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選手背後的人:醫療團隊】
「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很開心因為奧運新聞、轉播,能讓大家從疫情中轉換心情,也注意到在不同領域下努力的人。除了奪牌、為國爭光的喜悅,也想分享一些較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人,...
【中華隊、選手背後的人:醫療團隊】
「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很開心因為奧運新聞、轉播,能讓大家從疫情中轉換心情,也注意到在不同領域下努力的人。除了奪牌、為國爭光的喜悅,也想分享一些較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人,包括醫療團隊、負責協助行政事宜的團本部、讓大家都收到最新消息、喜訊的體育媒體。
因為自己對醫療團隊比較熟悉,就自己在世大運時的經驗(擔任中華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做些分享,文章最後附上此次奧運中華代表隊醫療團的名單。
醫療團隊的功能,包括:提升運動表現(Performance)、促進運動/訓練後的恢復(Recovery)、受傷的處理及復健(Rehabilitation)、預防再受傷(Prevention)。
醫療成員中,因為不同的養成背景,會讓我們在處理受傷跟疾病,有不同的擅長的地方。例如醫師擅長處理「疾病」、「嚴重的損傷」,包括急救、中暑、脫水、肌肉斷裂、骨折等狀況,而治療師/防護師擅長「肌肉骨骼疾病的處理/復健」,例如手術後的復健訓練、常見的扭傷、拉傷的處理,也可以在賽前透過一些訓練或手法「提升運動表現」、賽後透過按摩、伸展、儀器等輔助下協助恢復。
🔸 醫師(Medical doctor, MD)
醫師常見的科別包括:家醫科、骨科、復健科等,近期還有中醫師的加入。家醫科處理常見的問題如感冒、拉肚子等,骨科醫師擅長處理手術(骨折、軟組織斷裂等),復健科醫師則較常以打針的方式治療。醫師負責的多跟「危及生命、較嚴重的損傷」有關,或是當選手有骨折、軟組織斷裂的疑慮,可以透過超音波影像等檢查,來確定受傷的嚴重程度、是否需要開刀等。
可能因為是醫師成本較高,或是,大多數的肌肉骨骼受傷,治療師跟防護師即能處理,因此在大型綜合型賽會(世大運、亞運、奧運等),才比較會有醫師隨行,其他賽事則以一位治療師或防護師隨行為主。
🔸 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Physiotherapist, PT/Athletic trainer, AT)
治療師跟防護師,可能是除了教練以外,跟選手相處時間最長的角色,包括:賽前的貼紮及身體的調整、比賽或訓練中的待命,以及賽後的放鬆、治療等,大概都是由我們所包辦。或者當選手因為受傷而無法練習,復健跟治療會取代大部分的訓練時間,有時候受傷本身不難處理,但需要很長的恢復,往往最難的反而是怎麼陪伴選手度過這心理的壓力、不能訓練的焦慮感。
自己隨隊的經驗,可能從早上六、七點起床,到晚上十二點回到休息的地方,中間包括協助選手的伸展、貼紮、按摩、訓練等,如果每個選手都花30分鐘,15人的代表隊,花費的時間就可以多達8小時,而且這是每個選手只花半小時的情況。在一些小賽事,如果沒有行政或管理隨隊,可能要同時扮演翻譯、協調行政事務的角色等。
🔸 營養師(Dietician)/心理師(Psychologist)
我不確定國外的情況,但以台灣來說,目前隨選手出去的「營養師、心理師」應該較少,也沒有包含在這次的代表團裡。我覺得一部分是目前對這塊領域較比較陌生,選手也不確定這些專業能幫到自己什麼,也可能覺得說「吃」、「心情不好」這些自己就可以處理了。
儘管沒有在代表團的名單裡,但我認為這些角色至關重要。以營養師來說,不管是到國外不熟悉飲食、賽前要迅速增重或減重、密集的賽事間如何補充跟恢復;以心理師來說,往往頂尖選手的實力水平可能相近,但最後能突破重圍的可能是心理素質較好,擅長抵抗壓力、減少緊張的人。
這邊提供一個例子,我們稱為Female triade(女性運動員的危險三角),意思是女性運動員同時有骨質疏鬆、月經異常、食物攝取不足等問題。這樣的狀況如果只看婦產科醫師,透過藥物或許能改善停經,但問題往往是一個複雜系統或多重因素交織而成,骨質疏鬆可能來自飲食跟訓練量的問題;賀爾蒙失調可能來自壓力跟訓練量;吃的不夠可能是怕自己變胖等,所以需要團隊或專業間的合作,才能看到問題的全貌。
🔸 結語
其實運動員的成功,除了選手的努力,背後有一整個團隊在支持。獎牌背後,也有同樣在努力,但沒有奪牌的選手,他們也值得同樣的鼓勵。不管比賽結果如何,很開心因為奧運的轉播,重新燃起運動場上的那股熱血,幫選手加油、打氣的凝聚力,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東京奧運中華隊醫療團】
醫師:林瀛洲、周文毅、郭純恩、林聖章
運動防護師/員:王瑞翔、詹華蓁、冷侑蓉、凃思危、王詩婷、林儀昀、程心儀、陳愷謙、曾琮仁、辜羿璇、廖麗惠
物理治療師:李瑋君、吳建良、周詣倫、高敏珊、陳妍伶、趙遠宏、蕭凱倫
(封面圖片源自: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非此次東京奧運)
#東京奧運 #奧運 #中華隊 #台灣 #團隊 #醫療團隊 #物理治療師 #運動防護員 #運動防護師 #醫師 #tokyo #olympics #chinesetaipei #taiwan #medicine #medical #team #physiotherapist #athletictrainer #doctor
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大醫院復健部肌肉骨骼超音波中心 成為國際級訓練中心】
臺大醫院復健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復健醫療單位,2006年成立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室,為世界上最早鑽研此技術的團隊之一。肌肉骨骼超音波中心由本部的『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室』與『治療用超音波實驗室』結合而成,整合臨床的診斷用超音波及與著重基礎研究的治療超音波,致力於提供病人高效醫療並進行先端研究,目前每月檢查人數在600人次以上,已發表超過200篇超音波相關研究論文於國際期刊上。
在臨床論文方面,關於超音波彈性造影之文章數次登在影像學頂尖期刊 Radiology,在基礎論文方面,關於超音波在基因轉殖及藥物控制釋放之研究,也多次登在相關領域頂尖期刊如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及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4年本中心團隊成員共同完成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的英文教科書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English)並出版,於2018年出版第二版教科書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Part II: Essential Pathologies (English),亦成為肌肉骨骼超音波的教學指引。本中心分別於2015年、2017年取得第一屆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臺灣醫管服務暨醫療品質照護中心認證、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院所類/醫院社區服務組」認證,也在2019年獲得臺大醫院107年度服務優異團隊獎。
目前,全世界通過疼痛介入超音波專家國際認證共140位,其中本中心即佔五位。至今團隊成員已舉辦與受邀參加上百場國內外超音波教學工作坊及國際學會演講。此外,為加強國際間交流和臨床醫學教育的互動,2012年開始開放國外醫師申請至本中心參訪受訓,截至2019年已有128位,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新加坡、孟加拉、泰國、埃及、印尼、菲律賓、印度、越南、緬甸等國家的醫師,來學習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技術、教學相長。在基礎研究上,本中心亦與法國、拉脫維亞、立陶宛與中國等進行跨國國際合作。
近年來肌肉骨骼超音波蓬勃發展,本中心也積極與國內外專家合作、持續進修學習,從傳統的周邊肌肉骨骼系統,推廣加深到中軸的骨骼與周邊的神經,致力於提升醫療品質與國際地位,往成為世界第一流之診斷及治療超音波整合服務教學研發中心之目標邁進。
#NTU #臺大醫院復健部 #肌肉骨骼超音波中心
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 在 女王i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經損傷導致酸麻疼痛或無力 #傳統復健治療成效常不如預期】
【#奇美醫以 #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 #獲得改善】
【#成果已發表世界復健醫學會年會】
#案例:「75歲婦人於車禍後發生左側大腿股骨骨折合併坐骨神經損傷,導致左腳無力垂足及嚴重疼痛,轉至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黃景燦門診後,經傳統復健治療結果成效仍不佳。於是黃醫師利用『高頻高音波』檢查發現坐骨神經及脛、腓神經受損腫脹,再經由『超音波導引』下執行『神經解套注射』後,順利改善左下肢疼痛及恢復活動功能。黃景燦醫師也將此項成果發表於今(107)年度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復健醫學會年會,與其他專家分享台灣經驗。」
#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 #完勝傳統神經壓迫受損療法
傳統在治療神經壓迫受損導致麻木無力時,一般會以塑膠副木固定無力的關節避免硬化,再配合物理治療儀器和復健治療來刺激萎縮的肌肉再度活化,以期獲得功能上的復原。但常常需要長時間的治療,病人需要忍耐麻、酸、痛甚至更嚴重的如火燒、電擊等神經症狀之外,復健效果也不一定非常良好。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醫師可以透過高頻超音波的導引下,執行「神經解套注射」,來改善病人的症狀並重新啟動神經自我修復的過程。
#將增生藥劑注射至受損神經周邊 #協助受損神經修復
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的原理是將增生藥劑在超音波的導引下,注射至受損神經的周邊,以協助受損的神經重新修復。其過程須透過精準的注射,將神經周邊因受傷而產生的結痂組織剝離,避免這些硬化的結締組織纏繞或沾黏於神經之上,同時透過將增生藥劑注射到神經的周圍,來促進神經自我修復及復原。
增生藥劑的內容物最常見的為葡萄糖水及自體血小板(PRP),醫師會針對不同的病人情況建議適合個人的注射藥劑和注射次數,過程中也會以高頻肌肉骨骼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劑準確地注射於患處,以達到預定療效。
#適合神經解套注射的常見問題包括:
★上肢的正中神經壓迫(腕隧道症侯群、旋前肌症候群)
★尺神經壓迫(肘隧道症候群、蓋用氏隧道症候群)
★橈神經壓迫(橈神經隧道症候群、周末夜麻痺症候群)
★下肢的坐骨神經壓迫(梨狀肌症候群)
★腓總神經壓迫(腳板麻痛)
★脛神經壓迫(踝管症候群)
★腓腸神經壓迫(小腿脹麻痛)
★上背部的背肩胛神經壓迫(膏肓痛)
★臂神經叢壓迫(胸廓出口症候群)
★下背部的上臀神經壓迫(骨盆痛)
★會陰神經壓迫(肛門會陰疼痛)等
都可以藉由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來獲得改善。
#務必經過詳細檢查並追蹤治療進度 #配合專業復健科醫療團隊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黃景燦表示:於任何治療進行前,醫師會執行高頻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對病灶處有完整詳細的了解過後,再與病人討論適當的治療方式。治療過程中,也可利用超音波檢查病灶的恢復情形,來建議合適的治療次數和追蹤治療進度。
治療過程中若能再搭配物理治療儀器、徒手治療、治療性運動等,更可讓治療效果事半功倍。建議民眾若有急、慢性疼痛或神經損傷等相關問題,可諮詢專業復健科醫療團隊,包含醫師及治療師,以獲得即時及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