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聯享光電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聯享光電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聯享光電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聯享光電評價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

聯享光電評價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2:59:20

良率其實很難提升喔,#科科 有時候我們會在半導體相關的新聞裡聽到某某廠商的晶圓良率很好,或是良率不佳要進行提升。 「良率」兩個字聽上去就是越高越好啊,但是......它真能說升就升這麼簡單嗎? _ 首先,讓我們聊聊「良率」的定義是什麼。 良率呢,簡單來說就=良品數 / 實際生産數,當然...

  • 聯享光電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6 09:36:59
    有 885 人按讚

    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 聯享光電評價 在 定錨產業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2 16:45:51
    有 325 人按讚

    近期有許多讀者詢問我們對立積股價重挫的看法,這邊分享最新觀點給大家。以下內容摘自本期的台股觀察週報,因週報屬於基本/加值版的專屬權益,沒辦法例行性的全部公開給大家,敬請見諒。

    我們認為,立積股價大幅修正,主要是先前市場過度樂觀、評價炒過頭。記得有一次直播時,在Q&A階段討論到立積,當時許多讀者參考市場報告,認為立積2020年EPS有機會達到12~14元,但我們認為,立積在2020年的成長動能會受限於晶圓代工及封測產能不足,預估2020年EPS 7~8元,至今看法沒有改變。

    近期市場謠傳,華為有意自行設計PA,並將代工訂單轉向三安光電,導致立積掉單、股價重挫。我們認為,這則消息純屬無稽之談,立積的主力產品是Wi-Fi Switch、LNA、PA、FEM(Switch+PA+LNA整合模組),產品應用在Wi-Fi無線分享器及手機Wi-Fi上,不包括Cellular PA,故華為自行設計Cellular PA,首當其衝的是聯發科旗下子公司唯捷創芯(Vanchip),而非立積。

    近期營收成長,主要是因為Wi-Fi FEM已切入華為AP Router供應鏈,市場看好明年立積在華為手機Wi-Fi FEM供貨比重提高,且目前在客戶端供貨比重仍低,潛在成長空間很大。此外,Wi-Fi 5升級至Wi-Fi 6,前端設計從Dual-band 2x2 MIMO,改為Dual/Triple-band 4x4 MIMO,前端FEM需求增加2~3倍,且新產品利潤更好!

    至於華為轉單三安光電,對穩懋、宏捷科的展望也不會有影響,目前三安光電的技術與穩懋差距還是很大,轉單的主要原因是穩懋、宏捷科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將部份低階產品轉向三安光電投片,應解讀成一線廠商產能滿載、訂單外溢的效應,就像台積電產能滿載,會有一部份客戶轉往聯電、世界先進投片。

    我們對於矽格的看法也沒有改變,主要客戶聯發科、立積、立錡、致新,2020年展望都不錯,且測試產能開出的進度較預期快一些,2020年業績將持續成長。

  • 聯享光電評價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9 13:36:14
    有 198 人按讚


    #無須六百萬直接入籍臺灣👑

    兩星期前,有任職傳媒朋友密我想問關於專業移民人才移民臺灣的細節。所以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到底什麼「專業」能合資格無須付出600萬臺幣,就能移民臺灣。

    所謂高級專業人才,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科技領域

    1.在奈米、微機電技術、光電技術、資訊及通訊技術、通訊傳播技術、自動化系統整合技術、材料應用技術、高精密感測技術、生物科技、資源開發或能源節約及尖端基礎研究、國防及軍事戰略等尖端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

    2.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擴增實境、區塊鏈、虛擬實境、機器人、積層製造等前瞻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者。

    二、#經濟領域

    1.在產業之關鍵技術、產品關鍵零組件或其他技術上具有獨到專業技能,能實際促進我國產業升級。

    2.在農、工、商業之農業開發、運銷、機器設備、半導體、積體電路、光電、資通訊、電子電路設計、生技醫材、精密機械、汽車零組件、系統整合、大眾傳播、法律、保險、銀行、翻譯、諮詢顧問、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或觀光旅遊等企業擔任專業職務,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為臺灣極需之人才。

    三、#教育領域

    1.曾任國內外大學講座教授、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2.現任或曾任國內外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或研究技術人員,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3.學術活動或研究結果獲得國家機關或國際著名學會、團體頒發獎項或論文刊登於著名論文引用目錄或國際著名學術雜誌。

    四、#文化或藝術領域

    1、獲各界或知名評論家、文化、藝術協會、重要媒體報章雜誌評論肯定者。

    2、現任或曾擔任獲傑出評價之活動(指標性藝術博覽會、雙年展等藝文計畫)主要或重要角色者。

    3、曾獲得國內或國際認可之獎項或擔任獎項之評審者。

    4、具備傑出成就始得加入之組織成員。

    5、在文化資產或固有文化之保存、維護、傳承及宣揚具有特殊技能或成就者。

    6、在音樂、舞蹈、美術、戲劇、文學、民俗技藝、工藝、環境藝術、攝影、廣播、電影、電視等各種文藝工作有傑出技能或成就者。

    五、#體育領域

    1、曾獲國際體育(運動)比賽前三名或具優異技能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2、曾任各國家代表隊教練、國際性體育(運動)比賽裁判或具優異賽事績效而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其他領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民主、人權、宗教等領域有重要著作或享譽國際之具體事蹟。

    2、在金融、醫學、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系統、電信、飛航、航運、深水建設、氣象或地震等領域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且為我國亟需之人才。

    3、在社會、生活、飲食及流行時尚等具優異才能者

    以上專業,由移民署、科技部、工業局、文化部,聯合審查會審核認定後,出具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將由移民署核發梅花卡。

    當收到梅花卡後,其家屬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可以一併申請永久居留。且沒有期限,沒有居住義務。定居、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沒有申請規費,臺灣收入想有所得稅減半優惠。可向勞動部申請開放式工作許可函並自由從事工作,不必由聘僱單位代為申請。分別是「殊勳」、「傑出貢獻」,可以直接入籍。

    如果你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更可直接入籍。以下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的認定標準。

    一、
    1.曾獲部會級以上政府機關獎章。

    2、曾獲國際性組織頒授獎章或參加國際性比賽獲得前五名,有助於提昇我國相關技術與人才培育。

    3、對民主、人權、宗教、教育、文化、藝術、經濟、金融、醫學、體育、其他領域,有卓越貢獻。

    4、有助於提高臺灣國際形象。

    5、對臺灣社會長期奉獻服務,具有顯著成效

    6、其他有殊勳於臺灣。

    二、對臺灣有特殊貢獻:指能證明自身對國家、社會之貢獻程度,如經報章、雜誌等之報導資料或政府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顯示對國家、社會及其他領域有正面之貢獻事蹟。

    凡「殊勳」、「傑出貢獻」者可以直接入籍。其家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也可以一併直接申請入籍。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

    如果你屬於上述專業人士,那就可以省下六百萬,直接向臺灣申請專業人才移民。

    背景:#花蓮清水斷崖
    #移民臺灣小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