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美國保健食品法規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美國保健食品法規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ooting (極地的流星雨林)看板Mancare標題Re: [問題] iherb健康食品的...
美國保健食品法規 在 Catalina旅遊小筆記(抽獎i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33:31
[iHerb] #這篇貼文是由iHerb贊助合作 每次收到iHerb的合作都覺得超級開心呀! 我們家從老到少都是iHerb愛用者 從我們家小寶貝的寶寶零食 到我們家阿嬤的保健食品 通通都來自iHerb👍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iHerb的自有品牌 Lake Avenue Nutrition 以高品質...
※ 引述《fawangching (陳先生)》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最近朋友推薦我iherb網站
: 可以買維他命
: 而且比藥妝店便宜很多
: 但因為iherb沒有實體通路都是網路買
: 想請問iherb安全性?
這要看你這邊安全的定義為何?
提供幾個國外網站買保健品的注意事項:
1. 合法就是安全?合哪一國家的法?
保健品的原料有多是國外可用、台灣法規禁用的,
或者是國外當機能性食品、台灣歸類為藥品,
只有在有藥師執業的藥局或醫生處方籤才可以合法取得。
也有那種國外吃了幾百年,但因為非台灣傳統食用原料而被禁用的
但
台灣食安法的規定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嚴格,
所以iherb這類境外網站,你買到違反台灣法規保健品的機率很高很高。
如果只是個人食用,進來海關沒查到就沒事,海關查到就是退運。
如果你買進來還有公開銷售又不幸被抓到,就是食安法、藥事法的罰則在等著你喔!
2. 價格低就是不安全嗎?
也不見得,要看通路的性質,
國內也有很多同業為了省50%的通路上架費,自己架網路自己賣,
大概就是會再多個10%~20%網路管理費用,
一來一去大概就是別人賣1000元,他可以賣650元,價差大概就6折~7折,
用料、品質也都是水準以上。
但是價格過於便宜請注意:
(1)是不是即期品
(2)規格有沒有比較低
(1盒30包or20包?主要原料的濃度90%還是10%?........)
如果都沒有,還特別便宜,那下手前強烈建議要多考慮
(除非你知道這些廠商犧牲利潤做功德,不然羊毛一定在羊身上)
3. 大廠就安全?
這更不一定,之前去研習時,講師就有分享
大概2015還2016年世界某大維他命品牌,在澳洲和歐洲分別被踢爆偷料的新聞
(含量遠低於標示量、用低規格原料代替高規格原料),定價還特別貴!
台灣也買得到喔!
4. 你買的保健品有沒有用到品牌原料?
外國人很喜歡吃單方保健品,這點跟台灣人很不一樣,當你賣A他賣A我也賣A的時候,
消費者買誰的都一樣,
這個時候如果我把我的原料拿去多做一些實驗、申請專利、註冊商標,
行銷上也多很多東西可以介紹自然也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累積口碑,
我就能賣得比其他什麼都沒做的廠商貴。
所以品牌原料的成本價格至少會是無品牌原料的1.5倍以上。
(實驗要錢、專利維護要錢、商標維護要錢)
而當廠商用了品牌原料,除了某些特殊原因,
一定會想盡辦法讓消費者知道我用了什麼好料,自然會讓它出現在外包裝和營養標示上。
所以購買前記得去看一下營養標示:
(1)比濃度(濃度高的一定比較貴)
(2)比添加量(添加量多的貴,沒寫加多少的,多半加很少)
(3)是否有用到品牌原料?
(原料商有幫他取個漂亮的名字,名字上方還有一個小小的R圈圈或TM),
(4)如果有標示產地建議也看一下
因為亞洲的法規(台灣、日本、南韓、中國)有些地方比美國、歐盟要嚴格,
所以同樣公司、同樣規格的原料(特別是植物的萃取物)
亞洲廠的會比歐美廠的再貴一些
以上幾點選購原則提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0.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ncare/M.1566379294.A.E33.html
※ 編輯: shooting (59.124.0.55 臺灣), 08/21/2019 17:27:44
這個部分有點偏離本版主題
簡單說一下就好 食品原料這幾年的趨勢著重在源頭管理
衛福部不允許使用在食品的原料,
基本上食品製造商根本進口都進不來,直接在海關就掰惹
甚至是新的原料想拿些樣品、準備資料向衛福部申請許可的樣品都會被海關擋住
進得來的只有自己出國帶、或是像前面提到的跨境電商或是網路拍賣
至於在市面上流通的產品,有板友提到執法問題,台灣真的執法已經不鬆了:
除了衛福部三不五時就會派人偷襲檢查生產工廠、查環境、查進出貨資料、
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一年來個兩三次都很正常
衛福部也有監看所有媒體的廣告,一觸法你就得去和承辦員喝茶聊天說明原由、
賣得好的話同業也都虎視眈眈想檢舉你、離職員工爆料、
記者啦NGO啦三不五時還會到處買商品送SGS驗,放比較圖發新聞搏版面
有缺失會被要求改進、有被罰錢會被上網公告,食藥署網站都查得到
(但你會發現被罰最多的都是標示不實或是宣稱療效再來就是使用過期原料)
比較嚴重的就是化工料(工業用、化妝品用)摻食品的情況
這點各國都有各自的做法避免化工料流向食品用
精油部分法規相對模糊,
但基本大原則,食品可用植物、食品可用溶劑、合法食品廠、食品級容器就是食品級
只要有一項不符合不能當食品 (外用 可以不用食品溶劑、化工廠也可以生產)
只是有沒有被抓到而已.....
※ 編輯: shooting (59.124.0.55 臺灣), 08/23/2019 10: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