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自傳人生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自傳人生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傳人生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傳人生觀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宅媽花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

自傳人生觀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45:57

「夫妻倆的動不動就要健三意識到他們的恩惠,因此島田有時候會把『爸爸』說得特別大聲,阿常則在『媽媽』二字說得特別用力。」 《 #道草》1915, 夏目漱石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道草作為夏目漱石的自傳體小說,內容真實呈現他成長...

自傳人生觀 在 曼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3:05:15

其實我說不上是狂熱愛書份子,但閱讀的確能讓我沉澱心靈。透過閱讀,可以和心靈進行反思對話,在來回震盪之間,一定能有所獲得。 因為疫情長時間關在家,讓我重拾這個習慣。就跟健身一樣,當閱讀變成是自主行動,就不會覺得沈重,同時你就是在為自己健心。心情煩悶的時候,除了來杯酒之外,挑一本自己看得下的書吧!任何...

自傳人生觀 在 閱讀三小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15:37:39

「我幾乎從未為了牟取私利而去掩飾過,只是對氣氛驟變為掃興而感到窒息般的恐懼而已,所以,即使知道對自己不利,也會竭盡全力去『拼命服務』」 《 #人間失格》1948, 太宰治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主角『葉藏』自幼就十分在意『...

  • 自傳人生觀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7 15:53:46
    有 427 人按讚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可以知道的是家族中若有人出現精神疾病,其他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且越近親罹患的機率就越高。

    但,並非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就一定會生下有精神疾病的子女,有研究指出,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下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有發病另一名則沒有,因此精神疾病不能夠完全用基因來解釋。

    我在十八、九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來演變成躁鬱症),直到我二十八歲的這十年間,陸陸續續都有為了治療疾病而尋求醫療的協助,從精神科到腦神經內科皆有我的就診記錄。

    不論是哪一位醫師給我的說明與解方都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血清素濃度太低、多巴胺無法正常分泌因此我會容易感覺情緒低落,前額葉的功能異常因此會出現幻聽、幻覺等思覺失調的症狀。

    :「醫師,這個藥我得吃多久病才會好?」

    :「這些藥是用來控制妳的症狀的,什麼時候能停藥得看妳的反應;但也有很多患者停藥之後症狀又惡化,所以通常都還是建議一直吃下去避免復發。」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以為精神疾病就如同感冒,只要投藥把病毒殺光後就會痊癒並且產生抗體;結果精神疾病就跟唇皰疹一樣難纏,平常看似沒事了,但某天醒來時就發現嘴角又出現潰瘍。

    "殺不死妳,但也不會放過妳。"

    =======

    看過自傳的讀者們都知道,使我對生存感到絕望的並非我的精神疾病,而是我一整個荒謬的人生;我多次嘗試自殺並不是想結束疾病帶給我的困擾,而是想停止我這場名為人生的鬧劇。

    在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卻都失敗之下,我才正式接觸了改變我生命風格的 #個體心理學 (又稱 #阿德勒心理學) ,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並不是看完書後我的病就好了這麼戲劇化,看書是一回事,吸收內容並且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實踐個體心理學的過程並不輕鬆,也很難堅持下去,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改天有機會再講。

    針對來信網友的問題“思覺失調會不會遺傳”以及"停藥後會不會復發",我以停藥並且實踐三年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

    一、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的。
    二、停藥後確實還是會復發。

    =======

    由於我本身是生父母不詳出生後被領養的小孩,因此我無法得知我的親生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不過我本身有生育兩名孩子,在他們身上也確實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他們兩個同時也都被確診ADHD。

    在長子還很年幼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到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我曾經很自責自己將精神疾病遺傳給他,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明白,長子是被我一手帶大的(直到離婚之前),因此在他身上會看見我的影子非常正常。

    "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種家庭中變成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把這些卑劣的行徑,比如竊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談犯罪性格是否與生俱來)《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阿德勒認為個體大約在四五歲大的時候,他的性格就已經成型,而往後的人生也會遵循他的性格走出對應的人生型態。

    在缺乏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但性格往“不安”、“多疑”等方向發展,長大後將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正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若照顧者本身很情緒化,孩子也很難發展出正面樂觀的性格。

    =======

    與其說我把精神疾病的基因遺傳給我的孩子們,更合理的說法是,我把精神病患的生活型態,教給了我的孩子們,使他們習得這樣的生存模式,並且發展出會被社會認定為 #精神病患 的性格。

    因此,即便罹患精神疾病,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穩定、安心且正向的成長環境,患者的孩子也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精神疾病。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才會被診斷為精神病患,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教養孩子上,做到完全不情緒化呢?

    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情緒化,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才能稱為人,不然跟機器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論父母有無精神疾病,許多家庭的教養只會停留在情緒失控打罵孩子就結束;孩子犯錯是一回事,但父母打罵孩子也同樣不該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只會習得避免在父母面前犯錯,同時也會變得無法認同自己。

    在還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之前,孩子必須仰賴照顧者才能夠得以活下去,因此照顧者對自己的評價會變成一種影響一生的自我認同。

    經常被父母嘲笑、批評、否定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就容易變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以及疑心病重的大人,嚴重者就會演變成精神疾病,不論家族是否有出現過病史都一樣。

    在教養孩子上難免會有沮喪無力、憤怒痛心的情況,與孩子間的爭執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在每一次的失控後,誠心地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並且跟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為此抓狂,孩子會明白是人都會有犯錯與失控的時候。

    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從中獲得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經驗。

    =======

    接下來,說說關於停藥後又復發的問題吧。

    精神疾病是後天所造成的,在個體心理學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精神疾病是個體自己所選擇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說我會患病是我自己所選的,既冷血又荒謬是吧?改天再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接受這個理論的。

    雖然是自己選擇患病,但患病之後對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也是真實且不可逆的;醫療研究證實缺乏適當生長環境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會遠低於同齡的孩子,甚至會出現萎縮的情形。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發育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生,黑猩猩出生後不久就有活動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抓住母猩猩,以及尋找奶頭自主進食;人類大概是所有生物當中最脆弱的一種,出生後不僅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連大腦都只有成人的三成不到。

    五歲大的孩子性格已經成型,這個理論並非阿德勒瞎掰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雖然小,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也因此出生後頭幾年的環境對大腦發展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缺乏適當環境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無法得以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停止發展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停藥後又會容易再復發的原因。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家都會想要有個健康的腦袋,不過我相信在現今的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

    這些年來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已經不會再執著於自己到底有沒有康復的一天這樣的念頭;正常或健康與否,都是人自己訂出來的標準,但這個標準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

    與其稱之為「精神疾病」,我偏向於認為這是「個人特質」。認為是疾病就會想要去治療、去消滅;但若是個人特質,那就是怎麼去接受與面對的問題了。

    停藥後的我,經常還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是躁症期間過度亢奮,去年剛接回兒子們後,暴漲的壓力也讓我的幻聽又多次重新出現;我明白服藥並不是為了治療這個病,而是像麻醉藥一樣,讓這個症狀暫時變得不活躍,但那不表示症狀已經不存在了。

    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也讓我明白,情緒的變化是我難以靠自己控制的,因為我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部分,早在成長期間就已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但大腦控制行為的部分顯然還算健康,因為我不會出現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的情形。

    我指的並不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打人這種不聽使喚,而是像妥瑞氏症那樣,因為大腦不正常放電而出現無法控制的肢體行為;情緒失控而出現的行為,實際上仍舊還是自己能控制的。

    因此我能夠做到情緒歸情緒;行為歸行為。

    當下的情緒低落是真的,也確實讓我很難受,但那並不會影響我去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做任何事,在個體心理學的說法會是:

    「為了不做某某事而不斷放大自己情緒低落的問題。」

    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或許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都會比較差,但我們也只是生存在一大群同物種間,在不傷害他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為前提,讓自己過得好好的這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達到完美才肯做?

    所以,我的精神疾病從來就沒有真的康復過,我只是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方式罷了。

    ⚠️補充說明:開始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我還在服藥期間,當時我是在醫師的許可下漸進式停藥,身心狀況嚴重者切勿擅自停藥。

  • 自傳人生觀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7 16:13:48
    有 72 人按讚

    CharMing 讀 《戀愛論序說》

    比起佐野洋子這個名字,多數人應該對於《活了100萬次的貓》比較熟悉。近年在日劇《Good Doctor》和電影《說再見的前30分鐘》,都成為劇中第二個主角。

    因此在閱讀《戀愛論序說》時,才終於知道為什麼佐野洋子為什麼寫得出這麼能熱銷四十年的繪本了。

    只因,她的文字無不充滿了愛,而她也懂得如何寫愛。《戀愛論序說》是佐野洋子兒時至青春的半自傳作品,從6歲、12歲、17歲再到21歲,經歷的是年少時的青澀約定、青春期的羞澀愛戀、成年後的遺憾,每一篇都在描述「如何愛人」。

    如果問我冬天最適合閱讀什麼文字,或許這本書即是答案。


    「什麼才是她真正重要的事,我認為正確答案應該是愛,但聽到愛這個字,佐野洋子應該會不屑地哼笑一聲吧。愛對她來說,也是種令人難為情的東西(這本書的後記裡會出現愛這個字是極其罕見的例外)。佐野洋子傾盡全力寫愛而不言愛。一把愛說出口,愛彷彿就會消失,她有許多恥於說出口、寫下來的話語。這跟日本女性傳統美德的羞恥心不同,跟日本人特有面對世間的廉恥心也不一樣, 這種難為情的感覺決定了佐野洋子的人生觀。這種感覺不僅規範著她的生活,也塑造了她文章的風格。」-谷川俊太郎


    《戀愛論序說》 特別收錄

    🔹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撰文導讀​
    🔹佐野洋子4部極短篇小說​ https://pse.is/38ar6t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6AN

    #戀愛論序說
    三采文化Suncolor

  • 自傳人生觀 在 麋先生 MIX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2 15:00:01
    有 589 人按讚

    #麋先生嗜聽計畫 vol.5【 #四不像 】by聖皓

    在想到這個題目時做了功課
    發現原來「四不像」就是「麋鹿」
    除了驚喜
    也更確定了要以這個主題往下發展的念頭

    一開始聽到喆安的demo時
    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不羈的喜劇演員
    在演一部自傳式電影
    詼諧又仔細的說自己的生活態度及人生觀

    麋先生與麋鹿這個意象總是連結在一起
    以「四不像」為題來寫一首麋先生的人生觀
    也就順理成章了

    從編曲、歌詞到演唱方式
    都是麋先生
    很自在和真實的麋先生

    這是一首別名為「自我介紹」的歌
    想講的都在歌裡
    不多說了
    去聽歌

    【四不像 Père David's Deer】MV
    🎬 https://youtu.be/ft0ITHgYj04

    #麋先生 #嗜愛動物 #嗜聽計畫
    #也期待你們的嗜聽心得



    麋先生MIXER —— 4th Album《嗜愛動物》

    🎶 線上聽:https://mixer.lnk.to/Loveholic

    -

    ◤ 【嗜愛動物】巡迴演唱會 ◢ #即將完售
    ▪️ 11/28 台北|12/04 台中|12/05 高雄
    ▪️ 預售票$1000 / 現場票$1200
    ▪️ 購票請上拓元售票系統
    https://tixcraft.com/activity/detail/20_Mixer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