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紅淡山劉銘傳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紅淡山劉銘傳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紅淡山劉銘傳路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52的網紅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輕會做事 問政好本事❤️ 童議員在議會提出「以銘傳國中為校園核心的都市改造計劃」,獲得 林右昌UChange 市長肯定、採納意見。#小牛 將當天問政情況,分享給父老鄉親,要跟大家報告,童議員問政、品質有保證👍。 過去,基隆很多地方建設,都是想到什麼做什麼,少了總體營造的概念🤔,本案不光探討銘...
紅淡山劉銘傳路 在 Te-chien Li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4:23:59
「滬尾偕醫館」不僅是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也是台灣「北部」第一家西式醫院。 清中法戰爭時,此處更成為在地的醫護所,曾榮獲劉銘傳加以表揚。後因擴充規模,西元1912年,滬尾偕醫館遷移到現今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馬偕紀念醫院現址。 今日滬尾偕醫館經整修後,內部除展示馬偕博士生平事蹟外,更設有馬偕咖啡館,讓...
紅淡山劉銘傳路 在 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輕會做事 問政好本事❤️
童議員在議會提出「以銘傳國中為校園核心的都市改造計劃」,獲得 林右昌UChange 市長肯定、採納意見。#小牛 將當天問政情況,分享給父老鄉親,要跟大家報告,童議員問政、品質有保證👍。
過去,基隆很多地方建設,都是想到什麼做什麼,少了總體營造的概念🤔,本案不光探討銘傳國中校園環境,包含立體停車塔整修、劉銘傳路尖峰時刻人車爭道、週遭整體環境及紅淡山山海步道起點等,一併考慮進去,如此才能將問題一次解決。👏
子瑋認為,問政不能憑空想像,一定要實際勘查,找出問題之後,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方案☝️,「以銘傳國中為校園核心的都市改造計劃」就是一步一步與市府溝通,提出可行方案,最終才能獲得市府的認同與支持。
童子瑋
#基隆市議會 #仁愛新世代
紅淡山劉銘傳路 在 童子瑋 仁愛新世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子瑋市政總質詢 爭取建設最用心❤️
先報告好消息~☝️子瑋在議會提出「以銘傳國中為校園核心的都市改造計劃」,很感謝得到市長正面的肯定,並且採納子瑋的建議🎉,未來從劉銘傳路、立體停車塔、銘傳國中及紅淡山步道整體規劃後,勢必能為地方帶來新氣象。😊
今天是子瑋擔任基隆市議員,第十九屆第二次的總質詢,首先我要肯定👏由林右昌長所率領的市府團隊,不斷締造基隆奇蹟,讓基隆這幾年變的更好,擘劃多項重大建設,也奠定基隆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發展基礎,在總質詢上,我很務實、也很清楚的向市長及局處長,表達我還有市民朋友的想法,希望在理性溝通及思辨交換下,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才是市民最大的福祉。
子瑋身為民意代表,受到市民朋友的監督及託付,不敢鬆懈或怠慢,能將區里內的事情逐一完成或向市府商討改善方案,子瑋也盡心盡力達成市民朋友的期待。而我認為過程中,不能以謾罵或不實影射的方式,來向市府表達基層的聲音,這樣只會加深市民對市府的不信任,這不是一個從政者應有的表現。
這次的總質詢,子瑋很務實的向市長提出三個訴求,分別是🚗「城際快捷公車」-專屬仁愛區路線、🏫「友善校園環境」-校園為核心的都市改造計畫以銘傳國中為案例(包含劉銘傳路立體停車塔改善計畫)及🥚「地方創生」-推動委託行為基隆孵育基地,光由字面上看起來很簡短,但每個案子都有子瑋堅持的精神所在;我也會透過影片的方式,陸續呈現在臉書上與大家分享。
童子瑋
#基隆市議會 #年輕會做事
#小牛小編的肝已快炸裂
紅淡山劉銘傳路 在 舊文化復新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失的建成圓環、新生的圓環綠地
還記得月初分享過的台北圓環歷史嗎? ( 回顧傳送門: https://goo.gl/p874XM )
去年6月台北市長室會議決議,朝「拆除台北圓環現有建物、重現圓環地景廣場」方向規劃,並預計在今年8月世大運開幕前完成;昨天,斥資約新台幣1900萬元的建成圓環廣場完成,1943年留存至今的防空蓄水池也以市定古蹟之姿重現大家眼前。
70多年歷史的防空蓄水池,經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在拆除台北圓環建物過程中完整保留,施工期間為了避免擾民,圓環外牆的玻璃帷幕不使用敲碎的方式處理,而是一片片地拆除,透過照片可以看到去年底到昨天啟用時的建築變化,這也是文資保留與市容兼具的另一種表現。
謝謝網友彭靖芳分享她拍攝的建成圓環照片,紀錄了去年底至今日,建成圓環遺址地景的演變。
左上:2016/12/04 建成圓環建物開始拆除
右上:2016/12/18
左下:2016/12/26
右下:2017/07/20 建成圓環地景廣場啟用
這裡曾經是台北著名的美食攤商市集「建成圓環」(因此地舊名建成町而得名,俗稱圓環夜市),坐落在台北市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中心,為大稻埕鬧區附近四條道路交會的環狀區域,面積達1,732平方公尺。
最早的建成圓環成形於1908年,本為一圓形小型公園,中心為空地,周圍遍栽七里香,榕樹等。淡水線鐵路開通之後,該地成為大稻埕腹地,攤販聚集。此地在日治時期為臺北市最著名的小吃集據點,雖曾於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變成防空蓄水池,不過在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之後,恢復了往日的市集容貌。
1980年代以前,建成圓環一直都是台北市的重要地標之一,但隨著臺北鬧區東移,多為違章攤販組成的建成圓環漸趨沒落。1993年及1999年,圓環兩度發生大火,這期間圓環荒廢達十年之久,直至2002年,在馬英九市長任內,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於2003年10月以美食小吃街型態重新開幕。重新開幕後的建成圓環,因原本圓環內知名店家均已自立門戶,沒有進駐,故造成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但二樓無法利用,原本進駐於一樓的20攤攤位,僅存6攤,並嚴重虧損。在各方考量之下,2006年7月,建成圓環正式歇業。
2008年,台北市政府宣布建成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並更名為「台北圓環」,於2009年6月22日重新開幕,但因向北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和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認知出現歧異,二房東華旭公司主張圓環新增頂棚工程費應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擔,因而片面將租金由每月新台幣25萬調高至50餘萬,雙方因此步上法院,導致於2011年5月1日再度熄燈歇業。
2012年4月9日,「台北圓環」由余湘及聯廣集團主導重新開幕。3年後,2015年4月15日,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圓環」在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便不再續約,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且有可能拆除;之後更在2016年6月宣布,將朝「拆除台北圓環現有建物、重現圓環地景廣場」方向規劃,並指示市場處籌措經費拆除、公園處編列106年度預算負責拆除後的規劃,預計在2017年8月世大運開幕前完成。
台北建成圓環大事記:
在清代漢人開墾前,建成區一帶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地,清代才開始有了人煙。
1894年,圓環已具雛型,位在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後來劉銘傳興建台北至淡水的鐵路,才逐漸繁榮起來。
1908年,日本人執行「市區改正」計劃,在道路交會的空地上畫了個大圈
圈,沿著圓圈外緣栽種七里香,中央種上榕樹,形成了供大家聊天、納涼的「圓公園」,圓環從此誕生。
1920年,日本人取「建設成功」之意,將當地命名為建成町。
1921年,圓環終於成為一合法的夜市,營業時間從傍晚至午夜。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
1943年,美軍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圓環店家曾一度為躲避空襲遷到圓環東方的日新國小對面,因場地擺設關係,改稱「四角環」,俗稱「角公園」。
1945年,二戰結束,台灣光復後,防空壕被拆除,蓄水池填平,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
1953年,在此聚集的流動攤販,先是用公園的樹當支柱,搭起有蓋的竹棚,後來索性把樹木砍掉,公園慢慢變成市場。
1954年,各攤販共同募資,從原來夜市形態的攤販聚落變成有建屋的規模。圓環、南京西路、保安街、歸綏街等逐漸形成圓環商圈。
1960年,圓環至此達全盛期,各地攤商進駐,高達97攤。各地江湖好漢都來此賣祖傳秘藥,整個重慶北路及南京西路地區一直到後車站,入夜後便是遊人如織,燈火如晝,彷若一座不夜城,加上重慶露店的商店街,使得圓環商圈成為當時台北最大的夜市,與艋舺龍山寺夜市齊名,而有「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的說法。
1973年,為拓寬重慶北路,拆除了重慶露店,導致夜市光芒逐漸幽暗,圓環成了「孤島」,市民的共同情感及回憶正慢慢逝去。
1980年,電視普及、錄影帶風行,促使圓環一帶戲院、劇院相繼倒閉關門,使圓環生機再受創傷。
1993年,國聲戲院拆除電影布幕時,火星不慎飄到圓環屋頂,引發大火。
1997年,市府提出了「建成圓環再生方案」,捷運淡水線地下段民權西路站至中山站通車營運。因捷運並沒有設圓環站,致圓環商機未蒙捷運之利。
1999年,寶月號炸魚起火,引發二次祝融,燒掉了圓環最後的商機。
2000年,台北捷運地下街正式開幕,建成圓環做成拆除決議。
2001年3月29日,舊圓環正式拆除;4月,簡易公園完工。
2002年4月,新建圓環的工程進行時,意外挖出二次大戰時期的地下蓄水池,被列為二級古蹟保留下來。
2003年10月,市府為呼應市民對圓環的美食記憶,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以美食小吃街型態重新開幕,不過其位置已與舊圓環不同,而是縮小範圍並南移,且圓環南側的道路被封閉為人行道,自此「圓環」名存實亡,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會處已成十字路口。
開幕後不久,因玻璃帷幕設計不良, 造成圓環內商家生意持續下滑,而原本圓環內知名店家均已在外自立門戶,沒有進駐,故造成一直虧損, 不但二樓無法利用,原本進駐於一樓的20個攤位,最後僅存6攤。
2006年7月,建成圓環美食館終告歇業。
2008年,台北市政府(郝龍斌任市長)宣布建成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並更名為「台北圓環」。
2009年6月22日,新圓環以「台北圓環」為名,兼顧管狀建築體設計和圓環美食歷史意涵,用「進入老台北的新大門」做為重新開張的定位,冀望台北圓環能成為國際化和經典化的觀光地標。但因向北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和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認知出現歧異,二房東華旭公司主張圓環新增頂棚工程費應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擔,因而片面將租金由每月新台幣25萬調高至50餘萬,雙方因此步上法院,導致台北圓環最後在2011年5月1日又一次熄燈歇業。
2012年4月9日,台北圓環再度重新開幕,由有「媒體教母」之稱的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余湘接手掌舵。新的建成圓環,以最初始的圓環「公園」、及「美食」為概念出發,以「水綠圓環」、「火紅國宴」延續大家對圓環的傳統美食記憶,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圓環是老台北人共同的記憶,儘管過去經營團隊與建築並不是很契合,不過這次重新出發,絕對可以讓圓環風華再現,讓圓環成為台北市樂活、美食的休閒場所。」
2014年12月,台北圓環因為裡頭開設夜店而引發多方討論。
2015年4月15日,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圓環」在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便不再續約,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且有可能拆除。
2016年6月,台北市長室會議決議,朝「拆除台北圓環現有建物、重現圓環地景廣場」方向規劃,並指示市場處籌措經費拆除、公園處編列106年度預算負責拆除後的規劃,預計在2017年8月世大運開幕前完成。
2016年11月24日,台北圓環建物啟動拆除工程。建物裡頭有一處自1943年留存至今的防空蓄水池,經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決議,將在拆除台北圓環建物過程中完整保留,之後會在新闢的地景廣場裡完整重現。
施工期間為了避免擾民,圓環外牆的玻璃帷幕將不會用敲碎的方式處理,而是將之一片一片地拆除;依照市府規劃,11月24日起至11月底,僅先架設施工圍籬與工程告示牌,12月1日才會開始拆除建物主體,而且會先將建物周邊的玻璃帷幕拆卸後,才進一步拆除內部之RC結構,且僅對地上樓層動工,位於地下層的防空蓄水池將以保護板覆蓋之。
台北市政府在2017年2月20日前將建成圓環建物完全拆除後,斥資約新台幣1900萬元把這裡打造為「建成圓環廣場」,讓圓環裡的市定古蹟「防空蓄水池」重現世人眼前,於2017年7月20日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