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綠鬣蜥處理方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綠鬣蜥處理方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綠鬣蜥處理方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綠鬣蜥處理方式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捕捉綠鬣蜥最麻煩就是屍體的處理! 這一點身為捕捉人都非常清楚! 但是遇到這種問題,我個人建議就是採取掩埋的方式會比較好,除了觀感問題以外,也可以降低水中汙染的部份。 當然退一萬步來說,野生動物死在水裡,自然的被生物食用或分解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因為人為獵捕並非完全是"自然發生",所以還懇請各位...

綠鬣蜥處理方式 在 Abb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8:43:26

#動物悲歌 #RIP154隻貓貓 以下轉貼我朋友的內文,因為我覺得他說的很對。 —————————————————— 領養代替購買就只是一句口號,不能改變什麼也不能解決既有存在的問題。 就像大家都知道抽菸不好,但市場上就是有需求,所以香菸一樣能合法販售,但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法律去規範這個背後可能帶...

綠鬣蜥處理方式 在 仔仔是坨馬鈴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33:47

#大手拉小手高中介紹 海青工商 🏫 —————————————————————————————— 📍地址: 學校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大路1號,附近都是一些小店家或是攤販,還有一些具有歷史的古蹟! 📍上/放學時間: 禮拜二 7:40 其餘時間都是8:00到校 因為禮拜二是朝會的關係,所以需要較早...

  • 綠鬣蜥處理方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10:05:15
    有 595 人按讚

    捕捉綠鬣蜥最麻煩就是屍體的處理!
    這一點身為捕捉人都非常清楚!
    但是遇到這種問題,我個人建議就是採取掩埋的方式會比較好,除了觀感問題以外,也可以降低水中汙染的部份。

    當然退一萬步來說,野生動物死在水裡,自然的被生物食用或分解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因為人為獵捕並非完全是"自然發生",所以還懇請各位移除人可以埋起來插支旗(避免重複挖掘)之類的較佳👌

    那如果是移除過程落水無法回收就另當別論了,畢竟安全第一👍

  • 綠鬣蜥處理方式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2 09:45:02
    有 214 人按讚

    「做這種工作,要把很多情感壓住。因為我自己有養動物,我也很喜歡這些動物。但是事實上我們在殺牠。每次殺完之後,我都很希望牠可以活過來。很矛盾的感覺。」

    綠鬣蜥移除工作者汪仁傑靜靜地說,移除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過去教過的學生有時想和他一起去抓綠鬣蜥,他的堅持就是孩子、家長都要全程參與,包含人道處理過程。

    「符合動物福利的人道處理」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陳添喜副教授舉例:

    過去人們以為綠鬣蜥可以冷凍安樂死,後來才發現大型爬行動物有抗凍機制,掌握存活的心臟與腦部不會結冰;現則以迅速破壞腦幹為主,較符合目前已知動物福利的方式。

    無論何種動物,執行人道處理前皆應遵守相應的最新科學評估建議,並為犧牲的生命致上一份歉意與尊重。

    閱讀全文,一起思辨:https://wuo.pros.is/3klsgz
    ——
    訂閱窩窩,為牠發聲:https://wuo-wuo.com/subscribe

  • 綠鬣蜥處理方式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5 17:04:01
    有 246 人按讚

    【撥開愛恨糾結,外來入侵種的正確觀看方式】#窩編有感

    報導之前,我痛恨外來入侵種帶來的困擾,我也不認同殺害動物。形成一種我不想殺牠,我又希望牠消失的矛盾。

    生活周遭的外來入侵種,比你我想像的還多,不只綠鬣蜥、埃及聖䴉、福壽螺,還包括大家都習以為常的鴿子和流浪狗貓。根據中研院臺灣物種名錄,臺灣目前有1,686種外來種,其中就有236種為入侵種。

    這些傷害原生物種、造成農業損失的外來動物,我希望能早日移除,早日自野外消失。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願意看到動物被殺害,更不願意牠們因為被貼上外來入侵種的標籤,淪為BB槍、彈弓、弓箭的練靶目標。

    這份愛恨矛盾,使得我在製作專題之初,一度將題目訂成「令人又愛又恨的外來入侵動物們」。畢竟說到底,這些生物之所以被引入進而入侵臺灣,都是人為造成。

    進入採訪階段以後,才發現人們對於外來入侵種的喜愛與憎惡,對整體移除工作的影響之深。主持斑腿樹蛙移除工作的楊懿如老師,就曾經遭到「愛蛙人士」不明究理指責和阻饒;包括故意和移除工作唱反調,到處放生外來種,或是拒絕移除團隊在私有土地上作業,甚至當面指責移除工作者為劊子手。


    /許多人只看到眼前移除的殺生,看不見長久的護生。/


    移除工作者壓抑著對眼前生命的愧疚,以避免未來付出更大的生態環境,還得承受劊子手的罵名。愛牠卻要殺牠,這份矛盾未解,社會上的爭執難消。


    /人們對外來入侵種的憎恨,對於移除工作一樣沒有幫助。/


    民間自行發起的綠鬣蜥獵捕行動,不只是因為政府獎金的誘使,許多是想要除之而後快。更極端的,是假移除之名,行虐殺動物的人。

    這種復仇性的移除行動,通常不會考慮到動物福利,也缺乏計畫性。因為動物會繁衍、移動擴散、會調整生存策略,如果移除沒有計畫,見一隻殺一隻,卻追不上繁衍、擴散速度,只是白白犧牲生命更無法改善問題。

    移除工作也挑戰了社會的動保意識,最常見的例子便是遊蕩犬貓的移除策略,致使社會上充斥著對立的情緒,當大眾對移除難有共識,也往往使得問題加倍棘手。


    /這很兩難,因為當你要求效率時,勢必會有些犧牲。/


    受訪者汪仁傑以移除外來魚種吳郭魚舉例,當八卦網拋下將魚一把撈起,先將非目標魚種挑出來放回池中,假設捕獲20隻吳郭魚,若講求動物福利就得逐一進行人道處理;但講求效率則需直接把魚放在一旁自然乾死,立刻再拋下一網。


    /面對入侵種如同防疫,若能早期根絕,就不用擔心擴散失控。/


    長遠來看,若能在外來種繁殖擴散之前及早移除,就能避免將來移除需要奪走更多外來入侵生命,減輕原生生態的損失。而移除外來入侵動物同時,仍應對生命保持尊重,盡力減少動物所受的痛苦。


    /在入侵種標籤之下,這些動物和其他生命並沒有貴賤之別。/


    若要終結這場由人類引起的外來種入侵災難,最該移除的其實是人類本身。然而移除人類等同戰爭,人類以外的許多生物也難逃池魚之殃。災難既因人類而起,人類更應當汲取慘痛經驗,負起修復世界的責任。

    藉由這次的專題製作,我重新錨定了看待外來入侵種的觀點,如果報導能使社會對外來種動物多一些認識,減少各種觀看視角的差異,也是對無數被移除、犧牲的外來種生物們,獻上的敬意和感謝。


    專題即將上線,懇請訂閱窩窩:
    https://wuo-wuo.com/subscrib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