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肉鯽魚熱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肉鯽魚熱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肉鯽魚熱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肉鯽魚熱量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大姑媽直播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蘿蔔上市,郎中下市」的說法,但是霜降後的蘿蔔格外甜、格外營養,因為霜降以後,蘿蔔啟動「抗寒」反應,蘿蔔所含的澱粉在澱粉酶的催化下水解變成麥芽糖,麥芽糖再經轉換變成葡萄糖,葡萄糖就是甜的並且容易溶於水,所以,蘿蔔就變甜了,同時營養成分也鎖住了。 白蘿蔔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開胃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Spice Travel 辣旅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到壽司店都點一樣的鮪魚和鮭魚,要點什麼才能吃出更當季美味的壽司呢?壽司的食材非常多種,我們大致上可以幫他們區分成紅肉魚、白肉魚、發光魚和貝類這四種。 ◎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 下載 Sp...

肉鯽魚熱量 在 foodie_shin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7:11:24

20181016 安安~ 今天還沒到6點就開始吃飯了~ 今天陽光好好,風微涼,溫度宜人 而且想特別紀念一下今天買的東西哈哈哈哈 . 早上去了練腿,因為拿錯了重量所以不小心比原來定的重量做重了,雖然做到rep9 但也挺有成就感的🤣🤣 然後我中午本來打算去吃漢堡的,去的路上還看到一家gelato決定也要...

  • 肉鯽魚熱量 在 大姑媽直播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23 10:50:59
    有 18 人按讚


    「蘿蔔上市,郎中下市」的說法,但是霜降後的蘿蔔格外甜、格外營養,因為霜降以後,蘿蔔啟動「抗寒」反應,蘿蔔所含的澱粉在澱粉酶的催化下水解變成麥芽糖,麥芽糖再經轉換變成葡萄糖,葡萄糖就是甜的並且容易溶於水,所以,蘿蔔就變甜了,同時營養成分也鎖住了。

    白蘿蔔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開胃健脾、順氣化痰之功效。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增強免疫力。白蘿蔔有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體質較為虛弱的孩子和老人,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著涼感冒,吃白蘿蔔正好,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對胃脘脹滿、咳嗽多痰、胸悶氣喘和傷風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1、推薦吃法一:生吃

    白蘿蔔各部分口感不同,吃法上也有所不同,生吃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部位,提醒一下,平時不愛吃涼性食物或者脾胃功能弱者以熟食為宜。

    1.蘿蔔的頂部到3~5厘米處水分較少,質地很硬,適宜切絲爆炒、做湯,也可以配羊肉調餡,味道極佳。不宜生吃。

    2.蘿蔔中段含糖量較多,甜度較大,質地脆嫩,這個部位是整個蘿蔔口感最好的,所以適合生吃,用中段拌沙拉、做涼菜也都特別可口,另外也可以炒或做湯。

    3.蘿蔔中段以下到尾部,含有較多的澱粉酶和芥子油,味道辛辣,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如果喜歡蘿蔔的辛辣味,可以選擇生吃此段,或者腌製成蘿蔔乾。接受不了辛辣味的人可以選擇炒、燉湯或做餡等烹調方法,可減少其辛辣味。

    2、推薦吃法二:燉食

    白蘿蔔+香菇

    抗癌、降三高、預防感冒

    白蘿蔔含木質素,木質素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異物和壞死細胞的功能,從而加強人體的免疫能力,起到抗癌作用。此外,白蘿蔔還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的功效,因為含有大量的有機硫磺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有強大的殺菌力,對於由感冒引起的發炎和咳嗽很有療效。香菇也是抗癌、降血脂、血壓的高手,二者合燉,抗癌 、降三高、預防感冒效力翻倍。

    白蘿蔔+海帶

    化痰消腫、預防甲狀腺腫大

    海帶和紫菜含碘豐富。白蘿蔔和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對預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功效。

    白蘿蔔+羊肉

    滋養肝臟,不上火

    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

    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蔔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互補。

    白蘿蔔+鯽魚

    溫中下氣、健脾利濕

    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白蘿蔔+豆腐

    低熱量高蛋白,三高最愛

    天氣慢慢變冷,來一道熱氣騰騰的白蘿蔔豆腐湯,低熱量高纖維,還有優質的植物蛋白質,是有三高的朋友是很好的選擇。

    做法:白蘿蔔和生薑切片備用,豆腐切成塊備用。把切好的白蘿蔔和生薑,加入水中煮沸,待水沸後轉小火。等白蘿蔔基本煮軟後,加入豆腐,繼續燉煮 5~10 分鐘,加入少許調料調味。 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提醒:蘿蔔忌和人參、黨參、黃芪等補氣藥物同用,因服人參補氣而蘿蔔泄氣。 脾虛寒者,消化不良者不可多食、生食。

    如何挑蘿蔔

    三步要牢記

    看顏色:新鮮白蘿蔔,色澤嫩白;

    掂分量:新鮮白蘿蔔掂起來比較重,捏起來表面比較硬實,反之,則表明白蘿蔔不新鮮;

    看根須:如果白蘿蔔最前面的須是直直的,大多情況下,白蘿蔔是新鮮的,反之,如果白蘿蔔根須部雜亂無章,分叉多,那麼就有可能是糠心白蘿蔔。

    冬天心血管疾病高發,注意這四件事

    中老年朋友請當心

    第一件事:

    從高溫房間帶著汗步入室外。

    容易發生心梗、心肌缺血

    冬天一到,室內的暖氣開始供應。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在房間內呆得太久,帶著微汗來到室外,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醫院急診科常能見到,在洗浴中心消遣完畢的人來到室外,不多時即發生心梗。還有一些中老年人,清晨時分步出家門,來到室外沒走幾步便突發心臟病。

    實際上,寒冷本身就是對心臟的考驗。在低溫刺激下,血管痙攣,影響血液供應。心臟供血不足,就容易發生心梗、心肌缺血。嚴重一點的就會致命。

    更主要的是,如果帶著微汗來到室外,寒邪通過肌膚腠理直入人體,就會令身體直中寒邪。所以,冬天到來,從室內走向室外這件事,我們必須格外小心。

    第二件事:

    晚上吃得多,豪飲到半夜。

    容易突發冠心病

    能讓心臟「餓死」的第二件事,恰恰是晚上吃得太多。臨床上,常見冠心病突發的患者,是在夜半時分發病。而追尋生活習慣,發現有當晚聚會、豪飲、大吃大喝的經歷。這樣的人十分多見。

    晚上吃得多,脾胃消化系統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來消化食物。這樣的影響,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此一來,就沒有更多的血液供給心臟。再加上晚上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這就很容易導致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第三件事:

    早上沒有時間吃早餐。

    容易形成血栓

    不吃早餐,除了會讓胃腸挨餓,還會讓心臟挨餓發生心梗嗎?當然會。這是因為,不吃早餐的人,血小板更容易粘稠和凝集,容易形成血栓。

    如果早晨胃中沒有食物,人體血液里就會形成更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這是一種能導致血液凝固,使人更加容易患上心肌梗死的蛋白質。所以,不吃早餐,的確容易讓心臟餓死。

    第四件事:

    一連幾天熬夜,拚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易發生心梗

    這一點請注意提醒您的子女:到了年底,許多白領一族、商務人士進入年底收官的關鍵時期,工作強度和壓力忽然增加。連續幾天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飯。

    不過,急診科醫生觀察發現,有相當多的心梗患者,發病前曾經有連續加班、熬夜的經歷。值得警惕的是,哪怕是連續幾天上夜班,即便白天睡得好,也容易發生心梗。因此,年終歲尾,我們要格外愛惜生命。

    冬天到了,打過霜的白蘿蔔勝人參,從現在開始吃白蘿蔔,一冬無病。

  • 肉鯽魚熱量 在 塔羅牌老師艾菲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7 21:05:04
    有 117 人按讚

    【節氣・立冬】十二生肖運勢吉凶(11/07~11/22)

    立冬與立春丶立夏丶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冬季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宜用滋陰潛陽丶熱量較高的膳食。碳水化合物丶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穀類食物不能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丶烏雞丶鯽魚,多飲豆漿丶牛奶,多吃蘿蔔丶青菜丶豆腐丶木耳等。
    立冬響起了2018冬天的第一炮,也代表一年即將要結束。各生肖無論在2018是輝煌壯烈丶還是憂憂抑鬱渡過都好,在這秋收冬藏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反省過去,以及放眼未來!來看看立冬的運勢吧!

    #生肖鼠,立冬(11/07~11/22)運勢
    隨著冬天來臨,肖鼠者的運勢也隨之低調了起來。一切都處於藏的處境。趁這時節,修改之前提出的企劃丶或是反省這一年的作為,對於明年都會是個不錯的開始。桃花略顯稀疏,不過冬日獨自賞酌杯咖啡丶一本書也是可以提升自我修養。找久未聯繫的老朋友敘舊,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事業上,有些施不上力,做事懶洋洋。自己該做的事情還是需要完成,今日事今日畢。財運趨保守,以守為攻。

    #生肖牛,立冬(11/07~11/22)運勢
    桃花樹端上的烏雲漸漸散開,晴光乍現。人也開始變得有精神,與人相處讓人感到春光回暖,人人喜歡,可以趁這時節多出門走走,有機會遇見喜愛的物件。職場上,一開始的決定,因為後來持續的堅持努力,現在終於開花結果了。很多事都是要堅持付出的,畢竟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場了。健康方面要注意冷空氣,出門可戴口罩,降低呼吸器官不適。

    #生肖虎,立冬(11/07~11/22)運勢
    過旺的桃花,讓肖虎者心猿意馬。其實過多的選擇未必是件好事,總覺得再走走看看的時候,合適的機會就這樣擦肩而過。建議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可以請朋友一起來鑑定。職場上,氣勢強健,業績發紅,客戶突然上門來,更讓人驚喜的是還指定要你。要記得在如此讓人眼紅的時刻,一切謙虛若懷是非常重要的!財運不錯可攻可守。肩頸酸痛,眼睛疲勞要多休息。

    #生肖兔,立冬(11/07~11/22)運勢
    依舊讓人心花怒放的時節,喜歡的人彷彿對自己也有意思,光這就讓人開心上天。要好好把握這個時候,不停的交流才是王道。要小心半路殺出程咬金,適時的釋放出好感是重要的。職場上,貴人幫你說話,要心懷感激之情。自己也是要做到君子出言,駟馬難追。與人合作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講求信用與誠信。冬天來臨,有慢性疾病者要多加註意,別輕忽。

    #生肖龍,立冬(11/07~11/22)運勢
    桃花上容易被人誤會,不管是被誤會有意思還是沒意思,都只能說非我初衷啊。這時候也許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面對面說清楚,有時候文字的表達會讓人誤會更深。職場上一反先前的運勢,升官加薪有機會,開始盤算轉職的也可以開始丟出履歷了。再猶豫機會就要流失,這期間肖龍者有什麽想法的都盡快行動,別因為害怕而錯失良機。財運優良,可買樂透手氣不錯。

    #生肖蛇,立冬(11/07~11/22)運勢
    桃花魚水之歡多,別氾濫。有伴者可好好享受這段浪漫時光,但是記得安全措施要做好。單身者忌揮霍無度,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縱情,而壞了一生的名譽或健康,自律很重要。職場上,順風順水,貴人現身,小人遠離。先前醞釀的企劃可以在這時候提出,趁勢而為。健康要多注意腸胃消化不良,胃脹氣。工作忙起來三餐還是要顧,身體健康才是一輩子的事。

    #生肖馬,立冬(11/07~11/22)運勢
    桃花緩慢上升,還是有人氣,別擔心,只是自己要多花心思讓人喜歡。這時期不建議做大幅度的外表改造如整形丶換髮型之類的,可先在衣著上下手。有伴者可安排輕旅行,增進感情。職場上,會有頻繁出差丶或外派的機會出現,或是客戶提供一個不錯的交易,讓人心花怒放。但是要小心是否會違害公司的利益。睡眠問題彷彿又再現,睡前喝杯熱牛奶或是腳泡熱水可以試試看。睡前不要滑手機。

    #生肖羊,立冬(11/07~11/22)運勢
    原本熱烈交流中的桃花,卻突然冷卻下來。氣要長一點,也許對方有說不出口的苦衷,亦或是家庭因素讓對方需要作出抉擇。不要逼迫,暗示誘導他說出。若對他還是有心,可以一起思考雙方如何解決。職場上,靈感湧現,對於藝術設計創作者可好好把握,隨身一本筆記本,把想到的點子記錄下來,先無論是否天馬行空,都是未來的養分。

    #生肖猴,立冬(11/07~11/22)運勢
    單身肖猴者桃花水漲船高,陸續有一些機會出現,但是要注意自己是否是別人的備胎或者是第三者,要多注意相處時的細節,感覺不對勁就是有問題。或者小心遇到單純只是喜歡搞曖昧的人,當然,已婚人士的騷擾是直接say NO。事業上可能遇到誣陷你丶或背地毀謗你的人,沒關係我們做事頂天立地,不做虧心事,可以任由旁人檢視,大家眼睛是雪亮的。

    #生肖雞,立冬(11/07~11/22)運勢
    肖雞者桃花如楓紅落葉,有點蕭蕭颯颯,但是身邊其實有人默默在對你示好,只是你不放在心上。其實被愛總是比愛人來得幸福。有伴者,誤會發生,多點體諒與溝通,有助於化解爭執。事業上現在不是你的場子,但是也別眼紅,人家是有做功課的。別人的優點可以學起來,假以時日,別人也會看見你。健康問題,現在禽流感發現可以口沫傳染,人多的地方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多補充營養增加抵抗力。

    #生肖狗,立冬(11/07~11/22)運勢
    人際關係回溫,人人搶著與你餐敘。可以趁這時候問問有沒有好的物件介紹,結果令人意外。就算沒有的話,見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也是分外溫馨。有伴者邁向相同目標,可以考慮見家長或是計畫生子。職場上,有突然來的應酬或是人事變動,誠心面對,以不變應萬變,自己本分做好,相信職場上關關難過關關過。偏財運不佳,勿投資或買樂透。

    #生肖豬,立冬(11/07~11/22)運勢
    心情開朗,桃花情緣默默浮上水面,雖然這時期不適合做整型丶換髮型的大幅改變,但是笑口常開會讓人更想親近你。遠方的人事物為你帶來好運,有異地戀的機會發生。可能會有旅行丶出差的機會。職場上,小人作怪,部分肖豬者可能會被波及,幸好上司同事相挺,讓你內心感到安慰,順利度過難關。健康上,小心肺部呼吸器官感染,多喝水多吃梨,可以增強肺部抵抗力。

  • 肉鯽魚熱量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1-03 17:12:47
    有 10 人按讚

    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Q1: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A1:台灣地處亞熱帶,環境氣候變化很大,風寒濕熱夾雜,包括冷氣及溫室效應,對身體健康危害甚大。產後的婦女,常發生腰背酸痛,肢體麻木,偏頭痛等症狀,特別是現代女性,多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結婚年齡多延及三十歲以後,甚者超過三十五歲才結婚,因此產後常發生月經失調及不孕症等問題,故如何在產後做好月子,以迎接第二個寶寶的來臨,產後調理便顯得格外重要。坐月子期間若因用錯方法,導致飲食及生活方式失衡,將會嚴重破壞全身細胞和內臟回覆原狀的可能,進而造成產婦內分泌,荷爾蒙失調及內臟下垂的困擾,而嚴格說起來,內臟下垂往往就是所有婦科疾病的根源。內臟一但下垂,機能運作就會變得不能活潑,甚至開始脹氣,除了會壓迫到神經系統產生腰痠背痛的症狀外,日積月累的威脅還會從最弱的器官開始。例如:生理不順、內分泌失調、潰瘍、腫瘤、體力及記憶力減退、黑斑、掉髮、皺紋…等,「未老先衰」的症狀,就會開始逐漸浮現。所以,忍耐30天能換來下輩子的健康、美麗,和樂而不為呢!若是沒有坐好月子,「生一胎老10歲」肯定來找妳!

    Q2: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A2:1.要足夠的休息以恢復體力,讓內臟回復原有功能及位置。
    2.要均衡的營養以補充生產時體力的消耗與餵食母奶時之所需。
    3.要預防營養過度以防過胖。

    Q3:坐月子的中西學理?
    A3:產後第一天至第五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促進子宮收縮和惡露排淨,更重要的是防止血栓或羊水栓塞的發生。依中醫典籍的記載經驗,多以生化湯為主,但生化湯有多種不同的處方,因此要慎選合乎臺灣氣候環境,多數人皆可服用的生化湯,如清朝亟齋居士所著的達生篇生化湯。近代藥理學研究,生化湯能促進子宮收縮和惡露排淨。依中醫典籍醫宗金鑑的記載,產後婦人中風或急喘,多為血栓或羊水栓塞引起,故古人用生化湯早就有預防醫學的觀念存在。
    產後第六天的坐月子方法,由於媽媽剛生產不久,雖氣血大虛,尚不宜大補,要以溫補為主,搭配的膳食以雞為主,以填補產後或剖腹產後虛弱的元氣。依據中醫藥膳學,諸禽類中補人體元氣,以雞的補力最強。
    產後第七天至第八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加強腎臟的排泄功能為主,使懷孕期間積留體內過多的水分加速排解。這個方法相當重要,因產後高蛋白質的膳食,經分解吸收代謝,易增加腎臟排泄的負擔,故必需先做好加強腎臟排泄功能的準備。
    產後第九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促進體內循環及新陳代謝為主,俾做好產後大補氣血的準備。
    產後第十天起至滿月為坐月子調補身體最重要的時機,此期間必須注重五臟氣血功能及內分泌機能的調節,並強壯筋骨以防產後腰痛或肢體酸麻。
    產後五臟氣血功能的調補,首重肝脾腎,其次在心肺。依中醫理論,月經生理機制的調節,與肝脾腎及奇經八脈衝任二脈密切相關。腎主生殖內分泌功能的調節,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脾主統血主免疫功能,為產生抗體的主要場所。
    產後第十天至第十二天的坐月子方法,要以調補肝腎為主,並通達治理產後奇經衝脈與任脈氣血之不足。依中醫經絡理論,衝脈為十二經脈之血海,任脈於懷孕期間主撫育胎兒的生長發育,故產後衝任虛損,氣血不足,必需仰賴肝主藏血與腎主藏精化氣化血的作用,始能恢復其生理功能。衝任氣血不足,又必需養賴血肉有情之品,如鰻魚來搭配調理生殖內分泌機能。
    產後第十三天至第十四天的坐月子方法,要進一步溫補肝脾腎及促進十二經脈氣血充盛為主,讓媽媽哺乳有充份營養的奶水,供給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獲得良好的抵抗力。此期間要搭配的血肉有情之品,以首選羊肉或鹿肉來大補氣血。依中醫理論,肝主筋脈,腎主骨髓,而脾主四肢肌肉,肝脾腎及十二經脈氣血充盛,不僅可使產後子宮的復舊,會陰縫合的修復及陰道鬆弛的復原加速,並可維護產後正常的親子哺乳,擴張的恥骨聯合恢復原來的骨盆形態,及使膨脹延伸的子宮韌帶回復原來的彈性張力。
    產後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五天的坐月子方法,重在調補心肺功能。依中醫理論,心主血脈,主藏神,與腦中樞相聯繫;肺主氣,為免疫屏障,司防禦功能。產後媽媽坐月子期間,常半夜需哺乳,照顧寶寶的作息,因此會影響睡眠,故必需補心血,養肺氣,使心神獲得安定,精神飽滿,以防患感冒的發生。依據中醫藥膳學,醫食同源的觀念,補心即補腦,故膳食中常搭配豬心佐膳。
    產後第二十六天至滿月的坐月子方法,重在強壯筋骨,並一方面再調攝五臟氣血及內分泌機能,以固先天腎氣為免疫之本,並培後天脾為促進免疫,如此產後的媽媽經如斯的照顧調護,身心充滿活力的泉源,必能給寶寶及家庭帶來幸福美滿,這才是真正坐月子的方法。

    Q4:什麼是「月內風」?
    A4:所謂「月內風」是指坐月子期間不遵守行為上的規範或禁忌,因而得到一些病痛。包括頭痛、手腳痠痛、腰酸背痛、虛弱無力、手腳冰冷、易感冒…等

    Q5:坐月子期間,生活起居該注意哪些?
    A5:1.起居謹慎,適當活動,少勞動,勿提重物,以防子宮脫垂、惡露不絕。
    2.應保持心情舒暢、安和,最忌大喜大怒。
    3.產後百日內,應禁交合。必須講究衛生,尤應注意乳房、會陰、肛門清潔,以免感染。

    Q6: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
    A6:有中醫師認為,坐月子時仍是可以洗澡、洗頭。以往不建議的原因是,以前人多居住在茅草屋、木屋、土角厝,門窗不密閉,氣候寒冷時也沒有吹風機、電暖氣等設備禦寒,因此,洗頭、洗澡易著涼感冒,而產婦產後身體虛弱,才限制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現在電器設備齊全方便,加上台灣氣候較炎熱,不必如此限制。再者,油性髮質的產婦,如果1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引發頭皮毛囊發炎。事實上,只要產後1星期,體力許可,洗完頭髮馬上吹乾,不要著涼即可。另外也可使用生薑煮水洗澡,以防感冒。真的不想洗頭的媽媽們,可用棉花沾消毒用的酒精,來擦拭頭皮止癢。

    Q7:洗頭、洗澡的水應先煮沸?
    A7:以前的人用井水、河水,水質易受污染,所以,產婦坐月子期間使用的水一律都要煮沸,以免傷口發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現在自來水都經過消毒,不必如此費力。

    Q8:坐月子期間都不能外出的嗎?
    A8:其實應該是可以但是也儘量不要,因為通常身體都比較虛,所以應該會有人跟你建議不要常外出或者衣服多穿點。
    習俗與禁忌
    懷孕生產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老一輩人家常說,女人經由懷孕生產讓體質整個改變,因此,想避免年紀漸長帶來的病痛折磨,產後月子一定要做好,才能保健又強身。中醫師認為,產後利用坐月子適當休息並配合食補,對女性的健康的確有助益,不過,坐月子要避開禁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劍奎表示,產婦由於分娩時的出血、生產時用力、出汗,造成陰血虧虛元氣耗損、百脈空虛等現象,此時身體正處於最虛弱的狀態,易受外在感染,所以常可見產後貧血、產後身痛、產後腹痛、產後便秘及產後缺乳等症狀,坐月子就是要預防或消除以上的種種不適,奠定日後終身健康的基礎。
     
    至於坐月子要多久才最理想?一般來說,以二個月為佳,這段期間,應避免受涼和飲食生冷食物,過度疲勞、站立過久,且應儘量多休息、喝補藥湯、適度運動。
     
    曾劍奎說,坐月子也是產婦進補的最好時機,但何時進補,最好是依母體的狀況而定,例如,自然產會陰傷口是否紅腫熱痛?傷口是否發炎癒合不良?若是剖腹產、傷口癒合好不好?有無發炎腫痛?產後惡露如何?量多量少及有無異味等。

    理想的坐月子及進補最好是分階段進行,一般可分為:
     
    產後第二天或第三天至第七天或第十天,服用生化湯數帖,此期間是產婦利尿期階段,可佐以補脾健胃的中藥膳調理。例如:黨參、山藥、紅棗或四神湯之類的中藥來燉煮鮮魚等高蛋白食物為藥膳,也可併服麻油雞、花生燉豬蹄膀。
     
    產後一週左右,則以補產婦氣血為主的階段,中藥方劑加重黃耆、當歸的用量,此期間可以八珍湯為基本藥膳。
     產後第十五到四十五天,此時著重於「固沖補腎」,即內分泌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調節維護。中藥方劑藥膳則以人參養榮湯、龜鹿二仙膠、大補元煎為代表方劑。
     
    曾劍奎表示,老一輩人家對坐月子的習俗與禁忌有其堅持,如產後要蓋厚被褥、高枕靠、不可平睡、不可伸足、不可側睡、不可高聲急叫等,但隨著時代進步及觀念改變,現代人坐月子其實只要守住以下原則即可。
     
    保暖:以適度為宜,不宜過熱出汗太多,反而容易感冒,可平躺、側臥,增加心輸出量,減少頭暈(低血壓),側臥可減低子宮後傾的機率,經常變換姿勢可增加惡露的排出量。產婦房間要保持適當的溫度,空氣要流通,夏天可用冷氣來保持適當的溫度,但要注意的是風口不可直接對產婦吹,開電扇亦然,以免日後筋骨酸痛。
     
    飲食: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喜食冰冷容易引起胃痛腹泄及消化不良,對著風口吹風,則易導致風濕關節炎感冒、頭痛等。
     
    衛生清潔:老一輩主張滿月後才可洗頭、洗澡、洗腳,否則會引起頭痛、全身酸痛的毛病。然而,現今浴室密閉性好,有吹風機可立即吃乾頭髮,因此不需要如此嚴格規定,但仍以淋浴為原則,且不可使用冷水梳洗。
     
    性生活:老一輩主張百日內夫婦不能同房,否則一輩子都會有隱疾,事實上,產後四至六週,惡露乾淨,傷口已復元,子宮也恢復正常大小位置,即可有性生活。
     
    除此之外,老祖宗為了慎重起見,曾有坐月子滴水不沾,以酒代水否則不利健康之說。曾劍奎指出,中醫學養生治病講究的是〝辨證論治〞,並非一個模式套用全部的人。西醫的觀點,從生理看產婦和一般人並沒有太大差異,要完全不喝水的作法太偏激,和目前的健康觀念背道而馳,因此主張產婦應多休息,營養要均衡、多喝水,才能使排泄順暢、不便秘,體內代謝廢物得以清除。

    Q9:坐月子期間為何會一直拉肚子呢?
    A9:坐月子期間會拉肚子首先要排除感冒的可能,如果不是感冒引起,就得從改變飲食著手。每個產婦體質不同,所以坐月子期間所吃的「補品」也不盡相同,如果「補不對症」可能會有拉肚子等副作用喔。有人坐月子期間只要吃到麻油,身體就會奇癢無比、猛拉肚子,後來改吃苦茶油症狀就改善了~~~~中醫師是說:「現代人平常飲食不是生冷、就是肥膩,腸胃早已不勝負荷,耐得住補的人,或許只感到口乾舌燥;不耐補的人,則腸胃吸收不良,常會出現腸胃不適、拉肚子的情形。」
    建議您以容易消化、清淡、有利產後復原的食物為主~~~~產婦的消化功能往往比較差(特別是在產後半個月內),如果飲食過於油膩,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使脾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應吃些清淡又能健胃的食物,例如:豆腐、紅棗薏仁粥、瘦肉湯、蒸蛋、桂圓、蓮子、紅豆......等。
    如果吃麻油雞會拉肚子~~~~可改吃鱸魚湯、鯽魚湯、鯉魚湯,或是香菇雞湯、四神燉排骨、杜仲腰子湯......等。
    還有拉肚子時要避免吃生冷的蔬果,例如:哈密瓜、梨子、橘子、蕃茄、苦瓜、冬瓜、白蘿蔔、大白菜、竹筍……等。
    另外,拉肚子時也不宜喝生化湯。補得多不如補得巧~~~~坐月子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富含蛋白質、易消化的為主(忌油炸與油膩,因為會傷腸胃),不管是吃苦茶油還是吃麻油,須注意油的總量/日,不妨少放點酒或油也有助於改善。

    Q10:為何坐月子的時候哭的話,會傷眼力?
    A10:根據如下:
    一、「衛生家寶產科備要」云:「產後五臟百脈率皆傷動」。
    二、「女科經論」云:「產寶新書曰,產後氣血暴虛」。
    中醫認為產後婦女全身各器官功能受損,眼睛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產後期如果繼續使用眼力,包括看書與哭,皆會造成日後視力功能的受損。現代醫學看法也是最好別哭,否則容易得到乾眼症,一到冬天就乾乾的。

    Q11:產後掉髮該怎辦?
    A11:大部分學者認為產婦在懷孕期間,血液中高濃度的動情激素,會延長生長期毛束的壽命,因此當生產後循環中動情激素驟減下,大量的生長期毛束會進入休止期而大量掉髮。另外生產所造成的壓力、出血及內分泌變化等因素,皆可能使較多生長期毛束進入休息狀態,而產生休止期禿髮。如果在懷孕過程有蛋白質缺乏、必須脂肪酸的缺乏或缺鐵性貧血街會造成掉髮現象。總之,產婦掉法無論是懷孕早期或生產後,皆屬於暫時性的休止期禿髮,只要經過醫師確認不需任何治療便可痊癒,就不用擔心頭髮會掉光,否則自己給自己壓力只會加重掉髮程度。

    Q12:如何退乳?
    A12:減少攝取蛋白質類食物,可多食用韭菜或以炒麥芽、神曲、山楂煮水喝,並配合冰敷乳房。

    Q13:自然的會陰傷口,如何照護?
    A13:疼痛的時間大約三天左右,但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而傷口的逢線,大約40到60天內就會自然被人體吸收,線頭也會自動脫落,如有嚴重腫脹,於生產後1~2天內可用「冰敷」,之後改為「溫水坐浴」的方式來護理,並要記得塗抹醫師開立的藥膏,以免傷口感染導致發炎。不過因為會陰的的血液供應良好,血液中的抗體也可以有效抵抗細菌,降低感染。

    Q14: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A14:分娩時,胎兒從產道分娩出會損傷骨盆腔肌肉、陰道等,若是產道疏於保養,如做家事時長期站立、提拿重物、爬上爬下,都易使子宮不能完全復原,產後便秘,骨盆用力太過,坐月子期間感冒咳嗽,易造成中氣下限的現象,因此有以下幾點建議,可助子宮恢復良好︰1.產後多臥床休息 2.保持大便通暢 3.注意房室溫度,腹部的保暖 4.加強按摩腹部及產後提肛運動。


    Q15:懷孕期間養胖,產後如何瘦身減肥?
    A15:產後如果妳要要餵母乳,減肥會影響小寶寶的營養喔!所以對於產後瘦身,妳真的不用太擔心,餵母乳消耗的熱量就會幫助妳瘦身了^^

    Q16:生產完如何恢復窈窕?產後如何豐乳?
    A16:關於上述問題,應及早在產前一個月,由先生或婆婆、媽媽陪同產婦,找醫師商談,並作好一份病歷紀錄、體質分析表、營養師諮詢建議表等,讓醫師充分瞭解狀況,才能提供正確資訊。坐月子期間若有不舒服的症狀,一定要立刻請教醫師、解決問題。
    懷孕時,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1∼14公斤,產後哺餵母乳,加上適當的運動及正確的藥膳調理,就不易變胖,例如:煮完藥膳後先放入冰箱,待上層的油脂結塊,將油撈去再食用。或一餐可吃半碗飯、一盤青菜,和一點肉,切忌油膩食物,如此營養足夠,也不會使身材走樣。
    關於豐乳、回乳,是最多女性關心的焦點,想要乳腺充盈豐滿,應多食用豐盈物語並搭配發乳食品,如花生湯、雞湯、魚湯和豬腳等。如果乳汁分泌較少,建議在煮湯時加「王不留行」(兩錢)。如欲有豐沛的母乳,切勿施打退奶針,也避免食用麥芽水和韭菜。

    Q17:產後筋骨酸痛如何防治?
    A17:產後如果休息不夠,太早做家事、照顧孩子,或坐姿不正確,或衣著不夠保暖受風寒等,都容易有腰背痛、膝痛、足踝痛、手腕痛等肌腱發炎的情形。而以餵母乳來說,若媽媽維持同樣姿勢太久,1個月下來,腰背部、手肘及手腕都會疼痛不堪,導致肌腱發炎。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晚上哭鬧不休,嚴重的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母親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不但疲累不堪,筋骨疼痛也久久不能恢復。
    想好好調養體質,前提是要有充分、適度的休息,坐姿正確,使用護腰、護膝、護腕來保護易受傷的肌腱;腰部要用靠墊;手肘要有支撐,餵奶累了,就把乳汁擠出,讓家人用奶瓶來幫忙餵;嬰兒的濕疹、腹脹、失眠症狀要儘快治療好,如此多管齊下才能收效。除了家人多提醒產婦注意坐姿與衣著、行動上多加協助外,醫護人員應給予正確的衛教知識,才能預防產後筋骨酸痛的發生。
    而預防手部肌腱發炎的方法是「少用手支撐」,另外,可藉由周邊輔助產品來支撐寶寶的頭部,以防肌腱發炎。
    至於「母嬰同室」,則有助於母親學習照顧嬰兒的技巧,但時間太長,母親會減少許多休息、睡眠的時間,因此,在作法上應彈性調整,讓產婦既能學到如何餵奶、換尿布、洗澡,又能在疲勞想睡時,獲得充分休息。
    在中醫食療方面,筋骨酸痛可用活血通絡、祛瘀止痛、補益筋骨的藥物,如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等方劑,加杜仲、骨碎補、續斷治療。安神定志、除煩解鬱,可用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湯改善,此外,針灸、拔罐、熱敷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Q18:我從懷孕約30週左右,就開始臉上冒痘痘,老一輩的人常說懷男生比較容易長痘痘,請問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另外,我生產已一個多月,坐月子期間常吃麻油雞、鱸魚、香菇雞、豬肝、炒腰子、桂圓稀飯、蓮子木耳湯,目前臉上還是有許多痘痘,甚至長到鼻子內,不知是否與吃太多補品有關?該如何改善?
    A18: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的改變,可能到了懷孕中後期(約5個月之後),會因體內的雄性激素變高,導致油脂分泌增加,開始在臉、耳、鼻、頭皮、胸、背等部位長出痘痘。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直到產後半年至一年,然後才慢慢改善。由此可知,長痘痘是因為體內荷爾蒙改變,和肚子裡的寶寶性別沒有太大關聯的。
    基本上,懷孕期間若要改善痘痘的症狀,不會使用口服藥,多以外用的消炎、抗生素塗抹。至於口服的A酸是絕對禁止服用,A酸成份的藥膏及保養品也不宜使用。
    至於產後若有哺餵母乳,為了安全起見,產婦還是避免服用口服藥,可選擇外用的消炎、抗生素塗抹。
    事實上,產後的膳食調理也可能和長痘痘有關,因為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時,會常吃麻油雞等補品,過於油膩,加上用酒料理,會刺激皮膚、讓身體太燥熱。因此,建議產後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不要猛吃補品,尤其是麻油雞、桂圓要控制,也切忌吃燒烤、油炸、辛辣的食物。至於香菇雞、蓮子等食物則OK。同時,在料理時,不要添加太多的麻油,容易造成自由基,在炒菜起鍋時,可先用橄欖油替代麻油。
    若產婦想改善痘痘,可以吃一些木瓜、番石榴、蘋果、奇異果等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或是番茄炒蛋。此外,早晚各吃5顆櫻桃,則具有補血效果。




                            

  • 肉鯽魚熱量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0-27 21:16:01

    每次到壽司店都點一樣的鮪魚和鮭魚,要點什麼才能吃出更當季美味的壽司呢?壽司的食材非常多種,我們大致上可以幫他們區分成紅肉魚、白肉魚、發光魚和貝類這四種。

    ◎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訂閱 Spice : https://goo.gl/dQoypP

    吃壽司的順序是很大的學問,一般來說,我們會從清爽、味道比較淡的白肉魚開始吃起,接著是可能有經過醋醃調味過的發光魚,再來是味道濃厚或是油脂較多的紅肉魚和貝類,最後再用帶有甜味的玉子燒收尾。

    1. 紅肉魚:鮭魚、鮪魚、鰹魚和鱒魚屬於這個類別。紅肉魚通常味道比較濃郁,脂質含量高,在這個類別裡面除了油脂非常豐富,入口即化的鮪魚大腹肉之外,入秋後因為海水溫度下降,鰹魚會從北方迴轉南下,此時他們會儲存足夠的脂肪,是俗稱「返家鰹」的鰹魚最肥美的時候。

    2. 白肉魚:一般是游泳能力比較弱的底棲性或定棲性魚種,白肉魚的優點是含有豐富的膠質,清淡中帶有鮮甜,熱量也比較低。
    春天,你可以吃肉質緊實的鯛魚;夏天,鱸魚剛過完繁殖期,體脂上升味道會更加鮮美;秋天,吃紅甘帶有適度的油脂,口感上也比較有嚼勁;冬天,白肉魚的首選是比目魚,他有豐潤的厚度,彈牙的口感,而且清爽鮮甜。

    3. 發光魚:壽司食材中的發光魚指的是魚背顏色偏藍,魚肚部份呈現亮白色的魚類。鮮度比較容易流失,所以常常會用醋醃的方式來防止魚肉變質。醋醃比例其實要根據魚肉大小和油脂肥厚程度去做調整,非常考驗壽司師傅的功力。
    代表性的魚種包括小鯽、竹莢魚、鯖魚、沙鮻、水針、沙丁魚和秋刀魚等。春季最美味的「水針」是公認的高級魚,銀白色細小的魚身口感脆又帶有甜味;5-7月是竹筴魚最肥美的期間,肉質帶著淡淡的粉紅色,而且富含油脂;秋天的話,鯖魚、沙丁魚和秋刀魚都很不錯。

    4. 貝類:貝類最大的魅力在於口感充滿咬勁,甜味扎實,帶有淡淡的海潮香卻不會有魚腥味。帆立貝的產季是在初夏到秋末,生吃就很甘甜,貝柱鮮食美味,也可曬乾加工製成干貝。
    少見卻值得一試的像是黑色有明亮外觀的鳥尾蛤,用水稍微煮過肉質鮮嫩清甜,4到7月是最合適的季節。入夏後血蛤開始豐收,有特殊的海潮風味、淡淡的苦味和貝類的鮮甜,冬季到春季這段時間他會特別的Q彈。

    在看完這篇,不妨可以吃看看低於一千五台幣的壽司店,單點幾貫喜歡、或是沒吃過的當季魚種。如果預算許可,我們還是最推薦花兩千塊嘗試一下高檔壽司店的午餐,你可以吃到師傅精心挑選和設計的 Omakase,就不用自己煩惱惹~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部落格 ► https://blog.spiceup.io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Dizaro - On The Road : (https://youtu.be/APymvuQqAx0)
    Fredji - Flying High : (https://youtu.be/ueOi5slIU2E)
    Markvard - Catch Our Moment : (https://youtu.be/CTMLXL2rxg0)
    Ace - To My Soul : (https://youtu.be/PBD6G8nE2J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