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綠野仙蹤李百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綠野仙蹤李百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綠野仙蹤李百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綠野仙蹤李百川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無影無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傳說中的──梵蒂岡的電影清單】 . 看膩了一堆導演、演員、影評人選出來的個人片單嗎?不如來看看教廷的選擇。1995年,即距今25年前,為紀念電影發明百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公開演說中提道:「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通行的媒介,對世人處世的態度與選擇都有著深遠...

  • 綠野仙蹤李百川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9 21:00:01
    有 411 人按讚

    【傳說中的──梵蒂岡的電影清單】


    看膩了一堆導演、演員、影評人選出來的個人片單嗎?不如來看看教廷的選擇。1995年,即距今25年前,為紀念電影發明百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公開演說中提道:「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通行的媒介,對世人處世的態度與選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並且握有影響公眾輿論與文化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力。」


    爾後,梵蒂岡的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史無前例地宣布了他們的45部影史十佳,現在普遍稱之為「梵蒂岡的電影清單(Vatican's list of films)」。清單當中以宗教、價值與藝術三個類別選出45部電影。選片固然有一定保守性,例如你不可能會看見《基督的最後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但仍有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選擇。


    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以聖方濟(St. Francis)佈道生涯為背景的《聖方濟各之花》不出意料入選,好歹當時他還請了兩位神父來擔任編劇顧問。不過《2001:太空漫遊》就有如「神來之選」了,因為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片中對宗教的詮釋一直都廣受教徒爭議。


    為了這個片單,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主席約翰.傅利(John Foley)委託了12名國際電影學者組成特別委員會,但他指出選出這些電影並不是要為了這些電影「封聖」,並強調難免還有很多遺珠之憾。


    梵蒂岡並未公布每一部作品獲選的詳細原因,但這些作品多半著重思考人與神的關係、信仰,並且具有一定的道德性,這些作品也因此成了天主教徒影痴務必朝聖觀賞的經典電影。會不會這個片單還有什麼隱而不宣的訊息藏在其中?難說日後會不會有人效法丹.布朗(Dan Brown)寫出一本《梵蒂岡電影密碼》。


    敢說1995年至2020年之間仍有許多作品值得入選,要是我,肯定會提名李滄東的《密陽 Secret Sunshine》(2007)和歐容(François Ozon)的《感謝上帝 By the Grace of God》(2018)。期待教廷擴充片單那一天的到來。


    簡略統計,有六位導演以兩部作品入選,分別是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羅塞里尼、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柏格曼(Ingmar Bergman)、穆瑙(F. W. Murnau)、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選片明顯以歐洲為中心,亞洲電影僅有市川崑的《緬甸的豎琴》入選(黑澤明的《德蘇烏札拉》為蘇聯電影)。年份最晚的電影則是《辛德勒的名單》。


    梵蒂岡的電影清單如下(依出品年份排序):


    宗教
    《La Passion de Notre Seigneur Jesus-Christ》(1905)
    《聖女貞德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
    《文森特先生 Monsieur Vincent》(1947)
    《聖方濟各之花 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1950)
    《諾言 Ordet》(1955)
    《Nazarin》(1958)
    《賓漢 Ben-Hur》(1959)
    《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
    《安德烈盧布列夫 Andrei Rublev》(1966)
    《良相佐國 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
    《犧牲 The Sacrifice》(1986)
    《聖女小德蘭 Thérèse》(1986)
    《教會 The Mission》(1986)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1987)
    《Francesco》(1989)

    價值
    《偏見的故事 Intolerance》(1916)
    《不設防城市 Rome, Open City》(1945)
    《風雲人物/莫負少年頭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單車失竊記 Bicycle Thieves》(1949)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1954)
    《緬甸的豎琴 The Burmese Harp》(1956)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1957)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1957)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1975)
    《木鞋樹 The Tree of Wooden Clogs》(1978)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1981)
    《甘地 Gandhi》(1982)
    《童年再見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
    《十誡 Dekalog》(1989)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


    藝術
    《吸血鬼 Nosferatu》(1922)
    《大都會 Metropolis》(1927)
    《拿破崙 Napoleon》(1927)
    《小婦人 Little Women》(1933)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1936)
    《大幻影 Grand Illusion》(1937)
    《驛馬車 Stagecoach》(1939)
    《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1939)
    《幻想曲 Fantasia》(1940)
    《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
    《橫財過眼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
    《大路 La Strada》(1954)
    《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
    《浩氣蓋山河 The Leopard》(1963)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1969)



    (圖為《教宗的承繼》劇照。)

  • 綠野仙蹤李百川 在 彭樹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6-02 11:44:27
    有 779 人按讚

    她心悸、腹脹、心情煩躁、吃不下睡不好,整個人都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哪裡生了病,她只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她向公司請了一個下午的假,逃難似地離開了那幢壓迫她的大樓。

    她覺得自己該去找一個山谷好好的、痛快地大叫,像電影《情書》裡的中山美穗那樣,對著遠山大喊,說不定就能喊出心中的鬱積,可是哪裡有山谷可以讓她大喊大叫呢?她站在街頭發呆,不知何去何從,好半天之後才發現自己正站在一所中醫院的門前,她想這是上天給她的暗示,於是就走進去了。也許醫生可以開點藥給她,讓她好過一點。

    週間下午的中醫院裡門可羅雀,幾乎是一掛了號就輪到她了。她進入診間,坐在那個滿頭白髮的老醫師面前的椅子上,伸出手來給他把脈。老醫師觀察了她的氣色和眼睛,然後悠悠吐出一句話:

    「妳是桃樂絲。」

    「啊?」她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

    「桃樂絲呀,《綠野仙蹤》裡面那個桃樂絲。妳不知道喔?」

    「啊?」因為沒聽錯,她更驚愕了。

    她當然知道《綠野仙蹤》,那是每個人小時候都讀過的童話。桃樂絲被颶風捲到另一個國度,路上遇見獅子、稻草人和鐵皮人,於是大家一起結伴去尋找有魔法的奧茲大王,因為獅子想得到勇氣,稻草人想得到智慧,鐵皮人想得到心,而桃樂絲想回家,這些都需要奧茲大王的幫助。可是在這個老舊平凡的中醫診間裡,聽到一個說話帶著濃濃本土腔的老醫師提到桃樂絲,這真的太違和了。

    「為什麼說我是桃樂絲?」她怔怔地問。

    老醫師一邊開處方箋,一邊不疾不徐地說:「因為妳要開始尋找自己了。」

    她感到自己內在某處有輕輕的震動,彷彿遠方吹起颶風。

    老醫師繼續說:「身心相連嘛,是因為妳的心卡住了,所以妳的身體才有這些問題。」

    「我的心卡住了?」她迷惑地重複。

    老醫師橫了她一眼,有點不耐了。「卡住了啊,不鬆開不行!妳的身體不是都已經告訴妳了嗎?」

    她不敢再多問什麼,帶著滿心問號離開那間中醫診所。

    回到家後,她研究了一下藥包上所列的配方,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阿膠、丹參 ,都是些調血補氣的一般藥材,但裡面哪一樣可以幫助她尋找自己?她燒了一壺水,服了一帖藥,心想,那個老先生究竟是中醫師還是巫師啊?為什麼他所說的話都帶著耐人尋味的深意呢?

    心卡住了,如果這意思是說她常常感到困頓與厭倦,那麼確實如此。

    她今年三十二歲,在一間大公司的人事部門做事。公司的門面很氣派,但人事部屈居在某個小房間,整個部門包括她一共三個員工,同事們平常各自埋在電腦前工作,彼此之間很少交談,氣氛沉悶得像臘像館。

    她的工作內容是管理某個階層以下的人事檔案,在mail上回答種種詢問﹝病假有扣薪嗎?喪假如何補助?要服務幾年才能拿到退休金?﹞,也在mail上回應種種抱怨﹝端午節的獎金給付怎麼這麼晚還沒公布?請假單好難填是不是設計有問題?我明明沒遲到為什麼被扣薪?﹞。她只是大公司裡微不足道的一個基層員工,但大部份的同事卻把把人事室歸類為資方為了貫穿邪惡意志的傳聲筒,無形中形成某種敵視狀態。工作瑣碎繁雜還在其次,主要是處理人的事務令她心力交瘁,每天下班的時候,她都覺得自己全身充滿了負能量,需要用艾草來沐浴除穢。

    曾經有一段時間她感到自己體力愈來愈差,而她聽說快走是很好的運動,所以就每天提早一個小時進公司,然後繞著公司大樓快走十圈。一段日子之後,她真的覺得精神比較好了,但她的上司卻繃著臉對她說,公司裡有人投訴,說她這樣繞著公司大樓快走讓人感覺很不安。

    「為什麼不安?」她不解。

    「人家就是覺得妳很奇怪。」

    她並沒有礙著任何人,別人卻覺得她的行為礙眼,而且還要透過她的上司來施壓,但這就是這個社會的體制。她從此不再這麼做,一來是覺得灰心難堪,二來她也不願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個怪人。如今回想起來,那樣繞著公司大樓一圈一圈地走簡直像她的人生隱喻,無論走了多久,其實只是在原地繞圈子。工作如此,也生活如此。

    工作日復一日,沒有變化。生活日復一日,也沒有變化。

    那麼愛情呢?沒有愛情。每天關在人事室裡回覆充滿負能量的公司內部email,她什麼人也遇不到,情感生活一片空白。

    小時候的作文課上,老師出了「我的夢想」這個題目,她興高采烈地寫著:「將來我要走遍世界,去欣賞想像不到的美景,去認識各式各樣的人們,去活出多采多姿的人生。」那篇作文被老師誇獎了一番,讓她在全班面前朗讀,同學們還給了她熱烈的掌聲。那時的她怎麼也不會想到,後來的自己過的竟是如此單調無聊的日子。

    這不是她要的人生,但她覺得每個人的人生多少都是無奈的,除了忍耐把日子熬過去,別無他法。

    可是有一個人說她是桃樂絲,要尋找自己,要鬆開卡住的心,這像是一帖奇妙的心藥,對她產生了一些神奇的作用。她開始會想,人生真的只能這樣嗎?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活著如果只是熬日子還值得繼續下去嗎?

    這都是她以前壓抑著不去想的問題,因為覺得想了也沒用,但現在她不但會想這些問題,還會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不喜歡自己目前的狀態,可以如何改變?

    她知道自己非改變不可,她不想再過著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如果不改變,到了四十歲她還是會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單調與無聊;如果不給自己的未來一些期待,何必活到未來呢?

    但要如何改變?她想,就先從一些小事做起吧。

    她開始學著為自己做菜。過去她並不太在乎自己吃了什麼,食物對她來說,主要的意義在於果腹,但現在她會想,這種隨便打發自己的態度也太不愛自己了吧!西洋諺語不是說嗎?You are what you eat. 應該要很慎重地對待自己將要吃進去的食物,因為它們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她以前總想著有了男朋友之後就要來學做菜,可是她不是更該為自己好好做這件事嗎?男朋友還在遙遠的天邊,自己才是日日相處的人啊!她這才驚覺過去竟是如此輕忽自己。

    為了買新鮮的蔬菜,現在她每天下班後都提前兩站下公車,在路邊的黃昏市場採買一日所需,然後和夕陽一起散步走路回家。挑選食材的過程帶給她不少樂趣,回家後她很用心地為自己料理晚餐,並準備明天要當作午餐的便當。也因為便當是每天要帶的東西,她想要常常變換不同的便當盒來給自己不一樣的心情,所以她也開始常常去逛生活用品店,而那帶給她另一種樂趣。

    只是一個為自己做菜的改變,她原本乾枯的生活漸漸有滋有味了起來。

    在她常去的生活用品店旁邊是一間美語中心,她多次經過,不禁開始考慮,也許把年久失修的美語學好是個不錯的主意。增進自己的外語能力總是不會錯的,雖然她的程度從國中起就沒好過,但她還是勇敢地報了名,就算要從ABC學起都沒關係。

    在這一刻,她發現自己變了。以前的她會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現在她知道不必管別人怎麼想,而且別人通常根本也沒在關注自己,預設別人對自己的想法其實是一種多心。為了擔心別人的看法而自我設限,從頭到尾不過是自己的內心戲,別人其實渾然不覺,也不在意。

    再說,就算別人真的對自己有什麼看法,那重要嗎?生活是自己在過的,人生也是自己要經歷的,何必去在乎別人怎麼想怎麼看呢?

    是的,她真的變了,她覺得自己內在湧動著一些能量,那是過去沒有的。

    她也發現,以前的程度如何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現在對學習外語充滿興趣。學好一種語言,就打開更廣闊的世界。雖然她還不知道將有什麼樣的發生,可是這讓她對未來多少增加了一些期待。

    公司裡常有年輕職員在三十歲前離職,她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要經手離職手續,於是發現這個年紀顯然是個人生關鍵,或許決定轉職,或許因為結婚而決定離開原來的工作,或許是因為想趁著三十歲的年齡限制而出國打工度假。這種手續經手多了,讓她在三十歲那年也曾動過同樣的念頭,既然沒有什麼錢可以去旅行,何不就以打工的方式出國去看看這個世界?但因為猶豫遲疑,沒有付諸行動,結果一眨眼,她就三十二歲了。

    然而有一天,她在上課之前隨意瀏覽美語中心的訊息欄,發現匈牙利開放了一百名打工度假的名額給台灣青年,十八到三十五歲都可以申請。她訝異地上網一查,發現加拿大也是以三十五歲為上限。加拿大有英語區,或許她可以去那裡驗收一下自己這段期間的學習成果。於是她上了加拿大的官方網站去報名,但這只是第一步,畢竟名額有限但申請者眾,抽中的機率頗低,所以她其實並沒有懷著很大的期待。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她真的收到了回覆,而且必須在短期之內辦妥一切手續成行。

    也就在這個時候,公司上層來徵詢她,是否願意接手人事室主任的職務?換句話說,在工作多年之後,她終於要熬出頭了,薪水比以前多三分之一。

    面臨抉擇的此刻,她沒有太多猶豫。於是她再次發現,自己真的變了。

    現在的她很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她說,她喜歡這樣的自己。

    *

    我在成田機場附近的咖啡廳遇見她,因為位子不多,所以陌生人只能併桌,但我們很驚喜地發現對方也是從台灣來的,而且還是從同一班飛機下來的,於是就聊了起來。我正等待朋友來接我,而她將在東京停留一晚,第二天就要轉去溫哥華。

    她笑容可掬,眼神明亮,雖然身材嬌小,卻彷彿內蘊著豐沛的能量。我以一杯咖啡的時間聽說了她的故事,旅途的疲憊都消除了。

    「這樣的選擇很不容易呢。」我說。

    「不會呀,我沒什麼需要考慮的。」她笑了起來,「當上人事室的主管,只不過是管更多人事檔案,聽更多詢問和抱怨,失去那個職位一點也不可惜。」

    想想後來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天那個下午,她走進了一間中醫診所,遇見那位老醫師的緣故。上天有時候會派喬裝的天使來傳遞一些訊息,但也是因為她願意改變,才有後來種種的發生。

    「在那次之後,妳曾經再回去過那間中醫診所嗎?」

    她搖搖頭。「說也奇怪,我後來怎麼也想不起來,那間中醫診所究竟是在哪條街上?究竟叫什麼名字?就算我想再去,也已經找不到了。」

    我的朋友來接我了,她也同時起身準備前往下榻之處。萍水相逢的我們互相擁抱,竟也有些離情依依。

    「桃樂絲,一路順風喔。」我說。

    她笑著點點頭,推著行李箱轉身往街頭走去。我看著她嬌小卻堅定的背影隱沒在人來人往之中,心想,桃樂絲已經找到了自己,擁有獅子要的勇氣、稻草人要的智慧和鐵皮人要的心,這樣的桃樂絲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一定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桃樂絲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772期 / 2018六月號

    #彭樹君
    #聽樹君說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