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想跟你說 #救災人員的心理照顧 #英雄的心也需要被照顧
.
災難發生時,救難人員因救災導致的心身衝擊往往被忽視。我們可能因救難人員平時接受訓練與經驗累積,而忽視了他們在應付災難急救時所受到的心理、情緒衝擊。國內研究指出災後其實有相當程度的救難人員是需要心理衛生協助的,但真正使用這些資源的救...
#心理師想跟你說 #救災人員的心理照顧 #英雄的心也需要被照顧
.
災難發生時,救難人員因救災導致的心身衝擊往往被忽視。我們可能因救難人員平時接受訓練與經驗累積,而忽視了他們在應付災難急救時所受到的心理、情緒衝擊。國內研究指出災後其實有相當程度的救難人員是需要心理衛生協助的,但真正使用這些資源的救災人員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多。
.
☎️ 安心諮詢專線
-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2)3393-7885 (上班日9-22時)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0979-702-035(每日9-17時)
📒 救災人員安心小卡
- 這邊可下載分享 https://tinyurl.com/s2wjdmw6
.
🟧 認識救難人員可能會有的心身反應
.
即便是心理功能健康的人,面對災難對他們的影響仍是長期且多層面的。有些救難人員可能在任務後會有下述狀況發生:
.
🔺身體抱怨,譬如肌肉酸痛。
🔺負面情緒,例如感覺鬱、心情低落、畏懼、焦躁不安、持續的擔心
🔺人際關係變化,如對人敏感多疑、敵意等
🔺認知變化,如再度體驗到創傷經驗、回憶困難等等
🔺行為變化,如逃避特定的人事物(尤其與災難有關)、請假過久、飲酒、甚至離職或調職。
.
這些反應的強烈程度因人而異,可能在一、兩個月內緩解、回復常態,也可能強烈到導致職業、家庭、人際功能失常而需要相關醫療協助。
.
🟧 救難人員可能會面臨的壓力源
.
面對災難時的心身反應,其實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到壓力時的反應是一樣的。對大眾來說,我們可以透過事前認識,避開不必要的壓力源、增進處理壓力的技巧,改變對壓力源的認知解讀,進而減低壓力反應。在這邊,我們一起來認識救難人員於救災過程中可能要面對的潛在壓力源。
.
◼️災難本身
.
救難人員比一般人更可能持續暴露在災難現場,因此感官的衝擊更為強烈與多重,例如聞到屍臭、看到殘肢、聽到哀號、摸到斷垣殘壁。這些感官經驗對任何人來說都可能引發對壓力的反應。
.
◼️任務本身
.
在災難剛發生時,因救援黄金時刻造成的時間壓力與工作負荷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壓力來源。尤其在經驗到混亂、生死交關之際,或是災難現場氣候惡劣、資源缺乏而阻礙救災,都可能讓救難人員的身心處在高度緊張。此外,背負救災任務的成敗也是重大壓力。
.
◼️組織方面
.
除了災難本身外,救災人員對於自身角色定位的清楚與否、認同與否,都可能影響救難人員的效能與抗壓力(好比:救災者是否是強制派遣性質)。除此之外,救災人員還可能由於職務變動或職造成孤立感與疏離感。因此,事務不熟悉或夥伴不熟悉,也是救難人員可能的壓力來源。
.
🟧 #如何在災後降低救難人員之心身衝擊
.
有些救難人員的心身反應與適應困擾是在他們回歸生活後數週、甚至數月後才發生。救難人員應適時安排休假,調整生活步調;尤其是在救災當中經歷個人創傷的人更建議如此。
.
此外,緊急應變的組織或單位則可以提供以下兩方面來協助救難人員。
.
◼️提供壓力調適資訊
.
進行救災任務後安排必要會談,幫助救難人員整理救災中的經驗與感受。鼓勵救難人員在有需要時接受諮商,並提供轉介資訊;單位內部亦鼓勵提供壓力調適的課程與資源。
.
◼️協助建立人際連結
.
促進救難人員可以互相聯絡的方式,包括建立通訊錄或安排聚會。此外,協助他們和家人分享在救災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讓救難人員的家庭關係更緊密。
.
以上兩點非唯一的協助方式,應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採取彈性的作為,提供救難人員最合宣的心理服務與情緒支持。理想上,最好有心理衛生工作人員追蹤救難人員在災後的適應,以便能及時發現需要,及早介入。
.
◽️◽️◽️◽️◽️◽️◽️◽️◽️◽️◽️
.
▫️本圖文資訊由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之「公共關係委員會」委託 心理師想跟你說 製作。資訊來源提供為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 高振傑心理師。
.
◽️◽️◽️◽️◽️◽️◽️◽️◽️◽️◽️
.
【相關資訊】
.
◼️北市府專案服務專線
- 死者家屬:民政局郭素蓉科長 0912-781778
- 傷者家屬:社會局陳肯玉科長 0975-380662
◼️臺鐵及花蓮縣政府聯絡資訊
- 花蓮縣政府專線:03-8567632
- 臺鐵局客服電話:0800-765888;(02)2191- 0096
- 臺鐵本案專線:(02)2383-1384
- 受理地點:臺北車站值班站長室、各車站服務台
◼️有住宿需求的救災人員:
- 可與花蓮旅館公會理事李志政聯繫(0963-001718)
- 新城在地可直接聯繫理事吳孟(0933- 069602)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電話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工應列入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疫情期間,華美站在監督縣政的立場給縣府一些建議,希望花蓮防疫做得更完善,也代表民意向縣府反映一些現況,讓縣府可以聽到縣民的心聲──包括:
1.要求縣府提供清楚的確診者足跡
2.教育處對停班不停學的因應措施
3.照顧疫情下的弱勢家庭
4.長者施打疫苗應造冊分里分流
5.須重視社區精神醫療
6.增設防疫旅館
7.建置社區快篩站
8.保護第一線社工等
這些建議不論縣府是否採納,華美均如實透過各種管道傳達民意,善盡議員本份。
在議會第5次定期會中,華美也呼籲縣府不能因為疫情停會就剝奪議員的 #質詢權,尤其在定期會期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應親自主持說明疫情現況,與議會有面對面溝通及澄清的機會,也期待未來的停會期間,能規劃出更 #暢通的府會溝通管道。
5月15日,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社工人員配合調整服務模式,改為在家工作、密集電話訪視,但此絕非長久之計。警戒時間愈長,代表著每個家庭正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及危機──因疫情而收入減少,影響家庭生計;在家視訊上課的孩子,缺乏足夠的設備;隔代教養的阿嬤不知如何協助在家視訊的孩子……這些問題社工無法漠視。當服務的家庭面臨比以往加倍的困境時、當電話訪視不足以滿足服務現狀時,社工已做好回歸的準備。
台灣弱勢群體的社會經濟安全,原有賴於公私部門協力建立社會安全網,服務進行不僅是危機處理與救援,更多是以社區為中心的服務計畫織就。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勢必從物資關懷、密集電話訪視,轉往較疫情發生前更緊要的 #第一線服務工作,例如 #家庭訪視、#就業服務、#社區資源連結 等。
6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竟然將社工人員排除在外,令許多社工人員感到心寒。眾多團體認為,社工人員是守護台灣民眾社會經濟安全的重要工作者,國家應該要積極作為,將全數的社工人員列為「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公費疫苗接種對象,讓他們回到更需要幫助的第一線做好準備。
華美再次呼籲花蓮縣政府能 #重視社工的人身安全,並且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1. 社工在疫情期間仍在一線訪視、送物資,建請縣府將社工列為「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公費疫苗接種對象。
✅2. 建請縣府至少將兒少婦保保護性社工,列為優先施打疫苗對象,讓疫情期間不曾中斷第一線工作的社工得到應有的保護。
✅3. 建請縣府發放防護包給一線社工,針對緊急、必要訪視,提供護目鏡、口罩與酒精等,保障社工健康安全。
🏁延伸閱讀
疫情下 要保護四處奔波的社工 https://reurl.cc/VE0qq6
遠距教學 花蓮準備好了嗎?https://reurl.cc/kZMQg9
資訊平權 https://reurl.cc/Lb5Zg9
防疫旅館必須充足儲備 https://reurl.cc/zep7j0
盡快在13鄉鎮設置快篩站 https://reurl.cc/NrbEde
#今天零確診
#長者疫苗施打預約中
#暖心食堂即將開跑
#傳統市集夜市攤商紓困金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電話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蓮縣連續十日零確診
今日下午的縣府記者會中說明了幾項防疫措施的重點,以下整理出來給各位鄉親:
1. 若是有鄉親或是運輸業者、其他產業界的朋友有到過高風險區域(北農、環南市場、屏東縣),縣府表示請戴口罩,攜帶筆、手機與健保卡,前往花蓮市衛生所進行快篩,並可透過電話與簡訊事先預約。
2. 衛服部將會從7/1開始撥發莫德納疫苗到各地方政府,花蓮縣預計將會在7/3與7/4兩天,在各鄉鎮市成立大型施打站,為75歲以上非原民長者、65歲以上原民長者施打,之後將再視疫苗施打數量及狀況再逐步向下開放,而預約的電話將會在明天公布。
3. 縣府針對在疫情期間,三餐不繼或是需要協助的鄉親,未來將啟動「防疫暖心食堂計劃」,由社會處協助招募有意願合作的商家,想要了解詳情的店家可撥打03-8230840進行與社會處進行接洽。
4.由於目前於市面上口罩的購買與販售已無太大問題,因此從7/1起,花蓮市、鳳林鎮、吉安鄉、玉里鎮、新城鄉、光復鄉六鄉鎮的衛生所將停止販售實名制口罩;秀林鄉、壽豐鄉、瑞穗鄉、富里鄉、萬榮鄉、卓溪鄉六鄉鎮的衛生所與部立豐濱分院則有持續販售實名制口罩,請各位鄉親注意。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電話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21嘉玲➕⭕進入第三天 好消息持續
目前全縣累計病例維持68人,122人隔離中。
6/22開始,開放全縣非原住民7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電話及網路預約接種疫苗。
6/24至6/25日兩天時間,則是全面的長者疫苗接種作業。
有關於花蓮縣安心即時上工條件:
1. 年滿15歲以上國民或獲准居留外陸籍配偶
2. 曾參加過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者時數未達960小時皆可再次參加
3. 110年現在職人員可於原職缺續用至960小時期滿止
計畫內容每人每月最高工作80小時,按每小時基本工資160元,每人每月最高補助12800元,依工作內容核給每人每月防疫津貼最高2000元。
目前核定了總計1350個職缺,截至6/18已上工85人,還有缺額的部分,歡迎參考利用。
相關詳細資訊: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https://sa.hl.gov.tw/List_sp/43e589e9287e47eabf4660da5052a7e5
花蓮縣政府聯絡專線:03-8242057
花蓮就業中心:03-8323262
玉里就業中心:03-888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