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國七十四年的漢聲小百科 #鄭成功經營台灣:全面規畫農業、經濟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大力提倡教育、培育人才,為日後台灣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反觀分隔線- #荷蘭人入侵台灣:駐在台灣三十八年,不但驅逐漢人和山胞,並進行經濟制裁,每年獵殺20萬頭以上的鹿外銷。 -- 這個實在悖離史實太...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 在 Peace And Yummy 和平與美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9 17:44:07

🎉年度「荷蘭全國無肉周」,下周一3/9開跑 ~🏃‍♀️ ㅐ 想像一下,肯德基找不到任何肉類產品、SUBWAY店員鼓勵你點素食,電線桿的文宣和電視廣告都頻繁地鼓勵你吃素,連臉書都被一堆「談論要去哪裡吃素」的貼文洗版,而你又發現吃素這件事比平常容易許多,因為公司的員工餐廳、大學學生餐廳和街上的葷食餐館,...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 在 荷蘭旅行與生活 ?? | ??‍♀️ 曼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0:40

. 今天是荷蘭🇳🇱省議會與水力會投票日,但非荷蘭籍就只能投水利會,這項選舉只要年滿18歲且有荷蘭居留權的人都可以投票。 . 投票地點在住家附近老人院內的活動廳,剛好順便參觀一下,只能說荷蘭老人院地方寬敞,而餐廳還佈置得不輸外面餐廳,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 . 走進活動廳,一個長桌坐了四位年長的選務人員...

  •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 在 Chea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5 19:45:13
    有 3,332 人按讚

    民國七十四年的漢聲小百科

    #鄭成功經營台灣:全面規畫農業、經濟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大力提倡教育、培育人才,為日後台灣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反觀分隔線-

    #荷蘭人入侵台灣:駐在台灣三十八年,不但驅逐漢人和山胞,並進行經濟制裁,每年獵殺20萬頭以上的鹿外銷。

    --

    這個實在悖離史實太遠,我們來看幾個問題

    第一個 #荷蘭人是不是入侵台灣?

    其實荷蘭人最早看上的是澳門,但打不贏葡萄牙人,所以跑來澎湖還蓋了城堡,而澎湖「自古以來」就是明朝的領土,面對歐洲新式城堡,明軍多次攻打未果,打不贏就恐嚇,說要調集東南三省十萬大軍,並硬中帶軟說,隔壁有一個大島呆灣,你去那邊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於是荷蘭人就來台灣了

    所以你說荷蘭人占據台灣? #啊明明是明朝人叫我來的啊

    所以台灣實際上是無主地,荷蘭人佔一個無主地變成佔據了? 我們換一個角度,台灣原住民更早來到台灣,人家才是主人吧,以原住民的觀點來看,荷蘭人是佔據沒錯,但鄭成功怎麼變成正統經營了?

    且人家荷蘭人講求契約精神,有跟一些原住民簽訂和平條約,約後表示歸順願意加入荷蘭聯邦議會,鄭成功有嗎?

    第二個 #荷蘭人有沒有驅逐漢人 #驅逐山胞

    荷蘭人不但沒有驅逐漢人,還委託海盜頭子鄭芝龍,對的,鄭成功他爸爸,請鄭芝龍幫忙叫中國沿海的漢人來台灣開墾,給移民的漢人耕牛、種子、器具,非常歡迎漢人來台。

    對於原住民,荷蘭人藉由地方議會與原住民溝通,派傳教士到部落傳教順便興學,還幫原住民創造文字-新港文書,這是幾千年來台灣第一次有原住民文字,之前沒有,日後也沒有。貢獻比鄭成功大不知道幾百倍。

    原住民對荷蘭人正面形象也多過於負面,甚至覺得這群紅毛人是他們的親戚

    #鄭成功

    鄭成功喔,前面打太多字了,不想多說,日後作影片好好闡述吧~

    就簡短說幾句

    1670年大肚王國轄下的沙轆社抵抗鄭氏侵略,遭鄭氏政權將領劉國軒強力進攻,屠殺至僅剩六人,幾乎滅族,史稱沙轆社之役

    #鄭成功實際上非常殘暴

    鄭成功海盜出身,講好聽一點就是對軍紀比較要求,難聽一點就是殘暴,對待自己的屬下甚至家人都非常狠心,要不然施琅怎麼會降清? 還想殺了自己的兒子鄭經,何況是原住民或一般漢人。

    民間還有一些信仰

    「鄭成功接替關老爺成為玉皇大帝」

    我只想問,歷史人物你就只認識關公和鄭成功嗎?

    不說了啦,宗教信仰給予尊重

  •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0 05:35:58
    有 1 人按讚


    #荷蘭人如何成為幕府將軍的忠心臣屬? #左岸八月新書上市

    ▍公司與幕府: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何融入東亞秩序,台灣如何織入全球的網

    ❝這是一本傑出的著作,對於東亞史與全球史都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我敢說對歐洲史也是。❞──歐陽泰(Tonio Andrade),《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決戰熱蘭遮》《火藥時代》作者

    ❝即使鄭成功攻取台灣之後,幕府對於反對荷船攻打唐船的原則,也並未動搖分毫......本書給予台灣學界近來所關切,如何在世界史當中書寫台灣史的問題,提供一些參考的解答。❞──鄭維中,中研院台灣史所研究員、《製作福爾摩沙》作者

    ════書籍介紹═════

    #VOA荷蘭東印度公司 #德川日本 #華夷制度 #國際法 #貿易與戰爭 #殖民時代 #蘭學 #大航海時代 #熱蘭遮城 #大員灣

    ※打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式」的征服史觀※
    ※重新發現東亞,#書寫世界史中的台灣※

    ▍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何要呈獻一盞吊燈給日本贖罪?日本商館館長又如何成為德川日本「參勤交代」的一員?

    十七世紀初,一盞輝煌閃耀的吊燈由荷蘭人呈獻給德川幕府,對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印象深刻的讀者,也將對本書作者從一件禮物背後投射而出的全球史感到興味盎然。吊燈作為謝罪的禮物,是為了要贖回囚禁在平戶的原大員長官諾伊茲。這盞吊燈絕非普通禮物,至今仍在德川家康家廟的東照宮,通往神聖內殿的顯眼之處展示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呈獻這件物品再次顯示他們切實遵從了德川政權徹底順服的要求。

    1641年到1853年,日本一般被稱之為「鎖國時代」。透過長崎出島的荷蘭商館引進「蘭學」,日本才得以在鎖國期間吸收西方情報、文化、科技。較不為人知的是,荷蘭日本商館的館長,一如日本各藩藩主,每年都必須上東京「參勤交代」,忠順地趴伏在地上,晉見高高在上的幕府將軍。透過這樣謙遜的姿態,荷蘭人從危險的海盜一變而為將軍最忠實的臣屬,誓言「流盡最後一滴血以保衛將軍及日本領土」。

    ▍發生在台灣的「濱田彌兵衛事件」為何重要?日本為何無視荷蘭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在那盞深受德川幕府喜愛的吊燈背後,就是發生在台灣的「濱田彌兵衛事件」。荷蘭東印度公司被明朝官兵從澎湖逐出後,來到台灣的大員灣築起了熱蘭遮城。荷蘭人宣稱自己擁有對台灣的主權,要對長期往來這個港口貿易的日本商船課稅。大員長官諾伊茲扣押有朱印狀許可的濱田彌兵衛船隻,此舉惹惱日本官方,於是強行關閉荷蘭商館,一直到諾伊茲被「引渡」給日本審判為止。荷蘭人不但無法以國際法的語彙說服日本,還徹底放棄了公司的法律主權。「濱田彌兵衛事件」是台灣浮出世界史舞台的關鍵事件。

    除了法律的主權,本書還從另外兩方面呈現荷蘭東印度被迫做出的重大退讓。一是,幕府不准荷蘭東印度以使節身分向日本協商,不承認該公司擁有國家的外交地位。另一是,受制於幕府「朱印船」保護制度,荷蘭東印度放棄以武力解決爭端,因此鄭氏集團在與荷蘭人交惡後,仍可安全無虞行駛海上,賺取龐大資金,讓台灣早期歷史得以開展。

    ▍歐洲人自十六世紀起就是形塑現代世界面貌的主力嗎?新一代的全球史如何修正「一四九二」架構?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德川政權關係的實質是什麼?我們會發現,荷蘭人沒有掌控德川日本,而是受到了德川日本的掌控。根本來說,日本擁有的軍事資源遠遠超越荷蘭東印度,但如果沒有本書所描述的一連串「有限衝突」事件,「馴服荷蘭人」的政治格局也不會形成。傳統的看法認為,從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始,西方人憑藉軍事與科技優勢,就邁上主宰全世界的道路。從本書的案例來看,歐洲人面對遏制而妥協於當地秩序,反而是在亞洲較常見的情況。

    作者綜觀全局,除了描繪歐洲特殊時空下的各國政治如何延伸到亞洲,還比較了荷蘭東印度在亞洲各地的遭遇。更從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視野,呈現各國內部所累積的緊張關係如何觸發東亞局勢的演進,讀者可以同時掌握處於動盪時代的荷蘭(共和政體)、日本(幕府、眾藩)、中國(明、清、鄭氏集團)、台灣(原住民、漢人、荷人)多元複雜的互動,讓多線敘事豐富歷史思考,重新探尋東亞的全球史。

    #閱讀世界史中的台灣

    ════書籍資料═════
    書名|公司與幕府: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何融入東亞秩序,台灣如何織入全球的網
    原名|The Company and the Shogun: The Dutch Encounter with Tokugawa Japan
    作者|亞當.克拉洛 Adam Clulow
    譯者|陳信宏
    規格|14.8 x 21 x 2.9 cm
    頁數|448頁
    定價|520元
    上市|2020年8月19日
    ════作者簡介═════
    亞當.克拉洛 Adam Clulow
    歷史學家,研究範圍為近代亞洲,包括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跨國交易、人員流動、觀念交流等。以本書榮獲美國歷史學會頒發的Jerry Bentley Book Prize、國際亞洲學者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 ,ICAS) 的人文類獎項、European Expansion and Global Interaction論壇圖書獎、澳洲歷史學會頒發的Hancock Prize。除了研究,在教學和歷史推廣、科技數位方面,也多有貢獻,近期利用動畫重現十二世紀吳哥窟的盛世年代。目前在德州大學任教。
    ════書籍頁面═════
    讀書共和國→https://reurl.cc/7oXnaD
    博客來→https://reurl.cc/v1DoMk
    讀冊→https://reurl.cc/A8qp53
    誠品→https://reurl.cc/j57aAp
    金石堂→https://reurl.cc/N6jnWk
    或至各獨立書店購買→https://reurl.cc/DxXvR

  • 荷蘭人對台灣的貢獻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1 19:35:09
    有 1,106 人按讚


    #好傻啊爸爸

    「我信仰的黨是個殺人黨、我推崇的總統是個賣國賊、而我從少年時期痛恨的仇人,其實是個大英雄。

    ....請原諒這樣劇烈的轉變讓我變得扭曲,假如以前我所痛恨的原因在現在來看都是具有偉大的緣由,唯獨無法看破這樣的時代巨變的人,是因為永遠活在過去,那麼答案很明顯,以前的我、還有永遠都無法消解那仇恨的,我已逝去的爸爸,他們都永遠地活在了過去。

    好傻啊!爸爸!還有以前的我。

    你們所恐懼的事情,最後都沒有發生。

    因為站在你對立面的人,並沒有要趕你走。

    因為那是你所信仰的那些人編出來的謊言。

    而那些人要編這些謊言來騙你繼續捍衛那個虛幻的帝國,是因為在那個帝國裡,他們吃香喝辣,而你明明分不到半分。

    但是他們輕輕鬆鬆用黨國、用省籍,就把你綁架了。

    你以為他們倒台了你就跟著死;結果是,他們倒台了,而你獲得民主的果實。

    好傻啊!爸爸!」

    #簡直心聲

    【薨】

    1. 前天錄音完從電台返家的時候,看見路旁的家具行,幾個人圍在電視旁邊,我下意識知道有大新聞,一眼望去,原來昨天誤報的烏龍新聞,在第二天成真了。一個時代人物,真的走了。

    圍著電視的人們講著台語在討論著甚麼,那個情景讓我想到了1997年白曉燕案時的南非武官挾持事件。當時在政大大門口斜對面的唱片行有座電視牆,指南路上的人們圍著電視看著當時陳進興與警方對峙的最新消息,也是這樣地討論著。

    又是某個重大事件發生的歷史時刻,今年好像特別多。

    2. 這兩天我看了不知多少媒體對於李登輝的討論,但是不知怎麼,我就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假如是往常,我大概會花個幾千字寫一篇長文,去談那個表面上生猛帶勁、實際上步步驚心的1988年,一個臨危受命擔任總統的本省籍國民黨員,如何在蛇蠍環伺的龍潭虎穴中一步一步地冷靜鬥爭,將一個外來少數政權血腥高壓統治40年的集權國家,逐步轉變成一個穩健民主的正常國家。

    3. 但是我寫不出來。

    不是沒資料的寫不出來。不是沒靈感的寫不出來。不是偷懶的寫不出來。是情感上寫不出來。

    我心中理性的那一面,早已經將他執政的12年台灣所遭逢的政治情勢、民主改革進程、美中台角力、兩岸矛盾、世界大勢,都按照編年史一般地在腦海中清晰地列出來了。

    但是我感性的那一面,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他是我爸爸—–還有他那一代的外省人,終生痛恨的對象。

    4. 高一的時候,我的高中同學就跟我說了李登輝怎樣透過政治權柄與手段,接連鬥倒了蔣經國佈置在他身邊的三著棋:政權俞國華、黨權李煥、軍權郝柏村,而在無聲政變中,他逐一清掃了所有政敵,將黨政軍全部握在手中。

    「你知道嗎?他要當的是台灣的國父,而我們所有人都要跟著他陪葬。」

    他是外省後代、我也是外省後代,我想他刻意對我說這件事,決不只是因為我們只是不熟的朋友。

    那是1994年,國民黨與新黨內鬨,台北市長的寶座白白讓給了得票率只有四成多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

    5. 那是出於一種身為外省族群的危機感吧?在1990年代國語政策逐漸解禁、台語開始漫天鋪地地在各項媒體文本中出現,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灣本省勢力步步進逼,我的高中所在的城中區,每天都有民主戰車到處遊街,一邊用台語大喊:「台灣愛獨立!」

    我不喜歡國民黨、但我更害怕民進黨。在我腦內的劇場裡,我彷彿看見民主戰車上那些聲嘶力竭情緒激動的人,把外省人一車一車地載到海峽邊,叫我們自己游回去。

    當時的外省菁英們(絕大多數在新黨)用了一個名詞來稱呼我的濾鏡中呈現的民進黨:「福佬沙文主義」這個充滿了種族主義禁忌的大旗,或許精準地掃中了包括我爸爸那一代、一直到我這一代的外省人心中最深的恐懼。

    6. 這種因誤解而生的恐懼,讓我直到李登輝在2000年下台為止,都是用極度仇恨的眼光在注視他的。

    而我猜想一定年紀以上的外省長輩,也許到了今天都還是一樣維持著那樣的眼光。

    7. 而在2005年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後,我突然就可以接受了。可以接受那個李登輝時代我每每批評黑金政治、批評貪汙腐敗的那個國民黨。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不是笨蛋。會讓我這樣想的核心還是恐懼。恐懼一個自身都不能決定的血統,有一天會惹上殺身之禍、或是流亡的命運。

    8. 現在想想,我到底是怎麼從一個外省二代的國民黨信徒走到現在這一步的?2014年前後我為了寫論文而大量閱讀的戒嚴時期史料,還有當時實際在發生的,從國光石化、大埔張藥房、士林文林苑、洪仲丘案一直到學運,那一切都像是一個不可逆的啟蒙歷程。

    我信仰的黨是個殺人黨、我推崇的總統是個賣國賊、而我從少年時期痛恨的仇人,其實是個大英雄。

    9. 請原諒這樣劇烈的轉變讓我變得扭曲,假如以前我所痛恨的原因在現在來看都是具有偉大的緣由,唯獨無法看破這樣的時代巨變的人,是因為永遠活在過去,那麼答案很明顯,以前的我、還有永遠都無法消解那仇恨的,我已逝去的爸爸,他們都永遠地活在了過去。

    好傻啊!爸爸!還有以前的我。

    你們所恐懼的事情,最後都沒有發生。

    因為站在你對立面的人,並沒有要趕你走。

    因為那是你所信仰的那些人編出來的謊言。

    而那些人要編這些謊言來騙你繼續捍衛那個虛幻的帝國,是因為在那個帝國裡,他們吃香喝辣,而你明明分不到半分。

    但是他們輕輕鬆鬆用黨國、用省籍,就把你綁架了。

    你以為他們倒台了你就跟著死;結果是,他們倒台了,而你獲得民主的果實。

    好傻啊!爸爸!

    但我不能怪你,我又有甚麼資格怪你?你在那個極端而怪異的年代,努力活下來了。而我只是個膽小鬼而已。

    10. 所以我永遠沒有辦法持平地說出李登輝對於現今仍然活在這個島嶼上的每個人的貢獻。

    你可以說他是偉大的人、他是腦袋清晰的人、他是有理想性卻更重實際的人、他是深諳政治權謀的人、他是高瞻遠矚的人、他是最後一個繼承武士道精神的人、他是能忍人所不能忍、將心中的遠大抱負化為長時間的奮鬥而實踐的人。

    而他曾經是我深深痛恨的人。

    11. 愈從事後諸葛的角度,去論證他在執政12年當中所造成的種種改變:寧靜革命、國是會議、廢除動員戡亂、終結萬年國會、六度修憲、總統直選、民代全面改選、修訂國統綱領(實際上就是將死統一一途,真高招也)、不懼飛彈威脅、贏得國際支持、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等等,從三十年後知後覺的角度去驚嘆他在當時的前衛概念與宏大願景、宏偉企圖,就愈對比出了痛恨他的那一輩人,我爸爸、還有我,是多麼地器小而無知。

    愈是承認這事,愈是承認自己的不堪,還有那個把一輩子都賠給了荒唐的黨國的爸爸。

    12. 1923年,李登輝出生在大正年間日殖台灣,三芝的一戶警察人家。五年後,我爸爸出生在長江邊上的貧苦省分、貧苦城市裡的貧苦家庭。

    爸爸這一生還真的是沒得選,貧苦家庭的么子,一出生沒多久爸爸就抽鴉片死了,小小年紀拖著鼻涕就跟著逃難、沒飯吃只好去當兵、一當了兵國民黨就輸到脫褲子,一路逃到金門、逃到台灣,人生到中年才結婚生子又為了家庭做牛做馬一輩子。

    要是可以選擇,我真希望爸爸不要出生、反正我不出生也沒關係。

    13. 苦悶至極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的時候只好去看書,就讀到了八旗文化近期才出的《文明的海洋史觀》,才終於找到了一些,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回應得起李前總統的慷慨禮物,我這種死讀書的臭老九,終於可以對前輩們交託到我們手中的島嶼,一點點接續性的想像。

    14. 台灣是邊陲。台灣在中國的版圖中,就是東南海疆的邊陲,在中國大一統的農業帝國大陸思維中,邊陲要務是防禦而非發展。清帝國末期有左宗棠與李鴻章之爭,乃是在捉襟見肘的大清財政中,爭論西北邊防與東南海防何者為重、何者優先之論。

    台灣的位置在大日本帝國時期也是邊陲,是南境的邊陲、卻也是南進的跳板。大日本帝國南進的發展看似是列島作戰,但是擴張戰爭增加帝國版圖與經濟的思維,卻又是大陸思維。

    台灣的位置,放在整個南島語系的世界分布中也是邊陲,台灣是最北之境,五千年前不知何種原因,南島語族的祖先開始了離開中國大陸的大撤離,以台灣為跳板,一路向太平洋與印度洋展開大遷徙。

    15. 台灣因為其特殊位置,在大中華圈中屬於邊陲、在東北亞圈也是邊陲、在東南亞文化圈還是邊陲。但是如果換個想法,把大中華圈(海洋中國)、東北亞、東南亞三個文化圈統合起來,台灣就會位在最中心。

    16. 然而,台灣自從在世界文明史首次出現以來,就是深深帶著海洋性格的。

    在荷西時代,荷蘭人需要從巴達維亞(雅加達)基地前往長崎做生意,需要一個中點作為補給,於是相中了台灣的大員(其實一開始是澎湖但是被大明帝國打槍),對荷蘭人來說,台灣可不是邊陲。

    對西班牙人來說亦然,他們需要從菲律賓基地前往中國沿海的中間補給點,於是相中了島嶼東北的基隆與淡水,台灣自然也不是邊陲。

    對鄭成功來說,他統領了一個海洋帝國,他有靈活調度的水軍,他也有茫茫大海上只要符合效益、能夠有效管理,都可以當作基地的靈活海洋思維,而選中了台灣。但是他的心裡還是一介明臣,夢想光復中興一個大陸帝國,這樣的思維決定了他的王國的短暫命運。

    17. 中國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大陸帝國、農業立國、內聚、保守、權威、官僚,要發展海洋中國,實屬不易。

    然而20世紀以來,中華帝國因為政治因素而管不到的地方: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這些華人社會卻恰巧因為地理特性與地緣政治的緣故,而在治理與商業政策中顯現出海洋思維:靈活、效率、透明、結盟、貿易、共好、外在耦合的特性,開始呈現出海洋中國的特質。

    18. 今年6月港版國安法的通過,我們可以判讀成,中國將香港內地化,或者,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敘述:

    香港與澳門,從此失去了海洋中國的特性,轉變成為中華帝國治下與北京、上海、武漢、重慶沒有甚麼兩樣的大陸性帝國(內陸導向)城市。

    那麼,海洋中國還剩下哪裡?

    嚴格地說,就剩下台灣與新加坡。

    19. 也就是說,那些因為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倉皇逃離香港的諸多機構:包含跨國投資集團,以及金融、服務、資訊、情報交流等等產業,他們也就必須在台北與新加坡之間做一個選擇,成為他們未來的根據地。

    以金融產業與投資來說,他們大多會選擇新加坡,因為台灣金融制度僵化又不國際化,相較之下,新加坡早就已經是亞太金融之都。

    然而,假如是服務產業、內容產業、文化商品產業、以及資訊情報交流產業,則非常有可能會選擇台北。

    20. 也可以這樣說,在香港內地化之後,台北,彷彿回到了1980-90年代一般,變成了中國的敲門磚,變成了想要接近中國但是又不可能待在中國的所有機構,最便利的駐點。

    台灣在這幾年的大國博弈棋局中,因為中國的政權緊縮與台灣人民自決的結果,開始朝向「護台抗中」的整體策略前進。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香港局勢的急速劣化與國際機構逐步撤出香港的結果,台北將會在這個巨大的變局下承接許多香港過去的角色:包含會有許多的港人、港媒、香港品牌、香港民生產業,會陸續來到台灣;香港過去的資訊中轉、對話折衝的角色,也會慢慢轉移到台北。

    我們要用甚麼態度,來面對海峽這邊的壓力,逼出了香港、而使我們成為海洋中國的第一線的角色?

    21. 我在想,我們建設新國家的藍圖,必須以海洋立國來思考。

    海洋立國的國家,好比英國、好比日本,拒斥大陸的侵略,絕對是保持獨立自主精神的基本要件。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就算是英國、就算是日本,也不會因為拒斥大陸而將自己鎖國。那麼如何與大陸國家保持有尊嚴、不被侵犯吃豆腐,又能夠在雙方互惠的原則下進行貿易流通,則是海洋國家很重要的生存法則。

    22. 海洋立國的台灣,以海洋的物理性連結著東北亞、連結著東南亞文化圈,那麼,我們自然也不當孤立海洋中國。

    中國是惡鄰、中國是胖虎、中國是恐怖情人,我們都心知肚明。但是在很明確的未來數年之間,我們都甩不掉與中國的瓜葛,甚至很有可能在香港內地化、台北香港化之後,與中國的聯繫變得更深更多元。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滲透,也會變得更加嚴重。

    目前美中博弈的棋局,有沒有可能隨著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而出現重大轉變,目前誰也說不清。台灣在兩岸政策上,也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而坦白說,台灣的民主的脆弱性,仍然會不時地化作當代的集體信任危機,透過中國滲透勢力,輕易地瓦解台灣不同意識形態之間選民的互信。可以說,台灣的民主,始終是如履薄冰。

    23. 阿輝伯說,台灣交給我們了。而現在交到我們手上的台灣,仍然是處在一個蛇蠍環伺、步步驚心的恐怖平衡局勢中。

    我們有沒有阿輝伯的智慧,可以一邊拿捏平衡、一邊像他一樣大膽擘劃願景、奮力實踐,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問題。像我爸爸那樣生為一個中國人,一生完全沒選擇的悲劇,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永遠不要重演。

    24. 我們要海洋立國、我們要走出去,擁有大海一樣的胸襟。建設新國家的道路上,我們要有航行在海上的志氣、也要有面對風浪的勇氣。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在多變的海象中,靈活應變,卻可以堅定地往目標的方向走去。

    曾經我們有阿輝伯,現在要靠我們自己了。

    --

    按1. 帝王逝世曰崩、諸侯逝世曰薨。

    我忘記不知道在哪裡的史書上看到,豐臣秀吉過世時,史書記載是薨。秀吉出身微寒,卻一路出世竄升,官居公家人臣之極的關白,引退後則封為太閤,的確是以諸侯之位辭世。

    當然這時代沒有皇帝了,但是李登輝的辭世卻讓我想到薨。李登輝位列國家元首,雖非帝王,卻對台灣民主進程居功厥偉,我想,一個薨字應該足以表彰其地位。

    另一個原因是,薨字拆開為夢死,我覺得好美。夢中他界,乃是至福。祈願阿輝伯化為千風,繼續吹拂守護母親之島。

    --

    按2. 圖片來自網路,是由攝影師何藩所攝,巧妙捕捉了香港1950-60年代的氤氳靉靆。

    那是各路高人,分別從唐山大陸撤往這自由之島的時代;同時也是蔣幫毛匪,各路間諜,混跡在這冷戰時期遠東最大情報中心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