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其他文章、圖片:點選個人檔案的連結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肌肉注射深度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ptimising outcomes of exercise and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cromial pain (impingement) syndrome
https://bjsm.bmj.com/content/55/5/262
這個研究比較了運動和類固醇注射的方式,對於肩峰夾擠症候群的治療效果。研究中把運動方式分為有物理治療師指導和看衛教單張自己做,類固醇注射則分為有、無使用超音波導引來輔助,依此排列組合分為四組。
結果不意外的,是有物理治療師指導的運動效果比較好。但是在類固醇注射的部分,無論是否使用超音波導引來輔助,兩者的效果卻是差不多。
超音波是臨床上非常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皮膚底下的構造,所以在執行注射治療時,經常會使用超音波導引輔助,才能夠精準注射到想要治療的目標。
沒有使用超音波導引的注射,我們稱為「盲打」,就是依據身體表面的解剖構造,來推測皮膚、肌肉底下的組織和結構,然後就直接執行注射治療。
在這個研究中,對於肩峰夾擠症候群,無論有、無使用超音波導引來輔助注射類固醇,在效果上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是因為肩峰下的結構相對比較表淺,所以使用表面解剖構造來判斷注射的位置,並不會產生太大的誤差。
我自己在臨床上使用超音波導引,多是用來判斷注射的深度,或者是對於較深層無法用表面解剖構造來判斷的位置,以及避開神經、血管等危險的部位,以免造成傷害。對於某些比較表淺容易判斷的注射部位,的確並不需要依靠超音波導引,也能達到精準注射的效果。
在這裡並不是要評斷超音波導引注射好或是不好,而是要告訴各位,一項醫療器材或是技術的使用,其實有很多的判斷標準,會依不同的狀況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操作者,而有不同的結果。並不能單靠一篇文獻就當作唯一的準則。超音波導引注射還是有其好處跟效果,但是有時候「過度強調反而變成商業噱頭」。
比較可惜的是,這個研究沒有「沒」打類固醇的對照組,這樣就無法比較有、無打類固醇的效果。也許打類固醇根本就沒有效,所以不論有無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效果就沒有差異,反正都沒效。🤣
不過最重要的是診斷要正確,注射的藥物要有效。診斷不正確、無法判斷出正確的病灶,或是注射的藥物沒有療效,則注射再怎麼精準都沒有用,因為那是精準注射在無關的位置或是精準注射沒用的藥物。
這樣會有效嗎?當然也可能有效,安慰劑效果。
🔹️🔹️🔹️🔹️🔹️🔹️🔹️🔹️🔹️🔹️🔹️🔹️
沒有明確療效的關節內注射療法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929317391255460
安慰劑效果也是一種效果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801913383995862
想要保養關節,保健食品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860447394809127
新,不一定比較好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840041040183096
肌肉注射深度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肌肉注射深度 在 紐西蘭愛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會讓客人持續回購的眼膜
買一送二優惠優惠持續中‼️
之前介紹~
有天朋友跟我聊這眼膜,因為她也非常感興趣,沒想到我先生搶著我的話說!
分享他用的超有感!緊緻拉提效果很好!
今天小幫手跟我分享她的使用心得,也是讓她非常驚艷,細紋不僅小了!水腫的眼袋居然跟著平了
紐西蘭 8+ MINUTE 8分鐘熱瑪吉眼膜買一送二 共3盒(眼膜5對/盒)
#眼膜中的愛馬仕 #匠心打造 #撫平歲月痕跡
這是一款超強眼膜,紐西蘭國寶級超強生物活性膜布,再搭配膜液分離設計及奈米無針滲透技術。
🔹紐西蘭8分鐘熱瑪吉眼膜
🔹1+1>2紐西蘭眼紋小熨斗
🔹蛇毒再生眼膜
🔹敷一片徹底切斷眼周皺紋
🔹1秒養份急速滲透
🔹瞬間密集修護煥活
#袪眼紋 #袪眼袋 #祛黑眼圈
活性斯比干膜布+紐西蘭活性蛇毒=黃金組合,所向無敵!
#奈米無針滲透技術
瞬間釋放活性物質,十倍吸收速率,深入滲透活化精粹,解決眼部黑色素、老化、失去彈性、油脂過剩、毛孔粗糙、皺紋、缺水等眼周7大問題!展現眼部肌膚年輕活力!
主要成分:
🔹Waglerin I類蛇毒三肽:
紐西蘭8分鐘科研團隊運用高科技生化技術成功提取出Waglerin I小分子活性肽,並應用到化妝品中。無需注射也能高效達到SYN-AKE #類蛇毒三肽相同的抗衰老效果, #促使細胞回復新生,保持活力。
#臨床試驗表明 :類蛇毒三肽能夠通過抑制肌肉收縮,而 #減少皺紋的產生,具有優秀的光滑和迅速祛皺性能。
🔹活性肽複合配方:
抗皺,淡化眼周細紋。
🔹紐西蘭海藻精萃:
#促進眼部微循環,深度修復受損肌膚,由內 #緩解肌膚衰老。
🔹紐西蘭黃金奇異果萃取:
抗氧化、 #抗藍光,幫助肌膚排毒清濁,#趕走黑眼圈,#提亮膚色。
🔹B-葡聚糖+肌肽:
#補水豐盈眼周,#緊緻回復彈力,延緩老化。
使用方式:
將眼膜包裝對折,稍用力將精華液擠向膜布一端,會(波)一聲,不要嚇到,因為我就嚇到,待1分鐘左右吸收後取出,將眼膜輕輕貼在眼周,敷8-15分鐘取下。
*眼膜一週用2-3次。
#紐澳批發 #紐澳供應商 #紐澳代購 #紐西蘭代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