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追劇美食- 韓式醬料炸雞
大家最近在追甚麼劇?
「后翼棄兵」追完了,on 檔的正是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也曾試著看「極主道夫」,但老的玉木宏以及亂七八糟的布景和劇情,我實在看不下去。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是秀智、南柱赫、金萱虎和演技超好的國民媽媽金海淑主演。因...
極光追劇美食- 韓式醬料炸雞
大家最近在追甚麼劇?
「后翼棄兵」追完了,on 檔的正是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也曾試著看「極主道夫」,但老的玉木宏以及亂七八糟的布景和劇情,我實在看不下去。
「Start-up 我的新創時代」是秀智、南柱赫、金萱虎和演技超好的國民媽媽金海淑主演。因為編劇和人設的關係,網路上一片批評和韃伐男主和男二的角色設定有問題,理科阿宅男主似乎成了史上最弱的男主。但我還是覺得這齣戲不失溫馨與清新,題材新穎,演員組合很賞心悅目。
私心以為編劇很細膩地表現男一男二在天賦、個性和財力上的反差,想要鋪陳男主與女主在愛情與創業中成長的心路歷程。像上周末的13/14集,男主角大器晚成的表現,展現了新高度。
被韓劇吸引的,決不是只有華麗的演員陣容、場景,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劇情的前後呼應,令人感到讚嘆感動或恍然大悟的埋梗。
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出現在第一集,在第十二集中破梗的醬料炸雞。炸雞和啤酒幾乎在每一齣韓劇都會出現,炸雞+啤酒,已然成為韓國國民美食。但為什麼我獨獨提到這部戲的炸雞呢?戲裡幾乎沒有秀出炸雞的畫面,只有女主角爸爸提著印著醬料炸雞的塑膠袋,最後在公車斷氣的場景,但炸雞卻是女主心理最溫暖的食物。蘊含其中是爸爸對女兒,以及女兒對爸爸的心意,讓我幾度落淚。
第一集- 新創
場景拉回到15年前,徐達美和徐仁才是姊妹,情同摯友。爸爸(徐菁明)和媽媽(車雅賢)常常吵架,起因於爸爸在社畜公司上班20年了,卻仍懷抱著想進入未來世界做準備的創業點子而想要辭職,但媽媽說爸爸這樣做只會讓女兒們餓死,最後只有以離婚證書交換辭職書。
姊姊仁才跟著媽媽離開,妹妹達美跟著爸爸。爸爸開始創業,努力了一年終於可以拿到資金,其中最欣賞他的正是SH創投,執行長尹善學,也就是未來女兒徐達美加入Sand box 沙盒創投的負責人。
沙盒創投的由來跟女主也是有淵源的,主要因為達美父親曾向尹善學曾提到,如果有一個創業場域可以像是為了保護小朋友盪鞦韆掉落不受傷而設立的沙坑,那就太好了,沙盒創投的成立正是希望創業者即使創業失敗也不要受傷。
媽媽帶著姐姐離開,爸爸拼命工作即將拿到投資的當天,姊妹也剛好相約見面。
仁才(姐姐):「我就討厭那樣,為什麼要拼命討生活,不能活著就好嗎?」
「繼父讓我感到生活很容易啊,要吃自助餐、去旅行、買衣服都很容易,甚至連留學都是一件小事。」「可是妳看爸,領薪水的日子只買炸雞回來,我們還得假裝非常好吃,吃得很開心的樣子,妳不厭煩嗎?我已經膩了,光聞到那油膩味就很討厭,煩死人了。」
仁才跟達美說媽媽改嫁了,他們當天也要飛去美國了,以後她改姓叫元仁才,不再是徐仁才,也不再是姊姊了,達美忍不住抓住仁才,兩姊妺推打了起來。
爸爸打電話給正哭泣的達美,說拿到投資了,要她別哭了,達美說:「我沒有哭,只是炸雞,我想吃炸雞。」之後就是父親提著倒臥在公車上過世的場景。(因為他當天早上被車子撞,以為沒事未就醫。)
第十二集- 併購聘用
尹善學在沙盒創投跟達美相認,敘述15年前與達美父親在投資會後的閒聊,說:「我很喜歡(沙盒)這個故事,甚至創造這地方,只不過要對他表達心意很不容易啊~當時他成功拿下合約,說要買炸雞,一定是想買好吃的炸雞給女兒吃」。達美終於知道父親的心意。
看到這,突然好想好想吃炸雞。
叫過幾次uber eat,只有一家我覺得好吃,但是有時還是會吃到肉腥味。自己做其實很簡單。
到市場買三節翅請老闆切成二節和棒棒腿,清洗擦乾後,在雞表面戳洞,再用薑汁、鹽和酒混拌醃製。如果冰箱有新鮮急凍結功能,醃漬
時可以急冷一下,讓入味更快速,醃漬時間減半。這樣的雞比較鮮嫩沒有腥味。 https://goingto.tw/UTJMp
{炸雞翅溫度與時間公式},請務必收藏!!
將雞肉取出,均勻灑佈乾粉 (太白粉),不用等反潮,用160~170度油溫炸8 分鐘,取出,瀝油靜置5分鐘,再轉大火,用高溫炸3分鐘,炸好後瀝乾。
再將煮好的醬料淋在雞翅上,趁熱享用。
而吃不完炸雞可以放新鮮急凍結設定急凍,這樣一來復熱也不失美味喔。秘訣在於急凍時產生的冰結晶較小,會降低食材組織受損,所以吃起來會一樣juciy,外皮口感一樣酥脆。
討喜的男二,奉奶奶之命寫給達美的信,文采飛揚:「把在一起的時光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其實每一刻都是禮物,早知道他在的時候就對他好一點。」不僅觸動女主的心,也讓我深深地反思,讓我們把每一刻都當作禮物,不要有悔恨吧。
#自炊食代 #愛女冷凍食 #阿木補鐵餐 #極光家之味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極光飯糰課 #飯糰早餐 #常備菜 #冷凍常備菜
#Panasonic #日本製電冰箱 #新鮮急凍結
#市野吉記
美加醫美執行長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耳聞 孟買春秋 被趙少康帶頭、一干藍白網軍傻粉出征,說他們是拿錢辦事的「綠營認知作戰一條龍」。
看得我真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我們這些做1450的,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個人都是一管自走砲,根本沒有什麼一條龍的指揮體系,更談不上拿錢辦事。
如果所有罵過柯文哲、罵過國民黨,或是為蔡英文政府講過好話的人,都要被藍白傻粉一股腦地歸類為「1450」的話,那請容我以偏概全地講,那些被藍白傻粉點名的1450裡面,根本就一堆台灣各行各業的菁英。
這次事件焦點的孟買春秋,背後就是路透社定年退休下來的區域總編與資深國際記者;他們的本業收入和千錘百煉的專業素養,根本不是那些「山是綠的海是藍的」的傻瓜記者能夠看得到車尾燈的。
這名單還長著呢!全國最大連鎖婦產科診所的負責人與執行長、ID與某學術論壇剛好一樣的大神、一海票旅美加歐洲的教授學者、副業是知識型粉專與教養論壇的醫師……等,族繁不及備載。
其實像我這樣把人歸類為1450,是很亂來的;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把自己定位為政治粉專,只是偶爾氣不過、講個幾句針砭時事而已。如果有人被我冒犯到,只能說聲抱歉了。
講一大堆,我只想表達一件事:那些被藍白傻粉「拉清單」的1450,裡面根本臥虎藏龍。我無意以金錢來判斷人,但是1450裡面很多人,根本本業收入比悠遊卡董事長還高。經營粉專,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出於興趣,或是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感,真的看不下去了,必須出來說說話而已。粉專觸及率高,對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粉專滅了,對他們的人生也沒有任何影響,頂多是少了一個可以自由抒發的園地而已。
這是拿錢辦事的藍白網軍,還有那些無業家裡蹲,只能靠著當出征鍵盤俠獲得人生成就感的傻粉,所無法體會的境界。
拿1450?別傻了!不要捐1450就不錯了!民進黨這個窮鬼政黨!蔡英文給我錢(敲碗)同情我就給我錢(敲碗)!
如果我學著那些藍白傻粉,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講話不中他們的意就亂把人框列為「1450」、「黑柯產業鏈」、「綠營認知作戰一條龍」的話…
框列到最後,那些藍白傻粉,可能才是被隔離在正常社會以外的那4%吧!一笑。
(圖片來源:《科學超電磁砲》)
美加醫美執行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台積電、郭台銘之餘,我看到的另一個場景:立法院團結阻擋採購照顧民眾足額國際疫苗.反對高端疫苗EUA比照輝瑞疫苗在美國緊急授權時全程直播》
#我們都在等國際認證的疫苗
他們下午表決了,我全身戰慄!
我不知道基於什麼因素,立法院對決需要牽涉疫苗採購。疫苗牽涉的是人命。人命關天,人命,可以表決嗎?
我不知道基於什麼科學立場,高端疫苗緊急授權的專家審查會,不能比照美國EUA當第一個輝瑞疫苗問世時全程直播,取信於民?因為那是要打到人民身上的疫苗。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身體,該不該施打,都該享有自主選擇權:這是人民的天賦人權。
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府的權力,也不是躲躲藏藏的專家的權力。
生命權,是所有人權項目中,最至高無上的人權。
在台灣,它們正一步步被另類威權體制,侵害了。
* 許多人不了解全球秋冬可能因變種病毒疫情再反撲,而台灣現在至年底疫苗仍短缺,這個危機多麼可怕。
即使現在疫苗已經過剩的美國,昨天已經採購Moderna 包括針對變種病毒的加強針共兩億劑:再採購即將上市以英國變種病毒研發的Novavax 疫苗一億劑。
疫苗大國尚且嚴陣以待,而我們還沈浸病毒的上世紀,解決舊病的疫苗不加購,針對變種病毒的疫苗,當成不知道。
自己自決於國際社會之外。
事實上,我們只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可以抵擋下一波秋冬變種病毒,尤其Delta病毒。
現在各行各業目前只看到自己,使出渾身解數影響力,希望自己可以插隊排在施打疫苗優先順序。
這是人性,也是悲哀。
想活命,本來正常!
*先談台灣的疫苗短缺。去年十二月,陳時中部長對外正式宣布向國際採購國際疫苗三千萬劑:當時他對本土生技疫苗的措詞非常中肯,「希望之後,本土疫苗可以跟上來」。
許多人的記憶因此是台灣買了三千萬劑國際疫苗,包括德高望重的台大兒童醫院黃院長。
但他錯了。
今年二月,當國際因為疫苗不足鬧成一團,歐盟和英國AZ吵架,加拿大總理每天打電話興師問:加拿大訂的輝瑞BNT疫苗在那裡?
我們的政府在那一刻不是一看不對勁,趕緊再加碼國際疫苗採購,而是反向砍單少買一千萬。
*我們的政府只採購了國際疫苗,包括COVAX分配的疫苗,近二千萬:只夠一千萬人施打。宣布此政策的是愛貓,形象溫和,多數時刻低調冷靜,但也被許多熟識的人稱為冷漠的蔡英文總統。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
為了高端一家公司冒台灣人民的生命危險不顧?為了尊嚴面子,不肯認錯,逆全球之勢而行?還是政府無足夠知識視野,自滿,沒有警覺心?
為什麼看到人民因害怕疫情,搶疫苗的窘境,看到一個一個死亡的人,仍然無動於衷?那些一個一個倒下的生命還有這麼多掛念,有這麼多不捨,有這麼多遺憾-⋯⋯。
無視生命之消失,需要多大的冷漠?
多大的傲慢?
多大的無情?
但蔡總統的形象向來不是如此。她必要時會展現嬌羞,教養,客套及關懷。
但她是如何坐在總統府,冷看這一切?決策這一切?無感這一切?
是否,一個人的固執及偏見到了極致,即轉化為盲目的無情?
史家將如何看待台灣這痛苦煎熬的一個月?
我不知道。
但我看到人民從期待、冷靜、焦慮、憤怒⋯⋯突然間看清了!搶!我的!我要疫苗!
我們每個人的人性當下都備受考驗,動物生存的本能,愈來愈強。
*回頭看,台灣一開始在今年二月已經佈局的疫苗政策即是:只買2000萬國際疫苗:或許我們小國無力,或許我們有錢卻愚蠢。
總之,除了自今年初不算我們向美國要的75萬Johnson Johnson (尚未到),扣除日本贈與的124萬(五月底已到的),我們政府二月佈局訂購,總共拿到的疫苗,加上今天抵達的Moderna24萬劑,六月快底了,只有117萬8104劑。
Moderna 到貨率5.6%。
AZ更慘,我們向AZ公司買的1000萬劑,只有三月初韓國到貨的11.7萬,其他自泰國暹邏公司抵達的數目是0。
AZ到貨量只有1.17%。
AZ的未來飄在空中。正如老百姓的命一樣,沒有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把握。
飄如雪,化無影。
*一張表看採購疫苗數量與到貨率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42084
疫苗這麼少,比黃金還少,於是警察伯當然很重要,里長伯也很重要,北農感染証明菜市場很重要,郵差很重要,物流很重要,計程車很重要⋯⋯尤其保護總統的很重要,行政長官很重要,第一線記者很重要⋯⋯經濟命脈半導體很重要⋯⋯檢察官很重要,法官很重要,銀行很重要。⋯⋯然而工具機產業不重要?國營事業台電、中油、中鋼不重要?⋯⋯民間台塑大企業不重要⋯⋯?
其實連葬儀社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必須直接接觸屍體。
以上名單,其實除了總統府等高官之外,每一個職業的風險,我們都不能否認。
但我有一個更正確的答案:
1)老人染病會死,重大傷病染病會死⋯⋯
2)所有的人都有染病風險,每個人都很重要。
人的生命權,不論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很重要。
不再論二月採買不足夠的疫苗,認識了這個國家原來是依特權排序生命的可悲之地,最可怕的即使慘況已如此,掌權者仍不肯承認錯誤!!也不大幅修正政策!
昨天,軍人政變掌權的泰國總理巴育向人民道歉,泰國政府採購疫苗不足:並且宣布加採購共2800萬劑疫苗:其中2000萬是BNT,500萬是Johnson Johnson 。
他的謙卑,勝過我們的民選總統。
疫情延燒至今一個半月,那麼多愛戴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支持者為他們主動高喊、製造、編劇了各種理由。支持者的熱情、信賴,向來無條件。
我希望蔡總統看到這些支持者對她的珍愛,是覺得責任更重大。拿起電話,直接加購更多疫苗⋯⋯如果她看到各國皆已把疫苗佈局至2022年底:她會更明白在艱困的外交環境下,我們只能夠更早買採購更多。
以往的錯誤已矣,但它應該成為經驗和教訓。
但我看到的是:立法院要求表決八月前加採購國際疫苗,包括針對青少年疫苗,孕婦需要的Moderna 疫苗,及針對變種病毒日韓美加澳⋯⋯均已下單的Novavax 疫苗,執政黨依主席總統之意志,還是全黨舉手封殺。
之後其網軍將此案揑造為要求八月底買到中國疫苗。
政治,真的,請饒了人命。
當多數立委他們的手舉起來:按下反對的按鈕時,可能代表幾百個,幾千個生命,未來還要死亡。
許多人今天看到總統終於點頭同意台積電、永齡基金會購買1000萬BNT疫苗,美國送來250萬大禮Moderna ,開始樂觀了。
人民始終是天真的,也因此是好應付的。
他們以為馬上有足夠疫苗了!夠了!
但除了美國的Moderna 250萬劑之外,正如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18)日表示,疫苗是賣方市場,不會有現貨等人決定要或不要。
她的意思是,它不會隨叫隨到,如Uber Eats。
各位很少注意國際新聞,上週泰國一看自己的王室持有的AZ代工廠兩手一攤,生產有困難:馬來西亞一看泰國AZ不出貨,兩國已早我們一步,訂了BNT輝瑞疫苗近三千萬。菲律賓之後,也跟進加買三千萬Pfizer 。
而巴倫週刊Barron 報導:輝瑞疫苗的訂單來自全球官方,訂單滿載已至2022年底。
我樂觀的估計,即使所有台積電、永齡基金會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什麼晶片換疫苗,BNT1000萬疫苗年底前都全部到了:Moderna 剩下450萬左右加美國贈送的250萬也都全到,加上AZ總公司(從泰國以外工廠調貨)再到300萬,COVAX機制再給我們三百萬(包括日本再捐贈),⋯⋯我們從國外購買的、拜託的,民間捐贈的疫苗,今年底有把握的頂多約2300萬。可以施打約1150萬人。
這樣樂觀的估計,加上之前已經施打疫苗的,至年底,台灣也只有再1200多萬人,可以打的到全部兩劑疫苗。
總統府或許忘了,台灣的人口是2375萬,扣除5歲以下幼兒,我們需要預購疫苗包括青少年、兒童疫苗,總數數量約4500萬以上。
疫苗至少年底前,還短少了2000萬。
遑論第三劑加強針,以防變種病毒疫苗。
事實是只要沒有足夠防護力的疫苗,我們的人民,就會永遠處在危險之中。
否則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一個戰慄的破口,又是多少被白白揮霍的生命 !
我想告訴今天投反對票阻止採購更多疫苗的立委:台灣還有至少1000萬人,在年底前沒有國際認證的疫苗可以施打。
他們可能是你的選民,可能是你小時候和你一起嘻鬧的朋友,甚至也可能是你的親人。
黨,或是黨主席的命令,真的高於人民的命這個價值嗎?
團結抗疫,是團結起來不為人民買足夠的疫苗嗎?
我從小到大最害怕看到團結的口號。因為在那個旗幟之下,破碎的政策,破碎的社會,領導人破掉的心,都被遮蔽了。
不要告訴我團結抗疫,請告訴我們這個政府有沒有做到採購或是授權採購足夠的疫苗。
至少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是:她們共同遺棄了島嶼上一半的人民。
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沒有答案。
答案將在歷史中。
#我們都在等疫苗。
美加醫美執行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
1.新冠疫苗的快速施打,讓後疫情時代的美國,迎接一連串來自科學的勝利,全美確診、住院及死亡人數都已快速下降,有些州已經迎來零染疫死亡。美總統拜登趁勝追擊,將疫苗施打擴大延伸至12-15歲青少年,希望讓美國盡快達到群體免疫。
2.諷刺的是,這個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印度、巴西等發展中疫苗供應不足,而持續引爆大規模感染,脆弱族群和醫護連一支疫苗都搶不到,美加歐等先進國家卻寧願擴大施打,也不願把疫苗先提供給疫情嚴重國家。
3.此時的疫苗廠商開始擴大向外合作增產,其中輝瑞與德國BNT的動作最積極,他們拒絕拜登所提出放棄專利的建議,選擇與敵對藥廠結盟,除了再德國內部擴廠,還和中國復星合資生產疫苗,並在新加坡建設亞洲新總部。
4.因為當下病毒變化太快,且變異病毒株傳染性又持續增強,對照全球疫苗接種的牛步化,已使群體免疫短期內難以實現,新冠病毒正使它極可能成為一種永遠存在的威脅。專家預估,在不放棄專利的前提下,低收入國家可能要等到2024年底或2025年初才能得到疫苗,這將使全球深陷危機,難以恢復真正的常態。
{內文}
新聞片段:
「今天,喬治亞的一些地方開始為12到15歲的兒童施打疫苗,早於全美其他各州及CDC進行審查之前,在FDA擴大輝瑞藥廠的緊急使用授權後。到星期四之前,全美各地的疫苗接種點可能會開始接種將近1700萬個符合條件的孩子,給予他們和成人相同的劑量及相同的兩次注射方案。」
當美國新冠疫苗注射又跨越了一個新的里程碑,華郵專欄作家札卡利亞說,進入後疫情時代的美國,正在迎接一連串來自科學的勝利。不只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一年,多款優質疫苗相繼問世,迄今已有超過半數成年人,至少接種了一劑新冠疫苗,每日感染確診數量及住院率,更伴隨疫苗施打率的提升迅速下降,有些州甚至已經出現了零染疫死亡。
美國總統 拜登: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我們的重點將放在三個族群身上:首先是12至15歲的孩子;其二是那些在找尋接種疫苗地點上遇到麻煩,或者只是沒辦法去打的人;第三是那些需要更多說服 讓那些人相信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統領這場抗疫戰爭的美總統拜登不敢過於樂觀,因為全美上下迄今仍對疫苗持續瀰漫著觀望心態。姑且不論整個社會存在多大比例「我OK你先打」的freerider,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自己孩子年齡落在12-15歲這個族群,僅有30%父母同意「立刻」讓孩子接種疫苗,26%說要等等看施打狀況如何。
新聞片段:
「儘管疫苗施打上仍然猶豫不決,但整個美國還是重啟了經濟,週五有170萬人次飛行,這是自新冠大流行爆發以來的最高數字。餐廳主題樂園也重新開放,大多數大聯盟棒球場都已經滿座。我很開心能聽到這樣的歡呼聲!在亞特蘭大勇士隊的主場上, 替每個持票進場的人都提供了疫苗,並為那些打算捲起袖子的人提供未來進場的門票。喬治亞州疫苗接種率是全美最低的州之一,但那些等不及要開放的企業,正在提出他們做得到的一切激勵措施。」
WHO說,當下的世界,正諷刺地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邊是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因疫苗供應不足,而不斷爆出的大規模感染,裏頭的年長脆弱族群和醫護人員,甚至連一支疫苗都等不到;同一時間,諸如美加歐盟等疫苗充足的先進國家,卻不斷把疫苗接種年齡層向外擴大,寧願延伸到那些風險最低的健康兒童,確保自己國內群體免疫達標,也不願意率先提供給疫情嚴重國家。
世衛祕書長 譚德塞:
「我們已經在很多國家分發出超過10億劑疫苗,但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其中80%以上都集中在高所得國家,低收入國家則僅拿到0.3%,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這種分歧是不可接受的。而且正如我們多次說過的那樣,這不僅是出於道德因素不可接受,另一個不可接受的原因是,我們將無法在如此分裂的世界中戰勝病毒。」
就在美總統拜登宣布,願意放棄新冠疫苗專利,讓全球各國靠自己擴大生產之際,全球最大生產商輝瑞率先跳出來反對,並在先前承諾將於2021年供應全球20億劑的前提下,不只向外、由合作夥伴德國BNT領軍談判,快速組建了一個所謂疫苗生產聯盟,也就是邀集至少13家分屬不同國家的競爭對手藥廠攜手,諸如法國賽諾菲、瑞士諾華、美國默沙東等,上海復星醫藥也高調宣布,正打算與輝瑞的合作夥伴BNT合資在中國生產疫苗,徹底實現mRNA技術的當地化生產及商業化。目前已知,兩邊股份各占一半,但因為BNT負責提供生產技術及專利許可等無形資產,所以出資金額粗估不會超過一億美元,卻能讓上海腹地的年產量至少衝高到10億劑。同一時間,華爾街日報也披露,因應全球對新冠疫苗的需求持續增加,BNT將在新加坡建設一個亞洲新總部,擴大生產新冠疫苗及其他藥物,這將和德國內部擴廠同步實現,力促新冠疫苗的供貨能飛速提升。
BNT馬爾堡分廠生產總監 Valeska Schilling:
「我必須說的是,當你在開發一項新東西,免不了要與許多不同單位流暢合作,還會有各種不同的人加入,許多加入的人都非常積極主動,最後才能有助於讓一切快速進行,當然你仍然必須像往常一樣遵守所有的規範。」
但紐時悲觀地說,當下病毒變化太快,且變異病毒株傳染性又持續增強,對照全球疫苗接種的牛步化,已使群體免疫短期內難以實現。換言之,任由新冠病毒繼續在全球大多數地區猖獗蔓延,已使它極可能成為一種永遠存在的威脅,就算是現在放棄專利讓全球同步生產,恐怕也已經難以抵擋變種病毒的肆虐。
I-MAK共同執行長 Tahir Amin:
「那是一整個配套,消除障礙,消除障礙,以便我們現在就可以擴大供應。例如,可能全球供應鏈中只有一定數量的製造商可以自己生產這些疫苗。就像,你知道較新的mRNA疫苗可能需要更多的高端技術,但是我們已經說過,某些公司他們確實可以獨力完成,但還有其他問題存在,諸如監管問題,他們必須使疫苗獲得批准,提出人體試驗數據。因此,智慧財產權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消除其中的一些障礙,我們就能夠繼續快速推進。但如果我們按照現在的方式發展,那麼全球南方的一些國家何時才能獲得疫苗?我現在的預測是基於當前的供應量和當前市場上的疫苗,當然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產品進入市場,我們預估應該是在2024年底,或者可能2025年初,那些低收入國家才能等得到疫苗。」
長期關注藥品專利問題的I-MAK組織共同執行長Tahir Amin憂心忡忡地說,開發中國家一條可能長達四年的漫漫長路,已開發國家只花了不到一年,就實現了這個夢想。眼前開放專利確實有可能把時間縮短到六到八個月,但這需要所有國家放下自私。
I-MAK共同執行長 Tahir Amin:
「記得嗎,發展中國家有40家(疫苗)製造商,他們是發展中國家製造業脈絡的一環,而且那當中很多都在WHO成立前,就已經通過製造疫苗的資格審查,他們負責製造全球35億劑其他疫苗。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利用這種能力呢? 印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沒錯他們是最好的例子。但目前我們僅使用其製造能量的三分之一,還有其他公司能夠真正替終結這場疫情帶來價值,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在談論疫苗公平性,其實我們討論的只是全球的南北貧富差距? 完全正確!」
短短幾句話就戳破了那些先進疫苗廠的謊言及自私嘴臉,後疫情時代的新戰略,如何實現疫苗的公平性,仍是最大關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D0MYOQo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