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我實現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我實現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我實現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我實現人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郭莉芳 X 理財講堂,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程天縱老師的好文 #真正的贏家是先懂得要輸什麼的人 就跟投資一樣, 每次有人來問我一個標的,是不是有機會賺錢? 我總是反問他,如果賠錢,你覺得你可以承受賠多少? 從小的教育方式, 讓大家習慣了不斷去追求、去獲得些什麼, 卻沒有被教導:萬一失敗了,該怎麼承受,或是可以拿甚麼交換? 這篇文章是很好的提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20的網紅邱昊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十二歲,祝我生日快樂,能活到今天,我已經非常幸運。在十八世紀中期,歐洲與美洲的預期壽命僅三十五歲,如果把資料放大到全地球,預期壽命則降低到二十九歲,這樣看來我幾乎是完成了一輩子!我能夠一早坐在咖啡廳想著「我活到了今天代表什麼」就表示我同時擁有生命、健康、自由這三個讓幸福成立的最基本條件。過去我低估...

自我實現人 在 Erin 居家.徒手.大重量訓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28:53

昨天被學生問到:你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我的想法是:要給自己時間「不知道想要什麼」,才可能真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呢💘 今天分享過去一些隨筆,或許能讓剛好處於這樣探問中的人有所共鳴。 就算做日記系列吧💧文末有附上一本很棒的書的摘錄。 ————————— 2020** ** 當心靈上自我限制,身體根...

自我實現人 在 ᴶᴱᴺᴺᴵfᴱᴿ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13:35:49

2020/11/24 凌晨4點  我們出發往新竹的道路上 開了2.5小時抵達目的地- #老鷹溪  山上的空氣好新鮮,旁邊是說走就走的好朋友,也是夏天潛水,冬天登山好夥伴  非常感謝、久仰大名隊長 @rex.huang 👏🏻👏🏻👏🏻👏🏻 除了欣賞他的廚藝之外 我喜歡REX的是一種生活...

自我實現人 在 邱昊奇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0:39:10

- 三十二歲,祝我生日快樂,能活到今天,我已經非常幸運。在十八世紀中期,歐洲與美洲的預期壽命僅三十五歲,如果把資料放大到全地球,預期壽命則降低到二十九歲,這樣看來我幾乎是完成了一輩子!我能夠一早坐在咖啡廳想著「我活到了今天代表什麼」就表示我同時擁有生命、健康、自由這三個讓幸福成立的最基本條件。過去我...

  • 自我實現人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1 05:45:19
    有 151 人按讚

    程天縱老師的好文
    #真正的贏家是先懂得要輸什麼的人
    就跟投資一樣,
    每次有人來問我一個標的,是不是有機會賺錢?
    我總是反問他,如果賠錢,你覺得你可以承受賠多少?
    從小的教育方式,
    讓大家習慣了不斷去追求、去獲得些什麼,
    卻沒有被教導:萬一失敗了,該怎麼承受,或是可以拿甚麼交換?
    這篇文章是很好的提醒,
    在我們汲汲營營、努力冀求的同時,
    是否也正在一點一滴失去了陪伴在你左右、但卻未被你珍視的些什麼呢?
    例如親情、友情、愛情....
    *****
    1.物理學所說的「能量守恆」定律,人的一生也是守恆的;當你得到了一些,一定也失去了一些。
    重點是,得到和失去的各是什麼?
    因此,道家說陰陽、儒家談中庸,老子無為而治,都是強調這個平衡的道理:人的悲喜苦樂都來自「得到」與「失去」。

    2.有時候,敢輸才是贏
    但我認為,除了可見的金錢、權力之外,人生中還有很多更重要但卻無形的面向,尤其是自我實現;人生的成功與失敗,不是可以簡單地用金錢和權力來衡量的。

    3.人生真正的贏家是搞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懂得取捨的人;在自己珍視的必須要贏(得到),在該放開的地方要主動去輸(失去)。

  • 自我實現人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2 10:53:00
    有 18 人按讚

    2021年是天秤抬頭挺胸、潛力爆發,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黃金年」。#2021年

    【2021年天秤座開運魔法與祝福】https://reurl.cc/d5KR46
    👉看更多2021年12星座運勢 ➜ https://reurl.cc/N6zRVp
    瑪法達星座預言華文官網粉絲頁

  • 自我實現人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0 07:04:53
    有 777 人按讚

    「妳要再多吃一點,手臂至少要像她們這樣才行。」
    記得剛開始找教練重訓時,教練指了一旁兩位女性跟我說。我一看大驚!她們的手臂和我的小腿一樣粗。(如圖)

    肌肉量不夠到底有什麼問題呢?待會分享我的經驗給妳聽。
    ===
    跑步如此美好,然而體態和體重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加上跑步書和教練都提到核心肌的重要性,我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核心鍛鍊。

    有時候試這個動作,有時候試那個動作。
    有時候試這本書,有時候試那本書。
    常常覺得動作不是太難,就是做了沒有感覺,再不然就是無法像作者投入那麼多時間。

    妳知道的,媽媽自己的時間很難擠出來,如果我有這麼多時間,絕對要找回姊妹淘好好敘舊,可是姊妹淘常常也在家庭與工作間奔波。

    直到遇見《妳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90天挑戰計畫》,覺得這些動作對我不會太難,而且只要有一張瑜伽墊就可以進行,隨時都可以做,每天只需要三十分鐘左右,這些條件都很適合我。

    除了早餐之外,我也跟著書中的低醣飲食建議執行。大約兩個月後,就覺得體態大幅改善,但體重開始停滯,於是再轉向生酮飲食,體重又再次下降。

    這三個月間,我的體重少了五公斤,體脂也減至20-22%,換算起來,少了整整五公斤的脂肪。腰圍少了十公分,褲子小了兩號,衣服尺寸從L變S,穿內衣終於不用像香腸那樣被擠壓出一串串的肥肉。

    也在這時候,我有了慢跑過度會流失肌肉的觀念。這才恍然大悟,莫怪我們馬拉松教練每天都要做高難度捲腹100下。

    初期投入慢跑時,只想要自己瘦下來,肌肉什麼的對我來說太遙遠了。

    心裡開始出現問號,不知道從健走到習慣慢跑的這兩年,我流失了多少肌肉呢?

    同一時間,生理期開始不準,不是很久不來,就是太快來。在《脂肪的秘密生命》這本書提到脂肪對女性的重要性,一旦體脂低於22%,女性荷爾蒙與生理期就會大受影響。

    據說更年期之前也會開始亂經,可是不會太早嗎?我開始追問媽媽和外婆的更年期幾歲來,因為種種資料顯示,這樣的體質來自遺傳。

    我又開始自問,想要什麼樣的自己?
    健康的自己?
    還是瘦瘦的自己?

    答案是前者。
    家庭、財富、自我實現、人際關係等等都是加法,只有健康是乘法,擁有健康便是以上總合乘上「1」,失去健康便是乘上「0」。
    這概念寫成算式如下:
    人生=(家庭+財富+自我實現+人際關係)x健康

    我開始不那麼嚴格限制飲食,運動有時候也做些調整,每個月觀察生理期,找出適合自己的狀態。

    徒手重訓一陣子後,加入2kg啞鈴,雖然對很多「巨巨」來說是很小兒科的重量,可記得剛開始加啞鈴的時候,我臉都猙獰了起來。

    搬到加拿大後,自己練了一陣子,聽說有開給媽媽們的健身課,我也跑去報名了,每週兩次,每次一小時,一群媽媽一起運動帶給我無比的歡樂。課堂上也定期測inbody,我的脂肪量適中,但是軀幹部位的肌肉量不足,猜想這是因為已經長跑了兩年吧!

    肌肉量不足有什麼問題?
    就是一旦發生什麼事的時候,身體無法保護自己。

    一年冬天我在雪地上滑倒了,結果躺了一個多月。
    這是我流失肌肉付出的代價。

    女性的荷爾蒙和男性不同,增肌沒有想像容易,對中年女性難度又更高。我開始跟著教練上一對一重訓課,每週二至三次,每次一小時,每次上完都會經歷頭暈目眩、加強版的肌肉痠痛。

    已經適應的低醣飲食則改為碳循環飲食,在重訓日的運動前後都吃足夠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可是到底怎樣算足夠呢?教練給我的建議份量超乎想像,我根本吃不完,直到後來我決定反正舉凡重訓日,放膽吃就對了。

    終於在這樣的策略下,我的脂肪和肌肉同時達到了標準值,生理期也很正常。

    啊~原來這就是適合我的模式啊!

    也許受天秤座影響,我一直追求平衡,家庭與工作的平衡、家人與自我的平衡,在追求體態上,終於也找到了我的平衡點。
    我也擺脫了「瘦即是美」的思維,不再一味追求低體脂,而是追求「穠纖合度」。

    也許這就是一種「見山又是山」的境界。

    就醫學上,中年女性的BMI建議在18.5-24,腰圍小於80公分,體脂率建議則從20-30%、22-29%、23-33%都有,但執行上會發現每一台體脂計的差距很大,一天不同時間量測的結果也會有不小的差距。

    我認為數字參考就好,只要以同一台機器固定時間測量,自己與自己比較,傾聽身體的聲音,找出自己覺得最舒服、最合宜、最健康的狀態即可。如果會因為數字上上下下,使得心情起起伏伏,那麼不如丟掉它。

    在加拿大的健身房裡,可以見到青少年以上的所有年齡層,也非常多銀髮族,這是台灣很少見的場景。因為加拿大人普遍瞭解重訓對健康的幫助,不但可以增加生活品質,改善體態與線條,減少不適,還可以改善骨質疏鬆,預防跌倒造成的骨折。

    增加肌肉還有什麼好處?
    可以增加基礎代謝。

    如果自認為是「喝水也會胖」或者「吃空氣也會胖」,就表示身體的肌肉量太少,或者飲食的熱量沒有達到基礎代謝以致於造成身體判斷面臨「饑荒」進而降低代謝、努力儲存所有攝取的熱量。

    增加肌肉量是養成「易瘦體質」的關鍵。
    而想增加肌肉量,絕對需要無氧運動,不管是利用器材、阻力、自重,增加肌肉的負荷,佐以飲食的調整,就是增肌的不二法門。

    只要開始重訓,永遠不遲。

    “You look fit!”
    每次遇到有人這麼跟我說,我明白——
    我正走在更健康的道路上。

    ===
    附圖是我的健身照與還算看得出來的腹肌,我得說,媽媽的肌肉沒有那麼好練,真的不用擔心自己變太壯。

    這週小雨麻開始新的寫作節奏,週一至週五每日更新,歡迎各位常浮出水面來跟我互動。
    網誌也同步更新中:http://rainymom.com
    IG請搜尋rainymomcom

    下回的小雨麻故事時間來聊聊——怎麼吃?
    如果妳不是運動派,想要輕鬆變窈窕,一定要記得搬板凳來聽故事喔!

  • 自我實現人 在 邱昊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2-20 09:38:25

    三十二歲,祝我生日快樂,能活到今天,我已經非常幸運。在十八世紀中期,歐洲與美洲的預期壽命僅三十五歲,如果把資料放大到全地球,預期壽命則降低到二十九歲,這樣看來我幾乎是完成了一輩子!我能夠一早坐在咖啡廳想著「我活到了今天代表什麼」就表示我同時擁有生命、健康、自由這三個讓幸福成立的最基本條件。過去我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直到身邊有人失去了它們,才像個被惡夢驚醒的人一樣,深吸一口氣,心想活著真好,醒了的感覺真好。
    -
    幸福是什麼呢?幸福應該是生活過得有意義吧!那什麼是有意義呢?心理學家羅伊鮑斯特帶領團隊縝密的設計了一連串調查方法,試著找出是什麼東西讓大家覺得生命有意義。結果呢,發現有許多讓人覺得快樂的活動也讓受測者覺得生命有意義,包括與他人連結、覺得有收穫、覺得不孤單、覺得不無聊等等。但是也有一些項目能夠讓人開心但是不讓人覺得有意義,甚至反而會削弱了人生意義。
    -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對於世界的輪廓就越來越鮮明,有些人過得快樂卻不一定有意義,儘管他們有健康、有財富、生活多采多姿且充實。但是呢,生活有意義的人卻不見得擁有這些。快樂的人活在當下,生命有意義的人去詮釋過去、去想望未來。
    -
    幸福人生的最後一個層面,或許就是意義和目的,呼應了亞里斯多德的eudaemonia,也就是自我實現。人會為了讓生命歷程圓滿而做出短期不快樂的決定。例如生兒育女,父母從孩子身上找到意義,卻未必找到快樂。與朋友消磨時間快樂,但是與朋友一起成長與探索意義則充滿意義。
    -
    壓力、煩惱、挑戰、掙扎不會讓人生快樂,卻有機會帶來意義。用米蘭昆德拉的話是「Man thinks, God laughs」,他不是喜歡自虐、喜歡自找麻煩,他是在追逐更遠大的目標。你曾經也覺得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追求快樂嗎?或至少你曾經隨口說過「人生不快樂就沒意義了嘛!」我有欸,但我現在不這麼認為了,我想說服你,快樂是相對狹隘的概念,所以進步追求的不會只是永無止境增加快樂、讓越來越多人活得飄飄欲仙。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快樂等待我們去解決。生命的意義沒有上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