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臺灣客家建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臺灣客家建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臺灣客家建築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74的網紅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凡客家必土樓,什麼是台灣客家文化?】 #這篇文以統整相關資料為主 前些日子看社群媒體上,不少網友討論建造中的「竹北停八BOT遠東百貨」造型,上方是帶有客家元素的「土樓」設計,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這也成為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只要有客家族群的地方,就會蓋土樓來表示其族群意象,然而有趣的,莫過於台灣客...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永安漁港#空拍#桃園 永安漁港位於台灣桃園市新屋區, 社子溪出海口北側, 它是中壢區漁會轄區內的唯一漁港, 屬於第二類漁港, 亦為臺灣唯一以客家族群為主體的漁港。 永安漁港內的觀光漁市 外觀是以龍蝦為設計, 並有兩道透明螺旋梯, 而觀海橋是永安漁港的一座跨港大橋, 是欣賞黃昏日落美景的絕佳位...
臺灣客家建築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8:20:51
【里港陳氏宗祠②】210823 里港陳氏宗祠最初是由咸豐年間來臺的漳州陳姓先祖所建立,原稱「下淡水陳氏宗祠」,祠內香爐刻有「德星堂」字樣,主祀舜帝重華與歷代陳氏先祖,每年於冬至舉行祭祖大典;因後來有客家饒平陳姓的加入而成為一座大祠堂,與臺北(德星堂)、新竹新埔(德星堂)、臺南(德聚堂)、彰化永靖(...
臺灣客家建築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8:20:51
【里港陳氏宗祠①】210823 里港陳氏宗祠最初是由咸豐年間來臺的漳州陳姓先祖所建立,原稱「下淡水陳氏宗祠」,祠內香爐刻有「德星堂」字樣,主祀舜帝重華與歷代陳氏先祖,每年於冬至舉行祭祖大典;因後來有客家饒平陳姓的加入而成為一座大祠堂,與臺北(德星堂)、新竹新埔(德星堂)、臺南(德聚堂)、彰化永靖(...
臺灣客家建築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8:21:22
【里港藍家古厝②】210823 藍家古厝最初建成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認為藍雲錦在朱一貴事件之後至雍正年間來臺(1721-1735間),在永春村福德祠碑記中記載為雍正七年(1729)所建;但其父藍鼎元於1733年逝世,藍雲錦守孝三年後才在臺灣定居;(另據阿里港文化協會創會會長陳瑞慶描述,因藍鼎元...
-
臺灣客家建築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6 19:47:00#永安漁港#空拍#桃園
永安漁港位於台灣桃園市新屋區, 社子溪出海口北側, 它是中壢區漁會轄區內的唯一漁港, 屬於第二類漁港, 亦為臺灣唯一以客家族群為主體的漁港。
永安漁港內的觀光漁市 外觀是以龍蝦為設計, 並有兩道透明螺旋梯, 而觀海橋是永安漁港的一座跨港大橋, 是欣賞黃昏日落美景的絕佳位置。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
臺灣客家建築 在 布哥哥.生活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28 23:39:23✅布哥哥の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19790902/
🤣開心分享生活大小事
活動活動筋骨
🤪增加生活樂趣
🔌幫生活插電囉
00:00精彩片段
00:46新屋長祥宮
01:31禾山田仙草花田
04:17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09:37湖口老街
12:41乾杯林口店
#布哥哥生活事
#記錄美好生活🤳🏻
#分享生活紀錄🎥
#跟著布哥哥吃喝玩樂趣🕺🏻
#Taiwan #台灣 #Sightseeing
#entertainment #family #Ecology
#tourism #life # #Popular #Attractions
#隱藏秘境 #桃園 #打卡景點 #仙草花田
✅布哥哥 𝑭𝒂𝒄𝒆𝒃𝒐𝒐𝒌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19790902/
◈…◈…◈…◈…◈…◈…◈…◈…◈…◈…◈…◈…◈…◈
【 #新屋長祥宮 】
長祥宮又稱五穀先帝廟,位於新屋區九斗里,
佔地共1甲7分,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民間信仰認為五穀神農是新屋的守護神,護佑當地魚米物產豐收。
因新屋是桃園最大的米倉,故又有魚米之鄉的美名。
長祥宮每逢假日會有許多香客前來進香祭拜,
是新屋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
地址🔎:桃園市新屋區長祥路1096號
電話☎:03-477-3866
主神:五穀神農大帝
◈…◈…◈…◈…◈…◈…◈…◈…◈…◈…◈…◈…◈…◈
【 #禾山田仙草花田 】
這片免費拍照的仙草花田是私人花田,
農地主人也大方開放遊客免費參觀拍照,
要記得保持公德心,不隨意攀折花枝、不留下垃圾,
讓雙方都能擁有良好的互惠關係~~
地址🔎:桃園新屋(長祥宮五穀神農大帝青銅像後方農田)
停車資訊🚗:長祥宮廣場
◈…◈…◈…◈…◈…◈…◈…◈…◈…◈…◈…◈…◈…◈
【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
每年的九至翌年一月來到新埔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映入眼簾的盡是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美景,
黃橙橙的柿子置滿於棚架上,正享受著日光浴,
宛如金色小球一般,透過旱坑里特有的「九降風」與日曬,
將這些黃金般的小圓果實彷彿經過大自然的魔術將其變化成金紅色的美味柿餅,
而新埔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傳承百餘年的特有柿餅加工文化,
就是透過新埔獨特的天時與地利條件不斷的傳續下去。
電話☎:03-589-2352
facebook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ro.Persimmon/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旱坑路一段283巷53號
Email✉:tomcityku@gmail.com
停車資訊🚗:
備有小轎車停車場,停車方便。
遊覽車停在路邊停車場,人員走路進入。
◈…◈…◈…◈…◈…◈…◈…◈…◈…◈…◈…◈…◈…◈
【 #湖口老街 】
湖口老街昔日因「大湖口火車碼頭」鐵路的開發而繁榮,
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3條街,
由舊車站原址上建造的天主堂至街底縣定古蹟三元宮全長約300公尺,
寬約10公尺的街道,房舍全部以紅磚為建材,
牌樓立面屬於羅馬巴洛克建築,架構採閩南式,兩側為長條形店舖住宅,
街道上除了當地居住的人家,也有老診所、文史工作室、咖啡廳、餐廳,
特有的懷舊與藝術氛圍,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造訪遊歷。
google地圖搜尋🔎:新竹縣湖口鄉湖鏡村湖口老街
◈…◈…◈…◈…◈…◈…◈…◈…◈…◈…◈…◈…◈…◈
【 #湖口三元宮 】
湖口三元宮位於臺灣新竹縣湖口鄉的湖口老街上,
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於2001年5月21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身為當地信仰中心的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
還供奉有觀音菩薩、媽祖、註生娘娘、文昌帝君、武財神與伯公等神。
其中陪祀於廟內的伯公為大湖口庄歷史最悠久者,
與當地客家移民的拓墾歷史相當。
電話☎:03-569-2667
facebook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6%B9%96%E5%8F%A3%E4%B8%89%E5%85%83%E5%AE%AE-1539234066405868/
地址🔎:新竹縣湖口鄉湖口老街278號
◈…◈…◈…◈…◈…◈…◈…◈…◈…◈…◈…◈…◈…◈
【 #乾杯林口店 】
獨特的熱門氣氛以及8點乾杯、親親五花肉等特色活動,
使乾杯居酒屋很快地成為台灣相當受歡迎的燒肉居酒屋。
新鮮冷藏的進口牛肉燒烤至最佳狀態,搭配上自製泡菜,
最後再扒一口台式越光米,這就是乾杯想要帶給所有顧客的滿足感。
電話☎:02-2606-8522
facebook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ro.Persimmon/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356號 (MITSUI OUTLET PARK 林口)
◈…◈…◈…◈…◈…◈…◈…◈…◈…◈…◈…◈…◈…◈
#分享生活紀錄🎥
#紀錄生活美好☺
#布哥哥生活事
#仙草花
#仙草花節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三元宮
# 乾杯林口店
# 新屋長祥宮 -
臺灣客家建築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08 20:00:33台三線又被稱為「內山公路」,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自日治時期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這些零星分散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便是臺3線的前身;臺3線行經臺灣西部各縣市鄰近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16個客家庄),因此客家老街也特別多,這次帶大家到北埔和南庄走走看看。
南庄老街當地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街道具有濃濃的客家懷舊風味,每到假日總是吸引眾多遊客造訪。
傳統的老街範圍以中正路為主,兩旁商家林立。由於南庄曾經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受創嚴重,其後委由日本人規畫重建工程,造就了今日中正路兩旁多屬兩層樓日式木造建築的景觀。
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間廣東省客家移民開墾的基地,原名「竹北一堡南興庄」。相較於新竹其他地方,北埔的開發是最晚的。
北埔的建築講求防風聚氣,並藉由竹叢、城門及曲折的巷道,打造良好的防禦功能。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北埔老街是大隘三鄉─北埔、峨眉和寶山最繁榮熱鬧的地帶。
北埔老街裡珍藏著歷史的味道,四面環山,以慈天宮為中心的老街天水堂、金廣福公館、姜阿新故宅有濃濃的歷史味道
無論你用甚麼甚麼方式旅行,都希望你在旅行中更認識自己,並且獲得滿滿的樂趣。
#台三線#南庄老街#百年郵便局#北埔老街#內灣#合興車站#獅山遊客中心#獅頭山#永昌宮#慈天宮
《相關影片》
【一日桃高】https://youtu.be/jLnzntAJNuk
【一日雙塔】https://youtu.be/0WLUGydQ7YI
【一日台九】https://youtu.be/qo0ApU9zUZE
【一日雙港】https://youtu.be/mwuYKVok9KM
【千島湖+鱷魚島驚魂記/手抖腳也抖/風景很美/騎的很累】https://youtu.be/p4dmO6Z57OA
//攝影器材//GoPro Hero 7 Black Sony a6400 DJI Mavic Air
//單車//Cannondale super six-2020
//風鏡//wensotti威騰
//安全帽//CRATONI
//輪組//Rolf Prima Ares3
//卡鞋//LAKE
//車褲//A-Myzone
//襪子//flippo
//手錶//MW
《其他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elunTW/
●Instagram:elun1020
臺灣客家建築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凡客家必土樓,什麼是台灣客家文化?】
#這篇文以統整相關資料為主
前些日子看社群媒體上,不少網友討論建造中的「竹北停八BOT遠東百貨」造型,上方是帶有客家元素的「土樓」設計,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這也成為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只要有客家族群的地方,就會蓋土樓來表示其族群意象,然而有趣的,莫過於台灣客家族群從沒出現過土樓建築,所以藉此來討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客家文化」到底是什麼?
#客家土樓起源(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其實更精確名稱應該叫「福建土樓」,這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共御外敵防禦要求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以客家圍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
#為何台灣沒有福建土樓?
這裡引用 #王雯君 投書中,整理莊英章在「客家社會與文化」課程筆記,提出下列五個說明臺灣沒有圓形土樓原因:
(1)當初從大陸來臺者都是單身,不符合土樓為宗族聚居的概念。
(2)臺灣漢番之間是因為政府介入,土牛溝界線明顯,不需要土樓防禦。
(3)來臺者經濟力不足以建造龐大土樓。
(4)年代不夠久遠,所以單姓村的延續難以維持。
(5)土樓集中在閩西,但客家移居者多是以粵為主,則他們來到臺灣前原本就非土樓居住者。
#台灣客家建築特色?
這裡引用專門研究客家文化的 #陳板 老師,在「臺灣客家文化」建築文化提到:臺灣客家建築幾乎和中國原鄉截然兩異,在材料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
在客觀的空間文化的欣賞上,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與家族的產業型態,瞭解每個在地性客家建築的價值所在。例如,北臺灣因為清末、日治時代初期樟腦產業之故,建築從農業型態的居家規模轉變為與其他族群更緊密互動的多元產業生活空間,紅磚的運用結合原鄉宗族空間的營建文化,型塑出極為優異的客家庄建築美感。南臺灣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中國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灶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深具在地風味,值得拜訪。
#總結
這篇文主要是梳理有關「福建土樓」與「台灣客家建築」之間的關聯性,稱不上是自己書寫觀點,更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有了新的視野來看待此議題,從中國建造圓形土樓需求,到台灣過往客家族群實際生活來看,台灣現在各縣市所蓋的「福建土樓」意象,不是什麼歷史現場還原,而是為了營造而營造、為特色而特色所產出的「文化加工」,非但不能彰顯台灣客庄價值,還曝露對台灣歷史的認知不足。
當然,每當有此疑義提出時,總有人打著「這也是客家文化啊」來解釋,我想除了「竹北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圓形土樓建築),能用「研究學術、推廣文化」來勉強廣義解釋外(學術單位),其他縣市客家建築,用圓形土樓確實頗為奇怪,就像「如果」有台灣政治人物、建商蓋「萬里長城」當縣市地標,你說「台灣又沒遊牧民族侵襲,蓋這幹嘛?」,結果答覆「這是為了推廣漢族文化」來解釋,一樣荒謬又好笑。
即便同個族群,也會因地理、時空環境改變,而導致文化、建築、飲食、習俗…有所不同,最後因應「在地化」成為獨有特色。竹北有名的客家聚落「六家林家」,見證竹北發展與改變,其歷史建物與文物保留完整,恰恰是打臉「竹北遠東百貨土樓造型」的最好例子。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由各種不同族群交織,並延伸出特有文化,如以台灣為圓心點,去認真檢視原住民、客家、閩南、外省人、新住民等文化「在地化」的結果,一定能找出屬於自己族群的文化特色,而不是為求政績、好看、方便,來抄襲、加工,這都會影響我們後代對自己、在地、歷史的錯誤認知。
不過此種亂象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客家縣市有土樓意象建築),大家好像也習以為常,人家的福建土樓是拿來抵禦外敵,我們的「台灣土樓」是拿來「做政績」、「發大財」,就這點廣義來看,好像也很符合台灣文化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