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嘲熊角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嘲熊角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嘲熊角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嘲熊角色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ing與小小孩一起封城之🇬🇧英國全攻略網站連結大公開! 》#歡迎分享 好不容易週五了!各位家有小小孩的爸媽你都還好嗎?你是不是也偷偷在算,跟孩子已經相處幾小時了呢?讓Ting資深學姊來安慰你,你們有我當墊背不用怕。我們最高紀錄是「連續」整整130天,天天24小時一家四口相處在家裡。然後Tin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Haz 哈梓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簿傳送們: https://reurl.cc/pd5274 終於出出來了XD 大家久等了QQ 照片週五更新!!! 憨瓜們還不分享起來OUOb 你們想看對比的話可以等照片出來 週五再回來配影片XDD 感謝萌哥每一次都把我拍得像神仙!!! 這支影片裏面我其實對自己的狀態不是很滿意 因為作息大亂生理時鐘...

自嘲熊角色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4 01:12:18

Follow @girls.presslogic 《超人特攻隊2》大戰《無敵破壞王2》⠀ .⠀ 迪士尼自2006年收購Pixar後,在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上開始了一段相愛相殺的內戰,幾年都是迪士尼自家工作室與Pixar動畫工作室之間的角力,而第91屆奧斯卡頒獎禮,這場迪士尼內戰正再次上演,今屆你心中的最...

自嘲熊角色 在 李佑群老師.YouGunLee.ユウグン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22:59:59

ヨーヨーの奇妙な冒険。 又稱Y的奇幻旅程。 2016年倒數的最後一天,看著洗版的回顧文,不自主地也會跟著想想一路以來的旅程,挺特別的。 我常常自嘲自己是個鋪鐵軌的人,鋪好後可以給未來的駕駛好好開火車。打從工作生涯起步,好像幾乎所有的工作目標,都是必須經歷從零到有的過程。 1999年我23歲。...

  • 自嘲熊角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08:28:39
    有 1,582 人按讚

    《Ting與小小孩一起封城之🇬🇧英國全攻略網站連結大公開! 》#歡迎分享

    好不容易週五了!各位家有小小孩的爸媽你都還好嗎?你是不是也偷偷在算,跟孩子已經相處幾小時了呢?讓Ting資深學姊來安慰你,你們有我當墊背不用怕。我們最高紀錄是「連續」整整130天,天天24小時一家四口相處在家裡。然後Ting整整120天沒有外食也沒有點外賣!
    .
    不過海外同溫層朋友自嘲說「我們這些倒數幾名的歐美國家,憑什麼給台灣資優生建議?!」乍聽好像也是喔?不過,住在重症區座標英國的資深學姊,還是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我的經驗。
    .
    首先要先謝謝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率先無私分享她在美國的網站資訊,想了想我能回饋台灣什麼?乾脆一起響應把我「在英國」所有我當初有用到的 home schooling網站連結,通通大公開給你們,我很認真的整理了一晚,因為有些網站過了封城時效性就移除了,有點可惜。有些網站可能因為地區限制會點不開,還需要大家回報給我。或是利用「關鍵字」搜尋一下。歡迎努力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
    全都是適合3-8歲的孩子,內容包羅萬象,有運動、瑜伽、動物園直播秀、英文、數學、免費學習單、美勞、兒歌、園藝、甚至還有學做菜!也歡迎大家補充分享在留言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大家!
    --------------------------
    ◀ Cosmic Yoga
    https://www.youtube.com/user/CosmicKidsYoga/videos

    結合故事主題的兒童瑜伽,我家兒子女兒都很愛,常常欲罷不能連做2小時。


    ◀ PE with Joe 
https://www.youtube.com/c/TheBodyCoachTV/playlists

    當初是全民早上9點準時跟著他live運動的,他有時候還會變裝娛樂孩子。

    ◀ Edinburghzoo 愛丁堡動物園直播動物
https://www.edinburghzoo.org.uk/webcams/panda-cam/#pandacam
    這個網站真的超適合娛樂小小孩,因為封城緣故促使愛丁堡動物園設立這個page,裡面可以24小時直播收看熊貓、企鵝、老虎、無尾熊跟獅子。超酷的吧!


    ◀ Twinkle 教育資料庫網站(加入會員可無限下載)
https://www.twinkl.co.uk/

    這個英國叫 Twinkle 網站在英國非常火紅,第一次封城時他們還釋出優惠代碼,讓大家免費使用。會推薦他是因為學校老師,常常在這裡下載學習單給孩子。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他能「按照年紀」甚至「節慶」「主題」延伸各種科目針對一個主題,有學習單、著色本、遊戲、美勞、食譜、科學、甚至新聞。真的只要有一台印表機,完全不怕小孩無聊,也不用買一堆作業練習本或是美勞紙,是我的救星。

    Education.com 免費學習單下載

    如果你不想要加入上面推薦的Twinkle網站會員,這裡也是有超級多免費的worksheet供你免費下載。你可以點選左邊那排by Grade按照適合年紀選擇學習單。
https://www.education.com/worksheets/

    ◀ Cooking with Jamie Oliver
    https://www.jamieoliver.com/videos/

    大家應該對傑米奧利弗不陌生,因為他自己也有小孩,所以封城期間他無私錄製了不少跟他孩子一起烹飪的小短片,還可以訓練一下小孩英式英文的聽力。


    ◀RHS 英國皇室花園協會
    https://reurl.cc/bzMQ2v
    提供超多給孩子的園藝activities活動點子!比如說把牛奶罐變成灑水器、散步發現收集彩虹、利用蛋盒製作感官活動sensory nature game...等。我個人非常喜歡他們提供很多很有趣,讓孩子自然而然學習自然與科學接觸接的小活動。

    ◀ OxfordOWL
    https://home.oxfordowl.co.uk/

    牛津Oxford大家應該不陌生,這個網站是專門英國學校會使用的「教材」OWL是專門針對3-11歲英國小學年紀的各種訓練,尤其他們家的Phonic學習跟增加閱讀能力資源很多,因為疫情有好多免費的library可以使用。
英國孩子學習phonic不是像台灣ㄅㄆㄇ一口氣學完,而是循序漸進,所以他們閱讀能力的分級是用「顏色colour band」來分級。

    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個免費的ebook Library測驗一下自己孩子的英文程度在英國大概在哪裡。
https://reurl.cc/NX3vaq

    
◀OxfordOWL在youtube也有自己頻道有超多超多資源,假設你有興趣知道英國小學生學什麼,或是想學真正標準的英式英文,也可以多加利用。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FxIfCNYQvsRepWxT7n8A

    ◀ All Things Oi! 英國最夯的韻母英文童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lRtGQGEzUOcXyQjfs_EhvuwcJpQDkiK

    相信只要你住在英國家有小小孩,對於整個系列的「Oi !____」 絕對不陌生!因為疫情的關係,竟然作者自己開頻道唸給你聽之外,還教你怎麼畫裡面的角色!我家兩隻畫Oi Frog裡面的青蛙畫到樂不思蜀!

    ◀ 

jollylearning 標準的英式phonic發音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blMiliA8

    ◀ 

CBeebies Alphablock
https://www.bbc.co.uk/cbeebies/shows/alphablocks
    說到英國小孩學alphablock絕對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學習卡通,裡面每一角色都有自己專屬的發音特色,然後按照簡單到難的程度,學習組合方式跟tricky words。連我自己都很愛跟孩子一起唱,看著字母邊唱歌邊搞笑,就真的學起來了。超級超級希望,有一天ㄅㄆㄇㄈ也有人發明這樣一整套的卡通和學習單。
    網站裡也有一些小遊戲!如果你是住在英國地區,推薦下載bbc iplayer,電視機也能使用。就可以收看完整Alphablocks的節目。



    ◀CBeebies Numberblocks
    https://www.bbc.co.uk/cbeebies/shows/numberblocks
    說到Alphablock就絕對會聯想到numberblocks! 字義上就不難理解了,上一個是學英文!這一個是學數學。而且跟著孩子看這個節目,我才更理解英國人算數學的很多邏輯,真的跟我們台灣小時後學的方式差好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好愛看這個節目!

    ◀

Letter and sound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_FbjYUP_UtldV2K_-niWw/videos
    這個是英國教育部在封城期間,統一錄製給學校當資源使用學phonic的真人版!而且是按照英國教育部標準進度教,那時候是我兒子學校規定每天一定要看的節目,都是固定早上9點開始按照不同年級上傳。但說真的,我覺得超級無聊XD 但是老師們就是真的正統英文本人,你可以看他的嘴行發音。


    ◀ NRICH 劍橋數學挑戰
    https://nrich.maths.org/
    這個網站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的數學系跟教育系提供內容。從0-5歲一直到16+都有不同程度。網站是真的做得很醜,排版也不好用。但是內容很多都需要孩子花時間去思考邏輯。建議家長可以陪著一起做!

    ◀
 BBC Teach (我不確定台灣能不能點開這個網頁)
https://www.bbc.co.uk/teach/primary/zd7p47h
    BBC在疫情期間也是卯足全力support家長,這個網站結合了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有時候真的不得已要給小孩3C我就開這個網頁,讓哥哥自己隨便瀏覽他有興趣的內容,裡面都是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小短片,科目包羅萬象。我女兒的話就是熱衷這個英文兒歌童謠a-z頻道:
https://www.bbc.co.uk/teach/school-radio/nursery-rhymes-a-to-z-index/z4ddgwx

    ◀ The Singing Walrus - English Songs For Kids
    https://www.youtube.com/c/Thesingingwalrus/featured
    這個英文兒歌頻道我也很推薦,因為他畫的動畫不會太俗氣,然後也會搭配上歌詞在影片中。我家妹妹也滿喜歡的,尤其有些歌老實說我自己沒學過,歌搭配上文字像KTV一樣。



    ◀ SingingHandsUK 手語兒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gfqkristwvJft3BNN-NYQ
    這個頻道是妹妹幼兒園老師提供,在英國小嬰兒還不會說話前,非常流行學寶寶手語,這個頻道非常無私的教了很多簡單手語配合的兒歌,家有小小孩的爸媽不妨也可試試看。

    ◀BBC bitesize
https://www.bbc.co.uk/bitesize
    這個同樣也是疫情下的了BBC產物,跟上面的teach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當初這個bitesize封城時會有每天的課表,讓學校沒有遠距課程設備的人使用。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多是適合小一以上的程度跟大孩子。上面那個Teach就有到更小幼兒園年紀適合的內容選擇。
    


    ◀BookTrust 英國閱讀機構

    https://www.booktrust.org.uk/
    這是英國最大致力於閱讀的慈善機構,從孩子很小在醫院做過健康檢查,或是在圖書館一歲生日時,就可以領到BookTrust贈送的書。隨著年紀孩子們也都會有一些他們送的書,或是折價卷去買書。疫情期間他們的youtube頻道是有超多英國作者或是老師們,自發性的錄閱讀童書給孩子們聽。
https://www.youtube.com/c/booktrust/videos



    ◀Brightly Storytime

    https://www.readbrightly.com/
    這個是美國的書籍推薦購物網站,但其實裡面非常多資源!幫助你幫孩子挑書。
https://www.youtube.com/c/BrightlyStorytime/featured
    然後最棒的是他還有搭配自己的youtube頻道,念超多童書給孩子聽。最特別的是,他每一本書念的時候會配合圖片,而且會「跟著唸的聲音速度,跑書裡的字」(代替用手指頭邊指邊念)。還有邀請到「作者本人」念他自己的書給孩子聽。

    我當初第一個找到這個網站是因為要找「好餓的毛毛蟲作者Eric Carle相關資料」才發現這麽網站,你們可以點這個網址去下載他的作品activities worksheets。
https://reurl.cc/1gD64Y



    ◀ The StoryTime Family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dUKabPUkx6p-zYlrxmJJw/featured
    這個也是像上面Brightly storytime頻道,但是是澳洲的版主,所以英文腔調有點不一樣,也超多故事可以聽,鍛鍊一下英文。

    ◀Place2Be 關心孩子心理健康網站
    https://www.place2be.org.uk/
    這個英國網站很貼心,給了很多如果關心孩子心理健康的素材。小至如何發現孩子需要mental health support,也有各種專家分享幫助孩子的方式。做特別也有art room的一些活動,幫助孩子透過藝術穩定情緒。 https://reurl.cc/0DLApl

    .
    如果以上你還是興趣缺缺,也歡迎大家可以多利用 #英國媽媽防疫日記 這個hashtag回顧一下這15個月來的封城生活(中間有稍微短暫條件式的階段性解封過)。(或直接點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B%B1%E5%9C%8B%E5%AA%BD%E5%AA%BD%E9%98%B2%E7%96%AB%E6%97%A5%E8%A8%98
    .
    上一篇「疫情是一時親子關係是一輩子」也滿值得先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LondonWifeDiary/posts/325585682259705
    .
    照片:是我拍於英國皇宮 Hampton court palace的警語標示!「管你什麼階級的人,通通給我戴上口罩!」

  • 自嘲熊角色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21 13:27:53
    有 3 人按讚


    【外界如何看台灣總統大選】
     
    選後一週了,觀測站有些話想和大家說。之前我們有就有提到過,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真的是世界級,不只是選前大量外媒(據外交部統計,有超過113家國際媒體、235位外籍記者)來台報導;選舉結果底定之後,更是前所未見地有超過8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以官方或是個人的名義透過致函、致電或社群平台發文等方式祝賀蔡英文連任總統,相信這幾天大家也看到很多相關的整理了(https://pse.is/NNW6F)。有些重量級賀電(例如美國國務卿),更是史上首次。
     
    今天,觀測站想要分享一些我們觀察到的,外媒、學者來台灣的觀選心得。
     
    ▍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這次台灣的大選,國際社會幾乎一致認為是對兩岸關係的一次公投(referendum),而選舉的結果明確且響亮地告訴國際:台灣人民選擇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拒絕中國的一國兩制。
     
    或許台灣人覺得這只是又一次選舉投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最強而有力的事情之一。要知道,過去數十年以來,中國在全世界大撒幣做大外宣(像是到處設立孔子學院,或是贊助學校做企劃、智庫舉辦研討會),要宣揚他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
     
    結果,我們靠著幾乎不需耗費人民任何額外成本(除了請假通勤以外)的出門投票,一個天氣晴朗美麗的星期六,就瞬間摧毀中國過去在國際苦心經營的各種宣傳(出門投票的CP值是不是很高呢?)。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台灣人沒有要當中國人,台灣人想要的是能自在呼吸、自由說話、當權者必須尊重民意的生活方式。
     
    去年是《台灣關係法》簽署生效40週年,有許多相關的研討會都在檢討過去這40年美、中、台之間的地緣政治變化,這中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美升溫、美中競逐」的局面?美國對中國「交往政策」的期望落空並開始改弦易轍這我們現在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40年來在這三邊關係中最大的一個變動,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化。若台灣當年沒有走上民主化的路線,若我們沒有一直持續地進行民主深化,今天我們看到的美中台情勢絕對不是這樣。(話說回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美國推了好幾把。絕對不是獨裁者的恩賜喔!)
     
    「自由民主」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價值信仰。因著這樣的信仰,讓過去這幾年來美國對台的發展策略漸漸與中國脫鉤,從兩岸關係下的台灣,變成印太地區中的台灣。儘管很多台灣人會自嘲是美國的棋子,但上述的回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能扮演主動的角色。就像這次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首次清楚拋出「不需要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樣的震撼彈,不少人猜測背後或許有美方私下釋出的善意,但這種說法卻忽視了,其實是台灣人展現817萬的民意支持蔡英文路線使她當選,這樣的表態才有可能。
     
    台灣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台灣的民主,是所有台灣人最強的武器以及勝利。
     
    ▍令人驚豔的台灣民主特色
     
    這次台灣選舉受世界矚目,多家外國媒體、機構,和學者都紛紛組了觀選團來台灣,有些人已經來過很多次了,有些則是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其中,不少人在這次的選舉中被台灣蓬勃、熱鬧,且草根的民主給驚豔,甚至留下了「台灣人用生命在守護民主」這樣的評語。
     
    為什麼說是草根呢?以美國為例,因為選舉人團制度,除非你是在關鍵的初選、搖擺州,不然你幾乎看不到候選人的積極造勢。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無論都市還是鄉村選區,每個候選人都奮力掃街拜票、站路口、送遊覽車、衝菜市場,並且一雙一雙地去握選民的手拜託賜票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覺得這樣熱鬧的選舉活動非常有「人」味,也發出無怪乎台灣人如此熱衷選舉、投票率也比美國高出許多的感嘆(美國近年歷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0%多)。
     
    另一個讓這些外國觀選人覺得驚訝的體驗,是我們的開票過程,因為在美國是沒有「唱票」這件事的。有人就表示,看到一張張的選票由選務人員揀起、唱票、亮票、最後畫上計票板,覺得這樣的畫面很令人感動:原本概念抽象的「民主」,此刻是如此真切地、由眾人協力小心翼翼地在眼前發生。而且他們也發現台灣民眾在投完票後,都會有人繼續留下來在投票所監督開票過程,並且透過科技工具即時現場轉播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人對於選舉重視和謹慎的程度,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上述幾項台灣特色的選舉文化習慣之外,要觀察一場民主選舉的水準,通常選舉結果出爐的那一刻是觀察重點。
     
    1月11日晚間8點40分,韓國瑜率先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表達謝意之後,表示已經與蔡英文通過電話恭賀她勝選。隨後,他向支持者說:「既然人民已經做出決定,我身為參選人一定服從開票結果 ... 明天起來還是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 ... 祝福她(蔡)也期勉她。」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晚上9點舉行完國際記者會後,來到競選總部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贏是民主,國民黨贏也是民主,親民黨贏也是民主 ...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家人。」
     
    對許多國家來說,能夠好好地辦完一場全國性選舉就很了不起了;而能夠在選舉勝負揭曉之後,第一時間各方人馬接受選舉結果,相互退讓、祝福,並要求支持者們在選後要與意見不同者團結,則是更了不起的表現。要知道,在很多地方,選舉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暴動和政變。台灣政治人物面對選舉結果的成熟態度令他們印象深刻。而讓這些外國人意外的還在後頭,原本以為投開票完之後選舉活動就可宣告結束,殊不知在台灣,這代表的是謝票活動的開始!不管你是勝選或是落選,選完之後有風度地上街向支持你的群眾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有時候一謝就是好幾天),這對這些國外觀選員來說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個美麗風景。
     
    ▍新一代的亞洲事務專家
     
    放眼國際媒體或者智庫報告,近來對台灣的報導在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選前選後的分析超級多。這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現在關注台灣的記者以及研究者們,和上一個世代所經歷時空背景的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有許多記者常駐台北,研究者和記者們也形成了一個社群,大家平時互相討論以及傳遞資訊,所以也讓台灣相關的報導及研究更加地貼近現實。
     
    相較於前一個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其所見證的中國是那個成功讓許多人們脫貧,並轉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新世代的研究者、具有發言權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向外擴張霸權、在新疆建立集中營監禁維吾爾人、迫害西藏人、暴力對待香港抗爭民眾、不斷文攻武嚇台灣的中國。
     
    現在所謂「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覺得多交流中國自然就會民主化的這類觀點已經愈來愈少了,當這些新世代漸漸在決策體系中取得位置並發揮影響力時,新的國際關係和政策就會成形。而這次台灣的選舉破紀錄的外媒和學者來台觀選報導,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讓這一群新世代的影響力領袖,見證了這個台灣人用生命也要保護的民主。這些都會是往後台灣在國際上立足的資產。
     
    ▍威脅仍然存在
     
    雖然這次選舉結果被不少人視為是對抗民粹型政治人物、中國入侵野心的勝利,但民主的威脅仍然存在。這一兩年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對假錯消息、網軍、網路滲透、資訊戰等現象的存在毫無疑問(當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無端指控),而我們也確實目睹其分化社會、激化議題的威力。在這個「似乎人人都可能是網軍」的時代(再加上政治人物也常常會這樣指控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大家把彼此之間的攻防拉得緊繃,彷彿是撮隨時等待引爆的火藥。儘管我們大概都不想承認,自己有時候也是那個跟著連鎖爆炸反應,把某一個議題炸成焦土使得各方再無轉圜餘地的人,但我們都經驗過,也知道待激情褪去後有時候會有那麼些後悔。
     
    講這些不是要大家從此對議題噤聲,不再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理念。而是要說,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自己,我們到底是在「溝通」還是「攻擊」?有時候打臉酸民很爽,一直打臉一直爽,但爽完之後只是讓勝者與敗者各自回到自己的同溫層炫耀與討拍,同溫層更加鞏固,交流溝通更無可能,更別提絕大多數的網路論戰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勝方與負方,只有混亂和出征動員,最後受傷最重的或許是該被好好理解的議題本身。
     
    在一個外國人看這次選舉的分享中,他說有一次身上大包小包提滿東西搭公車,上車時一位全副武裝的鋼鐵韓粉見狀便主動把位子讓給他,讓他感觸很深。儘管政治理念可能南轅北轍,但對他來說這位韓粉依然是一位熱情親切的台灣人,而這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當成「人」來尊重。網路平台以及社群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彼此的某個切面,然後不斷放大、複製、轉譯、圍觀,一不小心太過投入就會深陷其中變得麻痺,丟失了自己那溫暖的一面。
     
    到底要怎麼面對資訊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持續去討論的事,除了提升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留意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是否過於誇大煽動、分辨訊息種類(像是我們之前講到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內容」、「報導」、「評論」、「分析」,其實都很不一樣)、了解媒體立場等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記得提醒自己,偶爾也要把網路上互動的那些帳號當「人」看吧。
     
    #週末來點正能量
    #下面歡迎分享與酸民溝通技巧
    #面對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仍會盡量做多一點的背景說明補充

  • 自嘲熊角色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9 18:29:54
    有 727 人按讚


    🌶️🌈❤️

    【外界如何看台灣總統大選】
     
    選後一週了,觀測站有些話想和大家說。之前我們有就有提到過,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真的是世界級,不只是選前大量外媒(據外交部統計,有超過113家國際媒體、235位外籍記者)來台報導;選舉結果底定之後,更是前所未見地有超過8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以官方或是個人的名義透過致函、致電或社群平台發文等方式祝賀蔡英文連任總統,相信這幾天大家也看到很多相關的整理了(https://pse.is/NNW6F)。有些重量級賀電(例如美國國務卿),更是史上首次。
     
    今天,觀測站想要分享一些我們觀察到的,外媒、學者來台灣的觀選心得。
     
    ▍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這次台灣的大選,國際社會幾乎一致認為是對兩岸關係的一次公投(referendum),而選舉的結果明確且響亮地告訴國際:台灣人民選擇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拒絕中國的一國兩制。
     
    或許台灣人覺得這只是又一次選舉投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最強而有力的事情之一。要知道,過去數十年以來,中國在全世界大撒幣做大外宣(像是到處設立孔子學院,或是贊助學校做企劃、智庫舉辦研討會),要宣揚他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
     
    結果,我們靠著幾乎不需耗費人民任何額外成本(除了請假通勤以外)的出門投票,一個天氣晴朗美麗的星期六,就瞬間摧毀中國過去在國際苦心經營的各種宣傳(出門投票的CP值是不是很高呢?)。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台灣人沒有要當中國人,台灣人想要的是能自在呼吸、自由說話、當權者必須尊重民意的生活方式。
     
    去年是《台灣關係法》簽署生效40週年,有許多相關的研討會都在檢討過去這40年美、中、台之間的地緣政治變化,這中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美升溫、美中競逐」的局面?美國對中國「交往政策」的期望落空並開始改弦易轍這我們現在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40年來在這三邊關係中最大的一個變動,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化。若台灣當年沒有走上民主化的路線,若我們沒有一直持續地進行民主深化,今天我們看到的美中台情勢絕對不是這樣。(話說回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美國推了好幾把。絕對不是獨裁者的恩賜喔!)
     
    「自由民主」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價值信仰。因著這樣的信仰,讓過去這幾年來美國對台的發展策略漸漸與中國脫鉤,從兩岸關係下的台灣,變成印太地區中的台灣。儘管很多台灣人會自嘲是美國的棋子,但上述的回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能扮演主動的角色。就像這次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首次清楚拋出「不需要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樣的震撼彈,不少人猜測背後或許有美方私下釋出的善意,但這種說法卻忽視了,其實是台灣人展現817萬的民意支持蔡英文路線使她當選,這樣的表態才有可能。
     
    台灣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台灣的民主,是所有台灣人最強的武器以及勝利。
     
    ▍令人驚豔的台灣民主特色
     
    這次台灣選舉受世界矚目,多家外國媒體、機構,和學者都紛紛組了觀選團來台灣,有些人已經來過很多次了,有些則是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其中,不少人在這次的選舉中被台灣蓬勃、熱鬧,且草根的民主給驚豔,甚至留下了「台灣人用生命在守護民主」這樣的評語。
     
    為什麼說是草根呢?以美國為例,因為選舉人團制度,除非你是在關鍵的初選、搖擺州,不然你幾乎看不到候選人的積極造勢。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無論都市還是鄉村選區,每個候選人都奮力掃街拜票、站路口、送遊覽車、衝菜市場,並且一雙一雙地去握選民的手拜託賜票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覺得這樣熱鬧的選舉活動非常有「人」味,也發出無怪乎台灣人如此熱衷選舉、投票率也比美國高出許多的感嘆(美國近年歷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0%多)。
     
    另一個讓這些外國觀選人覺得驚訝的體驗,是我們的開票過程,因為在美國是沒有「唱票」這件事的。有人就表示,看到一張張的選票由選務人員揀起、唱票、亮票、最後畫上計票板,覺得這樣的畫面很令人感動:原本概念抽象的「民主」,此刻是如此真切地、由眾人協力小心翼翼地在眼前發生。而且他們也發現台灣民眾在投完票後,都會有人繼續留下來在投票所監督開票過程,並且透過科技工具即時現場轉播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人對於選舉重視和謹慎的程度,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上述幾項台灣特色的選舉文化習慣之外,要觀察一場民主選舉的水準,通常選舉結果出爐的那一刻是觀察重點。
     
    1月11日晚間8點40分,韓國瑜率先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表達謝意之後,表示已經與蔡英文通過電話恭賀她勝選。隨後,他向支持者說:「既然人民已經做出決定,我身為參選人一定服從開票結果 ... 明天起來還是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 ... 祝福她(蔡)也期勉她。」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晚上9點舉行完國際記者會後,來到競選總部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贏是民主,國民黨贏也是民主,親民黨贏也是民主 ...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家人。」
     
    對許多國家來說,能夠好好地辦完一場全國性選舉就很了不起了;而能夠在選舉勝負揭曉之後,第一時間各方人馬接受選舉結果,相互退讓、祝福,並要求支持者們在選後要與意見不同者團結,則是更了不起的表現。要知道,在很多地方,選舉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暴動和政變。台灣政治人物面對選舉結果的成熟態度令他們印象深刻。而讓這些外國人意外的還在後頭,原本以為投開票完之後選舉活動就可宣告結束,殊不知在台灣,這代表的是謝票活動的開始!不管你是勝選或是落選,選完之後有風度地上街向支持你的群眾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有時候一謝就是好幾天),這對這些國外觀選員來說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個美麗風景。
     
    ▍新一代的亞洲事務專家
     
    放眼國際媒體或者智庫報告,近來對台灣的報導在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選前選後的分析超級多。這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現在關注台灣的記者以及研究者們,和上一個世代所經歷時空背景的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有許多記者常駐台北,研究者和記者們也形成了一個社群,大家平時互相討論以及傳遞資訊,所以也讓台灣相關的報導及研究更加地貼近現實。
     
    相較於前一個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其所見證的中國是那個成功讓許多人們脫貧,並轉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新世代的研究者、具有發言權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向外擴張霸權、在新疆建立集中營監禁維吾爾人、迫害西藏人、暴力對待香港抗爭民眾、不斷文攻武嚇台灣的中國。
     
    現在所謂「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覺得多交流中國自然就會民主化的這類觀點已經愈來愈少了,當這些新世代漸漸在決策體系中取得位置並發揮影響力時,新的國際關係和政策就會成形。而這次台灣的選舉破紀錄的外媒和學者來台觀選報導,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讓這一群新世代的影響力領袖,見證了這個台灣人用生命也要保護的民主。這些都會是往後台灣在國際上立足的資產。
     
    ▍威脅仍然存在
     
    雖然這次選舉結果被不少人視為是對抗民粹型政治人物、中國入侵野心的勝利,但民主的威脅仍然存在。這一兩年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對假錯消息、網軍、網路滲透、資訊戰等現象的存在毫無疑問(當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無端指控),而我們也確實目睹其分化社會、激化議題的威力。在這個「似乎人人都可能是網軍」的時代(再加上政治人物也常常會這樣指控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大家把彼此之間的攻防拉得緊繃,彷彿是撮隨時等待引爆的火藥。儘管我們大概都不想承認,自己有時候也是那個跟著連鎖爆炸反應,把某一個議題炸成焦土使得各方再無轉圜餘地的人,但我們都經驗過,也知道待激情褪去後有時候會有那麼些後悔。
     
    講這些不是要大家從此對議題噤聲,不再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理念。而是要說,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自己,我們到底是在「溝通」還是「攻擊」?有時候打臉酸民很爽,一直打臉一直爽,但爽完之後只是讓勝者與敗者各自回到自己的同溫層炫耀與討拍,同溫層更加鞏固,交流溝通更無可能,更別提絕大多數的網路論戰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勝方與負方,只有混亂和出征動員,最後受傷最重的或許是該被好好理解的議題本身。
     
    在一個外國人看這次選舉的分享中,他說有一次身上大包小包提滿東西搭公車,上車時一位全副武裝的鋼鐵韓粉見狀便主動把位子讓給他,讓他感觸很深。儘管政治理念可能南轅北轍,但對他來說這位韓粉依然是一位熱情親切的台灣人,而這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當成「人」來尊重。網路平台以及社群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彼此的某個切面,然後不斷放大、複製、轉譯、圍觀,一不小心太過投入就會深陷其中變得麻痺,丟失了自己那溫暖的一面。
     
    到底要怎麼面對資訊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持續去討論的事,除了提升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留意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是否過於誇大煽動、分辨訊息種類(像是我們之前講到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內容」、「報導」、「評論」、「分析」,其實都很不一樣)、了解媒體立場等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記得提醒自己,偶爾也要把網路上互動的那些帳號當「人」看吧。
     
    #週末來點正能量
    #下面歡迎分享與酸民溝通技巧
    #面對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仍會盡量做多一點的背景說明補充

  • 自嘲熊角色 在 Haz 哈梓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22 17:00:11

    相簿傳送們: https://reurl.cc/pd5274
    終於出出來了XD
    大家久等了QQ
    照片週五更新!!!
    憨瓜們還不分享起來OUOb
    你們想看對比的話可以等照片出來
    週五再回來配影片XDD
    感謝萌哥每一次都把我拍得像神仙!!!
    這支影片裏面我其實對自己的狀態不是很滿意
    因為作息大亂生理時鐘爆炸了
    整個人水腫一倍XDD
    看到影片的時候有點懷疑人生
    在思考到底要不要發
    但想了想不發就沒辦法持續更新了= =
    所以硬著頭皮上ㄌ
    這陣子的標題應該會以自嘲為主吧
    反正酸民愛笑
    那不如就拿來自嘲吸引他們進來看
    既然都是抖M體質那就快點被我收編好ㄇ= =

    ⒽⒶⓏ=====ⒽⒶⓏ=====ⒽⒶⓏ
    ✔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moee.photography/
    ✔黑仔熊: https://www.facebook.com/blackbear1207/

    ⒽⒶⓏ=====ⒽⒶⓏ=====ⒽⒶⓏ
    【哈梓DER憨瓜工作室】
    粉絲團:哈梓喵( https://reurl.cc/G5yGW
    Instagram:哈梓喵 Haz( https://reurl.cc/eGlVj
    Twitch: https://reurl.cc/Eglbk

  • 自嘲熊角色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07 21:00:09

    🔥日本國民奶奶75年的人生智慧濃縮!
    🔥節錄五句至理名言,幫你解決5種人生疑難雜症!
    🔥小偷家族、戀戀銅鑼燒、橫山家之味等經典名作解析!
    📚書籍資訊:http://bit.ly/2YL00KJ

    被封為日本「國民奶奶」的樹木希林,三度榮獲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是當代名導是枝裕和的御用演員。樹木希林21歲就出道演戲,在2018年過世,享年75歲。不過,在她50年間的演藝生涯中,她的路線與其他女星極為不同: 30歲就扮老演出,直到過世前,她和藹溫柔或是個性鮮明的角色詮釋,都是日本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國民奶奶。

    私底下的她,總是自嘲外型不佳,讓自己更勇於嘗試各種演出的機會,養成了她一直以來瀟灑又豁達的人格特質。在她罹癌與單眼失明的十幾年間,她自信不羈的態度與充滿智慧的人生宣言,更是跨越世代藩籬,引發大眾共鳴。

    回顧樹木奶奶過去十年間的電影作品,我們發現她的人生智慧也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互輝映著。她這些精彩的表演與中肯的話語,也在無意間解答了許多觀眾的人生難題。所以,今天的節目我們將會列出5種人生疑難雜症,來看奶奶怎麼面對,並且如何展現在她的經典角色之中。讓你在煩惱時,能從中找到啟發喔!

    在這本語錄書《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裡面,還收錄了另外100多則的樹木希林箴言,我們也會在影片最後分享活動細節,要送給你這本語錄書喔!

    *留言抽語錄書,詳請請看下方說明
    感謝遠流出版社的贊助,我們有10本《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要送給留言的觀眾們!
    🎁留言抽劇本書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8/18(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樹木希林奶奶說的哪句話,最有感?
    4. 我們會在8/19(一)抽出十位讀者,中獎者可獲得《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語錄書一本
    5.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6. 贈品寄送僅限於台澎金馬
    7. 贈品相關資訊在此:http://bit.ly/2YL00KJ
    8. 中獎名單:
    Peggy Lai
    許強智
    劉香琪
    彭婉婷
    張宛臻
    71邱
    黃馨儀
    Mika Li
    沈安妮
    嚴珮瑜
    --------------------------------------------------------------------------------
    【上一支影片】
    《玩命關頭特別行動》 ⇨ https://youtu.be/KPgYgtqx96c

    【最新院線影評】
    《獅子王》⇨ https://youtu.be/KQfkXvUjBk4
    《蜘蛛人:離家日》⇨ https://youtu.be/x-YZP7zYFBg
    《玩具總動員4》⇨ https://youtu.be/p4n-2cmztXk
    《寄生上流》 ⇨ https://youtu.be/TMq6CbthIrA
    《從前有個好萊塢》 ⇨ https://youtu.be/AjnU9_GlMYU

    【其他日本相關電影解析】
    《小偷家族》 ⇨ https://youtu.be/4j3Rcb_hmGQ
    《聲之形》京阿尼精神的極致表現 人生遺片清單Vol. 17⇨ https://youtu.be/S6nwY4TMiN4
    《拉拉熊與小薰》:放輕鬆人生哲學⇨ https://youtu.be/kaAG_qqR32I
    《在咖啡冷掉之前》:百萬暢銷小說改編 ⇨ https://youtu.be/ZDFiZXh1T2Q

    #開啟右上或右下中文字幕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樹木希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