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從古至今,大麻從不缺席國際間熱門話題,近年來,大麻合法化的潮流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動,其中台灣草民也馬不停蹄提出訴求。2021年4月17日由台灣倡議大麻合法化的群體「綠色浪潮」領頭,舉辦系列「綠色新未來,草民站出來」一日活動。
據活動主辦方表示,當日(17日)吸引約1500人於下午4點20分由立...
_
從古至今,大麻從不缺席國際間熱門話題,近年來,大麻合法化的潮流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動,其中台灣草民也馬不停蹄提出訴求。2021年4月17日由台灣倡議大麻合法化的群體「綠色浪潮」領頭,舉辦系列「綠色新未來,草民站出來」一日活動。
據活動主辦方表示,當日(17日)吸引約1500人於下午4點20分由立法院為起點出發,綠色浪潮所主辦的大麻平權遊行今年正式邁入第二屆。當天除了遊行之外,邀請多組表演者於舞台演出,並且藉由律師李菁琪、醫師賴彥合等專家宣講,讓社會大眾透過法律與醫學的角度認識大麻。
社會大眾通常聽見大麻(Cannabis Sativa),在腦中就會自動與毒品產生連結,認為大麻就是毒品,大麻對於身體會產生危害、不良行為等。大麻其實是大麻科大麻屬的植物,古代又稱作麻、漢麻。倡議者認為,在生活當中大麻的運用其實隨處可見,大麻纖維可以作為織布的材料,醫療上時常會使用大麻產生止痛的效果,也對於癌症、精神病患有所幫助。
此外,現今市面上也販售許多含有大麻成分的美容保養品、保健食品等,例如大麻籽護手霜、大麻香皂等。
大麻的品種非常多樣,根據《科學月刊》指出,纖維含量高的品種,被用來作為製紙、食品與生質燃料使用,因此被歸類為工業用大麻。大麻全株均有大麻酚(cannabinol),一般多稱為CBN、大麻二酚(cannabidiol),稱為CBD等有用的成分,另外,有些品種的雌花和毛狀體則含有高濃度的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稱為THC,常被用於醫療,因此被歸類為藥用大麻。
根據《科學月刊》於2018年9月的585期中指出,吸食大麻造成的影響可以分為精神上和心理上兩種,精神上有情緒失常、思維異常等症狀,生理上則能增加食慾、心跳速率改變和血壓降低等症狀,這些對於人體產生的影響都與大麻內生代謝產物息息相關。
2021年「417台灣大麻平權遊行在立法院」共提出三大訴求:「上修THC容許值」、「比照聯合國《麻醉品單一公約》修法管制」和「將大麻從反毒宣導中移除」。對於上修THC容許值,律師李菁琪和醫師賴彥合皆提到,台灣大麻相關製品的THC含量只要超過10ppm(0.00001%),就是第二級毒品及管制藥品。
但是依照國際標準(聯合國《麻醉品單一公約》),THC含量在0.3%以下的大麻相關製品,因為不會對人體產生精神活性,所以並不會視為毒品作管制,因此從國外購入產品郵寄至台灣,恐怕會造成運輸毒品嫌疑的疑慮。
而比照聯合國《麻醉品單一公約》修法管制方面,「綠色浪潮」認為法務部應重新審視大麻的分級制度,《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應比照《麻醉品單一公約》,將大麻從二級毒品清單中刪除,用新的標準管制大麻。
此外,對於「將大麻從反毒宣導中移除」的訴求,律師李菁琪認為,台灣教育從小告訴學童拒絕毒品,將所有種類成癮物質混為一談,稱作「毒品」,並用恐嚇方式嚇阻學童,舉例來說:反毒廣告標語「拉K一時,尿布一世」。事實上,使用每一種成癮物質成分和使用後產生的影響都是相當截然不同的,盼教育能夠予以民眾正確並不帶歧視的方式教導學童認識這些成癮物質。
此次遊行約有千人走上街頭,相較於第一屆的300人,參與人數高乎預期。「草民」走上街頭,讓更多人看見及知曉台灣大麻合法化議題,讓「毒品」不再成為封閉話題,更有討論的空間。
#大麻 #毒品 # #綠色浪潮 #醫院合法化 #毒品審議委員會 #社會社福 #落魄貴族編
精神病患分級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精神病患分級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他們不是自願生病的】: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李茂生教授直言:「精神疾病現在已經被汙名化,台灣民眾普遍將精神疾病患者當成異類看待」
因為不夠了解他們,所以懷有恐懼與嫌惡之情,每當出現精神病患犯罪案件,就會引發社會排斥情緒,希望透過司法手段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將他們驅逐到社會邊緣,終身監禁或任其自生自滅,缺乏協助病患重回社會的意識。
■李茂生教授:精神疾病汙名化,協助回歸社會才是根本
李茂生教授說明,精神疾病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復原期」等種類。如先前犯下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就屬於少數「急性」案件,應透過短期、高強度的醫療監護有效控制病情,使其恢復到「亞急性」、「慢性」等較穩定階段,再輔以社區監控和專人照護,追蹤病患狀況,讓個案擁有病識感且維持一定的社交生活,日後協助監護處分個案回歸社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他們不是自願生病的」
為穩定監護處分個案病況、幫助他們回歸社會,李茂生教授指出,除了透過現行的監護處分制度,還須落實症狀分級制度,輔以專人照護,也可將精神衛生納入社會安全網中,強化體系。
社會安全網目的在於集結社會力量,建立社區和家庭為基礎的防護體系,李茂生教授認為,若將精神衛生納入安全網體系中,能在精神疾病患者發病時強制其住院治療。而當精神疾病患者在監護處分期滿,回歸社會時,政府也能透過社會安全網,持續對個案進行後續追縱、了解個案病況,達到有效治療的效果。
然而,李茂生教授坦言,監護處分個案常因外界的漠視,得不到良好的照護,陷入惡性循環。如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人權律師試圖找出精神疾病患者的犯罪動機,卻飽受民怨,認為罪犯無權得到社會的幫助與諒解。
■李茂生教授期盼外界能多一些同理、換位思考
放下成見來幫助這群需要被照顧的人,在監護處分個案發病時,根據症狀落實分級戒護制度,派遣專人照護,並結合社會安全網的力量,持續追蹤個案狀況,讓個案在完善的社會照護機制下逐漸穩定,獲得重歸社會的可能。(資料來源:【註1】)
■衛福部擬修法開罰「報導不當扣連精神病與犯罪」
專家指出,將「精神疾病」和「犯罪行為」扣連是常見的污名化,對精神病人及家屬帶來負面影響。衛福部擬修法增訂罰則,媒體在未經法院判決前,不得報導當事人疾病或障礙狀況。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 司長」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現行精神衛生法雖已規定,傳播媒體報導不得使用與精神疾病有關的歧視性稱呼或描述,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眾對病人產生歧視的報導。
賴德仁教授受訪時也說,媒體針對精神疾病者的報導常有偏頗,如曾有一患者出現暴力行為傷害人,媒體去採訪公司,公司就說此人有「思覺失調症」。但事實是這名患者過去曾有藥癮,大腦才因此受損,媒體「未審先判」。
另一種例子是,當重大社會案件發生,媒體常採訪精神科醫師「分析」加害人;但賴德仁教授說,精神科醫師不可能僅從案件型態及片斷資訊「隔空看診」。就算加害人曾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是個人隱私,不應該被揭露。
賴德仁教授說:「衛福部的修法可能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但重點是希望營造友善社會,當病人都願意接受規律的治療,家庭又能接納,有好的社會支持,降低病人疾病惡化的風險,也可以減輕社會負擔。」 (資料來源:【註2】)
■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精神病人最理想的治療環境為「最少束縛且為病人最熟悉的環境」,因此,政府及相關單位致力推動社區復健工作。為精神病人推展醫療、復健、長期照護等連續性服務,期待能符合讓病人回歸社會的理念,乃衛生福利部當前施政之重要課題。
過去臺灣地區長期以來,對精神病人的醫療過於強調住院治療。因此,精神病人經長期住院後,容易造成與社區隔絕、社會功能退化及日常生活處理能力降低,亟需藉由社區復健相關配套措施,來協助病人早日回歸社區。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新聞人 NewsPeople)「精神疾病遭汙名 學界盼落實分級戒護助回歸社會」:http://www.newspeople.com.tw/npro-200913-03/
∎【註2】: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報導不當扣連精神病與犯罪 衛福部擬修法開罰」: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30040.aspx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https://forum.nhri.org.tw/outcome/publications/book-108-5/
➤➤照片
∎(中央社)【我們與惡的距離推向日本】:https://bit.ly/35Ye5rA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精神醫療、社區照護及長照服 務之挑戰與展望」:https://ksph.kcg.gov.tw/psychiatric/d4.pdf
∎【註3】
∎(中央社)「思覺失調患者的世界怎麼了?在虛幻與現實中拔河」:https://project.cna.com.tw/cards/20200508-Schizophreni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台灣精神醫學會
#精神病 #社區照顧 #精神疾病汙名化 #精神衛生 #社會安全網 #賴德仁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台灣精神醫學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精神病患分級表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監護處分修法,不是只有延長年限而已。
針對鐵路殺警案被告一審被判無罪,並施以監護處分五年,導致社會各界對於《刑法》監護處分與《保安處分執行法》有許多討論。
今天下午,我和邱顯智共同舉辦「監護處分修法公聽會」,邀請許多實務工作者、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機關代表等,希望聆聽多方的意見,促成未來實質修法的內容。(公聽會全場影片:https://reurl.cc/E7QQrm)
主辦這場公聽會的目的,是希望未來修法的方向,不只是談年限,而是應該看整體的精神衛生,是不是能夠加強,包括很多弱勢的人需要支持,這些需要支持的人,是不是能夠得到支援。
過去許多人提到,要有司法精神病院,但我們不能永遠只看最重刑案的這種類型。精神疾病有很多不同的樣態,是不是應該要有分級分流的做法?所以我們一直在想的是,比如說社區精神照護的機構,是不是應該要更完整地建置起來?甚至到更前端,在有一些精神衛生相關需求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夠提供協助?
因此,我們必須再次強調,針對監護處分修法,不只是簡單地把「年限延長」就夠了。
監護處分的目的,應該是基於受監護處分人的需求差異,分流至適當的處所接受治療或照護,協助穩定受監護處分人身心狀況,減少個案出現傷害或危險的情況。
延長監護處分,應該有更謹慎的評估與制度設計。除了考量受監護處分人的樣態差異與資源的限制之外,監護處分作為一種國家處遇與治療作為,必須審慎衡酌執行的比例原則,並且嚴謹地審視這些治療在實證上是否有效。
監護處分雖然為健保給付,但實務上的個案樣態複雜,醫院可能無法收治、防護人力及病床數不足,或者醫院提出的治療項目經費,可能遭到檢察機關上級核刪等情況,導致醫療院所多不願承接。
就現況而言,無論監護處分的期限是否延長,法務部本就應編足監護處分執行的預算,予執行之醫療院所、機構或團體,提供對受監護處分人所為之醫療、照護、心理、復健、再犯預防等相關處遇的必要經費及協助。
在今天的公聽會中,台北地檢署檢察官 林達 也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實際案例,先前曾有一起竊盜案件,行為人有智能障礙,且家庭貧困。
「家庭抽到公益彩卷商後,原本很高興要去龍山寺拜拜,結果警察在龍山寺時依照通緝犯逮捕;家人抗議,原本下個月就要去受訓了,若孩子沒有出席,抽到的公益彩券商資格就沒了,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跟著整個崩毀。
後來檢察官跟書記官討論出一個彈性的方式,在受訓的一周內,請家長陪同,並指派警察戒護去銀行受訓,最終,幫助這個家庭仍可以順利拿到彩券行資格。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希望讓他跟他的家庭關係、經濟狀況夠好,才能有穩定的支持度,並且也有一定的司法遵從度。
如果我們有好的分流機制,能夠在醫療院所、或在慈善團體,相信在比較彈性的機制下,整體的情況會比較好。」
此外,法務部各地檢署與執行監護處分的醫療院所、機構或團體,也應有定期且實質討論、建立適時調整處遇方案的橫向連結機制,才能瞭解受監護處分人,是否有減緩或改善的趨勢。
而監護處分結束前,如認定沒有延長的必要,檢察官應該徵詢處遇服務提供者、社區支持網絡,與受監護處分人的親屬或保護人,協助受監護處分人擬定具體可行的社會復歸準備計畫。
以上總總,針對上述《刑法》監護處分與《保安處分執行法》的法制面與落實面,未來我們也將提出修法草案,讓制度更為周全。
最後,我們還是想說,精神病患與犯下重罪,其實是不等號的。
我們仍然希望能透過理解、透過支持的方式,避免這樣的行為、或是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這是我們最終期待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