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苗栗醫院神經內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苗栗醫院神經內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苗栗醫院神經內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苗栗醫院神經內科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搶救急診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體重109公斤的39歲男子,有高血壓、心臟病及小中風病史,卻未規律服用藥物,日前準備外出工作時突然昏倒,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送往衛福部苗栗醫院急救,經急診團隊給予8次電擊及急救38分鐘後,恢復自發性心跳,經安排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手術在他右冠狀動脈阻塞處放支架,順利康復出院。 衛福部公布最新...

  • 苗栗醫院神經內科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5 19:51:32
    有 46 人按讚

    體重109公斤的39歲男子,有高血壓、心臟病及小中風病史,卻未規律服用藥物,日前準備外出工作時突然昏倒,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送往衛福部苗栗醫院急救,經急診團隊給予8次電擊及急救38分鐘後,恢復自發性心跳,經安排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手術在他右冠狀動脈阻塞處放支架,順利康復出院。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心臟疾病仍高居第2名,僅次於癌症,而其中心肌梗塞更是奪命的主要元兇,不容輕忽。苗醫心臟內科何聖光醫師指出,心肌梗塞的發作很急性,往往讓人措手不及,且每個人發生心肌梗塞的症狀,不一定相同,但仍有蛛絲馬跡可循。
    何聖光提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慢性疾病患者,要按時服藥,避免憾事發生,並表示,民眾如有左胸胸痛或胸悶、呼吸急促或困難、覺得頭暈、冒冷汗、十分疲倦、感到噁心不適、胸痛擴散至左臂、頸部、背部及下巴等症狀,務必儘速打119叫救護車就醫。
    苗醫院長李明輝說,此位心肌梗塞發作的男子,到醫院前已昏迷且無呼吸心跳,幸經由急診團隊努力搶救和死神拔河,及心血管團隊精確的處置得宜後,再交棒給加護病房團隊做後續照護,在跨3個醫療團隊的攜手救治之下,得以成功挽回患者性命,且恢復意識、康復出院。
    李明輝說,苗栗醫院心導管室於今年斥資近4千萬元購置的新型「高解析雙光子能量數位心導管儀」能精準快速的處置心臟疾病。此外,加護病房也引進專利型全身包覆式合併監測核心溫度自動控溫系統,讓院外心臟停止病人,可經由心肺復甦搶救後做低溫處置,有效降低心跳停止的病人死亡率及減少神經損傷的後遺症。

  • 苗栗醫院神經內科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19 00:41:36
    有 142 人按讚

    《徵才》苗栗大千醫院誠徵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醫院通過重度急救醫院評鑑、目前正在發展顱內取栓治療,腦、心兩科是目前醫院重點發展科別,歡迎有志一起打拼的神經內科醫師,請私訊跟我聯絡,會代為轉介!

    謝謝!

    http://www.neuro.org.tw/active/dispatch_info.asp?/497.html

  • 苗栗醫院神經內科 在 趙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12-16 10:30:01
    有 37 人按讚


    本週六的週末生活通邀請到大悲學苑-王浴前護理長,來聊聊《生死奧祕: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

    二十年臨床經驗與研究,最療癒人心的對話,最實用的靈性關懷手冊!

    當醫療到了極限,生命無法被治癒時,怎麼辦?

    這時,我們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及生死問題,容易陷入死亡恐懼。

    「這麼苦,人生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是我?我沒做壞事啊!這是報應嗎?」
    「我還有好多事沒完成,還來不及享受人生,我不甘願!」
    「五十年來的恩怨,我該如何原諒?」
    「除了身體,我還有心靈問題……怎麼辦?」
    「我該如何說再見?」
    「我有高齡老母,該求生還是求死?」
    「我可不可以不要死?」
    「我聽到隔壁床往生前的喘息聲,是不是很痛苦?我會不會像他那樣痛苦?」
    「如果我死了,會去哪裡?極樂世界嗎?師父你也沒見過或去過,如何讓我相信呢?」

    面對這麼多關於生命與生死疑惑,該如何回應呢?

    本書描寫十六個末期病人的生命故事,讓人彷若身歷其境,走過十六個不同的人生與生死課題。他們在與作者對話中,回顧自己的一生,對生命本質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療癒了對生死的恐懼,看見生命最精采的風景。

    十六個生命故事,同時帶出十六種臨終學習課題,詳盡描述當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歷程,身、心、靈會經歷哪些階段的變化?瀕死症狀──四大分解與臨死覺知是怎麼回事?面對死生變化過程,我們要依持什麼?如何克服死亡恐懼,減緩臨終痛苦?最後,又該如何破繭而出,得到新生?

    本書作者釋德嘉、釋宗惇等,從醫院走入社區的靈性關懷,有二十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研究,結合西方安寧醫療與佛法立論基礎下,談實際的臨床生死。這是由台大緩和醫療團隊結合臨床宗教師,根據臨床研究經驗而發展出來、非常適合東方人的「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可說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善終方程式。對無法正視死亡、害怕臨終、且有諸多疑惑和恐懼的一般人來說,提供了完整的臨終與靈性照顧的方法。

    特別的是,作者二十年來的專業臨床經驗與研究發現──一般都強調好好和家人道別,好好說再見,不留遺憾,如安寧照顧的「四道」人生習題──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然後,直接跳到臨終助念事宜了。中間過程似乎不見了?

    然而,生命旅程最後,沒有人可以陪伴,終需獨行,一個人走……

    於是,在臨床現場,還有很多人會問──

    「師父,我謝都謝過了,道歉也說了,還有我愛你、再見也一樣都說了,可是我還是會怕啦!」
    「死亡的時候會不會很恐怖?我眼睛閉上了會看到什麼?」
    「離開了,我要去哪裡?我要跟誰走?」
      「我不知道會去哪裡?我很怕……」

    這是典型的死亡恐懼,也是人生最大的恐懼,尤其是東方人,有「來生、輪迴」觀的意識下,容易產生的疑惑。

    所以,四道是重要的,但四道之後病人可能還是無所依歸;助念或儀式是莊嚴的,但臨終病人的強烈恐懼,可能無法平安捱到助念那一刻。

    四道主要是與今生的因緣道別;四道之後,我們更應該為自己預備從今生到來世的生命藍圖。

    嚴格來說,說再見之後,才是一個人真正面對死亡的開始,也是一個人靈性成長的關鍵時刻。死亡,其實需要準備,更需要學習。

    如果我們清楚生死是怎麼回事,就會明白,原來死亡過程的前後是不是平安,取決於自己的心念和態度!

    重點是,我們準備了嗎?真的準備好了嗎?

    生死最是難解的謎題,也是人類永恆的追問!

    如果我們知道生死的奧祕,就會明白──生命的結束,只是形體的消失,變成靈性的存在,是從有到無的過程,超越一般生命經驗所看見、知道的見聞覺知。

    如果我們能體悟生死的奧祕,就會明白──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探險旅程,重點不在於發現新風景,而在於開啟有能力觀看的全新眼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4961

    (週六第二小時還有魔女歌手變媽媽的好聽歌曲 ,一定要鎖定節目喔!)

    本週日我們邀請到台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醫師,介紹他的新書《「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
      
    當失智化成種種樣貌顯現在患者身上:
    迷失方向、妄想、錯認、幻覺……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給最親愛的失智症患者周全的照護?
    電影《我想念我自己》道出多數失智症患者的心聲,他們害怕遺忘這世界、遺忘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失智了,認不得任何人了,可不可以讓我早點走?」
    「如果我失智了,可不可以不要把我送走?」
      
    如果可以,連開始都不要有……
      
    ★避開環境中的危險因素★
      
    1.年齡
    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年齡與基因因素是必然的危險因素,年齡越大,發生機率越高,尤其是65~85歲人口,每增加5歲,罹患失智症機率就增加1倍。
      
    2.基因
    失智症基因只佔發病原因的1~2%,而且基因是無法預防的,所以不建議過度重視基因問題。
      
    3.家族史
    部分退化性失智症與遺傳因子較有關,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與家庭遺傳關係較為密切。直系親屬若有人患有失智症,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5倍。
      
    4.非遺傳因素
    許多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等,尤其是中年後發胖。此外,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情緒憂鬱者,罹患失智症機率都比一般人高約2倍。
      
    ★維持健康生活的型態★
      
    1.規律運動
    以有氧運動為佳,例如步行、快走、慢跑、太極拳、瑜珈、游泳等等為佳,最好每次能達到稍微喘、心跳速率增加的程度,每次最好能做30~45分鐘,每週至少3次以上。
     
    2.均衡飲食
    每天三餐都必須均衡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
      

    (週日第二小時還有帥哥歌手變爸爸的好聽歌曲 ,一定要記得收聽喔!)

    中廣流行網103.3
    趙婷--週末生活通
    線上收聽: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205
    中廣流行網 i like radio
    節目名稱:周末生活通
    播出時間:週六到週日 13:05~15:00
    收聽頻率:
    FM103.3 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玉里
    FM102.9 新竹、苗栗
    FM102.1 台中、南投、台東、花蓮、宜蘭、彰化
    FM103.1 嘉義、雲林、台南
    FM107.3 埔里
    FM96.3 金門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