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老饕廚房復興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老饕廚房復興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老饕廚房復興店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7萬的網紅小辣椒 ღ Cryst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印度料理初體驗,來到了位於師大商圈的 #印渡風情餐廳 而且我的第一次就獻給了《小辣椒家族成員的你們》今天小聚餐,很開心你們來了,也希望你們都有吃飽🥳🥳🥳 話說.....第一次要嘗試印度料理,是既期待又害怕,我們點了兩份雙人套餐,整個桌上擺的滿滿的,突然間~~~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嚴重的選擇障礙🤣🤣🤣...
老饕廚房復興店 在 ShanSha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22:22
開書店進入第六年,終於跨界餐飲。 從食物、食材到試菜,還有認真寫餐飲文案。於是終於在2021年秋天推出:可以吃到森林氣息的書店料理! - 森大青鳥,位在大安森林公園旁,是台北城能眺望茂密森林的書店。書櫃中間有一張巨大的五尺黃花梨木大長桌,讀者靜坐其中遙看窗外,吸一口自然的綠意,品嚐書店美食。屬...
老饕廚房復興店 在 Lexie’s Blog寫食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7:12:50
#牛排 #忠孝復興 #棧直火廚房 棧直火廚房的鎮店之寶,就是用了有西班牙國寶之稱的百萬級 Josper 烤箱,以及龍眼木作為燃料,才能在極度高溫的烤箱中,將肉類烘烤出迷人香氣,又保留肉汁。 由外到內,層層分明的肌理,由脆到軟的各種熟度變化,真心認為這才是吃肉的真諦阿。 ✅叛逆鬥陣戰斧牛...
老饕廚房復興店 在 羽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22 09:17:37
印度料理初體驗,來到了位於師大商圈的 #印渡風情餐廳 而且我的第一次就獻給了《小辣椒家族成員的你們》今天小聚餐,很開心你們來了,也希望你們都有吃飽🥳🥳🥳 話說.....第一次要嘗試印度料理,是既期待又害怕,我們點了兩份雙人套餐,整個桌上擺的滿滿的,突然間~~~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嚴重的選擇障礙🤣🤣🤣...
老饕廚房復興店 在 小辣椒 ღ Cryst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印度料理初體驗,來到了位於師大商圈的 #印渡風情餐廳 而且我的第一次就獻給了《小辣椒家族成員的你們》今天小聚餐,很開心你們來了,也希望你們都有吃飽🥳🥳🥳
話說.....第一次要嘗試印度料理,是既期待又害怕,我們點了兩份雙人套餐,整個桌上擺的滿滿的,突然間~~~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嚴重的選擇障礙🤣🤣🤣
聽說,印度料理最好吃的是羊肉,而這裡的羊肉真不是蓋的,軟嫩順口,味道濃郁,令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差點忘記不是只有我在走吃啦😅😅😅
烤餅一共有四種口味,分別是:洋蔥烤餅、花椰菜烤餅、印度甩餅、起司烤餅。都很好吃😋,但是如果硬要說一個的話.......我想我最愛❤️的是:花椰菜烤餅,因為咬下去,除了花椰菜🥦還加了香菜,兩種味道搭在一起不衝突,反而更有層次。👍👍👍
除了價格平價便宜,食材也都不馬虎,還非常豐盛,難怪客人一直源源不絕,還好我有訂位,偶然望向廚房的窗口,發現裡面廚師都是印度人的樣子,能夠吃到如此到地地料理,真的需要真功夫的。🥰🥰🥰
#印度料理 #印度風情 #印度甩餅 #大安區 #師大商圈 #道地美食 #美食推薦 #老饕最愛
店家資料 🏠 🏠
印渡風情
師大店
02-2363-3054
台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3巷26號
捷運台電大樓 3號出口 步行6分鐘
慶城店
02-2547-5885
台北市松山區慶城街16巷6號
捷運南京復興站 7號出口 步行2分
營業時間
11:30-14:30(最後點餐14:00)
17:30-22:30(最後點餐22:00)
老饕廚房復興店 在 青話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地緣關係,我個人曾多次造訪蘭芳,一直很喜歡他們家的蘭芳小麵,可以說將整間店家的味覺美學都融合在這一碗兼具麻與香的溫潤麵點上,看著這家店一路走來的歷程,著實為他們的成績感到開心。
【蘋果日報美食經濟】蘭芳麵3年賣8萬碗 開超跑來也得排隊
若說一沙一世界,一碗麵亦能照見蘭芳麵食館老闆安若宇的人生:他6歲入劇校,熬過練功的苦,卻選擇輟學當飯店學徒;他在爐台前尋到志趣,卻因意外摔斷手臂,無法負擔廚師粗重工作,只能靠老婆養家。3年前他與好友曾嘉慶合作,以潛沈10年的苦辣,煉成一碗滋味魅人的花椒麵,創店迄今賣出8萬碗,就連上市櫃老闆「坐勞斯萊斯來,司機在外面等」,也甘願排隊一嘗。
「人生酸甜苦辣,我只是把人生放到這碗麵裡面。」安若宇說。
他解析小麵靈魂「油潑辣子」,是將大紅袍、青花椒、丁香、肉桂等30餘種香料研碎,以紹興老酒煉出肉末油脂,沒有外放的潑辣,只有溫潤的麻與香,間雜一絲微苦後韻,「每樣都不搶味,也不凸顯,是一種包含人生的歷練。」
44歲的安若宇,人生早已嘗遍百味。
父母在他小時候就離異,他跟著媽媽在台北生活,「我媽是化妝師,認識很多武行,也曾幫成龍、洪金寶化妝,他們都是劇校出來的嘛,她會想:那我小孩是不是(劇校)出來也可以當武打明星?這是她所想像的。」
想像總是美好,而真實則悲慘得有些搞笑:「我也是武打明星,是每天被打的那個!」
他6歲被送進復興劇校,清晨5點起來練功,晚上6~7點讀學科,生活如電影《七小福》、《霸王別姬》情節,「一個倒立就1個小時,眼睛都凸出來了,也不能下來,一下來就被揍。」
戲班重倫理輩份,學校亦是,但也因此派系、霸凌層出不窮,「有同學被打到哭聲、叫聲淒厲,但教官一看轉頭就走。」
童稚歲月中,唯一樂趣和興趣就是吃,因為學校伙食由老兵打理,吃食粗糙、滋味又糟,「湯裡頭常出現抹布的味道、甚至是抹布線頭!」更慘是吃不飽,「我們排在學長後面,都是吃他們剩下的,譬如麵疙瘩只剩白菜和湯,綠豆湯只剩綠豆。」
「那時,最想吃的就是肉!」他記憶中,只有一次因為美軍援助送來大量火雞,「我們吃到很多火雞翅。」所以小時候寫作文「我的志願」,他便清楚明白:「我想當廚師!因為這工作好玩,還有就是對吃的感興趣。」
14歲那年,他結束國中學程,「我小2就跳級念4年級,所以比別人早讀,但是白天練功累死了,晚上老師講什麼都聽不懂。」不愛讀書、不想唱戲,血性少年正值叛逆,便下了人生重要決定:離開劇校,經由在飯店工作的外婆介紹,進入台北來來飯店當學徒,後來再到開川菜館的爸爸那裡學藝。
「和別人相比,我的味蕾比別人敏感,前1~2年的刀工、食材處理都比別人好。」
他笑說,可能是以前在劇校練功太苦,廚房裡的油水火熱於他都是小菜一碟,「也不過就是站在那裡動一動,不苦,是快樂的!」
一路學得川菜、江浙菜手藝,他從師傅的認同中獲得成就感,「中餐、晚餐會炒員工餐給師傅吃,被稱讚就覺得很開心。」22歲開店當老闆,後來再回餐廳當大廚,爐台前少年得意,青春期也輕狂放浪,光是騎機車就摔斷3次腿。
他將受傷原因歸之於:「運氣不太好。」聳聳肩不當一回事,怎料人生苦難還在後頭:一次到廢墟玩生存遊戲,不小心一腳踩空,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病床一躺就是1年半。
「斷太多節,裡頭是鈦合金。」他敲敲自己手臂解嘲:「這是機械手臂。」但事實就是:再也無法操持粗重的廚師工作,長期站在爐火前炒菜翻鍋,當時他才30歲出頭。
「我不想轉行,也只會做這個,書又讀得不夠,當上班族也不太行。」不擅言詞的他說到這不禁黯然,幽幽吐露:「那時候覺得未來的路很辛苦,蠻煩的,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
面對殘酷現實,他只能收起男人自尊,靠老婆養家餬口。
對此,太太萬國怡沒有怨尤:
「既然狀況是這樣,我們就很坦然去面對。我也告訴他:你不用覺得心裡有疙瘩,每個家庭都一樣,有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我也很慶幸是他帶小孩,因為我帶小孩的細心度不如他好;而且他會做菜、我不會,假如小孩跟著我,可能會餓死,他帶反而是吃得頭好壯壯!」萬國怡笑說。
於是整整10年,他扮演家庭主夫,儘管不能搬弄大鍋,仍每天下廚,為獨生女燒飯做便當。「做一些適合小孩子低油、低鹽、無味精的菜,壽喜燒啦、烤肉飯啦,弄得好吃、賣相又很好,她在學校就很開心。」
閒來參加朋友聚會亦是,與安若宇相識10年的老友曾嘉慶(Eric)就說:「聚會一人帶一樣菜,大家頂多去滷味攤切小菜或買個大賣場的熟食,但小宇會自己做東坡肉、無錫排骨這種餐館才會出現的菜,每次吃到他的東西,都會覺得怎麼這麼好吃!」
他們對美食有志一同,促成雙方在3年前合夥創業。常為老公廚藝抱屈的萬國怡解釋:「我都笑他是千里馬,欠一個伯樂而已,因為那10年不是沒有人來找過(合作),但時機點不對,人也不對,不像他們理念相同。」
而所謂「理念」,不過就是兩個中年男子對吃食的講究。
安若宇笑指Eric:「吃到難吃的東西,他臉就會很臭。」Eric則反擊:「他常常吃一吃就流汗,很氣啊!」
兩人光是研發菜單就花了1年半,甚至為拿捏麵條下鍋時間,「每隔2秒」吃一球,一個下午吃了100多球麵,才抓出最完美的烹煮秒數。
Eric笑言,「之前看食安風暴,我跟他說:我們2個一定不能去下跪,所以連豬油都自己煉。」有潔癖的安若宇更甚,「大腸用粗鹽搓過再洗;豬頭皮要先煮再刷、再烤再刷,最後才滷,比別人多用3倍的時間去處理,我才安心。」
這般龜毛,追求的是他們自認85分與90分的差異,「雖然只有5分的差別,但要從85分到90分難度很高,而且很多老饕、企業大老闆真的吃得出來!」小店口碑逐日累積,竟將原本不集市的街區炒熱,日日大排長龍。
「有些大老闆坐勞斯萊斯、藍寶堅尼來,但不管上市上櫃,還是要請他們排隊。」說到這,總不輕易言笑的安若宇也笑開了,前陣子有偶像劇來借景,雖然13歲的女兒表面上說:「我們做人要低調一點」,卻掩不住竊喜。
「以前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跟一般在外賺錢打拼的爸爸不一樣,心裡難免有不快樂、不舒服的地方;現在開店有人排隊,最開心的是女兒以我為傲。」
他自認過去在女兒面前像個小男人,而今小店成名,客人的好評讓他身影變得巨大,甚至有人從外縣市趕來,就為吃一碗小麵,「做吃的,這樣就夠了。」畢竟人生百味如萬花筒,若有一味能被銘記,那便是一個廚子最大的光榮。(郭美懿/台北報導)
#感謝蘋果日報專題報導
#這就是小麵館的故事
#這碗麵裡的人生滋味
#就在笑容與努力中煮出來
報導原文>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230/148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