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肝臟超音波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肝臟超音波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肝臟超音波費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處長您好!!! 以下事件需要您的協助 縣議員蔣月惠感恩您!!! 有關 記者廖銘瑞/高雄市報導 曾罹患口腔癌治癒,在屏東市勝利路郵局旁擺攤賣彩券之簡盟恭,最近因口腔癌原在左邊,今在右側,在高雄長庚醫院相關檢查後發現肝臟腫瘤,6月21日住院,今(3)日轉該院兒童大樓準備手術,因花費甚鉅,他希望各界給...
肝臟超音波費用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長您好!!! 以下事件需要您的協助
縣議員蔣月惠感恩您!!!
有關
記者廖銘瑞/高雄市報導
曾罹患口腔癌治癒,在屏東市勝利路郵局旁擺攤賣彩券之簡盟恭,最近因口腔癌原在左邊,今在右側,在高雄長庚醫院相關檢查後發現肝臟腫瘤,6月21日住院,今(3)日轉該院兒童大樓準備手術,因花費甚鉅,他希望各界給予伸援手度難關。
簡盟恭現在因不能開口說話,在其筆述指出,這次住長庚醫院口腔惡性腫瘤切除手術,目前一切順利,現況還不能言語(傷口這次在右側)外加因是惡性腫瘤 所以淋巴腺節(右側脖子處)一併切除,所以傷口須好好處理休養。重點是腹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出,位於肝臟部位,有一顆3.5公分大腫瘤。
經「肝臟抽吸細胞」切片檢驗為惡性腫瘤,醫師也納悶肝功能、指數都正常,為什麼也生成此東西?
當下醫師告知須盡快處理,否則破裂及轉移,立即威脅生命,上次檢查時就有發現,腫瘤體積為0.3公分,今再發現已長成3.5公分(如同50元硬幣大小),現在每天靠鼻胃管灌食 牛奶。
據醫生說,手術切除有兩種,一:是傳統手術,傷口面積大,復原慢,風險高,持有重大上病卡,醫療費須花7萬。(醫師評估現況不能施作。)二:微創手術,開五處手術孔(每傷口1.5公分大),過程安全不會大量出血,術後恢復快。(一樣在使用重大傷病卡後,須自負12萬左右。)
因第一次口腔癌手術,要花3萬元左右,自己經濟上尚可,但在肝臟腫瘤部分,醫療費用,無法承擔起。住院前有至屏東市公所社會課社福詢問,他們告知出院後持診斷證明書及醫療收據,申請急難救助。約有1~2萬補助。簡盟恭也有求助長庚醫院簡志彥主任,告知會轉達給醫院社福單位,盡量協助。
今求助本報幫忙集各界力量及其它社福機構協助,讓他度過難關,大恩大德,沒齒難忘。他的兒子簡憶鴻,電話:0988226125。
簡盟恭原在長庚醫院醫學大樓7D92C(耳鼻喉科醫師簡志彥)3日下午轉至 兒童大樓8G52B(外科醫師劉約維)。
圖:抗癌鬥士簡盟恭再度罹癌待援。(簡盟恭提供)
肝臟超音波費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省下診察費(掛號費),
你將失去的是……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透過門診時間,我替病人解說先前的檢查報告,回答了病人提出來的幾個疑問,同時做好衛教。病人看起來挺滿意的,點點頭,邊起身邊問我「醫生,那我直接回去就可以了嗎?」我當然知道他的意思,因為我碰多了。他心裡想的是,就只是「看」報告而已,又沒有開藥,應該不用繳費就可以直接回去吧?
我通常不會直接戳破他們的計謀,只會笑笑地提醒「離開前,記得要先去繳費喔,不然電腦裡就不會存你的病歷紀錄!」聽我這樣說,病人通常會摸摸鼻子就離開,但是出了門之後,跟診間護理師或去櫃檯跟櫃檯人員「盧」的情況還是偶有所聞。不過,換作是我,我是不可能妥協的。
先前衛生主管機關在推動讓病人線上查報告的措施,醫院或許真的可以配合主管機關的規畫,設置一部專門讓患者使用的電腦,讓患者自己上線「查看」報告結果。但問題來了,看是一回事,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解讀報告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當然,如果針對報告結果,還要進一步「發問」或進行「專業的討論/諮詢」或尋求「專業的建議/解方」,掛號費與診察費就是必要的,因為這個代表的是專業的價值與專業的尊嚴,所以即使健保體制下這些費用少的可憐,還是必要的。要是病人與家屬吵一吵,或投訴或投書媒體,醫師、醫院、主管機關等,任何一方想要息事寧人,遷就他們的無理取鬧,那麼醫療專業只有繼續被踐踏的分。
現行的健保制度造福不少人,也寵慣不少人,甚至不把專業當回事,連看自費門診的病人也有這種觀念。之前看到同業好朋友在臉書分享,確實感慨萬千。他說到一對前來「諮詢」家族遺傳疾病問題的夫妻,在看診結束後,對著櫃檯人員說「我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問題是,這些問題的人通常都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就可以回答的。在診間,回答問題的人(醫師),首先必須拚聯考(或大學學測、指考)、考上醫學系,努力念7年畢業後,還要再撐過5年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除此之外,要不斷地累積行醫經驗,多年之後才有資格回答啊!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掛號費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加上主管機關的德政,他們可以不必掛號,就花個幾塊錢,上線拷貝檢查報告,再拿著報告,到網路上去「問醫生」。
如果是一般抽血檢查,或許沒什麼大問題。但比較專業的報告,有時候是要看原始影像、有時候是要搭配其他檢查/病史/理學檢查綜合判斷,在網路上問醫生,醫生在缺乏足夠資訊的條件下,極有可能只能就常態做說明,或可能錯誤判讀。例如,某次的抽血或檢查結果「看起來」正常,但原醫師因為了解患者有家屬史,通常會建議間隔一定時間再回診追蹤。
但在網路上隨便抓一個醫生來問,他只能就報告上的「正常」說明,不會提醒回診再追蹤,這不是他敷衍行事,而是他光憑一紙報告書,很難全面了解,自然不知道嚴重性。少了主治醫師的診斷、解讀與建議的註記,即使有其他醫師幫忙看報告,也無法給予深入的解說與建議,這就是專科之間的差別。
以現在的醫療環境,正牌醫生為避免糾紛與誤診,大多數都不太輕易對陌生人解釋病情了,若在網路上遇到熱心解答的醫生,除了需要擔心自己的病情,同時要擔心自己是否遇到了詐騙。總之,為了省下這些掛號費或診察費,可能會耽誤自己的病情,得不償失啊!
有些「更聰明」的病人,會故意選在醫生看門診的時間,打電話來問自己的報告。當然,可能他已經完成掛號手續,醫生可以看到他的報告,如果醫生願意的話,也可以在電話上向他說明。但這麼做是在干擾看診,等於剝奪其他病人的看診時間,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這些病人以為這樣做是賺到了,其實不然。在電話上說明,和在診間當面「看圖」解釋,是差很多的。另外,電話裡所說的一切,並不會被紀錄到雲端病歷中,所以下次看診時,即使是同一位醫師,都不會看到電話上的說明,或患者補充的其他資訊,也就是說,失去一次醫療紀錄。然而,這次的紀錄重不重要、有沒有可能因為失去了「這片拼圖」讓患者受到傷害?不知道,患者只能自行祈禱不會!
舉個例子來說,當患者腹部超音波報告寫著:肝臟有1顆1.5公分的結節,看起來像是血管瘤,但建議要回診追蹤。你卻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的醫師,詢問他的意見,問他「肝臟有血管瘤該怎麼辦?」網路醫生根據片面訊息,告訴你「血管瘤是良性的!」於是患者放心,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賺到了。
事實是,患者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肝癌的高危險族群,照理說,主治醫師都會建議定期照腹部超音波的追蹤,即使這次報告正常,也應該要持續回診。但為了省下一次的掛號費,無法得知不回來追蹤的嚴重性,甚至忘記上一次的腹部超音波結果,也有看到疑似血管瘤的病灶,但只有0.5公分。不過,因為患者本身壓根不記得,就不知道病灶正在「長大中」。
患者不說,「從路邊揀來」的熱心醫生當然不可能知道這麼多。於是,原來以為的「良性」腫瘤,已經悄悄地長大了。當沉浸在「自己賺到」的喜悅時,卻持續一年體重不明原因減輕,膚色也愈來愈蠟黃。等到總算願意再次就醫,就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不是為了省一筆掛號費,聽從醫囑回診聽報告,門診醫師就能透過病歷紀錄,合理懷疑「事有蹊蹺」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即使是在下一次的追蹤時才發現,也還有機會提早治療。只是這些機會,都被自以為聰明的省錢給錯失了。
寫到這,可能有人想要發問「哪會有這麼巧合的事?」就是有,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所以,當一個人自以為聰明的省下掛號費/診察費時,不僅在無形中踐踏了醫療專業,更有可能讓自己處在危險的處境中而不自知。
阿金醫師說:
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一個人自以為聰明、想方設法能省則省,想要「免費聽檢查報告」,卻不想支付掛號費或診療費。只是省小錢卻可能壞大事,不願支付掛號費(診療費)的同時,就等於踐踏了醫師的專業,甚至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本文收錄在《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bit.ly/36DIACp
肝臟超音波費用 在 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一輛車都逆向行駛】
【港幣5800跟港幣100的醫療差距】
5月14日早上,柚子醫師收到一位在香港工作的媽媽來信,內容主要說孩子肚子痛了一星期,吃了香港醫生開的藥物,肚子痛還是沒有改善。
5月16日晚上,媽媽帶著孩子搭上飛機來台灣,出現在柚子醫師面前,柚子醫師檢查之後,告訴媽媽:孩子沒什麼大問題。
看著媽媽仍然擔心的眼神,柚子醫師寫了一張轉診單,請他隔天去找柚子醫師的好朋友,腸胃科 宗男診所 院長林宗男醫師,當天半夜結束門診之後,柚子醫師也聯絡了林宗男醫師,事先跟林醫師討論孩子的狀況。
5月17日早上,孩子順利的𨍭診到林醫師的診所,林醫師問清楚狀況之後,幫孩子安排了超音波檢查,同樣沒什麼大問題,開了一些藥物讓孩子帶回香港。
5月19日晚上,媽媽跟孩子搭上飛機回到香港,孩子目前順利康復中。
上面每一個看病的過程,除了搭飛機來看病之外,其他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柚子醫師看病的日常生活,但是有個小插曲讓柚子醫師百感交集:媽媽跟柚子醫師說,孩子在5月16日早上,在香港做了超音波檢查,這個檢查在香港收費 HK$5870。
是的,柚子醫師沒有講錯,就是港幣5870元 ,你也沒有聽錯,就是港幣5870元,用今天2019年5月20日銀行的匯率來換算,超音波檢查要新台幣23673元,這個收費就只是超音波檢查的收費,不包括安排檢查之前的掛號費或是醫生診療費。
柚子醫師查了一下腹部超音波的健保給付點數, 882點,健保署的點數換算成現金大約要打個八折,因此在台灣做腹部超音波,健保署會給醫生新台幣705元左右,病人只需要支付醫療院所的掛號費,台灣基層醫療診所的掛號費大約是新台幣200元左右,這次媽媽回來台灣看病,支付了兩間診所的掛號費用,也就是新台幣四百多元,大約是港幣100元。
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或許會說:「這不是新聞了,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看病都太貴了。」
是這樣嗎?
全世界看病都太貴嗎?
有個阿公邊開車邊打電話跟阿嬤說:「高速公路上實在太危險了,每一輛車都逆向行駛。」
柚子醫師必須說:「當全世界看病都需要花大錢時,不是別的國家看病太貴,而是台灣看病實在太便宜,台灣才是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駛的唯一一輛車」。
台灣的醫療水準很高,台灣的醫療費用很便宜,台灣生病看到醫生的速度很快,台灣的醫生非常願意幫助人,這幾件事都是柚子醫師非常自豪的。
媽媽雖然花錢買機票從香港把孩子帶來台灣看病,兩人的機票加看病似乎沒有比在香港看病便宜多少,不過也沒有貴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台灣,媽媽可以不需要等上一兩個月,幾天之內就可以讓孩子做完檢查;在台灣,因為醫療水準進步,孩子看完病之後,媽媽可以完全相信台灣的醫生,可以放放心心的回香港,這些都是台灣醫療的無形價值,這些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柚子醫師後來跟林宗男醫師聯絡,林醫師說這個孩子的腹部超音波,包括肝臟、膽囊、腎臟及骨盆可檢查的部分,全部都檢查了,林醫師還說他沒有申報健保,也沒有向家屬另外收費,至於沒有申報健保的原因,柚子醫師猜想有可能跟健保署的某些限制規定有關,但是林醫師豪爽的跟柚子醫師說:「有時候太局限於申請給付,反而無法給病家最好的選擇」。
沒有錯,柚子醫師也有相同的想法,台灣有太多太多的醫師,站在病人之前,只在乎能不能給病人最好的檢查與治療,不在乎健保給付醫師多少費用,即使是低價賠錢的給付也義無反顧,只因為醫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病人,我是醫師,我非常驕傲。
額外補充一件小事,10歲的孩子腸胃問題可以找小兒科醫師,進一步的檢查可以找小兒腸胃科的醫師,柚子醫師當時是轉診給成人腸胃科的林宗男醫師,主要是由於香港來回時間掌握,緊迫性加上聯絡的便利性,林宗男醫師多年前在基隆長庚宿舍是跟柚子醫師合吃一塊雞排的好朋友,轉診給林醫師是非常放心的一件事。
事實上柚子醫師有很多非常棒的各科醫師口袋名單,這些醫生都在柚子醫師的轉診配合上給了柚子醫師很大的幫忙,我要謝謝每一位醫師的團隊合作力量,台灣的醫療就是有這些很棒的醫師一點一滴任勞任怨支撐下來的,雖然看病的收費跟醫生的專業不成正比,但是看到孩子跟媽媽的笑容,是我們每一位醫師繼續不斷努力前進的原動力。
台灣的朋友真的要好好的珍惜健保,珍惜你眼前的每一位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