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側溝清了沒? 今天台北幾乎全市淹水,我馬上啟動過去在市府工作的模式, 一,打去環保局問,今年側溝清了嗎? 二,打去水利處問,機動抽水車出動了嗎? 還記得民國96年半夜一場社子島淹水,嚇壞了剛當選的郝龍斌前市長和我們這些 剛接觸市政的幕僚。 調動抽水車前往, 卻因為淹水太高半路拋錨。 水退後,我...

  • 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21:00:40
    有 994 人按讚

    側溝清了沒?
    今天台北幾乎全市淹水,我馬上啟動過去在市府工作的模式,
    一,打去環保局問,今年側溝清了嗎?
    二,打去水利處問,機動抽水車出動了嗎?

    還記得民國96年半夜一場社子島淹水,嚇壞了剛當選的郝龍斌前市長和我們這些 剛接觸市政的幕僚。

    調動抽水車前往, 卻因為淹水太高半路拋錨。

    水退後,我們開始檢討每個環節,制定了至今14年仍延用的SOP

    一,每年五月防汛期「前」,全市主要側溝就要清淤一次。

    二,擬訂易淹水區,並和委外抽水車廠商簽訂開口合約(大雨特報前提前先駐點)。

    三,和台大氣象中心合作,提供台北精準氣象預測。( 可以精準到雷雨胞會下在哪一區,都能提供市府建議,比諸葛亮更神🤣)。

    民國99年,我們又訂定了「臺北市雨水下水道設施規劃設計規範」。

    目前台北市雨水下水道是以可容納每小時78.8/MM的雨量,這個標準已經是頂尖標準。

    今天,#我也一個一個和各局處確認

    1,環保局仍維持清淤SOP,110年已清理25次,清淤275噸。

    2,消防局也還有和台大氣象中心合作,得到預測後,今日12點就開設應變中心。

    3,水利處也馬上通知4個外包租用商共8組機動卡車(每台卡車上有4吋抽水機5台)駐點,至下午2點水利處本身所屬機動車又再派出9組機動卡車投入支援。

    但因為變態的暴雨,最後難免仍有淹水,但由於我們的高排水能量,雨停了後,積水大都能在幾小時順利退去。

    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人力似乎再怎麼準備,還是會發現「大自然之力,人難違」!

    不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要把備災變成一種習慣,
    我們不用「超前部署掛嘴巴」,
    但需要「按表操課笨笨做」。
    才能隨時做好準備、應變災害。

    #暴雨要遠離水溝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