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芥川龍之介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芥川龍之介評價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芥川龍之介評價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riterou (春衫猶濕)看板JPliterature標題[心得] 芥川龍之介之死──由其遺...

芥川龍之介評價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22:38:29

. 【9月號 閱讀】 . 旅日作家李琴峰憑藉《彼岸花盛開之島》獲得本年度的芥川龍之介獎,成為第二位以非日語為母語的的芥川獎得獎者。《彼岸花盛開之島》講述一名失憶少女來到陌生的島嶼,島上的領導人皆為女性,甚至存在著一種只有女性能夠學習的語言。此著作的中譯本尚未推出,但不難發現李琴峰的著作總貫穿著相似的...


圖文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riterou/12827010

標題:芥川龍之介之死──由其遺稿談起

內文:

(一)戲劇化的告別

日本文壇有不少大作家選擇以自戕了結一生,如芥川龍之介、太宰治、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等,令人喟嘆、懷念之餘,作家與作品更添神秘感與吸引力,其中,追求藝術至上主義的芥川龍之介(1892-1927),尤具傳奇色彩。

芥川龍之介向有「鬼才」之稱,是日本大正文壇代表人物,與明治末年的夏目漱石和森鷗外鼎足而立,形成現代文學教養的基礎。可是,就在他創作表現如日中天之時,竟在東京「田端」住家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戲劇化的離開人世,帶給當代文壇及社會巨大的震撼與衝擊。

對於芥川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事實上,芥川於〈侏儒的話〉提到,西方國家採用第一人稱的小說,裡頭的第一人稱「我」不一定是指作家本身,可是日本的「第一人稱」小說裡的「我」,經常是代表作家本身;又曰:「真正的小說並不單單是事件的發展具有很少的偶然性,大概是比人生更不具偶然性的小說。」可見芥川之第一人稱作品與其真實人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性。芥川自殺後,除遺書外,尚留有遺作〈寄給某舊友的手記〉,以及〈暗中對話〉、〈侏儒的話〉、〈齒輪〉等以第一人稱創作的遺稿,或是以第三人稱寫作實
則與第一人稱無異的〈傻子的一生〉,讀者都不難從中歸納出芥川自殺的原因。

(二)家庭親情的壓力

首先是芥川龍之介的親情世界,生父事業失敗,母親在他未滿一歲時即發瘋,因此他從小由娘家舅父撫養。母親發病及自幼離開母親而欠缺母愛,成為他不幸的陰影,其遺作〈傻子的一生〉、〈齒輪〉等自傳體小說,內容情節大多與芥川實際生活相符,可以看出芥川家庭親人帶給他的是「壓力」,而非依靠與慰藉。

〈傻子的一生〉的「他」,母親發瘋,留在精神病院;「他」比誰都愛終生未嫁的姨媽,彼此卻經常吵架;「他」也跟同父異母的弟弟相處不睦,甚至扭打。〈暗中對話〉的我,結了婚,妻子忠實,家庭生活卻是不幸的;〈齒輪〉的「我」嚮往不必背負責任的自由,害怕家中那股束縛的力量,妄想自己既沒有雙親也沒有妻子。所以,〈傻子的一生〉的「他」,說自己是惡夫、惡子、惡父,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當中。〈暗中對話〉的「我」,認為生活就是受苦,而自己是法律上的罪人,「我」告訴天使:「我在贖罪,沒有比受苦還大的贖罪了。」人生的確帶給芥川莫大的
壓力,〈侏儒的話〉提到:「人生好比一盒火柴,小心翼翼地應對太無聊,不小心翼翼地應對又很危險。」還將人生喻為「比地獄還地獄」。越想擺脫生活壓力,越是令自己陷入困境,〈傻子的一生〉的「他」就說:「他的姊夫自殺的事立刻打擊了他。此後他非得照顧姊姊一家不可了。對他而言,他的未來至少如日落西山般的微暗。」

芥川以「傻子」自嘲,承認在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已失敗。換言之,芥川的親情對他而言,非但不是避風港,反而成為生活的沉重負擔。

(三)悲觀主義與惡魔主義

再者,芥川的悲觀主義以及惡魔主義,使他與整個社會顯得格格不入。

悲觀色彩充塞於芥川的作品,尤其是遺著之中,試看〈傻子的一生〉的「他」,盛開的櫻花在其眼裡,就如一排破布般的憂鬱,而他在那些櫻花身上,不知不覺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妻子產下男孩,他居然這樣想著:「這小子為什麼會出生?生到這個充滿痛苦的世界?──又為什麼這小子要背負像我這種要為人父的命運呢?」在〈寄給某舊友的手記〉提到,深深感受到我們人類「為了活下去而活」的悲哀。

此外,芥川崇尚惡魔主義,這是十九世紀末文藝思潮的一種傾向,想在醜陋、頹廢、怪異、恐怖等當中發現美,如悖德、頹廢的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
1821-1867)即為典型代表。芥川於〈傻子的一生〉寫道:「人生不過是一行波特萊爾罷了。」跟波特萊爾一樣,芥川追求自由,極力反對道德之束縛、壓抑人性,〈侏儒的話〉就對所謂的「道德」大加撻伐,諸如「道德是方便的別名,有點類似『靠右邊走』」、「道德所給予的恩惠是時間與勞力的節約,道德所給予的損害是完全的良心麻痺」、「支配我們的道德是受到資本主義毒害的封建時代的道德,我們除了損失之外,沒有蒙受任何恩惠」、「強者蹂躪道德,弱者被道德愛撫,而蒙受道德迫害的則經常是位居強弱的中間者」。芥川於〈暗中對話〉向天使坦承,自己如同묊P弟子兼贊助者普羅之妻克姬瑪戀愛、結婚的德國作曲家華格納,或是與他人之妻發生關係,把婚姻生活的失敗寫成書的史杜林柏格。

芥川既崇尚惡魔主義,又將之表現於作品,自是飽受衛道之士的批判,難以見容於保守的社會。

(四)精神疾病與宗教救贖

芥川敢於以作品來挑戰社會,足見其對於良心以及藝術至上的堅持,不過,直接困擾芥川創作與生活的,是可怕的精神疾病。

一九二二年起,芥川身心狀況不佳,病魔開始侵蝕其心靈與肉體,神經衰弱、胃痙攣、腸炎、溼疹、心悸等病症一直困擾著他,且因長期失眠,加速神經衰弱的病情,使他最後為幻覺、幻聽所苦,創作活動也一度停止。〈傻子的一生〉的「他」即為失眠所苦,不只如此,體力亦開始衰退,醫師們分別對他的病下了幾種診斷──胃酸過多、胃弛緩、乾性肋膜炎、神經衰弱、慢性結膜炎、腦性疲勞……。他於是長期服用安眠藥,〈傻子的一生〉描寫了吃藥之後的狀況,「除了醒過來那一次之外,他的頭腦就沒有清醒過。而且清醒的時間也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他只是在微暗中過
日子而已」。

〈齒輪〉的「我」希望自己的神經能和常人一樣堅強,實則情況越來越惡劣,「我」居然有了「分身」,而且聽了穿著雨衣的幽靈的話,那穿著雨衣的男人的影子,一再出現眼簾,令人生懼;看到像神經病的女人而感到不安。周遭的一切,都使他痛苦,同時又被頭痛和網膜上的齒輪影子,以及心臟的痛苦所鞭撻、折磨著。這完全是一種病,齒輪在眼中旋轉,頭痛、不安、幻聽、幻視、妄想……等,分明是精神失常的症狀。芥川害怕跟母親一樣,被送進精神病院,未對家人告知一切,讓自己忍受著痛苦與不安。〈傻子的一生〉的「他」想起自己的一生,「內心湧現出淚水及冷
笑,在他面前的只有發瘋或自殺而已」。

當然,「宗教」有可能是拯救人生的良藥,芥川於遺稿〈西方人〉引用尼采的說法,稱呼宗教為「衛生學」,認為不只是宗教,連道德和經濟也是「衛生學」,這些都是使我們到死為止保持健康的。為了藉由宗教以救贖,芥川一度藝術性大發地愛上了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他熟讀「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讚美基督「其實是以色列人民所孕育出來的,古今罕見的珍奇傳道人,同時也是全人類所孕育出來的,古今罕見的珍奇天才」,卻也質疑,基督為推動傳道至上主義而釘上十字架、犧牲了一切,或許是出於「虛榮心」;他還否定最能代
表基督精神的托爾斯泰,〈侏儒的話〉謂:「顯然托爾斯泰的『我的懺悔』及『我的宗教』是謊言,但是沒有比持續撒謊的托爾斯泰更可憐的了。他的謊言遠比他人的真實更加淌血。」芥川龍之介於〈傻子的一生〉自承,他畢竟還是無法相信上帝。

(五)冷靜迎向死亡

由於缺乏宗教之救贖,加上精神疾病日益嚴重,悲觀的芥川龍之介不斷地思考自殺之事,希望以此了結一生,脫離苦海。

芥川龍之介的遺稿,涉及「自殺」相關者,非常之多。〈寄給某舊友的手記〉其實與「遺書」無異,作者分析自己為何自殺?甚至於考慮到,如何不痛苦的死,以及要死得具有美感,即連自殺的方式、地點都多方考量,簡直冷靜得不像即將面臨死亡的人。作者特別提到,自殺的動機非常複雜,而他的情況是「只有一種模糊的不安,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一種模糊的不安」。這「模糊的不安」顯然與其精神分裂症有關,不斷地折磨他的身心,使得他眼前只剩下發瘋或自殺這兩條路,最終他選擇了自殺。

〈傻子的一生〉的「他」,想把帶子綁在窗戶的鐵格子上縊死自己,可是帶子一套在頸項,馬上湧現對死亡的恐懼感,接著,他再度嘗試縊死,於是在輕微的痛苦後,一切就開始變得恍惚起來,他想,一旦通過這一關,一定便可以進入死亡了,他檢查懷表,發現自己感受到痛苦的時間是一分二十幾秒。「他」也曾打算和女友一起自殺,「不時想起死所帶給他的和平」。〈暗中對話〉的「我」告訴天使,死並不困難,「我曾經兩、三次勒緊自己的脖子,然而只痛苦二十秒左右,之後甚至會覺得有快感」;跟惡魔說,有人之所以沒有自殺,只是因為找不到方法而已。〈侏儒的話
〉更提到,「在神所有的屬性中,最值得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殺」,又說:「其實我們有機會感受到死的魅力之後,就不容易逃出這個圈外,而且還像繞著同心圓一樣,一步一步地朝死亡邁進」。

由此觀之,芥川之步上自殺一途,並非一時衝動,而是長久以來深思熟慮所下的決心,他是以一種異常冷靜的心情迎向死亡的。

(六)如流星劃過夜空

關於芥川之死,其好友菊池寬說,乃在於「模糊的不安」,加上長期的身體疲勞、神經衰弱、煩膩的世俗勞苦,使他絕望的人生觀更加深化,終至不可收拾。死前的病苦,使得芥川身心備受殘害,伴隨神經衰弱而來的失眠症,與腸胃病等宿疾相互糾纏,奪去芥川的生活力。尤其諷刺的是,最高蹈而避世的芥川,卻擺脫不了最世俗的勞苦,加以親族間的齟齬、姊夫的自殺等不幸,接二連三,促使他提早了自殺的時間。印證芥川龍之介的遺稿,菊池寬的說法當屬公允之論。

綜觀之,芥川的作品以短、中篇為主,不斷嘗試新手法,文體多采多姿,有物語體(故事體)、小說體、寫生體、書簡體、追憶體、劇本體……等二十餘種,芥川均能任意驅使,操縱自如,具強大藝術感染力;就內容言,極深刻地探討人性,還兼具日本近代兩大文豪森鷗外的高蹈明晰與夏目漱石的低?諷刺,冶兩家之長於一爐,其成就與西方三位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契訶夫和曼斯斐爾相較而毫無遜色。迄今,日本文壇為獎掖新秀而設立之「芥川賞」,仍為日本最受重視的小說獎;而紀念這位文壇巨匠的「河童祭」,亦於每年七月舉行,足見芥川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ꄊC

儘管芥川龍之介選擇自戕,結束短短三十餘年的一生,猶如流星一般,劃過日本現代文學的夜空,令人發出由衷的喟嘆,然而他留給後人豐富的文學遺產,人生至此可以無憾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139.24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