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各國資金大幅泛濫下,恐怕通膨最嚴重的是「金融投資類」吶~至於工資的調升,那還得問問「已嚐到低成本勞力好處,一切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企業老闆「肯不肯」嘍~~~...
雖然這篇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各國資金大幅泛濫下,恐怕通膨最嚴重的是「金融投資類」吶~至於工資的調升,那還得問問「已嚐到低成本勞力好處,一切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企業老闆「肯不肯」嘍~~~...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各國資金大幅泛濫下,恐怕通膨最嚴重的是「金融投資類」吶~至於工資的調升,那還得問問「已嚐到低成本勞力好處,一切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企業老闆「肯不肯」嘍~~~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114華爾街日報
*【美國在簽署貿易協議前摘除中國匯率操縱國標籤】
在美中即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際,美國財政部決定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上移除。美國財長努勤表示,中國已經做出可執行的承諾,將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同時提高透明度和加強問責。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5%B0%87%E5%9C%A8%E…
*【美中同意展開新對話以推動改革並解決分歧】
美國和中國已同意舉行半年一度的會談,推動經濟改革並解決糾紛,此舉借鑑了往屆美國政府採用過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一度成為特朗普貿易官員嘲笑的對象。
https://cn.wsj.com/…/%E7%BE%8E%E4%B8%AD%E5%90%8C%E6%84%8F%E…
*【美國稱佛州海軍基地槍擊案為恐怖襲擊】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表示,FBI正在調查去年佛羅裡達州海軍基地發生的一起致命槍擊事件,美國正在從一個培訓項目中驅逐21名沙烏地軍校學生。這是巴爾首次將這起襲擊稱為恐怖襲擊。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7%A8%B1%E4%BD%9B%E…
*【戈恩潛逃留下Greg Kelly獨自面對金融犯罪指控】
被控試圖為戈恩隱瞞數千萬美元薪酬的日產汽車前高管Greg Kelly表示,前老闆戈恩是證實他抗辯說法的關鍵,如果沒戈恩作證,他不知道自己如何還能得到公正的審判。
https://cn.wsj.com/…/%E6%88%88%E6%81%A9%E6%BD%9B%E9%80%83%E…
*【美中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影響有多大?】
關鍵經濟指標顯示,在長達兩年跌宕起伏的美中貿易戰中,雖然一些貿易相關行業受到損害,但美國經濟大部分領域幾乎毫髮無損。
https://cn.wsj.com/…/%E7%BE%8E%E4%B8%AD%E8%B2%BF%E6%98%93%E…
*【努勤:波音困境將令美國2020年GDP增速放緩】
美國財長努勤表示,波音公司的困境預計將使美國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減少0.5個百分點。
https://cn.wsj.com/…/%E5%A7%86%E5%8A%AA%E6%AC%BD%EF%BC%9A%E…
*【美國預算赤字在2019年持續擴大,突破1兆美元】
美國財政部公佈,在截至去年12月厎的一年裡,聯邦赤字總額擴大至1.02兆美元,但增幅小於前一年。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9%A0%90%E7%AE%97%E…
*【美國就業連增10年,創下80年來最長連增紀錄】
美國僱主連續第10年增加就業崗位,創下80年來的最長連增紀錄。這種連續增長,加上低失業率和適度的薪資增長,表明進入2020年經濟將穩步增長。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5%B0%B1%E6%A5%AD%E…
*【承認誤擊落烏克蘭客機後,伊朗面臨的國內外批評日趨激烈】
在伊朗國內抗議活動進入第二天,並且蔓延至德黑蘭以外地區之際,伊朗領導人試圖抑制國際上的批評聲音和國內民眾的憤怒情緒,一天前他們在多次否認之後承認伊朗軍方無意擊落了一架烏克蘭客機。
https://cn.wsj.com/…/%E6%89%BF%E8%AA%8D%E8%AA%A4%E6%93%8A%E…
*【美國新制裁可能壓縮伊朗僅有的貿易管道】
美國總統川普授權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這將威脅到那些仍在與伊朗開展業務的公司,進而可能壓縮伊朗僅有的賴以維持經濟命脈的貿易和金融管道。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6%96%B0%E5%88%B6%E…
*【美國警告伊拉克:若驅逐美軍,就凍結在紐約聯儲的銀行賬戶】
據伊拉克官員稱,川普政府上周警告伊拉克,如果巴格達方面在美國空襲導致一名伊朗高級將領死亡後驅逐美軍,美國可能會凍結伊拉克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央行賬戶。
https://cn.wsj.com/…/%E7%BE%8E%E5%9C%8B%E8%AD%A6%E5%91%8A%E…
*【抗擊「非典」經驗幫助中國遏制新型病毒擴散】
中國中部地區出現的一種呼吸系統病毒已導致數十人患病,一人死亡,使得其他地區和周邊國家進入了警戒狀態。不過在這場危機的中心武漢,由於有應對致命SARS病毒的經驗,再加上疫情似乎不那麼嚴重,都幫助遏制住了病毒的威脅。
https://cn.wsj.com/…/%E6%8A%97%E6%93%8A%E3%80%8C%E9%9D%9E%E…
*【中國家電股票獲海外投資者熱捧】
外國投資者正押注中國消費者的堅韌實力,紛紛買入中國領先的冰箱、電飯煲和空調生產商的股票。
https://cn.wsj.com/…/%E4%B8%AD%E5%9C%8B%E5%AE%B6%E9%9B%BB%E…
*【IDC:2019年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八年來首次增長】
國際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個人電腦發貨量同比增長2.7%,至2.667億台,這是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增長。
https://cn.wsj.com/…/idc%EF%BC%9A2019%E5%B9%B4%E5%85%A8%E7%…
*【印度下令對亞馬遜和沃爾瑪的Flipkart展開反壟斷調查】
印度的反壟斷監管機構下令調查亞馬遜公司和沃爾瑪的Flipkart是否違反了競爭法規,這是新德里試圖控制主導其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經濟的美國科技巨頭的最新舉措。
https://cn.wsj.com/…/%E5%8D%B0%E5%BA%A6%E4%B8%8B%E4%BB%A4%E…
*【Google進軍醫療保健領域面臨私隱挑戰】
Google進軍醫療健康領域面臨一個新挑戰,那就是如何獲得醫療合作夥伴和公眾的信任。但到目前為止,這家搜索巨頭在該領域開拓的速度還幾乎沒有因此而放緩。
https://cn.wsj.com/…/google%E9%80%B2%E8%BB%8D%E9%86%AB%E7%9…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老闆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薪資成長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有二
1. 如本文所說的供給與需求的狀況
2. 這幾年政府在勞工政策部分,讓企業負擔多了不少費用,所以企業的用人成本是增加的,只是沒有反映到薪資上而已。
【為什麼薪資不漲】
黃國昌一直是我蠻欣賞的立委。最近開始看他的「台灣的下一步」演講系列,目前看了第一集華山場,當中一小段剛好可以當作引子。
影片的12:22剛好提到央行的貨幣政策,指出央行從2000年後,資產額膨脹成四倍,「哪一個國家的央行這麼厲害」?嗯,我想想,有耶,有英國,美國,歐洲,日本,….
連結:黃國昌的「台灣的下一步」第一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NlSr4xebs&t=742s
美國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研究(Economic Research)部落格今年六月有篇短文,以數字呈現各國央行決策的連動關係。其中就有主要國家央行近年來的資產額變化。從該文所提供的圖表可以看出,光是2008-2018的十年間,美國與日本的央行資產就增加為五倍左右,歐洲為3.5倍,英國到2015年的時候約4.5倍。
連結: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短文:
https://fredblog.stlouisfed.org/…/comovements-in-monetary-…/
其實,若是與黃國昌的統計範圍一致,從2000年一月起算到2018年12月,歐洲央行ECB的資產總額膨脹成六倍,英國央行資產額至少膨脹八倍,美國與日本也都在五六倍以上….所以黃委員的幕僚應該好好補足一下功課,比起許多主要國家,台灣的央行資產膨脹率還不是最高的。(資料來源:FRED與Bank of England)
不過也不怪黃委員,台灣有不少財經媒體甚至學者對央行似乎有種「執念」,想把大部分的經濟問題都推給央行的貨幣政策。為什麼說是執念呢?因為有些經濟議題硬要歸咎央行的貨幣政策,我實在感受不到什麼說服力。
「實質薪水不漲」就是其中之一。
連結:中研院研究介紹:為什麼經濟成長、薪資卻停滯?
http://research.sinica.edu.tw/taiwan-economic-salary-yang-…/
去年中研院有一篇頗受注目的研究,探討為何實質薪資與實質 GDP成長的數據脫勾,進而呈現「經濟成長、薪資卻停滯」的現象。對我來說,這篇研究最大的貢獻是告訴大家:不同定義下的「實質」,會帶來統計上的差異,進而誤導了我們對統計數字的解讀。我們的「實質」GDP成長,基準是國內生產的數量;「實質」薪資的基準卻是薪資的購買力。事實上,如果我們採用一致的「實質」標準,比如說GDP與薪資都以購買力當基準:
「若 GDP 改以 CPI 調整物價,藉此反映 GDP 的購買力,可以發現如同實質薪資,早已停止成長。」
也就是說,「脫勾」本身是數字上的虛幻,「停滯」才是真實。但由於數字脫勾的現象討論已久,早已深入許多人的心中,「把虛幻當真實」的前提下,就會繼續解讀該研究:脫勾與來自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惡化,貿易條件惡化又與匯率相關,所以央行就是躲在幕後的大魔王,吧啦吧啦吧啦….
該研究部分陳述也容易產生誤導。比如說該研究發現,「我們發現近15 年來產出和消費之相對價格的衰退,應與我國進口物價上漲,但出口物價價下跌(貿易條件惡化) 有關。」你看你看,還說跟匯率沒關係,進口物價上漲耶!貿易條件惡化耶!
事實上,同一時期韓國的進口物價上漲率,也就是輸入平減指數的成長率,比台灣還高(2.74 vs 2.23)。但為何韓國的進口物價,沒有貢獻到GDP平減指數與CPI比值的差異,進而擴大脫勾現象?因為韓國在該研究期間內,國內CPI增幅就高達2.82(台灣只有1.25),比進口物價漲幅還高。換句話說,如果台灣有韓國的CPI漲幅,應該就會產生與該研究完全相反的結果:進口物價的上漲,對脫勾現象沒有解釋能力。不但沒有擴大脫勾現象,反而抑制脫勾現象,就如同韓國一樣。
我前面的文章曾經指出,目前一般國家的央行,多將通膨目標設在2%上下,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通膨率會有高估的現象(因為忽略替代效果)。台灣1%左右的通膨率,就算不是已經實際通縮,也相當接近通縮了。如果我們還專注於「物價吃掉薪資」進而歸咎「低匯率導致物價上漲」,真的是放錯焦點。1%的通膨也能吃掉名目薪資成長,這名目薪資成長本身就有問題。
連結:美國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為何要把通膨目標設為2%?
https://www.stlouisfed.org/…/january/fed-inflation-target-2…
那,名目薪資成長為何停滯?一個直接的理由就是失業率上漲。簡單地說,失業率高,市場上都是人求事,縱使經濟成長老闆賺錢,也沒有多少薪資上漲的空間。
談到名目薪資與失業率,就無可避免要提到現代央行貨幣操作的最主要理論依據,也就是菲力普曲線(Phillips Curve)和它的衍生理論。菲力普曲線的最初模型,描繪的就是「名目工資增幅」與「失業率」的負向抵換關係:失業率高,薪資就增加的慢,失業率低,薪資就增加的快。近60年來,菲力普曲線衍生出許多模型與理論,從工資增幅與通膨的連結,到預期通膨與產出缺口觀念的加入,逐漸形塑現代央行貨幣決策的理論依據。
如果我們觀察近三十多年來每個月台灣的失業率與通膨率,會看到台灣的經濟,在2001年前後,發生了劇烈的變化:2001年以前,台灣失業率很少超過3.5。但從2001年二月以後,台灣的失業率,就再也回不去了。以台灣歷史高點的失業率,與趴在地上的通膨率,都暗示台灣離觸發通膨的自然失業率還有段不小的距離。若從飛利浦曲線的邏輯去解釋,顯著的薪資的增長幅度就不容易看到。
從失業率的角度去解釋薪資停滯,會比匯率更遠離事實,更不可思議嗎?
「台灣經濟的種種問題,都是因為央行壓低匯率」這類說法,雖然頗為流行,但我目前看到的證據都頗為薄弱。央行買匯累積外匯存底其實不是新鮮事,台灣的對手國都在買,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比如說從2010年迄今,韓國的外匯存底累積速度就比台灣還快。所以重點不是有沒有買匯,而應該是買匯的動機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