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蘇貞昌 視察屏東科學園區🏢🏢 #行政院長蘇貞昌 2021年9月4日視察「#屏東科學園區」時宣布要打造屏東新都心,未來不僅高鐵會南延屏東,也將設置屏東科學園區,並結合 #經濟部 科技產業園區、屏東運動休閒園區、實驗中學及住宅區等建設,而教育部也將補助屏東縣政府5億元,於運動休閒園區興建棒球場,從...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投資高雄,正是時候! #加工出口區 ,昨天開始,正式更名為 #科技產業園區。 感謝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及團隊對高雄的大力支持,產業園區的更名說到做到,很快就正名為科技產業園區。 過去是人力的競爭,現在是人才的競爭。 加工出口區,早已快速轉型為高階製造基地,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是名副其實,一年創...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盧秀燕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4:38:23
各位市民朋友好,謝謝大家持續關注中市府的疫情資訊,並給予支第一線全體的防疫人員支持;秀燕一樣首先向各位市民好朋友報告幾項議題。 一、端午交通流量追蹤情況 跟大家報告,依市府交通局的監測數字,6/12星期六的公共運輸人潮比6/11星期五再減少2成,高速公路在豐原;大雅;台中;南屯等交流道,除昨天大...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盧秀燕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5 14:38:23
各位市民朋友好,謝謝大家持續關注中市府的疫情資訊,並給予支第一線全體的防疫人員支持;秀燕首先要向各位市民好朋友報告幾項議題。 一、產業園區快篩站 「多找出一個病毒,就減少一次群聚的可能性」向大家報告,為了守護台中製造業,為了捍衛護國神山,台中市政府針對所轄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及「豐洲科技工...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FIF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9 09:34:20
這兩天下了點小雨☔️ 涼爽早晨❤️好心情來到茄萣主持 「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園區 離岸工程中心動工典禮」🎤 這是最後一塊拼圖🧩讓園區成為更完整的 國際離岸工程技術與驗證場域🌍 出席長官與貴賓: 1. 經濟部 陳怡鈴 主任秘書 2. 高雄市政府 陳其邁 市長 3. 經濟部能源局 游振偉 局長 4....
-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29 14:31:44投資高雄,正是時候!
#加工出口區 ,昨天開始,正式更名為 #科技產業園區。
感謝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及團隊對高雄的大力支持,產業園區的更名說到做到,很快就正名為科技產業園區。
過去是人力的競爭,現在是人才的競爭。
加工出口區,早已快速轉型為高階製造基地,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是名副其實,一年創造超過3千億的產值,更有超過數萬個就業機會,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半導體相關產業、甚至全球第一座5G智慧工廠也在這裡發展、誕生。
我也和行政院、經濟部拜託,因為園區已不敷廠商對於相關擴廠的土地或產業發展需求,希望完成第二園區後,也能超前部署成立第三園區。
#投資高雄正當時,全球供應鏈重組及武漢肺炎後,高雄絕對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台商回台三大方案,高雄市爭取到超過2千億投資,金額也不斷增加。也要再次感謝行政院,包括5G AIoT新創園區加碼投資高雄110億,未來高雄在5G AIoT的應用服務到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將會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
「#伏流水」在幾次颱風水源污濁、以及這次枯旱時期,已成為救命水,也感謝行政院支持大力開發高雄伏流水、再生水資源。
一起節約用水,讓水資源能用得更長久! -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20 17:29:41壹、大林蒲遷村,農地漁民誰來顧?
一、大林蒲遷村計畫書有如兒戲
市府9月編了「大林蒲遷村計畫書(草案)」薄薄幾頁,只有原則,根本沒細節,這也能稱計畫書?這是兒戲吧?
二、大林蒲遷村農地如何處理?
有關於農地部分,所謂的草案只講依「高雄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及救濟自治條例」辦理,卻完全沒具體內容,大家還是霧煞煞。事實上,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裡只講到了地上物補償,這就是第十八條講的「農作改良物及畜產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農業局另定之。」卻沒講到農地本身的處理機制。請問農業局長:
(一) 你對大林蒲的農作改良物地訂了補償標準沒?
(二) 更重要的是,農地部分不在補償自治條例裡面,這該怎麼辦?農地也要一坪換一坪,你們會為農民請命嗎?
三、漁民部分又該如何處理?
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第十九條也講到:「水產養殖物遷移之補償標準,由本府海洋局另定之。」那麼請問海洋局長:
(一)鳳鼻頭漁港現還有多少漁民、漁船、漁具,你們是否都知道?
(二)目前停泊在鳳鼻頭漁港內舢舨共計78艘,漁船3艘,有拖網、刺網,你們要全部收購嗎?用多少價格?補償標準訂出來了沒有?
貳、君毅正勤污水管舖設問題
君毅正勤國宅社區由多棟12樓住宅大樓組成,其污水下水道於民國83年國宅開發時已配合埋設完成,污水經由地下室化糞池採壓力排往區內側溝,因區內巷道底下接鄰地下室頂板,早期以淺埋連接管及側溝截流方式辦理用戶接管,因此,必須以廢除地下室化糞池改管方式,藉以辦理實質用戶接管,達到改善環境衛生,削減河川污染源。
原計畫花1.3億,應該在2年前就完成,請問水利局目前狀況如何?
參、工業缺水問題
一、高雄每日155萬CMD,用水緊繃
高雄每日約需 155 萬噸水,高屏堰地面水每日 110 萬噸,鳳山水庫每日供應 30 萬噸,另外地下水(含伏流水)每日15萬噸,這樣的供水量已經達到極限。
二、工業區加入搶水行列,十年後缺水23萬噸
目前用水緊張,然而高雄現在還有開發中的工業園區將要加入搶水行列:
(1) 橋頭科學園區最高用水量是4萬CMD(公噸/每日)
(2) 仁武產業園區1.2萬CMD
(3) 和發產業0.55萬CMD
此外,現有的臨海工業區等也會增加用水需求,再加上民生用
水也可能成長,高雄市預估民國120年每日用水缺口達23萬噸。
三、再生水補得過來嗎?
經濟部預計公告之「水源供應短缺之虞地區」,高雄將被列為首波名單。為解決困境,經濟部打算加強再生水的利用,在再生水發展條例規範下,未來境内新設廠或舊廠擴增產線,用水量超過3000噸工業用水須強制使用50%以上再生水,新法勢將影響高雄未來之產業發展。
但單靠再生水廠,能補足23萬噸用水缺口嗎?高雄第一座已完工的鳳山再生水產可供應4.5萬噸。第二座設計建設中的臨海污水處理曁再生水廠,第一期供應臨海工業區內中鋼、中油、李長榮化工、李長榮科技、中石化等5家工廠每日3.3萬噸再生水,總經費約新台幣39億元,計畫向内政部營建署申請補助(中央補助92%,市府自籌8%),未來最高可擴充到日產 6 萬噸。
鳳山加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最多只有10.5萬噸,這個離23萬噸還有很大差距,要怎麼補?
四、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辦的到?
另一個問題是強制新設每日用水3000噸以上公司要用50%再生水,這如何強制法?做得到嗎?
五、高雄水自己用都不夠,未來竟還要支援南科20萬CMD?
南科目前用水量約21.5萬CMD,在台積電設廠後,預計在115年將會到達32.5萬CMD。我們從水利署的穩定供水方案看到,中央為了讓南科不缺水,竟然打算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108年完成」後,要把高雄送水到南科由現在的5萬CMD增加到20萬CMD!
高雄水已經不夠用了,中央竟然一口氣還要抽20萬CMD的水給南科用,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原來水利署花了幾十億做「南化高屏聯通管工程」把原水送到高屏溪攔河堰並不是支援高雄用水,而是為了南科,請問水利局長,這樣可以嗎? -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31 13:49:04【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代表清朝政府,巧妙地運用民間信仰,象徵了政府合法統治。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開發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蘇貞昌 視察屏東科學園區🏢🏢
#行政院長蘇貞昌 2021年9月4日視察「#屏東科學園區」時宣布要打造屏東新都心,未來不僅高鐵會南延屏東,也將設置屏東科學園區,並結合 #經濟部 科技產業園區、屏東運動休閒園區、實驗中學及住宅區等建設,而教育部也將補助屏東縣政府5億元,於運動休閒園區興建棒球場,從各面向包含產業、生活、教育,完善規劃,期盼在疫情期間,好好擘畫未來的台灣!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