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自主學習範例數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自主學習範例數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自主學習範例數學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馬課表的訓練量規劃方式】 在科學化訓練中,有三個原則,分別是1)量化、2)個人化、3)週期化。其中「量化」是一切的基礎,而訓練量的量化更是關鍵。有數據後,才能進行更精準地週期化課表安排。剛好這週的 #KFCS 跑步教練培訓進入到第六堂課,在上週講解完週期化(Periodization)的歷史、...
自主學習範例數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馬課表的訓練量規劃方式】
在科學化訓練中,有三個原則,分別是1)量化、2)個人化、3)週期化。其中「量化」是一切的基礎,而訓練量的量化更是關鍵。有數據後,才能進行更精準地週期化課表安排。剛好這週的 #KFCS 跑步教練培訓進入到第六堂課,在上週講解完週期化(Periodization)的歷史、演變、原則和量化方式後,我設計了一個範例來跟培訓教練說明,同時也把它寫成試算表,也順便分享出來。
這個範例的假想學員是:
⇨ 已訓練有素一段時間
⇨ 體能好,是隻中猴子
⇨ 有16週的時間可練
⇨ 分為4個中週期
我把訓練量的量化與週期化安排流程設定為六個步驟,如下:
一、先決定最大量週要設定在哪一週?
二、決定最大週總量要設定多少?
三、中週期最大訓練週總量可直接等於下週期的第一週的量
四、各週期「加量幅度」要設定幾%?
五、各週期減量週的「減量幅度」要設定幾%?
六、比賽前最終減量期,總減量幅度要設定幾%?減量的時程和比例要如何安排?
整個規劃的關鍵是在第一和第二步驟。附上影片中的紅色數字即是第二步的最大量週的數據(此為 #RQ 訓練指數),若對學員不熟悉,一般來說我會在第一週期先設定為130(假設他/她是中猴子),後續再來調整。如果是長期合作的學員,確定是隻大猴子,一開始就會先設定為160;小猴子則從100開始,中後期再來微調。
影片中的Google試算表連結:https://reurl.cc/ZjAxEQ
先把試算表寫好的好處是,微調很方便,也比較不複雜,只要調整最大量週(以此範例來說是第14週)的週總量,其他週也會跟著調整。這個計算出來的數字也跟 #RQ 的開課表系統整合在一起了,只要你是白金會員,在 #RQ 的課表系統中開好一週的課表後,#RQ 會自動計算出該週的週總量,可以藉此幫助自己和學員確認開出的課表是否符合預計的量。
想要了解背後的邏輯,例如加量和減量為何要用試算表中的比例?減量的方式有哪些?大中小猴子如何判斷?可以前來 #KFCS 跑步教練培訓平台選修。
⇨ 週期化的安排原則:https://reurl.cc/WXr9y7
⇨ 如何確認自己該加量到多少才夠:https://reurl.cc/n51gy8
—
#KFCS 跑步教練培訓平台是為「想要進行科學化訓練」的教練和嚴肅跑者打造的,考慮到有些人想從事教練工作(兼職帶跑團或擔任全職教練),或是想要為自己開課表,進行科學化的自主訓練,而不知從何著手。這門課會深入淺出地引導大家認識訓練背後的科學(包含數學與哲學)。
目前共計24部教學影片(約十個小時的理論講解)外加作業,預計在一個月內再上架5部以上的教學影片(教練課於10月中結束後還會不定期更新),我的目標是幫助有心想成為跑步教練的人與想自主訓練的嚴肅跑者更系統性地學習「跑步訓練」的相關知識。對本套跑步教練培訓系統有興趣的人,可以不用再受空間時間限制,隨時上線學習……但要提醒一下,想要正式成為 #KFCS 跑步教練(銅牌)並不容易,有意加入的要有心理準備,我們的進修流程如下:1)觀看影片學習 → 2)完成學習日誌與作業 → 2)PB班實習與日誌選寫 → 4) 完成三個月實習教練 → 5)完成實習報告 → 6)報告合格 → 7) 取得 #KFCS 跑步銅牌教練。當然,想學習自主訓練的跑者也可以只上來教學平台「學習」與「提問」,不一定要走完教練培訓的流程。
其他詳細資訊,請參考:https://reurl.cc/gz25l4
若有任何疑問,可到臉書專頁「 飢餓傻瓜」上諮詢,或來信詢問: kuofengcoaching@gmail.com
自主學習範例數學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教館第56卷第7期《科學研習》月刊出刊了!本期專題「國際科展研究主題新趨勢」,委由國立中央大學科學物理系李文献教授擔任特約主編,李教授認為:「科展研究享受經歷一連串自主、多元、活潑、邏輯、創新的學習,學習獨立思考,學習獨立判斷,訓練科學驗證方法,訓練邏輯歸納方法,探索科學未知領域,探索開發新穎科技。」,本期以近年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展覽會」(Intel ISEF)的學生獲獎作品為範例,邀請多位擔任科展輔導教授的專家學者撰稿,分析科展研究主題的趨勢。想挑戰更高層級科展競賽的中學教師及同學們,一定要看喔!
除此之外,本期還有「2003-2014年全國科展參賽學生學習及就業現況」的調查報導,以及兩位優良科展指導老師的經驗分享。
當然,「教學現場」、「森棚教官的數學題」及「科學讀書會」等固定單元也持續刊登優質文章,以饗讀者。
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及公立圖書館都可看到紙本雜誌,另還有全文電子書版本,歡迎免費瀏覽或下載:https://goo.gl/Xd4J8g。
本刊持續徵稿中,歡迎中小學科教教師及各界科普及科學教育工作者踴躍投稿,一經刊登,將致贈稿酬及當期期刊一本,以表謝意。
徵稿啟事:https://goo.gl/ANNSuY。
本期目錄
(一)總召集人的話(李隆盛)
(二)本月專題:「國際科展研究主題新趨勢」
1.創新以享受科展研究之旅(李文献)
2.物理篇: Intel ISEF物理科學競賽得獎題目評析(李明威)
3.化學篇:解析化學類科展研究趨勢(何國榮)
4.數學篇:從Intel ISEF國際科展談數學科展作品應注意事項(譚克平)
5.生物篇:如何完成一件優秀的生物類科展作品(林光輝)
6.工程科篇:對準分科 聚焦主題―工程科國際科展研究趨勢(林晃巖)
7.環境類科篇:環境問題多―觀察、思考、找創意(駱尚廉)
8.地球科學篇:從地球與行星科學到地球與環境科學(林沛練)
(三)調查報導:回首「科展」來時路─2003~2014年全國科展參賽學生學習及就業現況追蹤(劉湘瑤、蔡仁哲、陳冠利)
(四)科展指導來時路:
1.讓科展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動能與回憶(簡聿成)
2.科展顛覆與創新 跨領域玩出新把戲(馬瑪宣)
(四)教學現場:STEM實作活動:針孔相機(游家綺)
(五)森棚教官的數學題:蓋好不蓋滿(游森棚)
(六)科學讀書會:《HOW DO WE KNOW 28堂探索世界奧祕的科學必修課》(白榮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