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聖經婚姻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聖經婚姻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聖經婚姻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聖經婚姻定義產品中有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

聖經婚姻定義 在 鐘郁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3:28

(小時候的我有意識以來就愛打扮、愛穿裙子也愛粉紅色,愛一切女性化的東西,沒有想過長大會對性別有這麼深刻的反省😌) 從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上野千鶴子的厭女到很多探討女權的愛爾蘭劇本還有充滿性別省思的膝蓋文本,莫名其妙這個學期我一直在碰性別跟女權主義,也因此跟很多人討論了很多。我覺得我的同溫層算厚,大家都...

聖經婚姻定義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6:35:52

【王瞳與艾成登記結婚/原來愛,這麼難啊!】  #王瞳 與 #艾成 宣布結婚,他們長跑9年,波折不斷,女方甚至捲入不倫戀,被同劇演員的妻子控告侵害配偶權,目前正在打官司。  種種考驗,並沒有讓王瞳與艾成走向分手,相反地,他們在今(28)日到大安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隨後各自在臉書告白:「無論經歷...

聖經婚姻定義 在 張定瑋 姓名學/陽宅風水命理老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5:12:39

📍事業有成功的一門學問 📍感情也有成功的方程式 📍與人相處更有成功之道 💁‍♀️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這兩個字、成功的定義不只是在事業上的成功、家庭上的成功、任何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是成功! ✍🏻成功是有個方程式!!失敗為成功之母、在成功以前、一定是嚐盡了失敗的挫折和磨難、但是堅持到最後、總是會...

  • 聖經婚姻定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22:30:40
    有 395 人按讚

    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更被世人關注的,是她與當時最著名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的開放式戀情,他們堅定忠誠,又各享自由,有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沙特為存在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有人說品性是「天生」的,人的本質天注定。「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本質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著,面對自己,然後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規條。道德和規條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出生,我們存在。我們用行動來界定自我,每個人的本質,是由存在之後的言行所創造所決定的。

    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下的經典著作《第二性》,為當時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義思辨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也就是說,女人憑性徵生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質、地位,則是後天被「定義」的。「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的本質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有一本最新出版的書,《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以「成為」(Becoming)做書名,是對波娃的思想同人生的最佳概括。
    《成為西蒙波娃》
    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西蒙波娃撰寫了許多哲學、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小說、隨筆、傳記、專著,其中她生前的自傳也有四部。她晚年,在沙特逝世後寫的作品《告別儀式》也帶自傳成分。她編輯出版過沙特給她的書信。加上幾十年許多寫作者對她的分析與評論,關注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讀者,西蒙波娃她已經甚有認識了。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以及會涉及他人,所以她豐富人生中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思未公開透露。

    最近幾年,她的日記和私人信件陸續曝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鑽研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寫有幾本關於沙特、存在主義的著作,2020年8月出版了《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中譯本上月在台灣出版。作者全盤檢視了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近幾年曝光的資料,補足了未曾被看見的細節,看到了波娃立體、真實而細微的面貌,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自古希臘哲學以來,西方哲學家都討論「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是人類知識的兩大分類。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卻這樣反問: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你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你沒有能夠成為你理應該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你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你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在波娃在世的那些年,即1908-1986年,女性所擁有的可能性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開始以招收男性相同的條件招收女性;女性取得投票權,也能合法離婚與墮胎。波娃經歷了三十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女人於公共領域中思考、進而坦率談論自身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但即便如此,人們談論「女性主義」一詞時,所講的內容仍然令波娃覺得粗劣、愚蠢和難以忍受。波娃因此寫了《第二性》。當她寫下「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這句名言時,她並不知道《第二性》這本書竟會對自己往後的人生及後世的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已有諸多文獻深入探討這句名言的意義、探討人究竟如何「成為」女人。《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則旨在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人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是永無休止地成為自己的過程——這是波娃在十八歲時就作出的結論。
    因此,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人生的波娃,她的生命與思想的書寫就由凱特‧寇克派翠完成了。

    波娃一生的哲學追求,就是女性要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但諷刺的是,她最受世人關注的,卻依附於沙特,是與沙特的「知識分子情侶檔」關係。
    在《第二性》中,波娃說,「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多也僅是極不牢靠的力量:無論她是奴隸或是偶像,決定她命運的人從來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學也讓她瞭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續成為自己。

    女性感情生活被無限放大
    1927年某天,19歲的西蒙波娃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就強烈反對,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因為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波娃在日記中寫:「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

    在波娃的經典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使男人重新獲取權力,她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但即使這樣,她和沙特組成非婚姻的終生情侶檔,仍然使波娃在社會輿論中被認為是沙特的附屬。大眾普遍認為「知識分子」指的是沙特,而波娃只是構成「情侶」的另一人。波娃在1986年於巴黎過世時,《世界報》(Le Monde)的訃聞標題說她的著作「偏向通俗讀物而非原創作品」。1994年,一位知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在社會未脫離男性主導的情況下,由於對女性感情生活的無限放大,而導致對她的哲學成就的低估。事實上,很可能波娃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
    被看見好還是不被看見好
    法國的哲學家長期爭論著人活著到底是被人看見好,還是不被人看見好。笛卡兒表示人得「不被看見,才能過得幸福」,沙特認為,他人物化的凝視如何將我們囚禁於次等地位中。但波娃並不同意這些說法,她認為人要過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見——只是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看見。

    波娃生前陸續出版了四本回憶錄,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傳性質,比如她的美國和中國紀行。她也將沙特寫給她的信件整理出版。 她讓自己被看見。

    不過,波娃逝世後的數十年間,新的日記及信件陸續出版。許多人震驚得知波娃不但擁有過同性戀情,對象更是她過去的學生。她寫給沙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學上對於沙特的影響。

    終其一生,波娃受困於人們對於她的能力與原創性的質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說她的著作其實是沙特寫的。有人說她像是「引用宗教經典一般地」引用沙特。

    當年女性作者經常面臨這樣的指控,而她們往往也會將這樣的看法內化。波娃某些原創的論點,很可能正是令沙特聞名後世的論點。有一年,因為沙特太忙了,波娃便用沙特的名字替他發表文章。沙特說過,《嘔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學論文,是波娃建議將其擴寫為一部小說。沙特也說過,在他漫長的哲學生涯中,波娃以她嚴謹的批評與深刻的洞見,幫助他在發表前將文章修改得更為出色。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成為西蒙波娃》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
    由 衛城出版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

  • 聖經婚姻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31 14:28:10
    有 25 人按讚

    早安(午安)!
    今天早上4:00、5:00就瞬醒了,昨天睡前想著要提醒建安每個禮拜打電話回老家給婆婆,也很殘念明明疫情一開始還沒自主封城我們買筆電時,就買了智慧手機要給婆婆,只為了怕被唸和不知道怎麼說和怎麼教她好,沒有趕在足不出戶前給她。

    也想到最近家裡因為勇嘉進入青春期有些小狀況要思考,昨晚又有新的事件,早起瞬醒想了想青春期孩子該怎麼應對進退。


    聽了旌旗教會請來特別講員武自珍老師的分享當今日晨更,說到現在人很喜歡用流行的話來定義一些行為,我自己也會這樣,本來想讓自己比較容易接受情況和比較知道怎麼應對,沒想到定義後反而因著認知錯誤做出不適切的回應。


    比如「情緒勒索」,老師說如果不在乎、沒有愛怎麼會被勒索?那如果在乎、有愛,想著不被勒索、用冷淡或仇人、離開關係的方式,會比較有助益於關係嗎?是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角度嗎?

    之前沒有特別去想過,但我真的超級無敵討厭情緒勒索的人,也總是第一時間冰冷對待,連一絲溫暖都不願給的那種極度冰冷相待,以至於之前婚姻亮紅燈、跟媽媽心結也沒解開,如果可以早點聽見這篇分享就可以更早知道哪裡出問題。


    今年四十歲的我,期許自己讓身邊在乎的人過得更簡單,有更簡單的人生把餘裕愛人、愛世界、愛環境、經營管理或把對我複雜的精力放在其他地方。

    雖然我不太會因為自己過得不好就對別人不好,「報復、找麻煩、你沒讓我輕鬆我也不讓你輕鬆、你折磨我,我也折磨你」這些都不會是我的生活,一個人再讓我不舒服頂多就是離開或盡量避免而已,但期許自己如果有能力,就愛人愛得更讓人便利。

    像我跟建安現在能很輕鬆自在的生活和相處,就是起因於一件很小但靠我腦筋從來沒去想過的事,是上帝提醒我去做才完全被翻轉局面的事,這件事是「問建安夢幻的婚姻生活是長什麼樣子?有什麼元素?」然後寫在每天看得到的地方,去做那些事,完成他夢幻的婚姻生活。


    如果是我自己來想,一定忍不住想著「問你夢幻了我去完成,我比較吃虧,你難道不用問我嗎?難道不來完成我的夢幻婚姻嗎?不公平!婚姻是共同的事,一定要公平且互相。」

    但聖經上教導「丈夫是妻子的頭」我他媽最討厭這句話,因為我不想要我的婚姻頭軟的,頭孬的,頭都不動腦,我相信我自己但不相信他。


    所以寧可在我能掌控中做我有把握的事,也從來不願意選輕鬆的路走,不相信有條簡單的路,是我婚姻一直艱難很大的問題。

    直到神介入,祂直指核心要我問建安,並且配合他、和他配搭,建安提出的每一條其實都沒有很難、只是我從來沒有選過,他說:*******(打馬賽克)、一起禱告、牽手散步、多稱讚老公。

    上帝沒有要他回頭也問我、在我配合完建安後用建安配合我來做公平的交換,當時我無法理解且有點不爽,不過上帝從來不是以我爽作為管教孩子的準則。


    我試著純粹去完成建安對夢幻婚姻拼圖,當他優先被滿足,頭就硬起來了,因為沒有一個人擁有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時會想甩開它或丟掉它,只有愈來愈投入去珍惜、經營、愛護而已,所以我開始感受到聖經上寫在「丈夫是妻子的頭」下面那一句:「丈夫要愛妻子,就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漸漸開始看見建安溫柔窩心很Man的一面,看見他自在展現他身為丈夫的愛情、他對妻子的「保養顧惜」,這份濃烈的愛意不是我靠著原本打算和長久習慣的「互相」,用交換條件能得到的結果,不是我的經營、我的智慧、我的建議⋯⋯可以造就的。


    聖經用腦筋讀不理解,要實踐才知道箇中奧妙,上帝的法則人不能測度,要順服才能蒙福。


    從讓建安覺得愛我很簡單後,我們就不用彼此猜忌折騰,生活很多歡笑。像昨天有件事,這陣子汰舊他藍色大YG舊內褲買了批新的,他說「奇怪?洗洗就不見了?」「會不會因為跟老婆一樣內褲黑色都混在一起洗,丟到我的衣服堆裡了?」嬌妻口吻。

    建安想都沒想就回:「不可能啦!!!!!妳的內褲都我的兩倍大,肉眼不可能辨認不出來,老公看得很明顯。」乾,欠殺。


    但⋯⋯⋯因為要讓他最簡單的活著,反正我內褲他兩倍大是事實,他還是娶我,也愛我愛得很周到,衣服都他洗烘只是因為一句話嘛,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得大大聲,他也絲毫沒有任何覺得說錯的地方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天。(安全活口)



    總之,學會相信你愛的人他會接住你的愛並且愛回來,不管一開始方式或言語你能理解與否,適應與否,與其花時間成為敵人,不如花時間成為愛人。


    神常常對我說「去做簡單但重要的小事勝過挑戰難的、想證明自己的事。」這是我一陣子以來的日常習題,幫助我許多,紀錄分享。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哥林多前書‬ ‭13:2, 11‬ ‭


    Ps,我老公除了沒死,現在皮膚都還發亮,因為本人自從被好好當老婆和愛人後就自動變成女友模式,沒有弒親還會幫他保養臉

  • 聖經婚姻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6 21:00:16
    有 179 人按讚

    【🦓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 #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中)】
     
    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尚未曝光的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透過共感產生世代對話」,是楊雅喆暗自的願景,《天橋上的魔術師》的編劇團隊,聚集老中青三代,最年輕的編劇和楊雅喆差距 12 歲,並非所有人都經歷過戒嚴,這時楊雅喆就扮演起時代講師,不斷和編劇團隊溝通,在改編過程中,劇本改了又改,推翻再推翻,對於劇組團隊而言,若沒活過 80 年代的觀眾無法投入,那戲就沒得唱,等同宣告失敗,因為這是給所有人看的劇。
     
    至於編劇的最高原則,唯一尊奉的「logline」是:「80 年代,天橋上來了魔術師,不同的大人、小孩、青少年遇到他都會看見內心的渴望、不足與不滿,最後他們因為魔幻時刻,創造生命中的奇蹟。」
     
    對編劇團隊而言,遇到瓶頸或防範偏離初衷時,就用上述的「logline」檢視每一集劇本,「『logline』看起來很簡單吧?但要符合這句話就有很高的難度。幹!每一集都要有魔幻時刻,都要有魔術把戲,幹!原著只出現一半的魔術師,沒有那麼多的魔幻,那要延伸創造的想像就更多。」楊雅喆大笑說。
     
    這次的改編,實際上楊雅喆和編劇團隊調動甚鉅,從章節名稱就可窺見。原著中有章節名為〈九十九樓〉,這與第一集符合,但第三集的〈水晶球〉就是編劇發揮想像,原著並無此章節,楊雅喆表示之後的集數名稱也會脫離原著章節名稱。「如果改編都符合原著,哪一章寫了什麼我就得做什麼,這樣會有點辛苦,雖然我們將原著視為聖經,但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除非碰上重大困難,否則不會重新翻看。」楊雅喆說。
     
    這樣的做法,也使得編劇團隊開始將「原著」與「改編」混淆,時常分不清楚筆下的角色、故事的走向,到底是原著就有的情節,還是彼此腦力激盪下的產物,記憶就逐漸被竄改而後相交疊映,「故事是從記憶的裂縫長出來的」,吳明益小說中的這句話,就成為編劇團隊默默實踐的原則。
     
    「幹,那到底什麼是記憶的裂縫?」楊雅喆先笑著提問,而後解答這題:「其實『裂縫』就是隔了很久的『時間』。同一件事,我講的版本跟你講的版本會不一樣。小說是虛構(fiction)不是紀實,所以有實、有虛,我們都被吳明益矇騙,以為他筆下中華商場的故事都是真的,但錯了,這當中有太多是他的『虛構』。
     
    吳明益聰明地設計連環套接龍遊戲,小說中每個角色口中的魔術師都不一樣,況且這本小說對於中華商場的描述,一定也有很多讀者不認同,這是因為大家的『記憶』都不同,所以任何改編這本小說的團隊,其實都是在吳明益記憶的虛構基底中,再虛構幻化成另個故事。我們在虛構中找到裂縫,從裂縫中再度虛構,這當中就需要『時間』幫忙,時間是最大的魔術,它能改編人的記憶,把紀實變成虛構,對這齣劇來說,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魔術。」
     
    「紀實」與「虛構」,就成了《天橋上的魔術師》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楊雅喆進一步說:「雖然改編中有很多是我們的再度創作,但我們不能違背這部作品在講『消失』的核心,但要怎麼解釋『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如果觀眾看到一直消失、消失、消失的故事,感受只會越來越委靡、陰暗,但如果消失能夠證明愛曾經存在,就有意義。」
     
    楊雅喆以「mp3」舉例:「小時候 mp3 存進很多愛歌,但科技進步後人們有了 ipod、雲端等等,時間一久,『曾經存於 mp3 的愛歌』和 mp3 一起被封存,接著消失。但某天,你突然想起這些愛歌還存在 mp3 ,但 mp3 消失了,這時候你就想辦法上網找回那些愛歌,所以,mp3 的消失進而湧現出兒時聽音樂的美好記憶。因此,消失闡述了愛真實存在過的痕跡。」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這篇專訪文章共 8421 字,先節錄到此,以網路平台的閱讀習慣,再繼續把內文貼出來應該也沒人看,週日會連載最後一篇,但若有興趣直接看全文的讀者,全文請點👉https://bit.ly/37HFHkO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myVideo 影音隨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