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聽障機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聽障機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聽障機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聽障機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姚潔貞 Christy Yiu,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比賽宣傳篇】 由視障聽障機構 - 猛龍舉辦 提倡傷健共融及籌款之餘,亦為大家增長知識。 今次特邀肯亞跑手 Lukas Wambua Muteti ,全馬PB 2:13',將於賽事日作賽,並將在賽前主持肯亞式長跑訓練工作坊 : - 一個肯亞專業跑手是如何鍊成的? - 肯亞專業跑手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聽障機構 在 朱立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4:49:31

給第一線的居家服務員及長照朋友按個讚👍 你可以想像頂著豔陽烈日,在戶外經歷無數次的防疫裝備換新? 你可以想像疫情嚴峻下,屋內須與人社交「0距離」的心理掙扎? 這是醫護檢疫人員,也是全台兩萬名居家照顧服務員、許多長照機構人員的每日工作。 有一家,兩老獨居,奶奶失智退化、爺爺聽障又失智,居服員每週...

聽障機構 在 潘柏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09:16:32

再兩個小時,我的第三本小說就要開始預購了。 ⠀⠀⠀ ⠀ 你會不會是那個理智上知道應該在乎性別平權、弱勢族群困境、非異性戀生存難題,也覺得自己活在一個父權結構的社會,有毒陽剛文化影響了每一個人的日常,應該避免男性說教——但每一次當看到那些人遊行,那些人抗議電影電視文本不夠多元、異性戀霸權,腦袋冒出的第...

  • 聽障機構 在 姚潔貞 Christy Y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29 17:32:45
    有 28 人按讚


    【比賽宣傳篇】

    由視障聽障機構 - 猛龍舉辦
    提倡傷健共融及籌款之餘,亦為大家增長知識。

    今次特邀肯亞跑手 Lukas Wambua Muteti ,全馬PB 2:13',將於賽事日作賽,並將在賽前主持肯亞式長跑訓練工作坊 :

    - 一個肯亞專業跑手是如何鍊成的?
    - 肯亞專業跑手訓練營式操練:有效全身拉筋及推進速度漸進跑

    #大家都支持吧

    【跑會組隊齊玩一圍走】

    「妙思猛龍慈善跑2018」將於4月29日在西貢北潭涌舉行,賽事設18公里、10公里和3公里賽項,是跑季收鑼前不容錯過的好玩賽事。

    今年特設10公里「一圍走」隊際賽,最啱跑會、公司組隊參加,每位參加者可獲贈Arc藍牙喇叭一個,數量有限,送完即止。而首三名隊伍(以平均完成時間計)可獲威士忌及紅酒各一枝,冠軍隊伍更可獲豐富酒菜一圍,成班跑完,一齊吃喝!

    凡報名參加「妙思猛龍慈善跑2018」,即送總值超過500元的禮物包,禮品包括跑完著住走的Hydrogen T恤、Champion System頭巾、Alpecin洗髮露試用裝、骨樂靈止痛軟膏、撒隆巴斯鎮痛膏貼試用裝、 Dr. Muscle肌肉及關節恢復霜試用裝、鞋袋和麥纖棒。名額有限,報名要快!

    賽事網頁:http://www.fearlessdragon2018.weebly.com
    報名:https://goo.gl/ABQTbK

    #十人隊際一圍走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 #妙思猛龍慈善跑2018 #傷健共融 #禮品豐富 #猛龍長跑隊

  • 聽障機構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16 07:46:00
    有 1,103 人按讚

    看了超怒,怎麼會有這種人渣敗類

    「其中有名男童的受害時間長達6年,打從小一參加該機構的聽障活動就被性侵至今,忍氣吞聲的原因,竟是怕患有重病的媽媽不堪打擊,才一直隱忍不發。」

    【聽障機構現狼爪 男輔導員性侵4聽障童】
    http://pics.ee/vznq
    【白天叫哥哥 晚上變狼雞姦噴精抹臉還拍照】
    http://pics.ee/vzns

  • 聽障機構 在 魏綺珊 Jo Ng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8-27 22:02:13
    有 59 人按讚


    魏綺珊專訪 讓戲劇衝破障礙

      全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集聽障、視障、肢體傷殘、精神病康復者及健全人士的劇團無障礙劇團,將於下月演出舞台劇《星圖》,同時該團所獲的勞福局資助亦將告屆滿,但這次並非就是告別。完結,是另一階段的開始。
      魏綺珊是位有心人——一位充滿傻勁的有心人。2011 年與丈夫陳文剛在廟會,偶遇聽障機構的義工,閒聊得知很多聽障人士對舞台表演感興趣,只可惜沒有演出機會。
      不過是一場閒談,身為專業戲劇工作者的魏綺珊一直將此事放在心上。隨後與多個不同的障別團體接觸後,決定負責牽頭籌辦集合不同障別人士的劇團,她說:「因坊間已有視障人士的藝團、聽障人士的劇團、殘障人士的舞蹈團,既然我們要做,就做別人未做過的。」
    摸石頭過河
      於是在 2013 年,申請獲勞工及福利局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兩年資助,無障礙劇團正式成立。將不同障別人士集合成劇團,她也坦言最初連學員都抱懷疑眼光:「有人問『得唔得㗎』,我答『都真係唔知得唔得,香港冇人試過,如果大家覺得有意義,就一齊去做,試吓囉』。」
      結果一試,便在兩年來辦了 3 期,招募了逾 70 名不同障別及健全學員,為他們辦超過 100 節的戲劇訓練課,安排他們到學校、復康中心、老人院等表演及分享。當中的過程,她形容是摸着石頭過河:「如何將不同障別人士組合在一起?聾人與盲人如何溝通?都是邊做邊作微調,比如戲劇訓練有 react to music,即聽音樂後用身體作出反應,這是對演員很有用的訓練,可是失聰人士如何做此練習?我們開喇叭,讓他們用手感受震動,很 amazing 地,他們可以憑震動感受到播的是甚麼音樂。」
    學員也須付出
      或者有人覺得上台演出,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興趣活動,實際不止於此,她說:「有次在演出後,有位學員的家人寫信息說『很多謝有這樣的演出,雖然他只站在台上 5 分鐘,但對我們全家,今日是個 big day,因為他願意踏出一步,在台上表達自己,這是一點也不容易的』。」
      「本身鍾意戲劇,也相信戲劇,覺得戲劇不只是讓大家演出,滿足表演慾而已。」魏綺珊說:「戲劇最緊要是影響人心,所以覺得戲劇是個很好的平台去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建立群體關係,排戲就已經可以做到。令人增加信心表達自己,戲劇訓練亦可以。又比如認識不同的朋友,過往視障人士不會識到其他障別人士,但劇團可以拓闊他們生活圈子。」
      以生命影響生命,魏綺珊一直強調學員不要以為只是來「攞嘢」還須「付出」,期間會安排他們到老人院等作探訪、每次中學演出後與同學進行分享,她說:「每個人在人生都會遇上障礙,並且覺得自己面對的困難是最大,例如感到學業壓力大,甚至因成績欠理想便想輕生。可是他們讓你看到這世界有很多人的困難比你多,當身體有障礙的人也能克服困難,健全的還有何藉口說自己不行?」
    望劇團自負盈虧
      無障礙劇團將於 9 月集合過往 3 期的大部分學員演出舞台劇《星圖》,但與此同時該團所獲勞工及福利局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兩年資助亦告屆滿,一直義務協助該團的魏綺珊,不想劇團就此完結,在眾籌網 FringeBacker 籌款,希望借助大眾力量集腋成裘將劇團延續,她說:「目標是籌 6 萬元,幸運地現在已達標,但當然多多益善。事實這是基本而已,因 1 年所需是 30 到 40 萬元。」
      其實魏綺珊當初辦無障礙劇團,已計劃不止是辦兩年,而是希望劇團能成為亞洲首個恆常運作的共融戲劇團體:「我們希望無障礙劇團能夠自負盈虧,即學員能自行去營運劇團、寫簡單劇本、做行政工作,向機構申請 funding 變相成為他們一點點的演出費,成為殘障人士的職業,據我所知,殘疾人士搵工很困難,有聽障者就算大學畢業也難搵工。」
      她理性地了解這非易事,同時樂觀地說:「這目標不可能 1、2 年達到,可能要 3、5、7 年甚至更久。係人聽到都話好難,我答『係難,但畀啲時間,可能 10 年、8 年後可以,畀佢哋試吓,依家係起步』。」你或者仍然覺得魏綺珊很天真很傻,但要跨越障礙從來不容易,惟有嘗試邁步才有可能跨過。
    ---------------------------------
    【共融】
    阿 King(視障人士)
      「以前從來沒參與舞台演出,只是有興趣,因看糊塗戲班的林海峰、葛文輝的《笑之大學》才知道有無障礙劇團,便成為了第 3 期學員。家族遺傳的原因,我的視力逐步衰退,將看不到東西,參加劇團後接觸不同障別人士,便覺得自己面對的困難,相比更多人來說已不是太大。」
    綺玲(健全人士)
      「與女兒(13 歲)一同參加第 2 期無障礙劇團。每個人都有難處,團內不同障礙人士都能跨越困難行上台,勇氣已值得欣賞。我與女兒在《星圖》當小角色,但其實冇分主角配角,是一齊做,障別與健全人士一同合作凸顯共融。」
    ﹏﹏﹏﹏﹏﹏﹏﹏﹏﹏﹏﹏﹏
    《星圖》
      日期 / 時間: 9 月 5 日 / 7:45pm;9 月 6 日 / 3:00pm
      地點:元朗劇院
      票價:$400 / $150 / $80
      網址:www.nonsensemakers.com 或「handinhandcapabletheatre」facebook 專頁

  • 聽障機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8-17 20:49:55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 聽障機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12-19 16:20:47

    今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教育委員會針對特教問題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林佳龍表示,以目前特教學校約為四百個學生,這些專業類別的工作人員卻只有編列一~二個名額,教育部應提高特教學校的專業人員比例,並與衛生署協調,讓醫院醫療資源多多支援學校,降低特教學校負擔。林佳龍要求教育部亦再加強校園管理,避免如在同一校園內會有欺負智能障礙學生或其他障別學生的情況。

    特教生與特教班數量近年來都有增加,跟少子化方向脫鉤,特教學校作為一個專業教育學校,需有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林佳龍表示,以目前特教學校約為四百個學生,這些專業類別的工作人員卻只有編列一~二個名額,當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排語言治療或者職能治療要排上好幾個月,於是往往會回來要求學校提供,而學校卻是以一比四百的比例在負擔工作,造成許多專業職能的人員工作量過大。

    林佳龍指台中社會福利機構瑪麗亞愛心家園為例,雖然是社會福利機構不是特教體系,但是卻是35個院生對一個社工師,教育部有沒有將特教學校的專業人員提高比例的規劃? 蔣偉寧表示,目前特教老師不是全是專任,有很多事兼任,教育部願意從師生比來看此議題,但是更重視每個學生是否駔道特製化專案的輔導。
    林佳龍表示,教育部應該跟衛生署協調,例如語言治療或者職能治療診療過程非常久,讓醫院醫療資源多多支援學校,這也是降低學校負擔的方法。蔣偉寧表示,如果是必要的協助,教育部願意跟衛生署來合作,目前也的確朝這個方向努力。

    林佳龍指出,由於智能障礙障別的人數一直都是各類障別之首,在少子化的衝擊之下,許多特別障別的專屬學校像是台中市啟聰學校或是台中啟明學校卻都在收智能障礙障別的學生,以台中市啟聰學校為例, 全校學生總人數408人,收智能障礙的學生已經遠遠超過啟聰的學生,教育部如何確保聽障生還能受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嗎?
    蔣偉寧表示,身心障礙有的是多重的,在教學時不會合併在一班,但是為了資源要做有效的使用,合併在一個校園是必要的,教育部會再加強校園管理,避免如在同一校園內會有欺負智能障礙學生或其他障別學生的情況。

    林佳龍最後表示,特教特綱基層教師反映不好用, 新的課綱現在正在試辦,但各縣市的作為不一,新的課綱何時會實施?教育部答覆,目前是課程調整原則在試行中,試辦兩年會檢討再發布,明年暑假試行結束,會盡快發布。

  • 聽障機構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04-18 17:03:59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