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職業財務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職業財務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職業財務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職業財務英文產品中有6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前一份工作是警察工作,看過許多詐騙案件以及理財不當的案例,本身又遇上年金改革,頓時讓我覺得必須自己研究投資理財,以免隨著年紀增長,面臨之後的改革卻手足無措。 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想當財務顧問,我想當的是「機師」,在我的部落格中也留著我當時準備培訓機師的相關文章。 機師是一個唯一不太看重學歷,靠面...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滴收到托福成績單,除了分享考試心得,也向Eko老師請教考生的常見問題。 看我怎麼整Eko:https://youtu.be/nW-F1eY3aqA 【加入頻道會員】http://bit.ly/3qIZjfT 參考畫面來源:https://bit.ly/37UpwzY 考試職業準備播放清單: h...

職業財務英文 在 斜槓主婦律師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2 14:24:09

這幾年在老公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接觸到的案件當中,最有感的就是當全職主婦的太太遇到老公外遇要離婚,頓時經濟陷入困境,連養小孩打官司的錢都沒有著落,也因此,我興起想要創立主婦斜槓資源整合平台的念頭。 通常,會在生完小孩當全職媽媽的女性,多數是先前本來就不是高收入的職業,評估過請保母花掉的錢後,覺得生兩個...

職業財務英文 在 DSE 7科5** | IELTS 9分 | 線上補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11:14:03

上次同大家分享左有關Global Business Studies課程同比較學術相關嘅,今次就分享返課外活動方面。到底GBS課外活動係咪真係好Chur? 課外活動呢啲就豐儉由人,但由於GBS同學一般參加活動會比較proactive,加上本身讀書嘅嘢唔會超級Chur,所以耳濡目染之下都會參加唔少課外...

職業財務英文 在 Kora Lini F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3:45:05

立榮航空 2019 年 聯合招募地勤人員 (1)財務: ‧大專(含)以上會計、財務金融等商學相關科系畢,精英文。 ‧工作內容:財會相關工作。 ‧工作地點:台北市區。 (2)職業安全衛生: ‧大專(含)以上畢,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師)或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證照, 熟悉ISO 45001標準者尤佳...

  • 職業財務英文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1 10:00:46
    有 245 人按讚

    我前一份工作是警察工作,看過許多詐騙案件以及理財不當的案例,本身又遇上年金改革,頓時讓我覺得必須自己研究投資理財,以免隨著年紀增長,面臨之後的改革卻手足無措。

    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想當財務顧問,我想當的是「機師」,在我的部落格中也留著我當時準備培訓機師的相關文章。

    機師是一個唯一不太看重學歷,靠面試以及測試得以過關的職業。當時為了提升我的英語能力,我每天透過Engoo練習英文口說,閱讀相關的書籍,例如:《航空心理學》、《跟著飛行員一起開飛機》、《飛機力學超入門》、《His Wind Beneath My Wings》、《最高職責Highest Duty》。

    但在準備當下,我同時也在研究金融領域。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內心對於心理學、金融學等領域有更深的興趣,我也發現台灣在資產管理界有更值得我去做的事情,例如推廣並執行指數投資。

    剛好我目前的公司「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有在擴編徵人,再加上我的書《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出版,我覺得是一個蠻好的轉捩點。

    當下我就想如果現在的公司有做起來我卻沒有加入,我會不會後悔?答案是我不想要十年後我很後悔我沒參與到,就決定辭職加入。

    到現在,我的工作除了研究市場動向外,主要是協助客戶釐清他們的理財目標以及建立投資觀念,用指數化投資跟資產配置的方式參與到市場。

    https://pgfinnote.com/ifa/

  • 職業財務英文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09:56:45
    有 420 人按讚

    《為什麼選擇當華師》

    之前Grace 的開放問答
    有網友問我來美國後
    為什麼不做之前台灣做過的工作
    人到中年還要辛苦轉行當老師
    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單純
    下面用複雜的方式解答一下

    先來說說Grace 的職業生涯吧
    簡單來說我年輕的時候
    傳統 早婚 覺得人生就是以先生工作為重
    同時也是一個很不會想的人
    沒有目標 渾渾噩噩 隨波逐流
    抱怨現狀卻又不願意做改變
    聚焦於雞毛蒜皮的小事 小確幸
    而不懂得看大方向
    把自己平庸的原因歸咎於別人
    而不是反省自身努力不足

    以下列出Grace 做過並且有賺到錢的工作
    早期我中文系畢業 因為沒專長
    為了賺錢什麼都試著做
    後來發現自己還算可以寫作
    就在文案/企劃界工作了十年以上
    直到到美國還繼續接台灣的廣告公司的案件
    到我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才結束

    以下是大學時的工讀工作
    1. 牙醫助理(遞器械、掛號、key in 病例)
    2. 寵物店小姐(上貨、洗貓)
    3. 中文家教(當時時薪150)
    4. 某大KTV接線客服
    5. 教科書公司輸入員

    以下是台灣畢業後在台灣的工作經驗
    6. 某知名樂團教材研究部職員
    8. 商業廣告公司文案
    9. 不動產廣告公司文案
    10. 某候選人競選廣告文案
    11. 補習班閱卷老師
    12. 上櫃建設公司行銷企劃
    13. 某藥局店員兼司機
    14. 不動產廣告公司行銷企劃
    15. 某安養中心掛牌照顧服務員

    以下是在美國讀書至畢業後的工作經驗
    16. 卡森紐曼大學graduate assistant
    17. 比爾頓國小FFF teacher
    18. 音響公司財務平台資料庫維護
    19. 雷諾爾郡substitute teacher
    20. 艾文約克高中world language teacher
    21. 繆思博物館 playologist
    22. 民航局education offer
    23. 美國兒童中文家教

    從就業軌跡可以看出來
    Grace 非常努力的賺錢
    也不排斥多方嘗試

    但來美國後唯一的不同
    就是Grace 因為婚變
    終於開始明瞭
    自己的人生/職涯不該依賴別人
    不管為任何人付出時間成本或是金錢/精力
    都是自己思考後做出的選擇
    沒有什麼誰欠你的問題
    如果會不甘願一開始就不要做
    更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他人身上

    在現代社會中不見得人人都會感恩
    因此 求人不如求己 有什麼目標
    不如自己去努力比較快
    畢竟人跟錢財會因為種種原因離開
    自身的教育/經歷才是自己的優勢跟資本
    也是別人唯一拿不走的東西

    而當剛成為為單親媽媽的Grace
    清楚知道在台灣的收入
    養兩個小孩生存不下去
    不離開台灣只會發生以債養債的慘劇
    於是想著要到對單親友善的美國重來

    接著想著在美國要怎麼賺錢才好
    也明白自己的中文文案企劃技巧在美國行不通
    因為我的英文能力沒有非常好
    況且Grace 沒有美國工作簽證
    無法合法直接找工作

    於是Grace 決定拿學生簽證闖蕩
    既然要當學生那就重新找個專業重來

    Grace 不知哪裡看到美國缺老師跟護士
    護士離我之前的專業比較遠
    要背很多專業名詞
    即時口說能力要很強
    況且要輪大小夜班
    在單親且美國舉目無親的狀態下
    根本無法兼顧小孩

    老師是一個可以有穩定收入
    可以切合小孩下課時間和寒暑假行程的職業
    而且「聽說」門檻不會很高
    當時的Grace 就草率的決定
    既然我是中文系畢業
    應該可以成為一位華語老師

    於是Grace 就跑去上華語師資班
    上完華語師資班
    發現只能經過教育部短期選派到美國
    一年後就得歸國
    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在美國重新開始

    接著Grace 開始研究
    發現要當上美國公立學校的老師
    必須經過類似台灣的教育學程訓練
    以及實習 考照等歷程
    於是Grace 就決定申請研究所
    來美國長期奮鬥
    後面就是各位都熟悉的故事啦!

    圖: Grace 繼續為未來努力中,暑期博士班的課還是拿到A+喔!大家跟我一起努力吧!

  • 職業財務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8 20:52:08
    有 176 人按讚

    《#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