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羅剎海市原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羅剎海市原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羅剎海市原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羅剎海市原文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翻譯這檔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感謝臉友 @Skippy At Large 在「翻譯很有事」貢獻此文,以下全文轉錄。內容太精彩,一定要讓更多人看到。(對岸書評網站豆瓣及網路上可找到一些相關評論。) 心得: 1 溫洽溢大量誤譯Janathan D. Spence(史景遷)多本英文著作,已非新聞。 2 最驚爆的是,被誤譯的作者J...

  • 羅剎海市原文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30 05:27:36
    有 187 人按讚

    感謝臉友 @Skippy At Large 在「翻譯很有事」貢獻此文,以下全文轉錄。內容太精彩,一定要讓更多人看到。(對岸書評網站豆瓣及網路上可找到一些相關評論。)

    心得:

    1 溫洽溢大量誤譯Janathan D. Spence(史景遷)多本英文著作,已非新聞。

    2 最驚爆的是,被誤譯的作者Janathan D. Spence本人原來也是。誤。譯。大。王!他英譯明末張岱《陶庵夢憶》,由於文言文理解不足,誤譯百出(文末指出誤譯的可能原因),詳見2009年汪榮祖教授〈夢憶裡的夢囈〉譯評一文 (PDF,留言有連結),揪出幾十個荒唐誤譯。

    3 可見,許多權威往往經不住檢驗,這包括權威譯者在內。

    4 任何譯作一定要有人對照原文審譯。審譯者的原文理解能力必須在譯者之上,否則找了也是白搭。

    5 溫洽溢的中譯《前朝夢憶》,參考還原了張岱原著的本義,大大抵銷了史景遷的誤譯,然而如汪教授PDF文末指出,溫譯者並未透過譯註指出作者Spence的錯誤,而逕行在譯文中改正,令中文讀者不曾察覺意思有誤。這作法的對錯非常值得討論。

    =======

    Jonathan D. Spence: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史景遷:《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譯 者: 溫洽溢

    出版:時報文化出版,2009;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先前我在PTT書板檢討過溫洽溢所譯的「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追尋現代中國」二書的翻譯問題,似不必再窮追猛打。但考量溫先生所譯史景遷諸書在中文世界的讀者很多,而且問題牽連甚廣,還是頗值得攤開來說說,以做為作者、譯者、編審、出版社、及讀者的警戒。

    (四個PTT連結見留言)

    首先看3個翻譯錯誤:

    1. Zhang Dai lived a parade when the moon came out and the lanterns shone.
    張岱的居處前有廣場,入夜月出之後,燈籠也亮起......

    2. Zhang Dai wrote of one teacher called Zhu who never began his theater training for girls by introducing them to acting. Instead he taught them first to play a broad range of musical instruments—strings, wind and percussion—and then taught them to sing and finally to dance. The result was that some of Zhu's actresses attained a “level of perfection that could be felt through the pores.”
    張岱提到朱雲崍教女伶唱戲時,從來都不從表演入手,反倒是教她們琵琶、簫管、鼓吹等各種樂器,次教歌,再教舞。結果,有些拜朱雲崍為師的徒弟「反覺多事矣」。

    3. On ordinary days Zhang Dai studied. He never was done, and he never would be done, as he well knew, for he was locked into a system from which there was no outlet save absolute success.
    張岱平日居家讀書,從不為謀生操煩。他心裡很清楚,自己也不必為五斗米折腰,因為除非他功成名就,否則插翅也無法逃出樊籠。

    1、3 兩個錯誤分別是第一章、第二章的開頭一句,問題很明白,無須多說。第2 個錯誤出在錯解「陶庵夢憶」的原文:
    「朱雲崍教女戲,非教戲也。未教戲,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蕭管,鼓吹、歌舞,借戲為之,其實不專為戲也。...... 絲竹錯雜,檀板清謳,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終之,反覺多事矣。」

    大意不過:朱雲崍教戲先從伴奏教起,訓練精妙,結果戲曲的主要曲文部份反而成為配角了。“level of perfection that could be felt through the pores.” 當作「入妙腠理」;而且認為「反為多事矣」的不是學戲的徒弟,而是旁觀的眾人。
    這幾句中文、英文都非了不得的困難,翻錯了本就不應該,更不應該的是如此明白的錯誤,居然還輕易逃過專業的編審的法眼,有些錯誤還是很粗淺的文學史常識問題。例如:

    ----
    這使張岱並非以史書留名,反倒因簡短、警句式散文這種迥別的文體享有盛譽。散文是晚明主要文體之一。散文講究文體雅致,竭盡所能雕章琢句,以彰顯作者的多才多藝,筆觸要敏捷、不拖泥帶水,以捕捉飄忽情緒或瞬間剎那,同時利用語氣上的對比或急轉直下,勾引且震驚讀者。張岱的成長過程中,這樣的文體一直很受歡迎,他自己後來也成為散文大家。從許多例子來看,馳名的散文大家同時也是遊記作家(travel writer)。他們以浪跡天涯、遊山玩水聞名,寄居名士之家,不斷四處流浪,敏於音調、悖論,能看他人所不能看,感他人所不能感,行文走筆雖扼要洗鍊,但也處處旁徵博引。(p. 8)
    ----

    以上一整段所敘述的特點,都不是籠而統之的「散文」,而是流行於晚明、清初的特殊文體,即所謂「小品」;本書的主人翁張岱,咸認是明清小品的集大成者。譯文用「簡短、警句式散文」來打發,專業的編審居然也不察,真是令人駭異。

    另外關於「崑曲」的演變:

    ------
    The melodious and enchanting form of regional drama from Suzhou known as kunqu was already separating itself from local specializations like Shaoxing theater, just as later “Beijing opera” was to grow out of and—to many connoisseurs—to vulgarize kunqu drama in search of a broader audience.
    蘇州的崑曲,旋律優美,形式精妙,已走出如紹興戲這類地方戲曲的格局,一如日後京劇的發展,走向通俗化以求拓展觀眾層面。(p. 30)
    -----
    崑曲和京戲的關係如何,由於資料的限制,學界仍然爭執不休。史景遷採取京戲是從崑曲俗化而來的看法。譯文卻完全忽略了兩者的關係,好像各自發展,八竿子打不著似地。
    除了英文有問題外,不少地方也讓人懷疑譯者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例如,張岱在敘述岳母一生艱辛時說:

    ----
    As if all that were not sufficient, mother-in-law Liu also had to care for a “harsh and fussy uncle” and her own widowed mother-in-law ....
    外母劉太君此外還得照料“嚴厲瑣屑”的舅舅,侍奉守寡的婆婆........ (p. 77)
    ---

    此處是一吊詭:純就翻譯而言,uncle譯為舅舅是對的,卻因為翻對而錯了,因為在文言中,「舅」還有別的意思。就尊卑親疏關係而言,「舅」這裡只能是 “夫之父” 的意思---- 對明代婦女而言,舅舅這層關係,怎麼也擺不到婆婆前面。所以p. 76 中,譯文將 "as aunt" 譯為「為姑」,僅僅因為抄錄張岱原文而閃過了尷尬,到了這裡其閱讀文言文的程度就暴露無疑。顯然在「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錯繆叢出的文言斷句並不是意外,只是譯者和編審的正常表現。嗚呼哀哉!

    為什麼說這本書牽涉廣大? 因為背後的陣容龐大。溫洽溢翻譯「前朝夢憶」時,已經獲得國內出版業龍頭時報文化奉上「白金翻譯家」的冠冕,且剛贏得新聞局2008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的榮銜。本書隨後出了簡體版,由當時非常活躍、堪稱胡溫時代的「啟蒙出版社」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收入「史景遷作品集」,負責這套書的編審是鄭培凱、鄢秀教授。鄭教授從台大外文系畢業後,進入耶魯大學,成為史景遷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目前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專業研究領域就是明代文學。鄢秀教授是鄭教授的夫人,畢業於中國外語專業高校雙璧之一的上海外語大學,之後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獲得翻譯學博士,現在主持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語言系的碩士學科。

    光看帳面,無論譯者、編審或出版社,都是台、港、中的一時之選,卻得到如此結果,真是情何以堪了!可惜慘劇到此卻猶未落幕。前面說到錯解「姑」、「舅」,就透露出作者端也有問題。其實熟悉陶庵夢憶原作的讀者,閱讀史景遷英文原作時,不難發現作者誤解張岱的原作,幾乎到無頁無之的地步了。所以,2009年汪榮祖教授即發表「夢憶裡的夢囈」一文,以溫洽溢譯本抄錄的張岱原文對校史景遷的英文翻譯,列舉了數十個嚴重的中文理解錯誤。如此一來,這齣翻譯慘劇處處充滿了荒誕的諧趣:錯誤百出的翻譯,因為大量抄錄典籍,反而糾正了許多原著的謬誤。

    (PDF連結見留言)

    然而,若明白史景遷何許人也,這箇中的諧趣可就完全不好笑了。一般讀者知道他是耶魯大學教授,但恐怕未必了解他的頭銜史德鄰傑出講座(Sterling Professor) 的意義:這是耶魯授予教授的最高榮譽,全校千餘教職人員裡,只有20-40名教授能獲得這崇隆的位置。以耶魯大學在美國學界的地位,史景遷的威望如何,就無需多言了。竟在晚年寫出如此一書,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prestige 一字的拉丁字源的本義了。

    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原著的謝辭提供了些許線索。首先,史景遷採用的翻譯,許多來自他在耶魯的研究生助理。從羅馬拼音的名字來判斷,除了台大畢業的劉晞儀(現任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助理主任)外,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史景遷的夫人金安平教授也深入參與這本書的寫作。 金教授1950生於台南市,12歲移居美國,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目前在耶魯教授中國哲學。金教授系出名門,祖父是20世紀初的著名學者金毓黻。

    史景遷寫作時也倚重兩本書: In Limpid Dream: Nostalgia and Zhang Dai's Reminiscences of the Ming, 作者 Philip A Kafalas 從哈佛大學部畢業後,在史丹佛獲得博士學位,目前在喬治城大學任教。本書是根據學位論文改寫,據史景遷的說法,內容包含大量的陶庵夢憶的翻譯。另一本是法譯的陶庵夢憶,譯者Brigitte Teboul-Wang, 背景不明,或是 一位嫁給華裔的法國女士。

    史景遷的岔子是不是出在這些助理和書籍上,沒看到確切的證據,目前只能夠存疑了。 但作者、譯者、編審、出版社都該負責,則是了無疑義的。「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此書堪為鑑戒!

  • 羅剎海市原文 在 怪老子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3-08-14 11:23:54
    有 278 人按讚

    學員自主成立的讀書會,本月讀本為《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及《富爸爸窮爸爸》,有位學員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寫了讀書心得,徵得同意在此跟大家分享 (原文刊出)。

    指定書目: (1) 富爸爸,窮爸爸 (Rich Dad, Poor Dad -- by Robert T. Kiyosaki, Sharon L. Lechter)
    (2)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得理財方法 -- by 怪老子 (蕭世斌)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P 26 -- Rich Dad, Poor Dad)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秋意蕭瑟的樹林裡有兩條分岔路,
    很遺憾我只能選擇一條走,
    我佇立在路口良久,
    凝望著路的盡頭,
    直到它在樹林深處隱沒。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然後我踏上了其中一條路,
    或許它更值得我期待,
    因為荒煙漫草,人跡杳然,
    雖然說到荒涼與偏僻,
    兩條路其實都一樣。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那天早晨的那兩條路,
    舖滿落葉,無人踏足的兩條路。
    唉,改天再走另外一條吧!
    雖然我知道路的盡頭又會有無盡的岔路,
    或許我不會再回到這個路口。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將會嘆息著敘說這個故事,
    在將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敘說我曾經遇過兩條樹林裡的分岔路,而我...
    我踏上了人煙罕至的一條,
    於是後來的一切都不再一樣了。
    (Dicea Tan譯)
    http://tw.myblog.yahoo.com/jw!TiNIBTKFFRtBD3nbVNhV5oo-/article?mid=344

    這首詩是<富爸爸,窮爸爸>作者在書中第26頁提到的,碰巧這是我最喜愛的英詩之一,每隔一段時間,總有機會聽到或讀到這首詩。利用這次重讀的機會,我還是用這首詩再問一次33年前、28年前、24年前、22年前、20年前、3年前的我,會想走另一條路嗎? 答案依舊 —不會,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有痛、有樂、有笑、有淚 — 好精彩、好有滋味 ! 但是我的投資之路,在2012年之前好像從未出現叉路,一條路直直寬寬的,直接通往賠錢失利的漩渦,輪迴了好久! — 好慘烈、別有滋味。

    一直等到2012年的某個夏天,我無意中在網路的世界裡,偶訪怪老子部落格,經旁邊貴人提點,這才是正統的理財學問,要我少看那些坊間理財報章雜誌的故事、置入性行銷金融商品節目與似是而非的理財小撇步。我才終結輪迴,重新投胎轉世至正確的投資學院。

    這段復活重生的過程我歷歷在目:我的第一課是怪老子部落格的三大風險 : 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因為我已經有30年沒碰過數理的東西了,來回讀了好幾遍,很慶幸自己當初有堅持下來,撞破那道牆,喚醒沉睡的財務靈魂。接下來又在部落格裡東張西望,促成我買下人生中第一本有數字、圖表的書 --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當然這樣的書不會有風花雪月、也不會無病呻吟,原以為會有苦頭吃,但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竟然看得懂。連讀了2次,第一次看懂8成,第二次看懂9成,都有做筆記。為了這次讀書會,我三讀這本書,沒意外,不到1小時看完,98%都懂。

    這本書打動我的地方有二處 : 第一處在書的背面,講到怪老子中年的體悟 -「我人生中最痛苦的覺悟就是 : 認真工作與致富無關,所以我立志要學好投資,我要理財致富。」,彷彿聽到一條漢子,準備好要在人生舞台上全面反攻的誓師詞,振聾發聵、好深沉、好勵志。 第二處在第18頁,怪老子提到他如何被投資報酬率的鐘形分配圖案震撼到,進而信服,並利用統計學來從事投資。沒錯! 沒有信服,只是迷信,哪來的信仰 ? 如果怪老子信服理性與科學,他的投資信仰也必然建立在理性與科學的基石上。事後我再驗證追蹤,怪老子最愛用理性實證(如: Excel 試算),來輔助說明財務觀念。

    書內有好多個觀念啟蒙了我,令我受益無窮,我不再是一個財務文盲,獨自冥行盲索。
    (1) P71—年化報酬率。
    原來年化報酬率就是用來比較報酬的單位。只要將理專給的資料,金融商品DM,還有自己的銀行月結單,全部轉換成年化報酬率,就可以有相同的比較基礎,果然少了擦脂抹粉的幌子效應,素顏前後差很大,所有的投資項目紛紛露出廬山真面目。再也不會受騙。
    (2) P85—72法則。
    這真的是一個 <神奇法則>,我一開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心想,不也就是資產翻倍的速度罷了。哇哩 ! 再看到後面的試算,(P87-88)才知道翻倍的速度,不是倍速成長,而是要用次方去計算。天啊! 可見我的數字敏感度之差,總要怪老子拿出來伺候,才知道 「真理」與「法則」的可貴與驚人之處。(8/13 當天,我來分享一份資料,看看資產的倍數成長與IRR的數字震撼度 )
    (3) P89 –現值與未來值的概念。
    現在回想起來 : 我應該是弄懂這個概念,才開始有一些<貨幣的時間價值>概念。另外,我也在怪老子別的地方,讀到他用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來闡釋<投資> 與 <貨幣的時間價值>,他的slogan是 <投資就是用現在的錢去買未來的錢>,這句詩句,讓我這個數字資源班的學生,突然間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我懂了! 我自己那天在我的隨筆筆記本上寫著 : 原來數理界也有詩人,可以把繁複的道理,化繁為簡,極盡濃縮,簡言以蔽之,三言兩語,道盡無限。 (8/13 ,我也要來分享 : 李柏鋒造的數理詩句,幫助我很多! )
    (4) P104 – 選擇基金不如研究指數。
    基於這樣的瞭解,進而開啟了我從事指數型被動式投資的旅程,這是個奇妙的開始,隨後而到的風景,美不勝收!
    (5) P110 – 定期定額策略 + 微笑曲線,最適合做短線。
    當大盤遭遇系統性風險時,全面下挫,也可運用簡單的投資策略進場大撿便宜,唯一要克服的是自己的恐懼。當然,要有這樣面臨金融風暴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不是靠喊口號,也不是在暗夜中行走吹著口哨壯膽,而是要靠對風險的理解,深知市場暴起暴跌也是參與這場「投資遊戲」的規則之一。
    (6) P116 — 定期定額基金只能「止晃」不能「轉向」。
    這句應該也是怪老子的經典詩句。他在118頁中提醒讀者,定期定額雖然有攤平作用,但如果把這個策略放在一個長期下跌或持平趨勢的投資標的上,是無法讓淨值成長的。就衝著對這個觀念的理解,我回去檢驗當時手中的<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決定出脫。最後一段,<攤平效用,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出現鈍化現象,……>,這段文字解釋,真的很『通俗白話』,連我這樣的「數字白丁」,也瞬間了然於胸,如夢初醒,知道定期定額並非萬靈丹。
    (**記得提醒怪老子老師 : 119頁 錯字 <鈍化> 非 <頓化> **)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基金淨值走勢圖
    (7)
    (8) 2013
    (9) 2012
    (10) 2011
    (11) 2010
    (12) 2009

    MoneyDJ.com 2006/10/11~2013/08/09 最高 18.46 最低 6.3
    (7) P145 ~ 164 債券的秘密 : 獲利比定存高,風險比股票低。挑選債券,避開爛公司再下手。
    記得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我就問自己 : 為什麼,我之前從財經媒體、書報、雜誌,亂讀亂吸收的資訊,怎麼從來沒人提過這樣的觀念? 真相道理一直存在那裏啊 ! 是有人刻意隱瞞? 還是財務金融高手根本不屑說明這樣簡單而必要的財務知識。 我們不管在實體或網路的書店,都有一區<科普>的書籍,很多受過科學訓練的高手,都很樂意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圖表、譬喻…來推廣他們所知悉的自然界、科學界美麗的事物與真理。那財經界呢?????? 我真的要大聲疾呼 : 要有更多的怪老子挺身而出,當仁不讓,華文的世界,要盡快有<財普>的書籍出現,量與質要兼顧,越多越好,以裨大力推動正確的財務管理知識,需要的人很多,供給的人太少,這是在「種福田」
    耶。不要再讓那些莫名其妙的鼠輩橫行於財經界了,「惡紫之奪朱」,莫過於此 !!!! (8-13 我來分享,教育界該如何納入理財課程。同時我也一廂情願的希望 : 李柏鋒快點加入怪老子前輩<財普>的行列,這是一個英雄惜英雄的領域,我看過怪老子和綠角在台灣伯格頭聚會裡的互動,好感人、好溫馨、好難得。後輩如Chris,也整裝待發,假以時日,也會加入這行列的。)
    (8) P166 – 176 <為什麼要同時投資雨傘業與觀光業? > + <愈不相關,愈速配>
    其實這兩節就是用最簡單的生活例子,說明資產配置的好處。教會我們 : 縱使投資的世界裡,風險總是無處不在,我們應對的方式,不是一味迴避風險,而是要學會駕馭風險。

    以前聽過同行的前輩這樣說過 : 參加一場2~3小時的演講、研討會或訓練營,只要有5分鐘的內容,讓你有所體悟或啟發,那這次的充電就不虛此行! 如果以這樣的標準,怪老子的處女作---<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等同讓我充電了8次以上, CP值之高,讓我直呼賺到了! 這份收穫,難以量化,卻徹底改變了我人生下半場的布局,不僅是在財務的經營,也包含對錢財的認知。

    財務的經營,就是因為拜讀了怪老子的大作,又從他的部落格連到綠角,吸收了多樣的養分才開始一連串的財務學習計畫,踏上正統的理財之道。這得另闢一章另行討論。

    至於對錢財的認知的改變,就和《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不斷提到家庭灌輸下一代的「工作與理財觀念」枷鎖有關。怪老子說:「他人生中最痛苦的覺悟就是 : 認真工作與致富無關。」我猜這是和他的家庭教育養成有關,但他心中致富的動機緣起於他對生活、對家庭的責任感。是呀! 積累金錢的背後常常隱藏的是一份有責任的愛,與夢想的追求。我對錢財的偏頗認知緣起於我的文科背景,大抵喜歡文學的人,大腦感性的部份特別發達,理性分析太多,會讓很多生動有趣的作品剎時冷掉而索然無味! 好多我周遭同行的人都有類似的情況,大腦解讀數字圖表的部分好像有點殘障,(特別聲明 : 不是100%的人,絕無誣衊之意),我們的老師前輩只要提到錢,你都可以立刻感到,他們睥睨眼神比雷射刀還銳利,比站在北極圈冰山前還寒凍刺骨,我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對錢財的鄙視那也不足為奇。從前我看到別人家門前貼的春聯寫著類似 : 財源廣進、貴門迎財、錢財通四海…我就覺得粗俗至極,滿滿銅臭味。要相信 : 我的老師們,可能更嚴重,根本覺得那些是糞土。當然,我現在的人生體驗,已經讓我重新解讀這些春聯的另一層深沉的意義 : 誰希望自己經營賴以為生的生意,門可羅雀,好多人對錢財的渴求,也不過是對維護基本生活需求的卑微企盼。從前的我懂甚麼? 跩甚麼? 真的好慚愧!

    沒錯! 我有很多老師先輩們是現代版的顏回,他們「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堪其憂,也不改其樂!」,其實我直到現在都很佩服尊敬他們。所謂現代版的顏回生活,就是深陷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所提的<老鼠賽跑>中,永劫不復。雖然這些前輩都是理財的弱勢族群,但在我眼中他們還是成功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困在Maslow’s Need Hierarchy的底層,他們好多人孜孜矻矻,竭盡一生,都在追尋卓越的自我,渡化別人,令人動容與佩服。



    這個月的書單,是哪個有巧思的人挑的 ? 讚 ! 兩本書都是討論 :「如何當自己的主人」,不讓自己的時間、才智被買走,去替別人賺錢,幫別人完成理想。《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教的是方法與技巧;《富爸爸,窮爸爸》強調的是心態的改變,觀念的導正。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描繪出人生可能的兩條路 --「富爸爸」或「窮爸爸」。要讀者以窮爸爸為殷鑑,打破傳統的士大夫封建思想—盡力拿到好文憑、進大公司、打安全牌,卻極有可能落入一輩子都在和帳單打仗的窘況。把富爸爸當成正面教材,塑造有出「有為者亦若是」的成功形象。富爸爸知道通往財務自由之路,就是[被動收入]要大於[主動收入],[理財收入]要大於[工作升入],如此才可從「老鼠賽跑」中勝出,去買別人的時間、別人的勞力與智力,來完成他的理想或甚至是試驗。我和作者對狹義的「成功」定義不同,但廣義的「成功」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是 : 成功的人是自己決定要怎樣過生活的人。

    我讀《富爸爸,窮爸爸》,最大的收穫是 : 我改變對理財的看法與心態,會理財的人,對錢財有主控權。而且我也深刻體會到 : 無法改變心態的人,是無法改變任何事情或現狀的。想成功絕不能只想著安穩的生活,想成功一定要勇敢面對挑戰;改變很痛苦,但是不改變會讓人一輩子都很痛苦。人不能為了逃避辛苦,而導致自己庸碌一輩子,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不敢冒險,連為自己的理念與夢想都不敢去拚,不敢去賭的人,注定會遺憾終生。其實成功的人,在我看來,都帶有浪漫DNA。就是這樣浪漫的因子,讓他們克服小雞的噪音(p 188~194),勇敢投入各項投資,比如很多人瞧不起的房地產投資,就需要不少的過人的膽識、不凡的眼光與執行的勇氣。(呼應李柏鋒的文章--<最不勞而獲的投資方法是...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770&pnumber=1 )

    其實我還有好多牢騷,但是手好酸,不打了,就這樣交功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