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派聊德國】
☀️上週我們提到了德國投票制度,也知道了今年9/26德國將舉行一場重要的選舉,將選出聯邦總理梅克爾的接班人,目前各個黨派都已開始投入選戰(Wahlkampf)!
‼️德國除了總理梅克爾之外,還有總統的存在!?那麼總理和總統的職責分別是什麼呢?他們又在德國的社會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 #凱派聊德國】
☀️上週我們提到了德國投票制度,也知道了今年9/26德國將舉行一場重要的選舉,將選出聯邦總理梅克爾的接班人,目前各個黨派都已開始投入選戰(Wahlkampf)!
‼️德國除了總理梅克爾之外,還有總統的存在!?那麼總理和總統的職責分別是什麼呢?他們又在德國的社會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呢?今天就讓凱派和大家介紹這兩個政治角色以及幾位在歷史上重要的歷任總理吧!
📌 聯邦總統
◆ 總統由聯邦大會選出,任期五年,得連任一次。
◆ 具任免總理的權力以及負責簽署頒佈法令政策,也有軍隊的指導權以及可以在戰爭時解散政府。
◆ 聯邦總統就像是德國的精神代表及(虛位)元首,如同君主國家中的女王或是國王。
◆ 代表國家接見各國元首、也會以國家最高代表出訪世界。
◆ 在威瑪共和時,總統職權更大也具有實際的政治權力。直至希特勒上台時,將總理及總統職務合併,才得以擁有巨大權力,廢止共和進行獨裁統治!
📌 聯邦總理
◆最短任期4年,不限連任,具任命聯邦大臣之權利及政策方針的決定。
◆聯邦總理就如政府的行政首腦,需要為所有決策負責。
◆聯邦總理不是由人民直接選出,而是由聯邦議會得票最多的政黨推出;
◆他必須向聯邦議會負責,接受聯邦議會質詢。
◆在政治體系中,位居於聯邦總統及聯邦議會主席之後。
📌 康拉德・阿登納 Konrad Adenauer (1949–1963)
◆ 阿登納為二戰結束後第一位聯邦總理(西德),任期內多以外交政策為主。
◆ 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
◆ 1963年法國總理戴高樂簽署了德法友好條約,這除了有助於化解兩國之間的衝突,也奠定了德法在歐盟定位的基礎。
◆ 德國的經濟奇蹟也是他與繼任者-Erhard一起締造的。並且積極賠償因二戰中的受害者及猶太人。
◆ 早在威瑪共和時期,阿登納就為重要的政治人為之一,曾擔任科隆市長(1917-1933),直至因拒絕與納粹合作才被解除職務。
◆ 73歲就任總理直至88歲卸任,也被稱為『老人!der Alte』。
📌 威利・布蘭特 Willy Brandt (1969–1974)
◆除了繼續保持與西歐美國密切的關係、加強歐洲一體化外,也開啟了新東方政策,改善與東歐國家間的連結。
◆自二戰後,東西德分裂各自成立政府,關係緊張不互不承認雙方政權,直至簽訂了基本條約後,兩得互相接受對方的代表(大使),同時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之一。
◆1970年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對此他說:『當時突然覺得僅獻上花圈是不夠的! Ich hatte plötzlich das Gefühl, nur einen Kranz niederlegen reicht einfach nicht!』,也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民意調查有48%的德國人認為這舉動太誇張。
📌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 (1982-1998)
◆柯爾是由於前任總理(Helmut Schmidt)被提不信任案後而選出的。
◆在任期間持續推動德法兩關之間關係,例如:建立ARTE德法電視台、引入了歐元政策等。
◆1983年他在以色列國會提及「„Gnade der späten Geburt“ 寬恕這些後代吧!」認為1930年後出生的人,無法自己決定是支持或反納粹,此言論當時受到強烈批評,被認為是為戰後一代找戰爭及屠殺猶太人的藉口。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柯爾積極推動兩德統一,先與東德簽署聯盟條約,使東西德馬克能1:1兌換。東西德在1990年10月3號統一。
◆柯爾也成為兩德統一後的第一位總理,並喊出了:Blühende Landschaften盛開的風景,期許為統一後的德國經濟起飛,然而東德卻未如他所願的發展,反而造成全國失業對創新高,最終而下台收場。
💁🏻♀️ 凱凱曾經看到脫口秀的主持人嘲諷著說:聯邦總統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頒獎,頒小學生模範生的那種獎XD聯邦總統若有空還需帶小朋友參觀他的辦公的地方-貝爾維尤宮。聯邦總理在小孩的眼中應該就是那種親民的老爺爺!
✍🏻看完三位近代德國重要的總理後,對於布蘭特下跪你有什麼看法?對於柯爾的言論有什麼感覺?或是你對於梅克爾有什麼想法嗎?在底下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想知道更多德語區國家的趣事嗎? 歡迎搜尋➡️ #凱派聊德國
#凱凱Kai #德語教學 #學德文 #德語學習 #學德語 #德語 #歐語 #德國生活 #語言學習 #語言 #外語學習 #德國留學 #DaF #Deutsch_lernen #Sprache #Fremdsprache #lernen #Politik #Bundespräsident #Bundeskanzler #德國聯邦總統 #德國聯邦總理 #德國政治 #歷史 #選舉
華沙公約是什麼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P70搭配服用圖表:俄羅斯與他的快樂夥伴們,那些傻傻分不清楚的東方/共產陣營組織】 #請大家一定要一張一張看完
透過EP70詳(冗)細(長)的介紹,我們又解鎖了一個前蘇聯國家:亞美尼亞!但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成長於非共產國家的人常常搞不清楚「蘇聯」、「東歐」、「第二世界」、「華沙公約」組織之間的關係,往往將他們當成一群「差不多」的國家;我猜要是考試中出現「羅馬尼亞是不是前蘇聯國家」這種題目,掙扎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吧。
但這完全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這些由東方/共產陣營發展出來的聯盟有好多個,每個涵蓋的範圍都不一樣,而且還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一般人沒事無聊也不會去記這些東西。因此,這集的補充圖表,就嘗試用「類地圖」的呈現方式,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些組織——畢竟,其中好幾位蘇聯的前夥伴們,現在可是瘋狂捐疫苗給台灣的大恩人啊~😂
📍 1. 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
1922-1991年之間存在的聯邦國家,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15國要怎麼記?其實很簡單,分成四組就可以了:
- 東歐4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
- 波羅的海3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 (外)高加索3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 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15國並非一直不變,像是:
- 帝國解體後,中亞一度出現「花剌子模」與「布哈拉」兩國,但後來都劃入新成立的烏茲別克。
- 鄰接芬蘭的卡累里阿一度為加盟共和國,有學者認為是在二戰前為了兼併芬蘭所做的準備,戰後就降級成為俄羅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
- 高加索3國原本為一國,稱為外高加索,後來才分割。
- 波羅的海3國後來才併入,摩爾多瓦與中亞5國也都是後來才一一成立。
📍 2. 華沙公約組織(友好合作互助條約,Warsaw Pact)
- 1955-1991年之間存在、與北約對抗的共產國家政治軍事同盟
- 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停止參與,1968年正式退出
- 南斯拉夫於組織成立前就和蘇聯關係破裂
📍 3. 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
- 1949-1991年之間存在、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對抗的共產國家經濟同盟
- 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停止參與,1987年正式退出
- 其他還有許多國家都曾以觀察員身份列席,族繁不及備載
📍 4. 獨立國家國協(獨立國家聯合體,CIS)
- 1991年成立、由前蘇聯成員國組成、類似大英國協的地區政治協調組織
- 15國中原本除了波羅的海3國都有簽署,但喬治亞2008年退出,烏克蘭與土庫曼則未正式加入,因此目前成員僅有9國
📍 5.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
- 1992年成立、目前由6個前蘇聯成員國組成的軍事聯盟
- 原本有9國,喬治亞、亞塞拜然與烏茲別克退出,其中喬治亞未來可能加入北約陣營
📍 6. 歐亞經濟聯盟(EAEU)
- 2011年成立、目前由5個前蘇聯成員國組成的經濟合作組織
- 比起上面CSTO少了塔吉克,主因為塔吉克與吉爾吉斯之間的邊界糾紛,但塔吉克未來仍然可能加入
- 烏茲別克現為觀察員,可能在未來1-2年內成為成員國
📍 7. 捐贈疫苗給台灣的國家們
- 截至2021年9月止,前述國家中慷慨向台灣捐贈疫苗的國家
- 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其中只有立陶宛是原本蘇聯的成員國
✏️ 備註:
- 為了整體一致性,白(俄)羅斯一律使用舊中文譯名。
- 基於製圖方(偷)便(懶),近代的塞爾維亞直接使用原本南斯拉夫的圖塊。
- 為什麼別的國家都只用一個圖塊、但是俄羅斯一個人就佔了5個?沒辦法,人家是主角嘛,總要讓它展現一下橫跨歐亞的氣勢(攤手
當然,看完了這些之後,大家可以回到節目主題思考一下:所以EP70的主角亞美尼亞,現在和俄羅斯究竟是什麼關係?又為什麼隔壁的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都接連退出這些俄羅斯主導的組織呢?
【EP70 站在歷史的交叉路口、被阿拉拉特山守護的粉紅之城: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散策】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高加索 #蘇聯 #俄羅斯 #土耳其 #波斯 #鄂圖曼 #拜占庭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喬治亞 #諾亞方舟 #阿拉拉特山 #亞拉臘山 #納卡 #粉紅色 #自由廣場 #列寧 #十字架 #修道院 #教堂 #戰爭
華沙公約是什麼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講波蘭的故事
每次有國家送我們疫苗,
我肯定是要來介紹一下這個國家的吧。
但是之前都講歷史,有點落俗套了。
今天介紹波蘭,我們來看看它最近遇到什麼困難(好像算命老師)
#是波ㄆ蘭不是波ㄅ蘭
首先我們要先認知一件事,
波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讓它注定成為各國爭搶重點。
波蘭的名字Poland源自斯拉夫語,意即「平原之地」,
正好顯示出波蘭無險可守、多次遭各國瓜分的悲痛歷史。
再加上處於夾在西歐大國和俄羅斯中間,
誰想越雷池一步,倒楣的總是波蘭。
.
二戰時期,希特勒就選擇波蘭為第一個入侵國。
當時蘇聯還擔心希特勒打過去,
就跟希特勒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雙方瓜分波蘭,波蘭成為第一個落入希特勒手中的領土。
即便到2021年,波蘭的重要性絲毫未減。
#以籃球場為例
如果我們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交界是籃下禁區,
那波蘭大概就是罰球線了。
川普當初宣布從德國撤軍,
其實就是將軍隊往東邊挪一點,移到波蘭,
為的就是就近觀察俄羅斯動態,協防西歐。
#天生反共
而波蘭本身也是討厭共產主義第一名的。
1989年蘇聯孱弱不堪,
波蘭成為前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當中第一個擺脫共產黨統治的國家。
到現在,波蘭國內仍有著強烈「去共產化」的決心。
現在的執政黨甚至「除共」除得太激動,
2018年提出一套「司法改革」,
說因為現在60歲以上的法官通通在共產時代的法院工作過,
當時都和共產權貴有勾結,
所以政府必須要對最高法院進行「除垢」。
這條法律表面上反共產,
實際上是讓政治干預司法,
所以歐盟其實是很不滿波蘭這樣做的,還說要懲罰波蘭。
也因此,現在在波蘭國內「脫歐」的聲音也不小。
.
我們從上述這個極具爭議的司法改革就可以看出,
波蘭真的有夠討厭蘇聯和共產黨。
連帶的,波蘭也和現在的俄羅斯相當不愉快。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派駐美軍在波蘭。
民氣可用,藉由波蘭人民的怒氣抵擋普丁的野心,
聽起來相當合理。
#小心白俄羅斯
講到俄羅斯帶給波蘭的威脅,就不能不提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是東歐國家裡頭,唯一會乖乖聽普丁話的國家。
尤其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Lukashenko)去年大選被說舞弊,
然後對示威的民眾施以暴力鎮壓後,
歐盟各國紛紛加強對白俄羅斯的制裁,盧卡申科就更不爽了。
他的不爽很明確,就是跑去找普丁哭,
哭說其他國家都欺負他,要普丁幫忙出一口氣。
普丁還真的出馬了。
大概從8月底開始,
白俄羅斯正式邀請俄羅斯防空飛彈部隊進駐,
駐紮地點就在波蘭和立陶宛邊境旁邊!
齁齁,白俄羅斯真的是不演了耶。
直接在北約國家旁邊安插俄羅斯部隊,
這不是挑釁,那什麼是挑釁。
.
但波蘭也不是省油的燈,別忘了它背後有美國當靠山。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說,
他們觀察到波蘭正在加速擴建基礎設施,
以便讓美國派更多軍人過去。
俄羅斯估計,美國駐波蘭軍力,
應該會從4,500人增加到2萬人。
.
看來兩邊都已經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了。
.
#丟包難民是哪招
除了軍隊,白俄羅斯還使出另外一招:丟包難民。
自從塔利班佔領阿富汗,中東那邊就有一堆難民逃到白俄羅斯。
再加上敘利亞內戰和非洲渡海而來的難民們,
白俄羅斯收了一大堆人,把他們通通載上車,
載到與立陶宛、波蘭和拉脫維亞的邊界,
然後呢?
然後就把他們放在邊界上了!
哇,這是新招啊!
這三個國家瞬間湧進上千個難民,
造成邊境上一片混亂,國內也開始有非法移民衍伸的問題。
波蘭的邊境守衛說,
他看到白俄羅斯衛隊定期給這些難民帶來熱飯和飲料,
看起來就像是刻意要「栽培」他們闖關似的。
.
#原來是離間計
丟包難民不僅造成波蘭的邊境混亂,無暇防守,
更在國內掀起口水戰。
有些人說士兵沒有同理心,應該要讓這些難民進來討生活;
有些人罵批評者站在白俄羅斯那邊,居心叵測。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帶來的威脅就已經夠頭痛了,
國內還有一群人吵得不可開交。
咦,怎麼有種既視感呢?
啊,原來世界各國都一個樣呢:)
以上就是波蘭國內外面對的問題。
他們在慷慨捐疫苗的同時,正面臨著俄羅斯的威脅,
以及國內疑歐挺歐的糾結。
再次感謝波蘭贈送我們40萬劑AZ疫苗,
希望波蘭東邊威脅盡快解除,國內也能夠越來越團結!
以後別再以為波蘭是華沙公約組織頭頭就以為它挺共,
人家現在可是反共反俄第一衝鋒呢!
---國際觀察曆---
這一張圖是國際觀察曆的波蘭頁上半部,是不是很讚
想看下半部?
觀迎趕緊來下單唷
https://bit.ly/3kevH87
華沙公約是什麼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59 從第三世界的領導者,到失去合體能力的機器戰隊:南斯拉夫如何成為今日的塞爾維亞 ft. 每日一冷 Mr Holiday 郭璨宇 小科員的漂流筆記 Office Junior's Odyssey 】
「等等,有沒有搞錯?南斯拉夫有這麼落後嗎?你竟然說它是『第三世界』國家!」
是的,南斯拉夫不但屬於第三世界,還是第三世界的領導者!
今天「第三世界」一詞通常被用來指發展程度較低、位居世界經濟邊緣的國家,但其實它原本指的是那些既不屬於第一世界(美國與北約陣營)、也不願投靠第二世界(蘇聯與華沙公約陣營)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國家們;而這個運動的發起者之一,就是曾經坐擁一片天地的南斯拉夫。和共產老大哥蘇聯交惡,使他們走上一條自己的路,試圖在兩大陣營之外攻城掠地,成為冷戰時期獨樹一格的第三勢力。
然而這段榮景並不持久。政治強人狄托(Josip Broz Tito)的辭世,將文化分歧的巴爾幹打回原形;猶如失去合體能力的機器戰隊,南斯拉夫進入了二戰後最慘烈的區域衝突,塞爾維亞也試圖在其中試圖殺出一條生路。
這段相距不遠的殘酷歷史,今天的塞爾維亞人如何看待?南斯拉夫時代的生活,為何讓一部份的人回味再三?周遭國家紛紛投入歐盟懷抱的此時,塞爾維亞究竟在想什麼?而中國作為最忠實的盟友,中塞友誼又是為何能一路走來忠貞不渝?
旅行熱炒店EP59,再次由冷知識專家璨宇領路,讓我們一起走進從南斯拉夫以來錯綜複雜的歷史,並且直擊仍在尋找出路的塞爾維亞現況!
🎙️ 來賓簡介:
郭璨宇,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每日一冷》的Mr Holiday。大學讀政治跟歷史,研究所跑到英國倫敦念社會政策,第一份工作派駐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跟塞爾維亞貝爾格勒。臉書專頁「每日一冷」的共同作者,專門分享外國文化相關的冷知識,作品為《臺灣沒說你不知道》與《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個人臉書專頁「小科員的漂流筆記 Office Junior's Odyssey 」記錄自己的旅行見聞。現為全職PM與博士生。造訪過超過50個國家(或地區),期待造訪下一個國家,接受新的文化衝擊。
✅ 本集重點:
(00:02:18) 一戰結束,南斯拉夫隆重登場!!為什麼文革時中國人很熟南斯拉夫電影?
(00:06:29) 南斯拉夫與他的快樂夥伴,不親美也不親蘇的「第三世界」國家聯盟
(00:10:27) 非典型共產國家,南斯拉夫時代的平民生活其實還也不錯?
(00:16:25) 巴爾幹火藥庫爆炸啦!南斯拉夫內戰,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00:22:51) 周遭國家紛紛投入歐盟懷抱,那塞爾維亞呢?現在是什麼狀況?
(00:26:07) 特斯拉是塞爾維亞之光?(但克羅埃西亞表示反對?)
(00:27:07) 中塞友誼忠貞不渝!中國在塞爾維亞的強烈存在感
(00:31:36) 和中國那麼麻吉,那台灣的聽眾去旅行要怎麼辦簽證呢?
(00:34:13) 結語:國家的悲慘記憶是民族主義的土壤
(節目總長 36:35)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歐洲 #東南歐 #巴爾幹半島 #斯拉夫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 #羅馬帝國 #鄂圖曼土耳其 #奧匈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結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