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政府給予人民申請便捷且國際認證的「黃皮書」!】 COVID-19國際疫情仍持續蔓延中,各國陸續制定入境條件須持有疫苗接種證明,美國也考慮要求入境旅客須打完疫苗。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若民眾出國需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黃皮書)」,可持接種後黃卡、健保卡、護照至國內32家旅遊醫學醫院門診...

  • 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13:14:37
    有 121 人按讚

    【請政府給予人民申請便捷且國際認證的「黃皮書」!】

    COVID-19國際疫情仍持續蔓延中,各國陸續制定入境條件須持有疫苗接種證明,美國也考慮要求入境旅客須打完疫苗。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若民眾出國需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黃皮書)」,可持接種後黃卡、健保卡、護照至國內32家旅遊醫學醫院門診掛號,新申請者需要付200元費用及各醫院掛號費用。

    黃皮書(Yellow Book)是一種受世界認可的預防接種證明書,由各國衛生機關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及證明書格式所核發。相較過往可能僅是少數國家地區、一小部分人有這種需求,但未來COVID-19的黃皮書可能成為民眾出國必備證明文件,有此需求者恐將越來越多。倘若僅將該項轉登載作業「限縮」在32家旅醫門診掛號,是否不便民,也浪費醫療院所人力?

    再者,將黃卡上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轉登載」於黃皮書上,這只是一個單純文書作業,而非醫療行為,完全不涉及施打疫苗;與過去因黃熱病疫苗(部分國家要求出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要求)而須至特定旅醫門診掛號、進行施打疫苗後申請黃皮書的情況完全不同。政府若只是守著過去的流程,卻忘了新冠疫情與過去流行病疫情全然不同,而將黃皮書換發方式比照過往其他疫苗證明方式辦理,是否有行政怠惰之嫌?

    另外,不久之後即將開打的高端疫苗,目前因未進行三期實驗,無法獲得國際認證,未來我國若有施打高端的民眾,將施打高端疫苗的紀錄登載於「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黃皮書)」,試問世界其他各國會給予承認嗎?還是這張黃皮書僅是拿來自嗨的文件?

    🗒️衛福部疾管署∶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https://pse.is/3kynvz
    🗒️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出國之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取得方式→https://pse.is/3jrr2x
    🗒️白宮證實 美國考慮要求入境旅客須打完疫苗→https://pse.is/3dvmjm

  • 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2 21:44:00
    有 1,346 人按讚

    這幾天,AZ 疫苗是否與腦靜脈竇栓塞(CVST)有關的報導很多,也引起民眾對AZ疫苗的疑慮。

    截至3月16日,歐洲經濟區與英國共有約2000萬人施打AZ疫苗,共有18起腦靜脈竇栓塞(CVST)疑似與AZ疫苗有關。
    文獻記載,腦靜脈竇栓塞(CVST)每年約有 3-4/1,000,000 的發生率。
    專家們會去計算,這個發生率,有沒有超過「背景值」?
    如果沒有超過「背景值」,他們大概很快就會說「無關」,就像之前的死亡事件、顏面神經麻痺、甚至是一般的靜脈血栓或者是肺栓塞。
    但是,針對腦靜脈竇栓塞(CVST)案例,歐洲藥管局現階段仍無法證明這些與疫苗有直接關係,仍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我的猜測是,他們計算起來,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發生率,可能真的有比「背景值」高!
    但是,這樣就代表腦靜脈竇栓塞(CVST)和疫苗施打有關係嗎?
    我覺得不一定!這個就是我今天要談的重點:
    1. 刻意的關注,會提升一個少見疾病的診斷率!(因而提高所謂的「發生率」)
    2.少見疾病的「背景值」發生率,是有可能是被低估的。但是,隨著先進檢查,例如「有顯影的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的廣泛被使用、臨床醫師的警覺意識提高,是有可能提高診斷率,進而的提升所謂的「發生率」,因此,背景值發生率,未來也可能會被修高的。拿以前的「背景值」發生率來比較,對於診斷困難的疾病,可能不太適合。
    3.腦靜脈竇栓塞(CVST),它不像「死亡」或者是「顏面神經麻痺」那麼顯而易見、這麼「容易被確診」。
    所以,病人原來是不是就有這個疾病,還沒被診斷出來,但是,因為接受了疫苗注射,受到了比較多的關注,安排檢查相對比較寬鬆,因而被診斷出來?還是真的是在疫苗注射後引起的免疫反應所導致的,是專家們需要去釐清的,但是困難度很高。

    ==========
    腦靜脈竇栓塞(CVST)可能會產「腦中風」和「腦出血」,但是,和我們一般所知道的「腦中風」是不一樣的。
    一般我們所說的「腦中風」是因為「腦動脈」阻塞造成的。
    腦靜脈竇栓塞(CVST)相當少見,只有占腦中風比例的不到 1%,也就是100個腦中風的病人當中,不到一個是因為「腦靜脈/靜脈竇」的栓塞造成的。
    當一個疑似腦中風的病人被送到急診,醫師們大部分會先想他是「腦動脈」阻塞的中風,不太可能在第一時間想到他是腦靜脈竇栓塞(CVST)。
    只有在他的臨床或是影像「表現不太尋常」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到他可能是那小於1%的機率的腦靜脈竇栓塞(CVST)。

    腦靜脈竇栓塞(CVST)是真的很少見,每年大約只有 3-4/1,000,000 的發生率,也就是在100萬人當中,一年的時間內,也只有3、4人會發生這個病。

    更困難的是,頭痛是腦靜脈竇栓塞(CVST)最常見也是最早發生的症狀,而且可能是慢性或是亞急性,或者是時好時壞。
    也就是說,如果他的症狀只有頭痛,而且又時好時懷,那麼他很可能不會被診斷出來,因為頭痛太常見了,而且原因太多了,醫師很難會想到腦靜脈竇栓塞(CVST)這個診斷。有時候,需要到他出現其他的症狀(例如昏迷、癲癇、視力模糊),才有可能被安排做進一部的腦部檢查,因此,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診斷是很常會被忽略或延遲的。

    難上加難的是,如果他只是被安排做腦部斷層掃描(沒有打顯影劑),那麼,很高的機會,他是沒辦法被診斷出來的!(必須要做「 有顯影的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才能診斷出來)

    你可以想像,平日當中,可能就有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病人,因為頭痛出現在急診或是門診當中,而被當成是「一般頭痛」處理。
    那麼,什麼時候,他們會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呢?
    就是當這個病受到「關注」,引起醫療人員的注意,醫師就會特別多想到這個診斷,或是多加做檢查!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打完AZ疫苗而出現頭痛的病人,醫師就會覺得需要安排檢查,以確認是否有腦靜脈竇栓塞(CVST)?這些腦部影像檢查的數量,自然是比平日多!檢查一多了,是不是比較容易診斷出平日比較少被診斷的疾病呢?

    來跟各位分享一個腦靜脈竇栓塞(CVST)病人。年約40幾歲女性,經常頭痛,時好時壞,大部分自己吃止痛藥,看過幾次門診,當然,不會有人去懷疑她是腦靜脈竇栓塞(CVST),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有一回,她頭痛得很厲害(她說從來沒這麼痛過),還昏了過去,被送到急診,雖然已經清醒,當然,這個時候,她就會被安排做腦部斷層掃描(CT)了,只是此時,急診醫師想的是另一個比較常見的診斷:「腦動脈瘤破裂併蜘蛛網下出血」。結果,電腦斷層是「正常!」,所以,如果她此時症狀改善,她就會被放回家。

    可是,她在此時吐了,還昏了過去。急診醫師馬上多了幾個可能的診斷:腦炎、腦膜炎、小腦或腦幹梗塞... 所以就會再多安排一些檢查,包括腦脊髓液(CSF)檢查,和腦部核磁共振(MRI)。腦脊髓液有一點點異常,於是她被當成病毒性腦炎先治療了。然後腦部核磁共振(MRI)發現了小腦有個很小的中風,也可能就此「結案」!

    可是,珍貴的是,急診醫師在安排腦部核磁共振(MRI)檢查的時候,有先和腦神經科醫師討論過,而這位腦神經科醫師因為最近剛好有診治過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病人,於是就請急診醫師加做了一個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針對一般疑似腦中風的病人,是不會安排MRV檢查的),然後,這個病人的腦靜脈竇栓塞(CVST),就這樣被診斷出來了!

    各位知道,接下來,急診醫師看到類似年紀的女性頭痛來,腦海裡就會閃過「腦靜脈竇栓塞(CVST)」這個可能性,可能就會放寬安排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當然,大部分檢查起來,應該都會是「正常」的。但是,也有遇到,就因為大家的「警覺意識」增加了,而連續「抓到」兩個腦靜脈竇栓塞(CVST)病人的情況!

    前面的介紹,主要是要讓大家知道,面對一個少見的疾病,媒體的報導、醫師的關注、被提醒要留意,是有可能增加它的「發生率」的!(實際上是診斷率的提升)

    如果,現在醫師們被告知,要注意,打了AZ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腦靜脈竇栓塞(CVST)。
    那麼,此時,某位年輕經常頭痛的女性、時好時壞,但是,她在打完疫苗以後,覺得比平常痛,所以去看急診。
    你想想看,她會不會比較容易被安排做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
    而她,萬一原來就有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問題,會不會在大家都關注的此時,比較容易被診斷出來?當然會!
    那她的這個腦靜脈竇栓塞(CVST),到底是巧合的被診斷出來?還是真的是打疫苗造成的?就很難釐清了。

    沒有在打疫苗的時候,全國每天都有人死亡或顏面神經麻痺,但是,在大量民眾施打疫苗以後,就有可能剛好本來因為自己本身的慢性病而死亡的人(或是剛好發生顏面神經麻痺),他剛剛在前幾天有打過疫苗。這些死亡/或者有顏面神經麻痺的人,就會被媒體和民眾以為是因為疫苗造成的!但是,專家們會試著努力的去瞭解兩者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其中最重要的比對,就是這些情況的「發生率」有沒有比「背景值」高?
    例如: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約是每年每十萬人有13到34個案,在施打疫苗期間,經過施打總人數和時間區間計算的發生率,如果沒有顯著的比「背景值」高,那麼,我們就很難說,顏面神經麻痺和施打疫苗有因果關係。

    ==========
    另外一個問題是,COVID-19本身,就被報導過,可能與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發生有關。

    伊朗報告第一例COVID-19和腦靜脈竇栓塞(CVST)相關的病例
    這是一位65歲男性(不是一般臨床上見到的腦靜脈竇栓塞CVST的高危險群)
    以意識障礙、癲癇來表現,
    斷層掃描發現右側顳葉梗塞性出血
    因為位置不是常見的大腦梗塞,所以在核磁共振時,加做了核磁共振靜脈攝影(MRV)
    因而診斷出少見的腦靜脈竇栓塞(CVST)

    醫師們回頭再看看他的肺部斷層掃描,既使他沒有呼吸道症狀,想說也給他加驗一下COVID-19 PCR,結果竟然是陽性!
    文獻:
    10.1016/j.neurol.2020.04.013

    由於現在疫苗在歐美是全面施打的情況,包括已經感染過COVID-19的病人(可能無症狀,病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曾經被感染)。
    如果病人打完疫苗後,被診斷有腦靜脈竇栓塞(CVST),可能還是需要再驗一下COVID-19 PCR(甚至是抗體),釐清它是到底是感染後造成的?還是打疫苗造成的?同樣的,這樣的區分,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短時期內,恐怕很難說,腦靜脈竇栓塞(CVST) 的發生是和AZ 疫苗施打有關,即使它的發生率真的有比較高。

  • 腦脊髓膜炎疫苗要打嗎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26 22:00:01
    有 1,078 人按讚

    【並非每位寶包都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媽媽:「阿包醫生,我家一歲半的兒子之前有打過四劑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今天可以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嗎?」
     
    阿包醫生:「我已經很久沒遇到有寶包要來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了耶!不過先問一下,寶包身體有什麼特別的狀況嗎?或是有什麼原因要打這支疫苗?」
     
    媽媽:「因為最近批踢踢媽寶版有媽媽分享四歲的孩子因為肺炎鏈球菌造成腦膜炎住院的文章,而且她說那隻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剛好13價疫苗沒有保護呀!所以我才想說趕緊帶兒子來補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阿包醫生:「喔!原來如此,現在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要自費,不過目前我們診所也沒有進這支疫苗,重點是妳的寶包未滿兩歲也不建議施打呀!」
     
    =====
    肺炎鏈球菌屬於革蘭氏陽性細菌,目前約有九十幾種血清型。傳染方式經由飛沫傳染,寄生在人體的鼻咽部,當免疫能力不佳時可能受到感染,它最常造成孩童的支氣管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吸呼道感染症。
     
    此外它也能導致多種侵襲性的疾病,例如大葉性肺炎合併膿胸、敗血症、腦膜炎等,尤其5歲以下的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是最易被侵犯的族群,極易造成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治療方式也是以抗生素為主,但隨著病菌抗藥性的增加,臨床上抗生素的選擇更加困難。好在1983年23價多醣體疫苗的上市,接著是2000年的 7價結合型疫苗,到2010年的13價結合型疫苗,都大幅降低孩童的罹病率及致死率。
     
    🎯認識兩種疫苗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適用於出生滿6週以上幼兒、青少年、成人與長者。
     
    疫苗仿單建議施打時程分別為二個月、四個月、六個月、一歲,總共四劑,但由於不同國家疫苗政策不一,衡量經濟成本與保護效益,全世界也有一半的國家選擇只打三劑疫苗,台灣目前公費補助三劑。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兩歲以上兒童。
     
    利用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但由於小於兩歲的寶包這部分免疫反應發展不完全,所以產生抗體效果不彰,目前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寶包施打。
     
    =====
    ㊙#爸媽可以怎麼做?
    1.定期帶寶包接種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二個月、四個月、一歲)
    2.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在六個月時自費施打一劑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3.寶包若有以下狀況,建議在兩歲後由醫師評估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包含愛滋病毒感染者)
    ✔人工耳植入者
    ✔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先天性發紺性心臟病(包含心臟衰竭)、慢性肺臟病(氣喘除外)、糖尿病等
    ✔腦脊髓液滲漏者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