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腓骨骨折症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腓骨骨折症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腓骨骨折症狀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95的網紅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個關於身體資訊的心得(上)---足部硬皮、皮屑 人體就像是一個非常大型的工廠,在不同的地方各有自己一套邏輯系統運行與使用的模式,遇到一些變化也會自行去做調整、代償使整體能夠繼續運行下去,真的是非常精密也非常有趣,中西醫都在研究其中的奧妙,從不同方向探討找尋線索、提出假說、實證驗證,至今也沒有人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是穿高跟鞋還是運動打球,很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腳踝扭傷!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像是知名的NBA球員-Stephen Curry就是「翻腳刀」的常客。究竟腳踝扭傷的高危險群是哪些人?受傷後的正確處置又是什麼呢?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一次解答! 腳踝扭傷如何發生...
腓骨骨折症狀 在 物理治療師 啊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6:14:53
👨🏻⚕️今天分享一下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先簡單介紹Osgood-Schlatter disease 📍Osgood-Schlatter disease是其中一個常見造成好動的青少年的膝蓋前側疼痛的原因,也常常和髕骨肌腱炎 (patellar tendin...
-
腓骨骨折症狀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08 20:04:49無論是穿高跟鞋還是運動打球,很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腳踝扭傷!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像是知名的NBA球員-Stephen Curry就是「翻腳刀」的常客。究竟腳踝扭傷的高危險群是哪些人?受傷後的正確處置又是什麼呢?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一次解答!
腳踝扭傷如何發生?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蔡永裕主任指出,腳踝扭傷是發生在腳落地的瞬間,差不多0.3∼0.4秒之間。「因為落地時不穩,導致腳掌外側著地,而產生所謂翻腳刀的現象。」他說明,通常好發的高危險群多以「扁平足」為主。
腳踝扭傷正確的處置方式
1、冰敷
腳踝扭到時,我們常常會拿冰袋冰敷患部,蔡永裕主任指出,冰敷能讓腫脹得到適度的控制,同時可以降低疼痛的感覺,所以若有上述症狀,都會建議先冰敷。建議以冰:水=1:1(包)的方式使用。
2、觀察患部是否持續腫脹
3、注意能否踏地:無法踏地則可能是骨折。
錯誤的處置方式:放血
放血的同時會傷害到其他軟組織,反而無法達到消腫的目的。
腳踝扭傷能根治嗎?
蔡永裕主任提及,腳踝扭傷是發生在瞬間的意外。一般約7∼10天就可痊癒。若超過這個時間還沒有好,就建議就醫治療。若腳踝有腫脹症狀,復原時間則會拉長,大概需要4∼6周。
若超過4∼6周都還沒痊癒,腳踝仍持續腫脹,可能就需要就醫進行手術。?腫脹會讓腳踝不穩定,因此需要外科開刀處理。」
腳踝扭傷能使用護具嗎?
蔡永裕主任表示,腳踝腫脹的時期會建議使用「加壓式護具」,減輕腫脹現象,同時配合適度運動,通常復原情形都十分良好。
腳踝扭傷緩解運動
短足運動
1、將腳掌置於平面。
2、腳踝置於膝蓋正下方,患者站坐皆可。
3、將大腳趾朝跟骨方向移動,此時可看到足弓增高。
4、放開回復原狀,來回重複10次即可。
腓腸肌運動
1、身體向右旋轉90度,此時右腳大腳趾會微微抬高。
2、將右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右側的腓骨腸肌。
3、身體向左旋轉90度,此時換左腳大腳趾微微抬高。
4、再將左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左側的腓骨腸肌。
5、恢復原本姿勢,每天、每小時做10次即可。
踮腳尖運動
1、站姿,雙腳及膝蓋朝前方。
2、雙腳與肩同寬
3、雙手肘成90度置於牆面。
4、開始踮腳尖,來回10次即可。
【相關影音】
足底筋膜炎 要如何正確舒緩? 【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BWxN5DwR57g
選鞋6原則+2招腳部按摩【廖昀君物理治療師/ 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RE31NucPcsk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早安健康】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足底筋膜炎踩地、走久就會痛!醫師:一招踩樓梯可舒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693
腳踝扭傷不落病根!6伸展動作復健踝關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012
踮腳、單腳站立練腳力!預防足底筋膜炎、翻腳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45
#蔡永裕 #扭傷 #腳踝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腓骨骨折症狀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關於身體資訊的心得(上)---足部硬皮、皮屑
人體就像是一個非常大型的工廠,在不同的地方各有自己一套邏輯系統運行與使用的模式,遇到一些變化也會自行去做調整、代償使整體能夠繼續運行下去,真的是非常精密也非常有趣,中西醫都在研究其中的奧妙,從不同方向探討找尋線索、提出假說、實證驗證,至今也沒有人敢說真正的透徹整個人體運作的方式與體系,不管是中醫西醫都一樣,不同的時空背景、資源、科技造就出不同的看法,也不斷找到更對的方式,身體種種的跡象其實都透露出非常多的資訊,怎麼正確的解碼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解決不適就是一種邏輯思考的展現,最近剛好遇到幾個跟皮膚有關的狀況,今天先講一個非常有趣情況,本來是來是右大腿骨折後的痠痛,後來處理左腳類似香港腳硬皮、脫皮、皮屑的狀況。
狀況是這樣的,幾年前車禍右大腿骨折,久坐走路右腰會很酸痛且不能快走不能跑,經過三、四次的調理把右胯從骨盆、股骨、髂脛束、足弓放鬆後腰痠的狀況就好很多,快走、跑也沒甚麼問題了,再加上詹醫師把開刀處的沾黏處針開,維持的狀況很不錯。原本是預定要來確定結構有沒有再因為日常生活歪斜緊繃,在處理的過程中發現左腳的腳踝隔著襪子摸起來怪怪的,如果不處理的話感覺會慢慢拉歪結構,就想說用剛學到的終端筋膜的概念下去處理讓足弓更好一點。
穿襪子的情況下想要轉終端筋膜本來就有一點難度,再加上左腳的筋膜真的很緊,隔著襪子有一點難摸清楚張力結構狀態,就請他把襪子脫了,一脫襪子發現左腳看起來很像是嚴重香港腳的狀況,很多硬皮、脫皮跟皮屑,這也是目前找詹醫生的主要目的,只有一隻腳有,另一腳沒有,不太像是典型的香港腳症狀,外觀類似,但是不會癢,也沒有味道,摸起來發現腳刀處、內踝處的皮膚非常粗糙,而且皮屑明顯比較多,一問之下才知道左腳踝是車禍的時候機車壓到,之後慢慢的就變成這樣了,抹乳液、擦藥有所改善,但沒辦法完全根治,也沒有惡化就一直是那個樣子。
在處理終端筋膜的過程中發現張力不是在皮層或是筋層而是在骨層,不管怎麼暴力轉指甲皮層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反而是在挪動整個足弓的時候皮層才會慢慢變得可動的感覺。我想應該是被壓到的瞬間力量太大使骨頭發生了一些位移,而且在上面壓了一小段時間導致骨性結構卡住,因此深層的筋膜張力很大又是鎖住的,還好是非慣用腳所以比較沒有太大的影響,在加上之前已經把整體筋膜理順了所以日常作息還算可以。但局部的張力是很大的,原因是深淺層沒有對位,深層拉扯淺層皮膚導致皮膚張力很大,就像是一塊布被拉得很緊,摸起來上面的纖維就會很明顯摩擦力很大的感覺,再加上日常使用的拉扯,只好增生變厚去抵抗那個張力,過厚的角質層脫落的皮屑因此會蠻明顯的。
處理骨層筋膜的時後有兩種邏輯,用骨去對筋或是用外層去對骨,老師常用穿衣服來比喻,用手去穿衣服或是拉衣服去對手的概念,這邊我是用骨去對筋,把足弓的幾塊重要小骨依序對上,先對跟骨,接著依序是距骨、舟狀骨、骰骨、契狀骨,調理了三至四次,每次間隔2-3周,每一次調理完的當下摸皮膚的感覺就沒有那麼粗糙,雖然皮膚的厚度和皮屑還是在,但是下一次來的時候皮屑跟厚皮的狀態都有好一點,最後一次調理完之後當下皮膚摸起來的感覺就跟另一腳一樣了,再來她剛好就出差了,沒有看到最後的狀況是如何,我想狀況應該會好很多。
藥師叮嚀一下,如果真的是香港腳還是要擦藥阿,因為香港腳是黴菌感染,要記得一個療程是28天才比較不容易復發,因為黴菌會有孢子去度過險惡的環境,如果黴菌跑到指甲就變成灰指甲,那個要擦特殊劑型的水劑藥效才有辦法穿過指甲到達患處,一般藥膏是沒有辦法的喔,而且療程會比較長,看狀況可能要到一年,另外也有口服的香港腳藥,不過有的會傷肝,想要服用記得先找醫生藥師諮詢喔。
之前也有遇過類似的狀況,既沒有明顯走路會不舒服的狀況,也沒有明顯的角質增生或是皮屑,而是在不該出現關節橫紋處出現很深很長的橫紋,剛好那個位置在跟距骨之間,應該是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次非常嚴重的腳踝扭傷導致的,跟距骨間的錯位導致骨層筋膜張力過大,一直往內拉扯,就顯現在皮層上面,在把跟距骨之前的相對位置跟脛腓骨對上回到足弓系統內之後,那個很深的紋路一下子馬上就變得不明顯了。
林氏傷科手法思維跟豆花之前所學的醫學理論真的有很大一段差距,對於人體的觀察與看法的入手點不同,但畢竟對象都是人,基本生理學、解剖學都是一樣的,骨頭、肌肉、韌帶等相對位置只要你是人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不過對與如何使用的邏輯就有很大的差異了,而這個部分跟豆花習武10多年對於身體的感覺比較類似,現在還在繼續專研之中,畢竟實際操作傷科就像對練一樣,有時候自己練覺得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遇到對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結構不好的外顯因素很多喔
2019.8.14 豆花藥傷科
腓骨骨折症狀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關於終端筋膜的心得---(下)橫軸終端筋膜 手指與肋骨
最近發現縱軸與橫軸在處理邏輯上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由端點到軀幹分別是指頭、多塊小骨、兩根旋轉骨、連接軀幹大範圍活動圓軸骨,肌肉上也是類似狀態結構,在調理上要注意的事項其實是差不多的,股四頭肌/三頭肌、脛腓骨/尺橈骨、舟骰骨/豆骰骨,在處理的想法上其實有蠻多相似之處,但是又不是完全相同的狀態,因為結構本質上有蠻明顯的差異,這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蠻有關係的,縱軸主要在於支撐,橫軸主要在於活動,橫軸的活動範圍比縱軸大非常多,關節間的愛恨情愁複雜度也就大很多,同時也意味著可以借用挪動的空間比縱軸簡單許多,這也是我在最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橫軸比較容易,只要稍微挪一挪就會變鬆,變鬆了就以為是好了,但是實際上問題沒有真正解決,直到發現怎麼每次每次都在同樣的問題無限輪迴才驚覺到有問題,經過一些思考與實驗得到結論是我"借"太多"解"太少,尤其是我師兄的頸部問題,每次每次都是一樣的問題,都解了快2年了,卻還是不見改善,直到放棄基本手法開始找張力源頭,找到身體藏著的擒拿印記才慢慢有了起色,剛好那時上完老師終端筋膜的課程,讓這個方向更加明確,必須找到手指到肋骨間筋膜的連動才算是真的解決橫軸的問題。擒拿的部分就不再敘述,可以看前面的連集。
橫軸終端筋膜處理時的”暴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很容易在”暴力”的過程中拉扯到其他的空間,拉來拉去,這邊鬆那邊就緊了,好一點症狀當下解除,但是動一動就又壞了,差一點就是症狀沒有任何改善,最慘是原本問題沒有解決還多出新的問題點,所以在處理的時候要特別小心。而且腳趾頭與手指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腳趾頭是站立時重心平衡,手指頭是精密細部操作,腳趾頭在解的時候相對暴力也相對的比較明確的方向性,平常走路習慣、扭傷、撞傷、運動習慣等,活動範圍我覺得比較好掌握,但是手指頭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手指可約略分成兩部分: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大拇指本身佔了抓握一半以上的力量,同時可動角度非常大,六條不同方向的筋讓他可以非常靈活,所以在處理終端筋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在"暴力"的過程中,不能夠把六條筋轉死也不能把皮筋骨任何一層繃死。做工或是廚師這一類需要強大握力的族群,大魚際肌群常常會很緊,要慢慢從第一指節對上才會慢慢鬆掉,最終是希望指甲周圍的皮膚都是順的。
而其他四根手指頭活動方式比較類似,手指可動的方向性比較接近,其中食指是比較常用的指頭,很多人都可以發現第一指節旋轉的比較厲害,跟常常用滑鼠、手機有關,有這種狀況的時候可以發現第一指節的紋路會特別深,壓下去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圈很緊的張力,因為太緊了,在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會比較有感一點,這一圈鬆掉之後,指甲周圍的張力也會消除很多,大拇指也有類似的情況。
另外手指常常見到的問題是戳到東西,比如打球吃蘿蔔干、撞到牆、車禍等等強大外力撞到手指、指關節造成的腫脹,就算不處理,看筋膜結構受損的程度過幾天、幾個月也會自己消腫,只是外型上可能會改變,然後漸漸地就會有一些硬皮產生,因為張力過大,自然增生的角質層,至於會不會導致活動上的限制倒也不一定,主要是看嚴重程度,理論上沒有骨折、韌帶肌肉斷裂、沒有關節變形應該可以調理到不會影響正常生活,而且腫大的地方也能夠慢慢消下去。
其實在筋膜層一些鎖的比較嚴重的地方會有硬皮產生,不管是縱橫軸都是一樣的,手有腳也有,輕一點的摸起來皮膚比較厚實或是粗粗的,嚴重一點角質層增生變成繭,如果又剛好在關節處,常常要動來動去,有時候就會自己裂開,而這個厚繭就算你用一些果酸、海鹽去做去角質,過一段時間又會反覆的長出來,那是因為結構的關係,當結構張力消失之後,這些結構導致的厚繭是會消下去的,粗糙的地方調順了之後摸起來會平滑很多。像是前一些日子有遇到一個單腳腳踝硬皮裂開,很像是香港腳,但卻有不是的例子,那個是結構造成的,之後有空再寫。
橫軸終端筋膜怎麼樣算是處理好了,其實有一點難用言語解釋,我自己的感覺是要能夠讓手指頭的皮經骨連線能夠一路對應到肋骨,我自己的經驗上,第一指節是第一個關卡,接著是豆舟狀骨與尺橈的關節面,這邊張力常常會在下臂曲肌群,還有曲池穴少海穴附近的肌腱,最後一關是肩關節,也是人體關節最複雜的地方,要活動範圍角度最大的地方,這裡就幾乎甚麼肌肉都有可能會有問題,其中蠻重要的是肩胛骨要能夠活動,而肩胛骨又是縱橫軸的交會點,這也是縱橫軸比較常會出現交互影響的地方,可能是骨盆導致肩胛骨掉不下來,也可能是鎖骨、肋骨卡住,這之中的差異還需要時間經驗累積以及手感上的培養才能慢慢體會其中的差異。最後就是肋骨與每一根手指間的對應,肋骨我自己目前感覺可以分三個區塊,背側、腹側跟側面,每一個地方對應手不同的位置,這個對應方式是從擒拿的手感來的,去找到能夠從末段甚麼地方直接擒到肋骨的感覺,然後讓這條連線是順接上的活動,最後再用擒拿做一個檢查,當然是在不把結構弄壞的前提下檢查看橫軸是否都有連上了,這是我現在建立身體藍圖,深淺層3D的結構的方法。
#橫軸終端筋膜
#手指與肋骨
2019.8.4 豆花藥傷科
腓骨骨折症狀 在 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8. 路跑者的壓力(疲勞)性骨折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症狀的個案,一位因為路跑運動而導致左脛骨壓力性骨折的跑友,前來治療時骨折已經痊癒,但是在跑步過程中會覺得左小腿內側有緊繃感,因此來尋求治療協助。
行走時有行走步態,跑步時當然也有跑步的步態(如圖一),因為跑步的下肢動作,會給予下肢的骨頭重複性的地面反作用力撞擊,因而會在小腿前側產生疼痛感(如圖二),也可能就產生所謂的壓力性骨折,而常發生小腿壓力性骨折的位置也有統計出來(如圖三)。
這位跑友壓力性骨折的位置發生在脛骨(如圖四),由於骨折的狀況通常是縱向的骨裂,所以X光片有時會拍攝不出來,X光片如能拍攝出來就可以發現是斜向骨裂(如圖五),如果拍攝不出來,就得尋求另外的影像學照影檢查(如圖六)。
骨頭在骨折之後,會有一定的癒合過程(如圖七),在完全癒合之後表層的骨膜或是相關的筋膜軟組織,會有不平整的現象,甚至會有明顯的結節產生,如同我在這位跑友小腿上觸診到的情形,因為骨折處在小腿內側,因此癒合過程中,也產生了對比目魚肌筋膜的沾黏(如圖八),如此才導致這位跑友在跑步過程中,一直都會覺得小腿內側緊繃。
治療的過程除了去鬆開脛骨上骨折癒後產生的結節,也要進行比目魚肌筋膜沾黏的處理,觸診起來的範圍大致上有1公分X3公分的大小,以上這兩項主要的狀況處理完畢後,還要思考後續的部分。
一是左小腿的腳板在未承重時會有外翻的現象,這部分可以很輕易地得到結論,因為跑友目前左右兩小腿的腿圍大約差了2吋,所以目前跑步時,會徵招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之外的深層肌群,比如脛後肌(如圖九),另外左脛骨粗隆與腓骨頭的距離也比右腳還大,這表示膝國窩後方的膕肌(如圖十)在跑步時,也收縮的過多,這點確實在觀察跑友步態時,發現脛骨會明顯向內旋,這些肌肉都需要去放鬆。
在治療過後,請跑友做小跑步觀察跑步的步態,可以明顯看到左小腿在做向後勾腳的動作明顯大很多,離地較高(如圖十一示意),著地的時間也較短暫,主因就是左小腿肌肉無力,在單腳承重時,身體為了避免跌倒以及要讓重心快速轉換到右腳,所以產生了跑姿步態改變的情形,這還需要一段時間小腿的肌力訓練和本體感覺訓練,才能讓跑姿恢復到正常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