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給藥途徑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給藥途徑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給藥途徑英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篠舞醫師的s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期待呢 A__A 序 要寫一本中醫醫普的書,有時蠻難的,不易拿捏得當,即不能淪為健康教育般的簡略,又要有專業的基礎,也要有通俗的語法,還要有廣博的視野,畢竟,在東西文化的匯流中,中醫藥式微,也掙扎一百多年了,眾人苦尋出路而不得,明知其效,卻難與西醫同道深論,常有『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
給藥途徑英文 在 藥學雜技? | 兩個陽明藥學生的小小世界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1:53
/ #57 藥用英文—給藥途徑 / 久違的藥用英文~~ 這次來介紹給藥途徑吧 藥物除了口服還有許多種進入人體的方式 像是舌下、直腸、靜脈注射、肌肉注射... 不同的給藥途徑都有各自的特色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英文吧~ / 趕快右滑了解一下! /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
給藥途徑英文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期待呢 A__A
序
要寫一本中醫醫普的書,有時蠻難的,不易拿捏得當,即不能淪為健康教育般的簡略,又要有專業的基礎,也要有通俗的語法,還要有廣博的視野,畢竟,在東西文化的匯流中,中醫藥式微,也掙扎一百多年了,眾人苦尋出路而不得,明知其效,卻難與西醫同道深論,常有『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及『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慨嘆。
敝人自就讀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起,7年的中、西醫課業繁重,囫圇吞棗,懵懵懂懂,及至碩、博士訓練與教書這30年來,深深發覺:中醫藥現代化的口號,已經喊了一百多年了,許多的故事從清末到現在重複出現,好像始終解決不了。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教育與大環境,以教育而言:一般人從小所接觸的醫學常識,大多是健康教育裏西醫的概念。若非因緣際會學習中醫,敝人對中醫的概念,只會停留在一般的轉骨、坐月子、補腎與金庸武俠小說裏那一套,因此,中醫的導論課程很重要。接觸中醫這近40年以來,本人已屆『知天命』,自知要『了生死』,並沉澱這些年來的體會,『傳燈、行深、照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學中醫真的需要有良好的文史哲底蘊,同時要結合現代科技的觀念,重新思考自明朝以來,近500年的中西文化、科技落差。並克服中醫或缺的微觀概念與技術,將古人所觀察到的人體生理、病理現象,賦予新的看法。並結合現代藥理科技及給藥途徑,創造新的劑型,發揮中醫藥的最佳療效,並參出新的醫學理論。
本書分為兩大部:第一部,或許有點龐雜又天馬行空,那是本人企圖從多方面、多角度來思考及走進中醫,企望汲取各學科的資糧(consilience),獲取關鍵鑰匙,打開中醫的玄妙之門。第二部,是屬於較專業的部分,雖有點八股,也頗為深奧,但有了第一部的基礎後,再研讀時會如醍醐灌頂,方得個中三昧。《素問•氣變交大論篇》:『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慢泄天寶。』『道,非時不降,非人不傳。』教育與傳道,越來越難成為同義詞。還是這本來就是兩碼子事?吾亦惑矣!
此次繼數年前『針灸科學』與『針灸臨床技能手冊中英文版』付梓後,再度筆耕,讀者若有餘味或感不足,敝人當仍秉先儒 朱熹所言:『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的精神,於舊學新知激盪下,擷取傳統中醫及現代科技精華,略盡棉薄,擇著它書再續。
本次編寫過程中,特別感謝:薛博文、何欣蓉、鄭弘毅、蘇紋華、曾千津、蔡瑞珊、林虹均、吳育倩、泉里友文、胡文山、陳建芫、張佑群等優秀同學的協助,將本人多年來教學、行醫之心得與平日蒐集之資料整理成冊,李健祥教授的潤筆訂正,張峻騰醫師的題字,最後又有國際針灸碩士班的黃惠萍醫師通盤編輯,否則以敝人百般俗務纏身,實無法在短期中完成此項任務,望有志之士前仆後繼,在傳承中醫薪火的鉅業中,遍地開花, 一樽還酹江月,以慰先賢。
台中 山左 陳必誠 謹誌於中國醫藥大學
大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