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腎臟科看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腎臟科看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腎臟科看什麼產品中有15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901的網紅Vintage X Modern 復古小姐的現代媽咪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早到現在移動了好幾個地方。 先送孩子們去學校,到醫院掛號幫孩子排檢查,跑一趟東港辦事順便吃點生魚片再回來,歇一下準備下半場接孩子們回家,晚飯後還要帶三寶眼科回診追蹤一下視力。 看到網路上文章說有些小學生近視一年增加100度,姊姊上小學後每天都有不少作業,她又很喜歡繪畫與手作,真的是讓媽媽放心不...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常常好食Good F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因為腎臟是沉默器官,罹病初期幾乎不痛也不癢,因此有96%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慢性腎臟病,幾乎都是等到發現後就已經要洗腎了。腎臟病又稱尿毒病,而台灣是尿毒之島,尿毒症的發生率跟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名,而且已經第一名二十年了,這次就由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來告訴我們到底該...
「腎臟科看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Iris Y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邱猩猩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Vintage X Modern 復古小姐的現代媽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馬可老師的地中海料理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腎臟科看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腎臟科看什麼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41:45
. 【2021東基:門診見習篇】 . 之所以喜歡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出去見習,是因為可以一窺不同地區的醫療現況。新制公費生升任主治醫師後要下鄉六年,也可趁機看看未來下鄉環境大概如何。受疫情影響,加上過去幾次見習已經參與過多次IDS、居家醫療,所以這次來到台東以門診見習為主。以下分享最有印象的感染科、洗腎...
腎臟科看什麼 在 Iris Y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4:26:07
育兒到現在 奧莉一直有吃不胖的問題(好像很令人羨慕) 出生2640g很正常的體重 滿月不到3kg現在五個月5kg 換了超多奶粉、奶嘴效果僅有限 別人喝就胖嘟嘟 奧莉喝就不長肉肉 奧莉2個多月的時候帶去高雄榮總 抽血驗尿做腦波(遺傳代謝內分泌科權威醫生小兒主任) 報告一切正常,讓我放心許多 昨天因...
腎臟科看什麼 在 邱猩猩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3 15:00:55
👶:馬麻~剛那是誰? 🦍:是詐騙唷! 家裡電話響起~ 健保局電腦打來說健保卡有異常使用的情況,有疑問請按9 當然按了9,心裡想沒人會留樓上家裡電話啊! 🤥:你好!請問什麼問題! 🦍:ㄜ⋯打來說健保異常! 🤥:喔!請提供身分證字號我們來查詢 🦍:它沒說是誰啊 🤥那我一個個幫你查詢 🦍:(自己的身分...
-
腎臟科看什麼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6 13:57:10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因為腎臟是沉默器官,罹病初期幾乎不痛也不癢,因此有96%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慢性腎臟病,幾乎都是等到發現後就已經要洗腎了。腎臟病又稱尿毒病,而台灣是尿毒之島,尿毒症的發生率跟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名,而且已經第一名二十年了,這次就由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來告訴我們到底該怎麼樣保護腎臟健康!
#腎臟病飲食 #腎臟病前兆 #腎臟病逆轉
➤「逆轉腎臟病這樣做」(文章):https://pse.is/3dfdsd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
腎臟科看什麼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12 10:55:07江守山醫師當內科醫師近30年,發現民眾常常生病了,就認為要吃很多藥這個病才會好,事實上也不去管這個病的原因是什麼,不管是不是可以根治這個疾病,然後長期就靠著慢性病處方箋維生,難道生病一定得長期吃藥才能治癒嗎?一起來看看如何逆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吧!
#逆轉三高 #降血糖 #降血壓
➤「逆轉三高、慢性病這樣做」(文章):https://pse.is/3dr4v6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
腎臟科看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02 09:08:40本集主題:「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是藥三分毒,腎臟科醫師最知道,
慢性病長期吃藥會帶來多少副作用?
▌國人平均1年看診高達15次,是美國的5倍!
▌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生病了,該怎麼辦?」得到的答案不外乎:看醫生呀、吃藥囉、不舒服不能拖,要及早檢查治療等等的回應。很多人一生病的立即反應,不外乎是找醫生開藥治病。
以三高為例,台灣醫師通常都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而且不能停藥……」最後就是大家領著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結果,藥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重,身體卻越來越差!
本書作者江守山醫師擁有腎臟科專業學識與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長期大量鑽研國內外醫學研究,他從多不勝數的醫學研究及臨床經驗中發現,藥物並非改善疾病的唯一選擇,而門診中也有不少患者不想長期與藥為伍,接受了非藥物治療而獲得良好改善,這些在書中江醫師都樂意與大家分享。
我們常說藥物治標不治本,每一種疾病都有其造成原因,那才是「本」。從根本控制、調整,就有機會擺脫藥物人生,追求真正的健康。這是江醫師對自己的期許,也是身為醫師的責任與義務。
▌從演化角度檢證,身體習慣什麼,就對健康有好處!
▌對身體有益的食物、生活習慣,絕對經得起演化考驗!
江守山醫師指出,不論在飲食選擇、生活型態等各方面,符合演化慣性對健康而言是比較安全的,越晚出現則越危險,對身體的影響會比較劇烈。
例如,約在140年前,以甜食愛好者救星姿態出現的代糖,不僅對減重沒幫助,反而容易讓血糖上升更快,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有害而無益。又例如,現代人一天24小時幾乎都在冷氣房中度過,漸漸身體開始出現頭暈、頭痛、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等等不適延伸出的「冷氣病」。
回溯人類與食物的接觸歷程,我們能清楚知道人類最早接觸、最習慣的是海產,並非米飯或肉類。在演化上,江醫師主張最適合人類的飲食是「食物中沒有腳的優於1隻腳;1隻腳優於2隻腳;2隻腳優於4隻腳。」也就是海產>菇蕈蔬菜>禽類>豬牛羊。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腎臟科看什麼 在 Vintage X Modern 復古小姐的現代媽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早到現在移動了好幾個地方。
先送孩子們去學校,到醫院掛號幫孩子排檢查,跑一趟東港辦事順便吃點生魚片再回來,歇一下準備下半場接孩子們回家,晚飯後還要帶三寶眼科回診追蹤一下視力。
看到網路上文章說有些小學生近視一年增加100度,姊姊上小學後每天都有不少作業,她又很喜歡繪畫與手作,真的是讓媽媽放心不下。😅
今天是我第一次去東港,到華僑市場停車場下車時撲鼻而來的海風,立刻確認了來到海邊的事實。😄
平常的我應該沒有這麼難搞(老公一定會說:妳就是!)。每次到海邊玩一蹲下我往往是那個拉不走的人,只是我今天穿了新裙子,走進了攤販時不時就往外潑倒海水的魚市場,那感覺就像小時候路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砰!」的爆米香攤子一樣,有點心驚。
說真的,此時此刻我沒辦法放鬆享受這樣的氛圍,忍不住想起海岸村恰恰恰剛來到魚市場裡面打工的尹惠珍🤣🤣
最後一張圖是前陣子由於姊姊有疑似頻尿的困擾,那天是周六,我們平常去的診所連停車場都爆滿,我只好找一家新開的診所帶她去看,想說也許人會比較少,沒想到我們卻誤打誤撞在新診所看到了小兒腎臟科醫師(正是我們需要的)。雖然一樣等了很久,不過我覺得好值得。醫生除了仔細跟孩子問診之外,還親自帶著孩子到另外一個房間衛教,示範如廁後應該如何擦拭。我覺得這個真的好重要啊!!
身為媽媽,其實我們很多人小時候學習到的尿尿後擦拭方法並非正確的。❌
簡單來說,醫生示範的方法是,一張衛生紙對折兩次,然後放在中指上面,用整根中指貼著著尿道口左側和右側按壓(類似V字),接著衛生紙再對折一次,按壓靠近肛門口的地方。
不要用前後拉扯的方式。
小孩有時候說尿尿的地方痛,其實不見得是發炎,而是擦拭方法不當造成,例如:太用力。
會提到這件事是因為早上去醫院幫孩子排後續檢查,想起上次這個看診經驗,分享給大家。
安安十全婦幼診所的王一帆醫生,真的是很細心的女醫師,不過看她的診要有耐心等待喔!(櫃檯貼心提醒😅)
腎臟科看什麼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青壯年捧有,請一定要多注意自身健康喔
跟大家分享我的減重與健康故事
可能是因為行業別的關係,可以看到一個疾病長年發展的軌跡
以前在成大腎臟科受訓的時候,真的會逐步看到一個人的腎臟是怎麼慢慢壞掉,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的
一方面是在兒科看到孩子如朝陽般升起
另一面是在內科看到長者逐漸走向夕陽
感慨很多
這波新冠疫苗施打,讓我接觸到了非常多長者
一樣是 80 歲,有的滿身病痛,有的非常健康
這再次告訴我們,為了以後的健康,現在一定要特別注意
對於新冠肺炎來說,肥胖是高風險因子之一
我的 BMI 雖然不高,但自知體脂應該不低
因此打從去年的五月開始,執行了全面的健康計畫
在開始啟動計畫前,我在自家診所自費抽血做了一堆指標檢查
其中有一項關鍵的就是“HOMA-IR”
這個是胰島素阻抗的指標
什麼意思?胰島素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去降低血糖
如果胰島素阻抗越高,表示胰臟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使血糖下降。有點類似電阻的概念。
長期的胰島素阻抗,會導致胰臟過度工作
當胰臟再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可能就開始糖尿病了
一開始的指標是偏高的,也把我嚇到,但也因此產生足夠的動力
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讓體脂下降10% 以上,也增加了一部分的肌肉
然後再追蹤,就發現我的 HOMA-IR 就掉到正常健康的水準
甚感欣慰😊😊😊
經過一年了。體脂率還是維持著,三級期間略升了 2%,還好最近又開始降回來了😂😂😂
=====================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現代的許多文明病,是長期累積出來的
現代人的壽命都很長。長壽並不可怕。不健康的長壽才是折磨人的事情。
可能現在已經步入中年,特別有感。
因此想提醒大家,趁現在身體還不錯,一定要多注意健康喔!
越重視自己的健康,身體會給您回報的!
腎臟科看什麼 在 馬可老師的地中海料理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馬可老師上新聞挖挖哇⁉️
別懷疑你沒看錯
連老師我自己也意想不到
竟然會接到的通告是~
鄭弘儀大哥主持的
#新聞挖挖哇
跟大家聊聊最拿手的健康飲食
與癌症病人的飲食照護
節目中弘儀大哥也
點出了幾個照顧癌症家人
的幾個重點
例如:
癌症病患家屬最怕別人熱心與
好心建議?
癌症病人最後被
癌細胞消磨光生存意志怎麼辦?
節目中鳳書姐也分享了
全心全意照顧癌症父親時的
點點滴滴、更專業的是
鳳書姐把這些過程全面記錄下來
集合成冊出了一本
造福癌症家屬的新書~
#高效率癌症照顧新法
才是令我佩服
節目中馬可也分享了
如何吃,讓癌友有體力
繼續抵抗病魔的動力
尤其是在健康飲食方面~
以我個人照顧過的經驗
我都會先去問家人比較喜歡
吃什麼樣的食材、還有調理手法
畢竟癌症病人在面對治療的時候,其實心裡的壓力跟不適應已經很多了
如果你常常逼著他吃不喜歡的
食物、其實他吃東西的動力就更小。
隨著治療的沒胃口你更應該多煮一些他喜歡吃的食物,
然後在這些食物中改變調理的元素或手法
………………………..
鄭大哥問1~
化療要怎麼吃才營養健康?
在陪伴家人詢問醫生好朋友的
治療過程中、其實發覺
癌症病人蛋白質的補充很重要、因為多補充蛋白質也就是
好的白肉、與各種優質的蛋白質
這些會讓癌症病人更有體力
去進行一波接一波的治療
再適當的加入一些原形營養素
因為我們會生病其實就是
身體內部在發炎
所以配合地中海飲食的
抗發炎的元素
我照顧家人時都是先從
好油脂下手
(因為本身是品油師的關係)
像是
亞麻仁油中的omega-3
冷壓初榨橄欖油中的omega-9
薑黃中的薑黃素
青菜水果中的葉黃素花青素這些等等~~
講穿了就是天天補充
好的蛋白質加上好的油脂
五色甚至到7色蔬果
然後以病人本身習慣的料理手法做給他吃!
像是家人比較喜歡吃中式料理
例如像是~蔥爆牛肉、彩椒雞丁這一類的料理
我就會用橄欖油下去炒
多加一點青花菜、彩椒
最後中式料理習慣的勾芡
我就會把山藥磨成泥狀加下去
達到勾芡的效果、
這樣病人吃著他熟悉的食物料理手法、心情改善比較好
也較能有體力心理層面
也會更正向樂觀
…………………….
鄭大哥問2~
你家人的故事給你甚麼啟示?
馬可~我們都是很努力的活在這個地球上,辛苦工作了一陣子,感覺到身體不舒服
去檢查忽然是被醫生宣告是癌症,雖然現在的癌症並沒有像十幾年前那麼無法治療
有點像是慢性病的概念
但是每個人聽到時面對的心態真的都不一樣。
其實我覺得真的是要與最親密的家人一起去面對
並且討論出來要怎麼樣改變飲食習慣,改變生活習慣。
全家人陪著他找出他心裡最想要做的事情
當作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鼓勵他、陪著他一起完成
就算不能如願
更可以陪著他把身後的規劃一起做好,過程雖然很難受,
但是病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陪著她一起度過,
所有治療過程中的不舒服以及各種轉換治療方式中的絕望感
一起面對病人心中對生死的恐懼,陪著病人盡量用她喜歡的生活方式
繼續在日常中接受治療
面對病痛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到最後必須放手的階段
……………………………
最後馬可也在節目中分享
身邊家人罹患癌症後的正面積極
還想到要把身後事都規劃好、
讓他的親人往後的生活無憂無慮,甚至還大力幫忙,
讓家人買房換房、
現在親人們都住在樓上樓下,
往後可以一起照顧的感人小故事
其實很榮幸參與這一集的
新聞挖挖哇~暢談健康飲食規劃
與所有來賓
節目主持人 ~張鳳書鳳書姐
營養師~高敏敏
醫藥記者~全嘉莉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
因為大家都是親身經歷
侃侃而談‼️‼️‼️
如果以後請問老師我上這一集
新聞挖挖哇有什麼心得分享
❤️❤️❤️
我只希望我所有認識
身邊的家人朋友
注重飲食、正向思考
健康快樂的生活在生命中的
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