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職業安全危害因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職業安全危害因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職業安全危害因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職業安全危害因子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19的網紅Workforce勞動力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嗨嗨大家,昨天人資圈都在傳一則有關於「通勤災害」的判決,由於法官在寫判決書時疑似有出現「戰南北」的用字😂,而且就連司法院的粉絲專頁都特別撰文加入戰局,因此我們也來分享一下這則特別的判決給讀者們吧~ 🏍️有關通勤災害的認定爭議 由於這則判決是有關於上下班途中因事故而發生職業災害(又稱為通勤災害)的爭...

職業安全危害因子 在 Workforce 勞動力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48

#workforce勞動力量跟著時事跑 嗨嗨大家,昨天人資圈都在傳一則有關於「通勤災害」的判決,由於法官在寫判決書時疑似有出現「戰南北」的用字😂,而且就連司法院的粉絲專頁都特別撰文加入戰局,因此我們也來分享一下這則特別的判決給讀者們吧~ 🏍️有關通勤災害的認定爭議 由於這則判決是有關於上下班途中...

  • 職業安全危害因子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6 11:55:00
    有 41 人按讚

    嗨嗨大家,昨天人資圈都在傳一則有關於「通勤災害」的判決,由於法官在寫判決書時疑似有出現「戰南北」的用字😂,而且就連司法院的粉絲專頁都特別撰文加入戰局,因此我們也來分享一下這則特別的判決給讀者們吧~

    🏍️有關通勤災害的認定爭議
    由於這則判決是有關於上下班途中因事故而發生職業災害(又稱為通勤災害)的爭議,因此我們還是先來簡單說明一下有關通勤災害的定義。

    一般的職業災害認定,大多會依照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也就是因為在勞動場所中的危害因子或其他職業上的原因而引起的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就屬於職安法上的職業災害。然而,由於職災補償、勞保給付或復工評估等等事項是分別規範於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等不同的規定之中,因此實務上偶爾會出現勞保有核發職災給付,但法院或主管機關卻不認為是職業災害的情況,而其中又以「通勤災害」最常見。

    為什麼會有這樣見解歧異的情況呢?如果仔細看職安法的職災定義,會發現職災是否在「勞動場所」所發生是重要的大前提,而一般來說,上下班通勤的途中並非勞動場所,所以應不屬於職安法所認定的職業災害。不過依照主管機關(可以參考我們圖中引用的解釋令)及過往多數的法院判決,可以發現大部分情況在認定職災時,並不限於勞工在執行業務時發生的災害,也包括員工「準備提出勞務時」所受到的災害。

    簡單來說,如果勞工在上下班必經途中之不幸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有傷病產生時,假如在過程中沒有從事「私人行為」或「重大交通違規」(例如無照駕駛、闖紅燈或酒駕等)的話,仍可能會被認定屬於職業災害。​

    🏍️法官為什麼要引戰?
    其實南北早餐吃什麼根本不是重點😂本案是因為有一名居住在台南的老先生某日在大夜班下班後(通常是早上八點),在回家的過程中又繞路到台南永康區吃鹹粥當作早餐,結果用餐完要再返家時便不幸發生車禍導致受傷,老先生認為既然這是在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的傷病,自然可以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的給付,但勞保局卻認為老先生是「繞路」吃早餐,而且發生職災的時間點又比他平常的通勤時間還久,因此認為不是職災而不發給給付,老先生變因此提起行政訴訟來主張自己的權益。

    依照勞保認定通勤災害的原則,如果勞工在上下班過程中,是在「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工作場所的「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導致的傷害,則視為職業傷害,才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勞保險職災給付。​

    所以本件的爭點應該是在於👉🏻老先生是否在「適當時間」與「必經途中」發生事故。

    由於法令並沒有再更細緻的解釋,所以到底怎樣算是適當時間,又怎樣才算必經途中(Google推薦路線我就一定要跟著走🤔),其實是不少職災個案認定時的戰場,這時候如果民眾與勞保局見解不一時,往往就需要透過法院依法規的意旨及目的,搭配社會通念、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來加以認定。

    在這件個案中,勞保局認為通勤路線雖然不見得要選擇「最短路徑」,但還是要選擇客觀、合理的路線,而不得「依個人主觀上之偏好選擇路徑」(你各位下班不要到處閒晃,請直接回家!),因此依照當事人的就業場所與居住所的路線來判斷,發現發生事故的地點並不是在必經途中,因此認為不是職災。勞保局也在上訴理由中提到,當事人回家有好幾條路線,而且路上有很多間中、西式早餐店,所以老先生在這些路線中「順道」找一家來吃並無事實上的困難,他硬要選擇繞道至兵仔市場吃鹹粥,應該屬於「個人主觀偏好之選擇」,而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為。

    那為什麼後來法官推翻了勞保局的認定呢?因為臺南人要選擇吃哪種早餐,輪不到你們北部人來說嘴😆😆😆法官在判決書裡提到,長住在台南的老先生,下班去吃碗想吃的鹹粥當作早餐是很正常的事情,況且也才多花4到5分鐘的時間,勞保局認為可以順路隨便找一家早餐店來吃吃,根本就是以北部或外地人的思維來判斷,而沒有充分考量台南人年長者及台南在地人早餐的傳統與地區性特質。總而言之,法院後來認為雖然當事人有小繞路跟稍晚回家而發生事故,但仍然屬於「合理通勤時間」與「必經途中」,因此最後認定本件應為職災,勞保局要重新審視後核發職業傷害傷病及醫療給付。

    無論如何,還是請各位上下班途中務必注意安全,本件雖然後來被認定屬於職災,但還是要再次提醒,通勤災害都是以「個案情形」來認定,所以絕對不是說你繞路去吃個東西後發生事故就都可以算是職災唷😅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 職業安全危害因子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5 20:05:25
    有 79 人按讚

    【職業醫學】~ 拆除工地的職業風險

    上週經過板橋的黃石市場,拆除作業已經進行了一半;正在灑水減少拆除時的揚塵。

    今天就來聊聊拆除工地可能的職業風險吧⋯⋯

    先分為兩大部分:
    A. 整體結構的大規模拆除
    B. 室內裝潢的小規摸拆除

    A. 這類多為戶外開放空間作業,最大的風險在於主體結構的倒塌(人員可能會從高處跌落,或直接被壓在下面)

    另外就是作業現場的瓦斯管線及電力是否有切斷,可能會造成火災、爆炸或感電風險。

    最後才是作業時的「噪音」及「粉塵」危害。然而因為是開放空間,只要距離拉遠,噪音的分貝數就會大幅下降;粉塵則可以配合溼式作業以減少揚塵。當然,配戴適合的聽力及呼吸防護具,可以讓保護更全面。

    B. 這類的作業現場因為在室內,而且往往要避免影響到作業以外的區域,所以通風不佳。

    主要的風險反而是「粉塵」。要注意到老房子的隔熱材或屋瓦,都可能使用到〖石棉〗,這是一級致癌物,而且往往要十幾二十年後才發病,說不定那時候都要退休準備安養天年,還要和癌症奮戰。

    另外,還有裝潢常用的矽酸鈣板,在拆除時會出現結晶型的游離二氧化矽,這是塵肺症的致病因子。

    所以在室內作業的人員,更要注意局部的通風及呼吸道防護具的配戴。

    再來,就是拆除用的手工具對身體造成的健康危害,主要原因是「振動」;嚴重時會產生白指症或腕隧道症候群。

    作業時,要注意減振,另外作業時間也應避免長時間持續性;依我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302條規定:當水平及垂直振動最大加速度超過4m/s^2時,勞工每天之振動暴露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最後,就是「噪音」,因為空間較狹窄,所以噪音暴露避無可避,請一定要配戴聽力防護具。

    〖小結〗

    其實我覺得最可怕的還是「粉塵」了,因為暴露後很久才發病,說不定自己早就忘了數十年前的暴露和現在的疾病有關,造成求助無門。

    如果懷疑自己的疾病和過去職業暴露有關,可以先電洽各地的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會有更完整的說明。

  • 職業安全危害因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6 17:13:21
    有 0 人按讚

    善待做工的人!泛亞工程用智慧科技提升勞動安全

    作者:高宜凡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1-01-25

    公共電視改編作家林立青暢銷書的優質台劇《做工的人》,去年讓許多觀眾注意到營造業勞工的辛酸。事實上,儘管台灣房地產市場交易熱絡,這一行卻始終無法擺脫勞力密集和高風險的刻板印象,工傷頻繁和人力短缺的新聞更未間斷。如何改善呢?泛亞工程的「智慧工地」科技專案,做了一次有趣嘗試。

    這幾年,跟營造業有關的新聞,大概不脫缺工、勞工受傷等範疇。雖然公視劇作《做工的人》引起收視熱潮,但家長應該還是不想讓孩子投入這一行,因為風險太高了。

    不過,甫獲2021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肯定的「智慧工地/嘉義C602標勞安智慧管理系統」,卻用智慧科技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並在565天的施工時間裡,成功締造「零工傷」的完美記錄!

    用科技守護勞安,創565天「零工傷」記錄

    上述方案的規劃者,是成立逾半世紀的老字號公司「泛亞工程」,多年來參與過石門水庫、高屏溪河川工程、多條高速公路和捷運等重大工程,業務版圖還擴及海外市場。

    為減少勞工發生意外事故,泛亞工程運用BIM(建築資訊模型)和RFID技術,並結合AI人工智慧及IoT物聯網,自行開發出一套智慧工地安全預警系統。並以鐵道局的C602標嘉義市博愛陸橋改建及排水臨時軌鋼橋工程,作為第一處使用場地,在長達565天的施工期間,從未發生一件工傷事故。

    事實上,這項工程並非簡單任務。

    負責現場指揮的泛亞嘉義施工所主任詹益京分析,由於施工區域緊臨台鐵縱貫線,每天有多達176班火車經過,還要維持道路(省道台一線)運行,而且仔細探勘後還發現,高壓電纜離橋梁底緣太近,只有47~56公分的間隔,不僅施工空間侷限多,周圍還有不少風險因子,相當需要科技來協助掌控。

    在舊有橋梁圖資不全的狀況下,公司透過LiDAR(光學雷達掃描儀)和BIM,完整建置現場的地理空間資訊,再以AI智能偵察危害因子,如掉落物體、機具侵入、車輛經過等,甚至建置虛擬的「電子圍籬」,一旦人員跨越虛擬牆的界線,系統便會即時推播警示,連未戴安全帽,也會立刻推播訊息給主管。

    「這樣就不用一天到晚派人在那邊看,不但提高安全,也節省人力成本,」泛亞工程總工程師周學瓏表示。

    此外,工地旁還架設微型氣象站,蒐集各種環境及氣候資訊,一旦溫度過高,便會按照勞動部職安署公告的「熱危害」等級,用即時廣播提醒勞工注意。

    「把安全做好,是企業的天職!」兩年前接下泛亞總經理一職的張子文,為貫徹工安決心,不僅擔任營造業北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會會長,還擴編公司裡的環安衛單位和資訊中心,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來提升工安。

    戶外環境干擾多!不斷嘗試才提高辨識率

    綜觀今年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泛亞是少數以智慧安全為主題的得獎案例。

    泛亞工程BIM中心經理陳哲仲觀察,過去同業多把智慧科技運用在特定需求,如人員管制、防止墜落,還沒有像泛亞這樣的全盤規劃。

    不過,實際執行的過程裡,困難可沒少過。

    比方,目前坊間號稱辨識度破9成的人工智慧CCTV影像方案,多是應用在廠房、賣場、或光源充足的室內空間。

    可是,營造業的工作環境幾乎都在戶外,必須面臨光影變化、颳風下雨、周遭物體阻擋等一堆干擾,常使系統無法精準判別、甚至發出誤判。一開始只要有工人脫帽、想擦個汗,就常出現假警報,「前後大概花了半年,請廠商不斷改演算法,餵了上萬張照片,才把辨識度提升到80%以上,」陳哲仲回想。

    再來,市面上的智慧方案百百種,如何選擇也是問題,況且還要符合實際需求和成本考量。

    光是感測元件的選擇,泛亞就評估過藍芽、BEACON、LoRA等多種技術,來回測試多次後,才選定兼具經濟性和傳輸效率的UHF RFID(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

    最難得的是,這些智慧系統既非業主要求、更非投標必要條件,而是泛亞主動砸下近500萬自行開發的。不僅嘉義施工完畢後取得專利,之後更打算推廣到公司其他工程使用。

    即將動工的高雄興達電廠專案,泛亞還打算以MR技術(Mixed Reality,虛擬混合實境)輔助挖掘,用透地雷達探測地下管線分佈狀況,再用BIM建立完整的地底空間模型。

    為何需要這樣的科技投資?

    張子文解釋,國內房地產行業近年看似熱絡,但業者卻面臨長期缺工、建造需求日趨複雜、人員高齡化和技術斷層等挑戰,早就需要導入科技來改善。「這方面我們也才剛起步,如果大家願意來討教、分享,泛亞不會藏私!」

    的確,唯有提高工作安全和建設品質,台灣營造業才能擺脫高風險和勞力密集等刻板印象,讓「做工的人」不再是負面標籤。

    附圖:善待做工的人!泛亞工程用智慧科技提升勞動安全 泛亞工程以「智慧工地」一案拿下2021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左二為總經理張子文)
    《做工的人》不僅引發收視熱潮,也讓大眾關注營造業勞工的困境。(圖片取自公共電視臉書)圖/《做工的人》不僅引發收視熱潮,也讓大眾關注營造業勞工的困境。(圖片取自公共電視臉書)
    智慧工地涵蓋:人員管制、災害預警、電子圍籬、環境監測等諸多功能。(資料來源:泛亞工程)圖/智慧工地涵蓋:人員管制、災害預警、電子圍籬、環境監測等諸多功能。(資料來源:泛亞工程)
    工地戶外環境的影像辨識干擾因子極多。(資料來源:泛亞工程)圖/工地戶外環境的影像辨識干擾因子極多。(資料來源:泛亞工程)
    營建業長年面臨缺工及人力斷層,有賴智慧科技協助改善。(圖片提供:泛亞工程)圖/營建業長年面臨缺工及人力斷層,有賴智慧科技協助改善。(圖片提供:泛亞工程)

    資料來源:https://city.gvm.com.tw/article/7729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