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聆聽者特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聆聽者特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聆聽者特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聆聽者特質產品中有4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還記得之前收到《愛的藝術》書稿時,我第一時間是心裡尖叫:「佛洛姆!是佛洛姆耶!」這本1969年初版的書,在五十餘年後被一個小粉絲捧在手上歡呼,因為我實在太喜歡這位精神分析大師的另一本巨著──《逃避自由》了。 雖然《愛的藝術》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作品,佛洛姆也已離世四十餘年,但經典畢竟是經典,翻閱起來...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的網紅靈悦謐境Peace With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安然空間】是《靈悅謐境》的線上廣播空間,分享支持心靈成長、內在安住的免費語音資源。 【安然空間】EP46: 《他到底是不是對的人-給女孩的擇伴判斷指標》 妳的困惑我也走過,關於怎樣才是屬於Mr. Right? 寫給在關係中感到不適的妳,提供以下的指標供判斷--「他到底是不是對的人?」:...

聆聽者特質 在 LIZ LE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2:03:58

#ryla國際經理人培訓計畫 📝🔓 近期很幸運地徵選上「RYLA國際經理人培訓計畫」的活動,扶輪社不僅邀請了在業界不同領域的佼佼者擔任重磅導師,還設計了各種五花八門的訓練課程,這對於明年即將畢業的我來說相當受益!!(撒花) 今天就來分享我在RYLA所學的第一堂課「人際社交力」,由前幼龍企管卡...

聆聽者特質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1:11:58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個「斯密達」(雖然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

聆聽者特質 在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4:06

【讓你辛苦的原因並非內向】#贈書🎉 經過許多專家、名人們的大力宣導,「內向」已經逐漸跳脫了「缺點」的範疇,變成一種單純的「特質」描述,所以就算是社交邊緣人、不喜歡表現自己都不是問題,但我發現了另一個內向者經常攜帶的特點—#容易有罪惡感。 貼心的內向者,除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外,還能顧及他人的情緒...

  • 聆聽者特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7 11:58:47
    有 69 人按讚

    還記得之前收到《愛的藝術》書稿時,我第一時間是心裡尖叫:「佛洛姆!是佛洛姆耶!」這本1969年初版的書,在五十餘年後被一個小粉絲捧在手上歡呼,因為我實在太喜歡這位精神分析大師的另一本巨著──《逃避自由》了。
     
    雖然《愛的藝術》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作品,佛洛姆也已離世四十餘年,但經典畢竟是經典,翻閱起來和一般的兩性書籍還是很不一樣。
     
    一般人腦中想到談論愛的書籍,多半是教怎麼和另一半相處,尚無感情時如何吸引,感情中有裂痕如何溝通,相處無趣時如何重燃,長期關係怎麼維繫,四個字形容:如何「趨樂避苦」。
     
    但是佛洛姆的重點幾乎不在這些技巧,甚至不執著在談論男女之愛,也談論親情、友情、甚至對神的愛,而我認為追根究柢,這些都是同一個根源──與他人融合的渴望。
     
    我很訝異書上提到,實踐愛的一個重要元素是「紀律」。
     
    ***
     
    「任何藝術的實踐都有一定的基本要求,不管我們討論的是木工藝術、醫學
    藝術、還是愛的藝術。首先,一門藝術的實踐要求『紀律』。如果我不按照一定的紀律行事,就做不好任何事情。如果我只有『興之所至』才會去從事,則一門藝術充其量只會成為讓我愉快的嗜好,我永遠不會成為其行家裡手。」
     
    我從來沒有把愛和「紀律」聯想在一起,但那句話卻又重重叩響我心中的大門──對啊,音樂是一種藝術,舞蹈是一種藝術,我們知道它的美,也知道音樂家的手、舞蹈家的腳是多少磨破又流血結痂的厚繭,花了多長的時間才能造就藝術,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愛」這種藝術只要純粹享樂就好,只要遇到一個「對的人」就好,而不需要下功夫去磨練精通它的藝術?
     
    專注,耐心,紀律,紮實地磨練自己的素質,就像以前我學國標舞一樣,那些能站上台面風光耀眼的職業舞者,一定是花最多時間練核心、練基本步的,而不是只想耍帥擺Pose的。而愛也是如此。

    ***
     
    那愛人要磨練什麼技術呢?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是要讓自己有魅力嗎?提升自己的條件?懂得體貼浪漫?知道怎麼滿足對方的需求?都不是。

    「專注是掌握任何藝術的先決條件。」
    「學習專注最重要的一步是學習獨處。獨處時不要閱讀,不要聽收音機,不要飲食。事實上,能夠專注意味著能夠獨處,而這種能力正是愛的能力的前提。」
    「如果我只因為無法自己站立而依戀別人,那對方就會成為我的救生員,但我們的關係不會是愛的關係。弔詭的是,獨處的能力乃是愛的能力的先決條件。」
     
    我剛好在《專注,是一種資產》裡寫到,練習活在當下,全心投入於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時,我的焦慮型依戀的行為也下降了,和對方聊天也不是想獲取對方的注意力,而是自然地分享我的生活,同時也專注聆聽對方的訊息,即使原本只是很瑣碎的事。就像佛洛姆說的:「在專注中,哪怕不重要的事情也會多了一個新的向度,因為它已得到一個人全神貫注。」
     
    那個全神貫注,是我們先給自己,給到能夠獨處時,再舒適地向外擴散。我們很難獨處,很大的原因是覺得自己獲得的關注不足,而不斷想向外討。但一旦出發點是匱乏和索討,又怎麼可能獲得健康的關注呢?更有可能的是,我們訓練了自己的潛意識,認為「關注只有別人才能給,我要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他才會給我,否則我會餓死。」而不斷形成負面迴圈。
     
    我很喜歡這本《愛的藝術》,佛洛姆學理紮實卻不賣弄知識,也打破了講到愛時,我們老是想著要怎麼取悅、浪漫、幸福,卻忘了這些東西,只要有足夠的精神體質就能水到渠成,根本不用費盡心思去「追尋」。
     
    如果你也是願意紮實修練愛人這門「藝術」的人,這本書推薦給你。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愛的藝術》,我可以送給大家抽獎:)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想靠這本書改變什麼樣的狀態」,例如:
     
    「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我知道自己在修練愛的藝術上需要什麼樣的特質」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9/29(三)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愛的藝術》給他哦!

  • 聆聽者特質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23:45:57
    有 5,929 人按讚

    《梅克爾的事蹟及語錄.德國大選的這一天》

    *梅克爾不只是德國第一位女性總理,歷史上從未有過德國總理主動宣布提前結束自己的職務。她也是第一個選擇在最關鍵時刻,自願放棄總理的政治人物。

    她前幾任的德國總理,或是許多大國元首,往往喜歡勾勒遠大願景,結果卻沒有足夠的把握,未給自己的願景足夠的計劃和時間,於是一夕之間,計劃即落空了。梅克爾建立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她習慣以另一種方式面對挑戰:等待、安靜、觀察、直到關鍵一刻,才出手她的改革。

    等待時候的她,不是猶豫不決,而是提高警覺,暗中守候,並且竭力聽取專家意見。

    她是一名極佳的聆聽者,也是一名卓越的思考者。當她感覺自己掌握多數的狀況後,這時她才會出手。

    *梅克爾不愛突顯自我。這樣的特質在想當領導人的身上,簡直太特別了。她反而更愛居間協調,適度而不過度地使用權力。她認為這是內閣制的制度精彩之處,也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在事情發生之前,你要先預想到事件的後果。—-梅克爾

    *她與第二任丈夫饒爾Joachim Sauer 的居家令人難以置信的「平常」。他們住的地方不是豪宅區,室內沒有刻意的裝潢,一間中等大小的公寓五樓,面對佩加蒙博物館。這對梅克爾一點也不需要做假,演形象。自小她早已習慣了靜悄悄的生活。

    *當梅克爾於2000年出任CDU黨主席時,基民黨共有九位女性獲選進入黨的行政部門。其中包括現在出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記者問她,基民黨是否準向女權體制時,梅克爾回答:「不,我們只是從廿世紀向廿一世紀轉變。」

    *梅克爾當然也犯過錯誤。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德國總理施洛德反對,他認為戰爭必須要有明確的證據:而美國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嚴重不足。梅克爾居然以反對黨主席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自己的國家總理在海外公然唱反調。這件事,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首先外交事務,國家必須團結:其次梅克爾藉由那次人們對她的抨擊,認識了真正的德國。

    這是一個充滿和平主義的國度:在兩度侵略戰爭毀掉自己之後,再也沒有比德國更厭戰的國家。「要和平,不要武器…要犁頭,不要刀劍」,存放於多數德國的人心中。

    於是當法國在2015年9月派遣轟炸機前往敘利亞時,德國國防軍只派出一艘護衞艦保護法國航空母艦,絕不實際參與戰爭。

    在梅克爾執政下,國防軍是一支帶著特殊機具的救難部隊。他們拯救難民,為世界貧窮國家建造水井,修建校舍。他們在西非保衞醫治伊波拉的醫院。

    梅克爾和凡人一樣,都會犯錯:但與凡人不同,她會承認錯誤,而且從中深刻地理解他者的想法。

    *梅克爾是一位科學家出身的政治人物,她講究數據、細節,但也強調「想像力。」她經常告訴幕僚:「這裡,沒有思想禁忌。」她討厭只懂得聽話的屬下。

    *梅克爾對黨派之爭,極度厭煩。她不堅持自己的黨至高無上,在這次德國大選前,她只幫基民盟的候選人拉舍特站台一次,選前制式再催票一次。

    從政期間,她常問的是:黨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黨既不是政治信仰的團體,也不是安全無虞的保險公司。對於梅克爾,所謂政黨是一個以理性態度上台執政的中介組織,如是而已。不需要神聖化一個黨,那恰好是一個國家充斥仇恨、分裂、及走向反民主的理由。

    *就算情勢再艱險也要保持冷靜。這個原則,成為梅克爾面對所有危機時的不二法門。在政治爭論中保持冷靜和掌握全局,比取悅觀眾,重要得多。

    *卸責,已經是當代包括梅克爾早期擔任總理時,所有政治人物保護自己權力的不二法門。

    但2020年三月底,德國面臨新冠病毒的重擊。成千上萬的老人重病或死亡,兒童、青少年、學生無法正常學習。

    德國聯邦政府已經失去了控制疫情的能力了。

    復活節假期即將來臨,梅克爾以幾乎淚下心急的口吻,站在第一線。擔任總理的她,毫無保留的站在國會,承認自己犯下了重大錯誤:「這個錯誤完全是我的,因為我對一切政策都負有最終成敗的責任。為此,我請求所有人民的寛恕。」「我懇求請年輕人們忍住,不要回家,不要度假,不要把危險帶給你們想探望的祖父母。」

    當感染人數不斷爆發,有些邦還不肯採取嚴厲封鎖措施時,梅克爾如所有人的媽媽,不斷地懇切説明,甚至近乎乞求的姿態。這和平日冷靜沈穩的她,大不相同。

    她不像許多其他有權力的人,以為情況會自動變好,她早已預知了悲劇的結局。

    在人命關天的議題上,梅克爾承擔、梅克爾認錯、梅克爾激動、梅克爾懇求、梅克爾站在第一線。

    她有強烈的權力野心,但對她而言,走入總理府,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不是在關乎人命的悲傷中,選擇冷漠。

    —-圖片:梅克爾與敍利亞難民

  • 聆聽者特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9 17:40:05
    有 1,129 人按讚

    【學習溫柔】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溫柔。我說學,是因為溫柔很多時是天性,有些人天生就很溫柔。我認識好些朋友-- 特別是女生,外表就予人溫柔的感覺,可能是她們的身體,或是舉止,肢體節奏,甚至水汪汪的眼神;開口說話,聲調悅耳,語氣溫婉,說話令人難以抗拒;聽過很多男生說理想女朋友正是這種,他們都喜歡千依百順,善解人意的伴侶。

    然而溫柔又豈止這些。溫柔,其實是一種應該學習的人際技巧,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溫柔的人,具備著一顆熱熾的同理心。他們會站在他人位置思考,理解別人狀態,關心對方的情緒多於事情的對錯。例如在面對衝突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攻擊或者捍衛,溫柔的人喜歡聆聽,也會用令人舒服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意見,甚至溶化對方。也因為如此,他們不會讓「壞脾氣」胡亂跑出,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善解人意」。溫柔的人不喜歡紛爭,所以對世界有一種大愛,希望人人都快樂。他們內心的柔軟,令他們不介意為身邊的人付出;他們喜歡觀察他人的需要,照顧大家的感受。試想像一個溫柔的媽媽,總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到最後,她的溫柔也是源於她對家庭的愛。

    我想起小學時代我們認識身邊同學的媽媽,每個媽媽都有不同特質,有些比較嚴肅,有些比較冷漠,最溫婉熱情的那位媽媽一定最受歡迎。這也代表了,溫柔這股氣場令人更喜歡親近。溫柔的人不代表懦弱,相反他們更懂得在關心別人感受之餘如何去執行自己的想法,所以溫柔其實是一種相當正面的能量。溫柔的人喜歡相信多於猜疑,寧願理解多於質問,所以他們給予別人很大的安全感,也令人更加信任。

    那我們該如何學習溫柔?對我來說,溫柔應該是內外兼備。外在方面,即時你沒有「溫柔」的身體,也可以留意一下自己說話的腔調是否讓人聽得舒服,尤其是想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用「溫柔」的腔調絕對令人聽得更入耳。至於內在要學習溫柔,第一件事是尊重他人,當你希望其他人都減少憂愁,遇上難題時,你自然會多角度思考,從其他人角度看事情,而不會只讓情緒衝出來。

    溫柔的人,應該普遍比較快樂。
    .
    .
    #留點獨白
    #明周專欄
    #不如重新做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