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系統減敏感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系統減敏感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系統減敏感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系統減敏感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689的網紅李介文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孩子哭泣時,別再說:「倒數321...不要哭了!」​ ⏰9/26(本週日)前,#早鳥優惠倒數中!歡迎加入我的【親子教養實戰課】,還有機會抽到我的「親子教養線上互動諮詢室」喔,讓我陪你一起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把握最後一會>>https://lihi1.cc/C9Vkl 最近有一位個案的妹妹,令我...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脫出 失憶病棟》10月1日即將在steam上市! ★遊戲詳請:https://tinyurl.com/mjn539kd →立刻加入『願望清單』,發行即可收到通知! →鴿遊玩的試玩版,火熱下載中! ★遊戲P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mvYZDWEPM ...

系統減敏感法 在 健心運動心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6:09:20

大家好~上禮拜我們提到了運動如何減緩憂鬱,作為憂鬱症的輔助治療。今天我們要來和大家分享運動對於焦慮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焦慮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很不陌生,焦慮是什麼呢?焦慮是我們擔憂未來,或是預期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所產生的狀態。適當的焦慮可以幫助我們適應新環境,有好的表現。但是當過度焦慮時,反而會影響我們...

  • 系統減敏感法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9 23:57:58
    有 252 人按讚

    ▍當孩子哭泣時,別再說:「倒數321...不要哭了!」​
    ⏰9/26(本週日)前,#早鳥優惠倒數中!歡迎加入我的【親子教養實戰課】,還有機會抽到我的「親子教養線上互動諮詢室」喔,讓我陪你一起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把握最後一會>>https://lihi1.cc/C9Vkl

    最近有一位個案的妹妹,令我印象深刻。​

    我在做完治療之後,會留給家長十到十五分鐘的會談時間,個案讀大班的妹妹也喜歡跟在媽媽身邊聽,但畢竟我們說的都是她聽不懂的事,因此她感到無聊,動來動去,無意間打翻了我的不銹鋼水杯,噹的一聲,水流了滿地。​

    😃:「怎麼啦?」我和善的問 (真的,我發誓我很和善😅)。​

    🧒🏻:「哇~~~~~」妹妹開始嚎啕大哭,而且妹妹已經來過很多次了,也很喜歡跟我玩,所以應該不是面對先新環境的焦慮。當下我腦中開始出現,如果她在家中犯錯,會被如何如何的小劇場​

    😃:「我們一起把她擦乾淨吧!」但妹妹還是不理我,過了一會,我去拿了兩條抹布。​

    😃:「你要紅色的還是藍色的?」妹妹怯生生的選了紅色,跟我一起擦地板。但過程中,只要我提到「剛才…」她還是不講話。​

    你家的孩子容易哭泣嗎?想讓你的孩子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那接下來歡迎你繼續將全文看完。​

    -----------------​
    ▍面對高敏感、容易緊張害怕而哭泣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一、成為比孩子還穩定的大人​

    如果你想承接孩子的情緒,要先確定自己可以接好,而且不會搞砸。我常建議某些家長,如果教養當下,你正處在自己的情緒中,諸如工作壓力、帳單壓力、夫妻吵架等,請您先找個適當的理由與藉口先退場,先不要處理,或者請另一半先接手、或者請孩子等你一下。​

    不處理會怎麼樣嗎?跟你說,我在學心理治療的第一課,就是在教我們「不要亂講話」,有時候,寧可不作為,也不要搞砸。​

    因為有些大人在言談之間,也會充滿著負面的想法與評價。尤其爸媽在談到誰家的哥哥姐姐如何,有什麼反應、當我說到班上同學如何時,有什麼反應,他們都在默默的觀察,特別是高敏感的孩子。​


    二、提供一個安全的哭泣環境​

    在孩子哭泣的時候,不管如何,先讓他好好的哭完,我們在旁邊陪伴即可。​

    請不要再使用「數到三,不要哭了!」這個話術了,即使是大人,就算數到三百也不見得可以停止哭泣,更別說孩子還要一邊哽咽一邊認錯了。​

    至於太晚了、會吵到鄰居…這個,就再去跟鄰居道歉吧!是你孩子重要還是鄰居重要?順便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有家長告訴我,如果孩子哭或生氣,他會帶著孩子一起到車上,讓他先大哭大叫完,既可以陪伴,車上的隔音也還不錯,不會吵到其他人。😆​


    三、整理孩子的負面想法與影響​

    澄清了挫折與孩子的負面想法之後,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我們要孩子改變的原因,不是他不好,而是這個行為對他有不好的影響。​

    請記得,先避免反駁孩子所遇到的情境與出現的想法,因為這是真實發生在孩子的腦海中的,如果這麼好改,孩子早就自己改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把這些話聽完,並與孩子討論未來可能的影響。​


    四、協助孩子找尋正向的證據​
    我們可以透過尋找正向證據,提醒孩子,世界並沒有他想得這麼糟。​
    這件事並不是我們要他這樣想,孩子就可以這樣想的,不過孩子可以在發現正向證據之後,給自己的負向情緒一個緩衝的空間:「其實我也曾經做到過啊!」、「我也可以做完的!」、「我可以再試試看!」​


    五、系統減敏感法​
    「我可以怎麼幫你?」是我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當然,初見面的孩子,大多數會說「那你幫我去跟老師說,功課少一點」、「你幫我寫功課」、「你叫我同學來跟我玩」,我通常會搖頭苦笑說,我沒有辦法,但我真的很想幫你,有其他方法嗎?讓他漸漸願意與你分享所遇到的挫折與難關。​


    面對孩子害怕的事物、覺得困難的事物,我們都可以跟孩子制定一套逐步改善的方法,並且要定期檢討、調整目標。孩子不可能解決完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不害怕什麼,但孩子會知道,有人陪著我,我也發現自己慢慢變好了。​


    --本文節錄自我的著作《你的孩子不奇怪》


    ⏰#早鳥優惠即將結束,只到9/26(本週日)!如果你還在摸索教養孩子的方法,想知道更多結合「心理學X實證醫學」的教養進階技巧,也歡迎你加入我的【不說教不動怒的親子教養實戰課】>>https://lihi1.cc/C9Vkl​

    ▍課程內容一覽表:​
    ✦第1堂:面對教養總是感到身心俱疲?檢測你的親職壓力有多少​
    ✦第2堂:不想再做徒勞無功的父母?了解你的教養風格開始​
    ✦第3堂:總是找不到有效的教養策略?從破解孩子的性格密碼著手​
    ✦第4堂:想要建立孩子快樂、成熟的性格?活用正向教養的基本三要素​
    ✦第5堂:孩子時常分心或過於好動?Focus 專心養成術,注意力評估與訓練技巧​
    ✦第6堂:孩子心思細膩,動不動就哭泣?面對高敏感孩子的情緒處理術​
    ✦第7堂:孩子經常發脾氣、鬧情緒而讓人困擾?調節情緒障礙的冷靜降溫術​
    ✦第8堂:孩子經不起挫折,遇到困難就崩潰而放棄?一步步達成的挫折忍受培養術​
    ✦第9堂:孩子沒有學習動力且排斥學習?提高學習認知的四大策略術​
    ✦第10堂:跟孩子講道理總是聽不進去?巧用輪流故事術,從日常生活中學得大道理​
    ✦第11堂:孩子一天好幾個小時就只想滑手機?打敗3C魔王的網路成癮​
    ✦第12堂:創造愛與連結的生活練習,與孩子一同蛻變的進階家長養成術​

    📌點我試看完整課程>> https://lihi1.cc/C9Vkl

  • 系統減敏感法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2 19:45:58
    有 14 人按讚

    📖閱讀心得分享📖

    書籍:你的孩子不奇怪—改變,從理解孩子的奇怪開始 / 李介文

    本書是2020年
    由兒童臨床心理師所撰寫的親職教育書籍📚
    因為一打三時間非常忙碌
    所以只能用零碎的時間閱讀
    花了好一陣子才閱讀完😅
    文字淺顯易懂
    很適合媽媽們閱讀

    知道大家生活忙碌
    於是把書裡的美好字句記錄下來
    和大家分享,也幫助自己思考
    祝福大家也能在當中
    有豐盛的得著

    —————————————————————
    ✏️家長需要的準備之一,就是要不斷地擴張自己的經驗,以追上自己的孩子。

    ✏️當我用力宣傳著要理解孩子的困難時,也請你溫柔的擁抱自己吧!

    ✏️孩子跑得越來越快,家長要做的,是努力跟上他的腳步,並在他跌倒時扶他一把,而不是叫他停下來。

    ✏️「我想做一個怎樣的家長」是多數家長需要去思考的,對教養的期待,其實是對自己的期待。

    ✏️父母也必須時刻的注意自己的狀態,是在處理孩子的問題,還是在處理自己的挫折感,或者自己的期待沒有被滿足的失落?

    ✏️不要只會拿大人的身分出來壓人,我們一起練習分離個體化吧!

    ✏️對於家長來說,處理自己充滿負面與挫折的想法才是重要的。你有發現嗎?我們在想法產生的時候,非常急著找出對錯、找出誰該負責、給予改善的指令,但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先體諒你所產生的負向想法,才能換得一些情緒的穩定,進而說出更有效的話。

    ✏️做一個運動員之前,先做一個健康的人;在成功教養之前,也先做一個溫和且穩定的人吧!

    ✏️孩子不完美,家長也是。溫柔的擁抱孩子之前,也記得溫柔的擁抱自己,我們都在學,怎麼靠近彼此。

    ————————————————————
    ✏️下一個有效的指令:
    1、確認家長是認真的
    (與其一下子給了一堆要求,倒不如從當中挑選幾樣你真正在意的,堅持讓孩子做完)

    2、不要用請求或詢問的方式提出
    (下一個清楚的指令就好,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

    3、不要一下子給太多指令
    (大部分的孩子一次只能接受一到兩個指令)

    4、確認你的孩子專注在聽
    (走到他面前,看著他的眼睛,確認他真的聽到了,再繼續下一步)

    5、減少讓孩子分心的刺激
    (關掉電視或手機再下指令)

    6、讓孩子重複你的話
    (確認孩子有聽進去之外,也要再詢問一下孩子知不知道該怎麼做)

    7、製作卡片
    (有點像闖關任務的卡片,請孩子解鎖一個任務之後,再來拿一個)

    8、訂下期限
    (例如:十分鐘內,要到陽台把衣服收進來喔!)

    ————————————————————
    ✏️NG指令:
    你知道現在該做什麼嗎?
    把數學課本拿出來好不好?
    我覺得你最近的表現不太好
    我數到三,你給我去洗澡!
    如果你功課沒寫完,今晚就不要睡了!

    ✏️不下指令、不做評價的陪伴:
    當你下了指令之後,就別再下指令了!在旁邊看著孩子執行任務。教養從來就不是一個你下指令之後,孩子就會自動去執行的事。......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願意執行這項作業,也必須要家長發自內心的陪伴。

    ✏️我知道你很急,孩子也確實做錯了,但我們的介入很可能會引發他們不必要的情緒。這個情緒一上來,整個訓練就失焦了,因為接下來被引發的,就是大人的情緒。日子一天天過去,但情緒會留下,孩子下次只要遇到類似的狀況,就會開始抗拒了。

    ✏️不帶評價的穩定陪伴,孩子會更有勇氣面對困難。

    ✏️了解孩子的狀況,並不代表我們就認同了他的行為,而是引導孩子把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

    ✏️學習: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

    ✏️如何讓孩子願意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在於事發之後,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為何(孩子這端經常從家長反應接收到的訊息就是「不可以哭!」

    ————————————————————
    ✏️眼淚擦擦
    1、穩定的大人:
    如果你想承接孩子的情緒,要先確定自己可以接好,而且不會搞砸。若正處在自己的情緒中,請先找適當的理由與藉口退場,先不要處理,請另一半接手或請孩子等一下

    2、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先讓孩子好好哭完,我們在旁邊陪伴即可,讓他把情緒發洩完是重要的

    3、澄清孩子的挫折來源

    4、整理孩子的負面想法與影響:
    不是他不好,而是這個行為對他有不好的影響

    5、協助孩子找尋正向的證據:
    協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或找到事物的著力點,才可以協助孩子改變

    6、系統減敏感法:逐步練習

    ————————————————————
    ✏️孩子不可能解決完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不害怕什麼,但孩子會知道,有人陪著我,我也發現自己慢慢變好了

    ✏️孩子能在你面前哭,才是真正安心與信任的表現喔!

    #Laurencemylittleprince3y9m
    #Lucusmylittleprince1y9m
    #Alanamylittleprincess0y8m
    #你的我的小王子
    #閱讀是精神糧食❤️

  • 系統減敏感法 在 健心運動心理團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1 19:58:06
    有 9 人按讚

    大家好~上禮拜我們提到了運動如何減緩憂鬱,作為憂鬱症的輔助治療。今天我們要來和大家分享運動對於焦慮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焦慮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很不陌生,焦慮是什麼呢?焦慮是我們擔憂未來,或是預期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所產生的狀態。適當的焦慮可以幫助我們適應新環境,有好的表現。但是當過度焦慮時,反而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適應、人際關係、工作時,在DSM-5中,焦慮疾患的分類底下有5種不同的焦慮疾患,我們就不一一和大家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搜尋資料!
    臨床上,焦慮疾患的心理治療以暴露法、系統減敏感法等,藥物則以抗焦慮藥物為主。2014年的後設分析研究指出,運動可減患恐慌症症狀,但效果不如藥物;對於社交焦慮症,運動結合心理治療,可以有更好的療效。至於運動種類和強度是否有差異呢? 其實無論是有氧運動或是重訓兩者都可以減緩焦慮症狀;強度方面,中度到高強度或非常輕度到輕度都可以有效減緩焦慮。和上禮拜提到的結果相像,運動也被建議作為焦慮的輔助治療。
    運動為何可以減緩焦慮? 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第一:運動的過程中,使我們的情緒狀態放鬆,忘了令我們焦慮的事。而且透過身體的活動,舒緩我們因壓力而緊繃的肌肉
    第二:運動可以提高血清素分泌,使我們情緒較為正向;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們的新陳代謝
    看完今天的分享後,是不是讓你也很想要出們運動了呢?最近天氣炎熱、紫外線指數偏高,大家要記得多補充水分,做好防曬措施!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Brannon, L., Feist, J., & Updegraff, J. A. (2013). Health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and health. Cengage Learning.
    Jayakody, K., Gunadasa, S., & Hosker, C. (2014). Exercise for anxiety disorders: 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8(3), 187-196.

    #運動 #心理 #運動心理 #健心運動心理 #壯猿運動訓練室 #匯傑國際行銷junctions #健康 #焦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