,樂毅應該非常懷念曾經合作無間的燕昭王呀);其三,表達伍子胥跟自己都遇到理念不合的新王,只是我樂毅並非伍子胥,不會傻傻地為你這渾小子犧牲自己性命!
    最後,樂毅直接說穿了燕惠王的來信重點,強調自己感念先王,所以絕對不會攻打燕國。但燕惠王的種種行為,樂毅是絕不想與之共事,不過「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自己已經很講情分,以後相敬如賓便是,可別把自己逼急了,到時可就一拍兩散呀!

    收到回信的燕惠王,後來把樂毅留在燕國的兒子─樂間,封為昌國君。樂毅則在之後的日子,負責燕趙兩國的聯繫工作,因此在兩國都獲得頗高的地位,最後樂毅在趙國去世。

    老ㄕ一己之見

    還記得我前面提到,樂毅的祖先─樂羊,給他的後代帶來兩個啟發嗎?我覺得扣除軍事學問,樂毅從祖先身上得出一個結論:凡事留有餘地。
    誠然,自己的祖先在斷絕後路、不計代價後,獲得了成功,但代價卻是:家人慘死,自己也不被眾人接納。與此相對,樂毅雖然當機立斷,但他總會在原先的單位中留有空間;所以燕國待不下去他還能去趙國,所以燕國雞掰的質問時,他以謙和又不失立場的態度答覆,卻表明裡子,又給對方面子,最終使留在燕國的家人也享受殊榮,自己也安然無事。
    至於樂毅能夠留有餘地的關鍵,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利益共享」。那怕是自己面對曾臨時跳槽的老東家─魏國,在樂毅提出伐齊分地的建議時,完全不計較曾經的不辭而別;對於有宿怨的新任燕王,樂毅則提出燕趙聯合的外交戰略,使燕國面對西邊強鄰可以高枕無憂之際,和緩與燕惠王的私人關係。

    這就是樂毅,全方面的通才,戰國史上絕對耀眼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了,大家以後別叫我阿亮了,明天我就要受冠禮(古代成年禮),到時就有『字』了。」
    「哼!難怪你今天特別跩。你有先知道自己的『字』了嗎?」

    那個被稱作阿亮的少年故作輕鬆的看著友人,然後說:「你們以後,要叫我孔明了。」

    附圖:三國志14中的樂毅能力圖,完全是當之無愧的頂級強者

  • 蓋文言文虛詞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2 19:00:00
    有 142 人按讚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這次分享的是,中國作家老舍給新人的寫作建議。
    內容主要談到,如何寫好「短篇小說」,並分別談到如何集中刻劃主要角色、如何寫好情節等等。
    一起來看看他的經驗談吧~
    -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老舍
     
    短篇小說很容易同通訊報導混淆。寫短篇小說時,就像畫畫一樣,要色彩鮮明,要刻畫出人物形象。所謂刻劃,並非指花紅柳綠地作冗長的描寫,而是說,要三言兩語勾畫出人物的性格,樹立起鮮明的人物形象來。
     
    一般的說,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強。《林海雪原》之所以吸引人,就是故事性極強烈。當然,短篇小說不可能有許多故事情節,因此,必須選擇了又選擇,選出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把精華寫出來。寫人更要這樣,作者可以虛構、想像,把很多人物事件集中寫到一兩個人物身上,塑造典型的人物。短篇中的人物一定要集中,集中力量寫好一兩個主要人物,以一當十,其他人物是圍繞主人公的配角,適當描畫幾筆就行了。無論人物和事件都要集中,因為短篇短,容量小。
     
    有些作品為什麼見物不見人呢?這原因在於作者。不少作者常常有一肚子故事,他急於把這些動人的故事寫出來,直到動筆的時候,才想到與事件有關的人物,於是,人物只好隨著事件走,而人物形象往往模糊、不完整、不夠鮮明。世界上的著名的作品大都是這樣:反映了這個時代人物的面貌,不是寫事件的過程,不是按事件的發展來寫人,而是讓事件為人物服務。還有一些名著,情節很多,讀過後往往記不得,記不全,但是,人物卻都被記住,所以成為名著。
     
    我們寫作時,首先要想到人物,然後再安排故事,想想讓主人公代表什麼,反映什麼,用誰來陪襯,以便突出這個人物。這裡,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寫人呢?還是寫事?我覺得,應該是表現足以代表時代精神的人物,而不是為了別的。一定要根據人物的需要來安排事件,事隨著人走;不要叫事件控制著人物。譬如,關於洋車夫的生活,我很熟悉,因為我小時候很窮,接觸過不少車夫,知道不少車夫的故事,但那時我並沒有寫《駱駝祥子》的意圖。有一天,一個朋友和我聊天,說有一個車夫買了三次車,丟了三次車,以至悲慘地死去。這給我不少啟發,使我聯想起我所見到的車夫,於是,我決定寫舊社會裡一個車夫的命運和遭遇,把事件打亂,根據人物發展的需要來寫,寫成了《駱駝祥子》。
     
    寫作時一定要多想人物,常想人物。選定一個特點去描畫人物,如說話結巴,這是膚淺的表現方法,主要的是應賦予人物性格特徵。先想他會幹出什麼來,怎麼個幹法,有什麼樣膽識,而後用突出的事件來表現人物,展示人物性格。要始終看定一兩個主要人物,不要使他們寫著寫著走了樣子。貪多,往往會叫人物走樣子的。《三國演義》看上去情節很多,但事事都從人物出發。諸葛亮死了還嚇了司馬懿一大跳,這當然是作者有意安排上去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諸葛亮這個人物。《紅日》中大多數人物寫的好。但有些人就沒有寫好,這原因是人物太多了,有些人物作者不夠熟悉,掌握不住。《林海雪原》裡的白茹也沒寫得十分好,這恐怕是曲波同志對女同志還瞭解得不多的緣故。因此不必要的、不熟悉的就不寫,不足以表現人物性格的不寫。貪圖表現自己知識豐富,力求故事多,那就容易壞事。
     
    寫小說和寫戲一樣,要善於支配人物,支配環境(寫出典型環境、典型人物),如要表現炊事員,光把他放在廚房裡燒鍋煮飯,就不易出戲,很難寫出吸引人的場面;如果寫部隊在大沙漠裡鋪軌,或者在激戰中同志們正需要喝水吃飯、非常困難的時候,把炊事員安排進去,作用就大了。
     
    無論什麼文學形式,一寫事情的或運動的過程就不易寫好,如有個作品寫高射炮兵作戰,又是講炮的性能、炮的口徑,又是紅綠信號燈如何調炮……就很難使人家愛看。文學作品主要是寫人,寫人的思想活動,遇到什麼困難,怎樣克服,怎樣鬥爭……寫寫技術也可以,但不能貪多,因為這不是文學主要的任務。學技術,那有技術教科書嘛!
     
    刻畫人物要注意從多方面來寫人物性格。如寫地主,不要光寫他兇殘的一面,把他寫得像個野獸,也要寫他偽善的一面。寫他的生活、嗜好、習慣、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態度……多方面寫人物的性格,不要小胡同裡趕豬——直來直去。
     
    當你寫到戲劇性強的地方,最好不要寫他的心理活動,而叫他用行動說話,來表現他的精神面貌。如果在這時候加上心理描寫,故事的緊張就馬上弛緩下來。《水滸》上的魯智深、石秀、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往往用行動說話來表現他們的性格和精神面貌,這個寫法是很高明的。《水滸》上武松打虎的一段,寫武松見虎時心裡是怕的,但王少堂先生說評書又作了一番加工:武松看見了老虎,便說:「啊!我不打死它,它會傷人喲!好!打!」這樣一說,把武松這個英雄人物的性格表現得更有聲色了。這種藝術的誇張,是有助於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的!我們寫新英雄人物,要大膽些,對英雄人物的行動,為什麼不可以作適當的藝術誇張呢?
     
    為了寫好人物,可以把五十萬字的材料只寫二十萬字;心要狠一些。過去日本鬼子燒了商務印書館的圖書館,把我一部十萬多字的小說原稿也燒掉了。後來,我把這十萬字的材料寫成了一個中篇《月牙兒》。當然,這是其中的精華。這好比割肉一樣,肉皮肉膘全不要,光要肉核(最好的肉)。魯迅的作品,文字十分精煉,人物都非常成功,而有些作家就不然,寫到事往往就無節制地大寫特寫,把人蓋住了。最近,我看到一幅描繪密雲水庫上的人們幹勁衝天的畫,畫中把山畫得很高很大很雄偉,人呢?卻小得很,這怎能表現出人們的幹勁呢?看都看不到啊!事件的詳細描寫總在其次;人,才是主要的。因為有永存價值的是人,而不是事。
     
    語言的運用對文學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作品文字色彩不濃,首先是邏輯性的問題。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給別人聽(聽不聽在他),看念得順不順?準確不?彆扭不?邏輯性強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夠妥當之處。我們不能為了文字簡練而簡略。簡練不是簡略、意思含糊,而是看邏輯性強不強,準確不準確。只有邏輯性強而又簡單的語言才是真正的簡練。
     
    運用文字,首先是準確,然後才是出奇。文字修辭、比喻、聯想假如並不出奇,用了反而使人感到庸俗。講究修辭並不是濫用形容詞,而是要求語言準確而生動。文字鮮明不鮮明,不在於用一些有顏色的字句。一千字的文章,我往往寫三天,第一天可能就寫成,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把那些陳詞濫調和廢話都刪掉。這樣做是否會使色彩不鮮明呢?不,可能更鮮明些。文字不怕樸實,樸實也會生動,也會有色彩。齊白石先生畫的小雞,雖只那麼幾筆,但墨分五彩,能使人看出來許多顏色。寫作對堆砌形容詞不好。語言的創造,是用普通的文字巧妙地安排起來的,不要硬造字句,如「他們在思謀……」,「思謀」不常用,不如用「思索」倒好些,既現成也易懂。寧可寫得老實些,也別生造。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們是語言的運用者,要想辦法把「話」說好,不光是要注意「說什麼」,而且要注意「怎麼說」。注意「怎麼說」才能表現出自己的語言風格。各人的「說法」不同,各人的風格也就不一樣。「怎麼說」是思考的結果,侯寶林的相聲之所以逗人笑,並不只因他的嘴有功夫,而是因為他的想法合乎笑的規律。寫東西一定要善於運用文字,苦苦思索,要讓人家看見你的思想風貌。
     
    用什麼語言好呢?過去我很喜歡用方言,《龍鬚溝》裡就有許多北京方言。在北京演出還好,觀眾能懂,但到了廣州就不行了,廣州沒有這種方言。連翻譯也沒法翻譯。這次寫《女店員》我就注意用普遍話。推廣普遍話,文學工作者都有責任。用一些富有表現力的方言,加強鄉土氣息,不是不可以,但不要貪多;沒多少意義的,不易看懂的方言,乾脆去掉為是。
     
    小說中人物對話很重要。對話是人物性格的索隱,也就是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一個人物的性格掌握住了,再看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可以琢磨出他將會說什麼與怎麼說。寫對話的目的是為了使人物性格更鮮明,而不只是為了交代情節。《紅樓夢》的對話寫得很好,通過對話可以使人看見活生生的人物。
     
    關於文字表現技巧,不要光從一方面來練習,一棵樹吊死人,要多方面練習。一篇小說寫完後,可試著再把它寫成話劇(當然不一定發表),這會有好處的。話劇主要是以對話來表達故事情節,展示人物性格,每句話都要求很精煉,很有作用。我們也應當學學寫詩,舊體詩也可以學學,不摸摸舊體詩,就沒法摸到中國語言的特點和奧妙。這當然不是要大家去寫舊體詩詞,而是說要學習我們民族語言的特色,學會表現、運用語言的本領,使作品中的文字千錘百煉。這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寫東西一定要求精煉,含蓄。俗語說:「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這話是很值得深思的。不要使人家讀了作品以後,有「吃膩了」的感覺,要給人留出回味的餘地,讓人看了覺得:這兩口還不錯呀!我們現在有不少作品不太含蓄,直來直去,什麼都說盡了,沒有餘味可嚼。過去我接觸過很多拳師,也曾跟他們學過兩手,材料很多。可是不能把這些都寫上。我就撿最精彩的一段來寫:有一個老先生槍法很好,最拿手的是「斷魂槍」,這是幾輩祖傳的。外地有個老人學的槍法不少,就不會他這一套,於是千里迢迢來求教槍法,可是他不教,說了很多好話,還是不行。老人就走了,他見那老人走後,就把門鎖起來,把自己關在院內,一個人練他那套槍法。寫到這裡,我只寫了兩個字:「不傳」,就結束了。還有很多東西沒說,讓讀者去想。想什麼呢?就讓他們想想小說的「底」——許多好技術,就因個人的保守,而失傳了。
     
    小說的「底」,在寫之前你就要找到。有些作者還沒想好了「底」就寫,往往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結果只好放棄了。光想開頭,不想結尾,不知道「底」落在哪裡,是很難寫好的。「底」往往在結尾時才表現出來,「底」也可以說是你寫這小說的目的。如果你一上來把什麼都講了,那就是漏了「底」。比如,前面所說的學槍法的故事,就是叫你想想由於這類的「不傳」,我們祖國從古到今有多少寶貴的遺產都被埋葬掉啦!寫相聲最怕沒有「底」,沒有「底」就下不了臺,有了「底」,就知道前面怎麼安排了。
     
    小說所要表達的東西是多種多樣的。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當前著重于寫建設,這是正確的。當然,也可以寫其他方面的生活。在寫作時,若只憑有過這麼回事,湊合著寫下來,就不容易寫好;光知道一個故事,而不知道與這故事有關的社會生活,也很難寫好。
     
    小說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書信體,日記體,還有……資本主義國家有些作品,思想性並不強,可是寫得那麼抒情,那麼有色彩,能給人以藝術上的欣賞。這種作品雖然沒有什麼教育意義,我們不一定去學,但多看一看,也有好處。現在我們講百花齊放,我看放得不夠的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得不多,特別是世界名著和我國的優秀傳統知道得不多。
     
    生活知識也是一樣,越博越好,瞭解得越深越透徹越好。因此,對生活要多體驗、多觀察,培養多方面的興趣,盡可能去多接觸一些事物。就是花木鳥獸、油鹽醬醋也都應注意一下,什麼時候用著它很難預料,但知道多了,用起來就很方便。在生活中看到的,隨時記下來,看一點,記一點,日積月累,日後大有用處。
     
    在表現形式上不要落舊套,要大膽創造,因為生活是千變萬化的,不能按老套子來寫。任何一種文學藝術形式一旦一成不變,便會衰落下去。因此,我們要想各種各樣的法子衝破舊的套子,這就要敢想、敢說、敢幹。「五四」時期打破了舊體詩、文言文的格式,這是個了不起的文化革命!文學藝術,要不斷革新,一定要創造出新東西,新的樣式。如果大家都寫得一樣,那還互相交流什麼?正因為各有不同,才互相觀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新創造的東西,可能有些人看著不大習慣,但大家可以辯論呀!希望大家在文學形式上能有所突破,有新的創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