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自行車零件製造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行車零件製造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行車零件製造業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中衛產業行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花二十年達成年營收三百億元~ #建大輪胎 取全球創新力量成就自己】 五十年前,建大工業從自行車輪胎小廠起家,在自行車、機車的小胎市場上穩健成長,然後挺進汽車的大胎市場繼續衝刺,成為目前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擁有自有品牌、行銷一五○國的專業車胎製造廠。這一路順利成長的經營,建大是如何辦...
自行車零件製造業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二十年達成年營收三百億元~
#建大輪胎 取全球創新力量成就自己】
五十年前,建大工業從自行車輪胎小廠起家,在自行車、機車的小胎市場上穩健成長,然後挺進汽車的大胎市場繼續衝刺,成為目前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擁有自有品牌、行銷一五○國的專業車胎製造廠。這一路順利成長的經營,建大是如何辦到的?
建大工業的「KENDA」這個品牌在全球自行車界響叮噹,捷安特、美利達自行車的原廠配胎就是它。在全球知名的職業自行車賽中,頂尖車隊也多指定使用KENDA的賽車胎。
創立五十年、從生產自行車胎起家的建大,是國內第二大專業車胎製造廠。「五十年走來,建大專注堅持輪胎的本業,一路經營下來,還算很順!」建大工業董事長楊銀明是第二代經營者,他回憶起父親與叔伯共同經營建大的初期,遇到製鞋產業蓬勃發展的好景氣,伯伯、叔叔決定放棄輪胎,轉向生產橡膠鞋,但他父親不為所動,繼續埋頭做自行車胎的生意。
結果,楊銀明叔伯的製鞋事業,在一九九○年代產業外移後,隨之沒落。「在台灣製鞋最風光的年代,沒有人會想到台灣的製鞋產量會萎縮到今天這般地步,被迫全數外移。叔伯的鞋廠就在我們這裡(建大員林總部)附近,現在已經歇業了,他們還怨嘆自己怎麼不繼續生產輪胎。」長輩的經營經驗,一點一滴都看在楊銀明眼裡。
台灣輪胎產業其實也與製鞋業一樣,在九○年代遇到相同的發展瓶頸。當時台灣股市衝破一萬點,之後引發經濟泡沫化,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幅攀高,包括建大在內的眾多傳產業者都面臨缺工、找不到土地擴廠的困境。
「明明有訂單,可是我們工人不夠,政府那時沒開放外勞,我們的產品交期總是延遲,只能眼睜睜看著很多訂單流失,但是當時東南亞那邊的競爭者已經追趕上來了,我們很心急啊!一定要趕快想辦法擴產。」楊銀明說,那時找海外生產基地是台灣傳產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
《在分歧點作出精準選擇》
九○年代政府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的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成了台灣自行車零件製造業者外移的基地選項之一。但考察過東南亞的投資環境後,建大並未心動;另一方面,政府於一九八七年開放赴中國探親後,建大特地跑了幾趟中國考察投資環境,覺得中國比東南亞好,便決定到深圳設廠。
在選擇中國或東南亞作為海外生產基地的分歧點上,楊銀明認為當時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他說,那時的中國被列為未開發國家,從中國銷往歐洲的自行車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從台灣去的要一七%),而且中國有源源不斷的低廉勞動力;這些優點促使建大決心前往中國投資擴廠。
建大在中國設廠,初期只生產自行車胎,但隨著中國機車市場崛起,建大配合中國機車組裝廠,增加與自行車胎同屬小胎的機車輪胎生產線,在全球小胎市場打下一席之地。
楊銀明指出,建大在創立初期的三十年間,年營收僅有二十億元,然而西進中國的二十年間,年營收快速成長至三百億元水準,且預料今年可望突破三三○億元,「在中國花了二十年做到三百億元,這證明為我們的決策是正確的!」
《不做多元經營 專注輪胎本業》
許多企業為了追求獲利成長,往往會選擇多角化的跨領域投資,但是建大之前也有一些投資輪胎業外的失敗經驗,因此讓他與董事會鐵了心,要更專注經營與橡膠輪胎技術相關的產品與市場。所以汽車輪胎成了建大主力進攻的目標。
目前建大的年營收由自行車、機車及汽車輪胎三分天下,未來會繼續提高汽車輪胎的營收比重,以超越年營收的五○%為目標。
「建大在自行車輪胎已是世界頂尖名牌,但在汽車輪胎界就不一樣,排在我們前面的輪胎廠實在太多了,他們的生產量非常大而且又有品牌,建大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追趕,我們仍然會堅持既定政策、持續擴產、迎頭趕上。」楊銀明說。
《找好手做創新 滿足市場需求》
從第一代經營時,建大即與日本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即使在中國打拚期間,依舊設法提升自己的技術競爭力,尋求更新、更好的研發技術,延攬技術經驗豐富的輪胎退休人員及傳奇車手,如北美越野單車賽冠軍John Tomac等,加入自行車胎的研發與測試;發展高值化的商品。
楊銀明說,輪胎的研發除了本身的創新之外,也會受自行車流行趨勢影響,像最近歐洲流行二十九吋輪徑的登山車,建大為因應市場的需求,重做大輪徑車胎使用的模具、硫化機;開發新配方、新材料、新功能,「市場永遠有新的流行,研發工作永遠做不完。」
《利用運動行銷 累積品牌知名度》
目前建大輪胎的年度銷售額在全球排名第二十七,不過建大的獲利表現卻比排名前面的多家中國輪胎大廠來得亮眼,「他們的輪胎質量不高,產品還一窩蜂地搶市,陷入價格戰,有的大廠年度獲利只有我們的一半而已。」楊銀明指出,品牌知名度、獲利才是建大最看重在乎的,「我們也不跟人家硬碰硬地做,我們要走自己的一條路。」
近年來,建大透過贊助國內外高爾夫球手、歐洲職業自行車隊、林書豪所屬的美國職籃休士頓火箭隊、國內職棒球隊等對象,利用運動行銷打響KENDA品牌,在愛好運動的消費者心中加深對KENDA的印象,讓他們在更換輪胎時,會指定選購KENDA產品。
此外,建大也利用政府資源在新興市場行銷品牌,例如參加經濟部貿易局的「新興市場整合行銷傳播專案」,藉由媒體曝光與通路展示等方式,在印尼、越南、菲律賓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對當地終端消費者建立品牌知名度。
品牌要做好,除了利用行銷活動、廣告宣傳,最終還是要回到「品質好、服務佳」的基本功。建大積極提升內部管理,做出品質優良的輪胎,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強化品牌的價值。
由於中國城市化持續進行,有利汽車市場的增長。建大看好中國市場,接下來將在中國與台灣廠區繼續擴增產能。與競爭對手對決火熱的中國市場,建大要顯出自己穩健發展的本事,「越建越大」,衝出更漂亮的獲利表現!
本文出處:《天下雜誌-卓越中堅企業系列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