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左腳小腿在我15歲的時候,因為嚴重的車禍而骨折斷掉,還記得那晚的深夜救護車前往急診後我就一直全身發冷不停抖澀等待著醫院緊急call骨科醫師,隔天的清晨轉往大醫院開刀,從膝蓋骨劃開一刀12公分的長度把鋼釘一路往下插進到腳踝,然後縫起來、層疊包紮紗布,被推出來手術房。
手術後的第一天醫生巡房,...
-
我的左腳小腿在我15歲的時候,因為嚴重的車禍而骨折斷掉,還記得那晚的深夜救護車前往急診後我就一直全身發冷不停抖澀等待著醫院緊急call骨科醫師,隔天的清晨轉往大醫院開刀,從膝蓋骨劃開一刀12公分的長度把鋼釘一路往下插進到腳踝,然後縫起來、層疊包紮紗布,被推出來手術房。
手術後的第一天醫生巡房,便要我開始復健彎曲我的膝蓋和腳趾,麻醉早退的我無法忍受痛楚,醫生便握住我的小腿使勁的彎曲,嚎啕大哭痛到無法控制的發抖,看著紫色的腳趾頭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我已經消失了。
鋼釘整整在我身體一整年,兩根拐杖是我當時最好的朋友。
一年後的我再次開刀取出鋼釘,看似一切重新來過只需要恢復,卻也慢慢發現,我的左小腿長歪了、我的小拇指完全沒有知覺且不能彎曲,我在天氣變天的時候,會有難以言喻的酸痛症狀。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很努力的把自己訓練成和「健康的人」一樣。許多一般跳舞的角度,因為我的左小腿與大腿角度不一致,我要特別用力彎進來小腿,卻不能動到膝蓋的角度才能一樣,因為膝蓋的開刀傷口,我不能跪,所以一定要用護膝(所以我從來沒穿緊的褲子跳舞因為這樣護膝戴不下),因為我的左小拇指不能彎曲,所以連地板的左右兩邊方式不一樣。
很少人知道這些事,應該也很少人知道我的腳曾斷掉過,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很多事情是我「自己的事」,這些痛苦不堪的回憶,卻是現在許多低潮時的養分與動力,我的意志與目標一直都是很頑固,每當遇到舞蹈上的挫折或人事物的問題,都讓我想起為了跳舞所做的這些努力,哭一哭,就繼續往前走,不能把它當作藉口或理由去停止進步。
這一年多來飽受身體上的痛苦
不斷的練習和學習新的舞風讓我身體的高壓負荷
左膝後側患有貝克式囊腫
每天的晚上都花大量的時間去放鬆甚至吃藥上場工作。
今天去抽了積水,醫生說組織液積太久太濃稠,所以身體才會吸收不了,醫生說配合復健,看看現在沒有囊腫後身體的狀況會不會恢復成以前那樣,以及往後的積水會不會復發,
都是未知
為了身體健康而陷入低潮,小故事祝福,希望每個人能找到轉換心情與身體強壯的方法,讓舞蹈伴隨著我們一輩子,與健康。
#houseling
腳趾頭骨折症狀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關於終端筋膜的心得---(下)橫軸終端筋膜 手指與肋骨
最近發現縱軸與橫軸在處理邏輯上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由端點到軀幹分別是指頭、多塊小骨、兩根旋轉骨、連接軀幹大範圍活動圓軸骨,肌肉上也是類似狀態結構,在調理上要注意的事項其實是差不多的,股四頭肌/三頭肌、脛腓骨/尺橈骨、舟骰骨/豆骰骨,在處理的想法上其實有蠻多相似之處,但是又不是完全相同的狀態,因為結構本質上有蠻明顯的差異,這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蠻有關係的,縱軸主要在於支撐,橫軸主要在於活動,橫軸的活動範圍比縱軸大非常多,關節間的愛恨情愁複雜度也就大很多,同時也意味著可以借用挪動的空間比縱軸簡單許多,這也是我在最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橫軸比較容易,只要稍微挪一挪就會變鬆,變鬆了就以為是好了,但是實際上問題沒有真正解決,直到發現怎麼每次每次都在同樣的問題無限輪迴才驚覺到有問題,經過一些思考與實驗得到結論是我"借"太多"解"太少,尤其是我師兄的頸部問題,每次每次都是一樣的問題,都解了快2年了,卻還是不見改善,直到放棄基本手法開始找張力源頭,找到身體藏著的擒拿印記才慢慢有了起色,剛好那時上完老師終端筋膜的課程,讓這個方向更加明確,必須找到手指到肋骨間筋膜的連動才算是真的解決橫軸的問題。擒拿的部分就不再敘述,可以看前面的連集。
橫軸終端筋膜處理時的”暴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很容易在”暴力”的過程中拉扯到其他的空間,拉來拉去,這邊鬆那邊就緊了,好一點症狀當下解除,但是動一動就又壞了,差一點就是症狀沒有任何改善,最慘是原本問題沒有解決還多出新的問題點,所以在處理的時候要特別小心。而且腳趾頭與手指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腳趾頭是站立時重心平衡,手指頭是精密細部操作,腳趾頭在解的時候相對暴力也相對的比較明確的方向性,平常走路習慣、扭傷、撞傷、運動習慣等,活動範圍我覺得比較好掌握,但是手指頭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手指可約略分成兩部分: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大拇指本身佔了抓握一半以上的力量,同時可動角度非常大,六條不同方向的筋讓他可以非常靈活,所以在處理終端筋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在"暴力"的過程中,不能夠把六條筋轉死也不能把皮筋骨任何一層繃死。做工或是廚師這一類需要強大握力的族群,大魚際肌群常常會很緊,要慢慢從第一指節對上才會慢慢鬆掉,最終是希望指甲周圍的皮膚都是順的。
而其他四根手指頭活動方式比較類似,手指可動的方向性比較接近,其中食指是比較常用的指頭,很多人都可以發現第一指節旋轉的比較厲害,跟常常用滑鼠、手機有關,有這種狀況的時候可以發現第一指節的紋路會特別深,壓下去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圈很緊的張力,因為太緊了,在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會比較有感一點,這一圈鬆掉之後,指甲周圍的張力也會消除很多,大拇指也有類似的情況。
另外手指常常見到的問題是戳到東西,比如打球吃蘿蔔干、撞到牆、車禍等等強大外力撞到手指、指關節造成的腫脹,就算不處理,看筋膜結構受損的程度過幾天、幾個月也會自己消腫,只是外型上可能會改變,然後漸漸地就會有一些硬皮產生,因為張力過大,自然增生的角質層,至於會不會導致活動上的限制倒也不一定,主要是看嚴重程度,理論上沒有骨折、韌帶肌肉斷裂、沒有關節變形應該可以調理到不會影響正常生活,而且腫大的地方也能夠慢慢消下去。
其實在筋膜層一些鎖的比較嚴重的地方會有硬皮產生,不管是縱橫軸都是一樣的,手有腳也有,輕一點的摸起來皮膚比較厚實或是粗粗的,嚴重一點角質層增生變成繭,如果又剛好在關節處,常常要動來動去,有時候就會自己裂開,而這個厚繭就算你用一些果酸、海鹽去做去角質,過一段時間又會反覆的長出來,那是因為結構的關係,當結構張力消失之後,這些結構導致的厚繭是會消下去的,粗糙的地方調順了之後摸起來會平滑很多。像是前一些日子有遇到一個單腳腳踝硬皮裂開,很像是香港腳,但卻有不是的例子,那個是結構造成的,之後有空再寫。
橫軸終端筋膜怎麼樣算是處理好了,其實有一點難用言語解釋,我自己的感覺是要能夠讓手指頭的皮經骨連線能夠一路對應到肋骨,我自己的經驗上,第一指節是第一個關卡,接著是豆舟狀骨與尺橈的關節面,這邊張力常常會在下臂曲肌群,還有曲池穴少海穴附近的肌腱,最後一關是肩關節,也是人體關節最複雜的地方,要活動範圍角度最大的地方,這裡就幾乎甚麼肌肉都有可能會有問題,其中蠻重要的是肩胛骨要能夠活動,而肩胛骨又是縱橫軸的交會點,這也是縱橫軸比較常會出現交互影響的地方,可能是骨盆導致肩胛骨掉不下來,也可能是鎖骨、肋骨卡住,這之中的差異還需要時間經驗累積以及手感上的培養才能慢慢體會其中的差異。最後就是肋骨與每一根手指間的對應,肋骨我自己目前感覺可以分三個區塊,背側、腹側跟側面,每一個地方對應手不同的位置,這個對應方式是從擒拿的手感來的,去找到能夠從末段甚麼地方直接擒到肋骨的感覺,然後讓這條連線是順接上的活動,最後再用擒拿做一個檢查,當然是在不把結構弄壞的前提下檢查看橫軸是否都有連上了,這是我現在建立身體藍圖,深淺層3D的結構的方法。
#橫軸終端筋膜
#手指與肋骨
2019.8.4 豆花藥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