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有心事 #10
「曾試圖自殺未遂2次,確診送進精神病院,還在跟重鬱症搏鬥,的他,告訴你,什麼是,憂鬱症。」
/
『「談談我的憂鬱症」
因為現在有越來越朋友,或是不太熟悉的同學知道我生病這件事情。那我覺得我也要給大家解開疑問,譬如:「那個明明就很樂觀的女孩為什麼得憂鬱症了」,或者是:「她每天...
#少女有心事 #10
「曾試圖自殺未遂2次,確診送進精神病院,還在跟重鬱症搏鬥,的他,告訴你,什麼是,憂鬱症。」
/
『「談談我的憂鬱症」
因為現在有越來越朋友,或是不太熟悉的同學知道我生病這件事情。那我覺得我也要給大家解開疑問,譬如:「那個明明就很樂觀的女孩為什麼得憂鬱症了」,或者是:「她每天都笑啊,哪裡看出來得憂鬱症了」。
-
當今社會看待憂鬱症存在著太多異樣的眼光了,以為只要想法變得樂觀了,以為只要多去運動,以為只要每天曬曬太陽,憂鬱症就會消失。可是憂鬱症跟「想法」沒有任何關係啊!
-
憂鬱症官方的說法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常見症狀是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軀體症狀等。」簡單地來說,就是「情緒生病了」或是像H媽媽安慰我道,只是「荷爾蒙分泌失調」,我們比常人分泌的多巴胺要少,甚至無法分泌多巴胺。
-
反正就是失去了感知的能力,我甚至在經常丟失味覺,沒有辦法想像吧... 所以我們很痛苦,我們的情緒生病了,我們沒有辦法開心起來、樂觀起來、積極起來,我每天都活在深遠裡。
-
我所感覺到的是,患上憂鬱症後,思想不存在「樂觀」二字,就像你對一個發燒的病人說,你現在必須好起來,不允許你再繼續發燒,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
幾乎每天環繞在我腦海中的詞語就是「自殺」,我每一天都在想要用哪一種方式離開會好看一點,但至今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可以很舒服,又很好看離開的方式。
-
我是在去年四月份獨自一人去醫院,被確診罹患了中度憂鬱症和焦慮症,也檢查出來我的強迫分子過高。不過跟我認識很久的朋友應該就知道我「強迫症」和「潔癖」真的很嚴重。
-
確診之後一直沒有治療,病情不斷惡化到變成「重鬱症」,那焦慮症就更加不用說了。直到去年九月底被心理醫生確診我有「衝動性自殺傾向」被送進了精神科病院,是真的電視劇那種精神病院,關於這個我下一次有機會再詳細講。
-
然後病情也沒有得到好轉,經歷過兩次自殺未遂,都因為「怕死」所以放棄了。現在是因為得到身邊很多愛著我的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所以開始了寫作,也終於擁有了「人生第一個夢想」,說起來可能有人覺得很好笑,但是依然希望我可以做到。
-
H也說「just do it!」,就是我希望可以消除當代人對「憂鬱症」的偏見,讓更多人懂得什麼是憂鬱症,不要再有那麼多的可惜的案件發生。 想當作家,想有一天可以出書,給更多憂鬱症患者帶去感動。』
/
首先大家應該有發現今天這三篇貼文都是有關連的,第一篇我們談「快樂」,第二篇是「三浦春馬」,第三篇則是「憂鬱症」,其實這跟我們息息相關,每個人多少都有過「自殺」這個念頭吧,之所以產生這個想法的理由也不一樣,很謝謝你來投稿,願意公開自己經歷這些的心境,相信會給在面臨低潮的我們,很多勇氣或是來面對自己的課題,每個人的人生裡都面對著不同的任務還有難題,也許就是我們來到人間的目的,希望有機會能再看到你投稿,跟我們分享更多,這路上你不孤單,有我們陪你,再次誠摯感謝你的投稿,一起走下去!
/
#少女有心事
#憂鬱症 #自殺 #精神病院
文 |@ericaheart_room
圖 |@ericaheart_room
精神潔癖特徵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星空下砂海的郊遊(下)
「小心。(Careful)」是整片的,第一句台詞,由哥哥牽著妹妹,從大樹的背後走出,一路蜿蜒而下,踏在落葉所堆疊被自然分解成堆肥般營養的土壤上,濕滑,他關切著,卻又像是對著所有屏氣凝神的觀眾說,要大家小心。上一幕,是長髮的女人與兩小孩,孩子們安寧地睡在棉被裡,女人胸口高低起伏,捧起髮,背景似長久失修長滿黴菌的木屋。
郊遊中出現了五個主要角色,配角是群動物。四個角色,男人(李康生)、女人(陸弈靜、楊貴媚、陳湘琪、高麗菜飾演妻子女人)、哥哥、妹妹。配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名叫李登輝的流浪犬,還有英俊,強壯,毫不避諱,直言其行,雖然在觀影時便知曉三名女演員所飾演的是同一個角色,且她們有共同的特徵點,就是「潔癖強迫症」,這種細微的肢體動作在片中還有許多。
商場的女主任在呼叫完別的員工後,站在洗手台前不停地搓洗自己的手,抬起手嗅了一下,便在放下手、不停地不停地搓洗,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能夠將「敏感、強迫」的感知表演出來。二,是妹妹與女主任在生鮮食品前的冷藏櫃中,女主任聞到了異樣的怪味,彎下腰聞了兩個櫃子,發現是妹妹的頭臭,轉而到了廁所中替她洗髮,教妹妹洗手時的模樣,簡直如後母般,惡毒又嚴厲,連洗手,都能如此神經兮兮。
除了清潔強迫症,對於主角(男人哥哥妹妹一家)的貧窮,不用半點字幕,只藉著我們所熟悉的環境與動作幾個營幕,便簡簡單單地表達出來。這在極簡的意味上並非畫面視覺上(誰人能說臺灣街頭是極簡的),而是傳達意念上的極簡,用最少的「畫格」去將「故事背景」表達出來,就如同四格漫畫一般,是簡潔的傑作。
男孩烘乾完自己的手,走向衛生紙捲機,抽出一些,回過頭,連抽了好幾秒,手中握著一小疊。晚間在公共廁所,三個人刷牙、幫彼此洗腳,用毛巾將臉、身體擦乾淨。
在七點半時我只觀看了前面的半小時,加上側邊的位置,移至正中央時,即使精神不佳仍再一次地看到了許多新的東西。直至過湖前,我始終認為這便是本片的終結點,結果並不是。在一開始的從右至左的渡船至大雨紛飛從左至右的入河亦或湖,那都是一個完美的雙對襯,卻出乎意料地,電影繼續下去。
我特別關注的是角色出現的戲分與時間,最長的無非是男主角(李康生),小女孩與商場的女主任,其次是哥哥,再來是結尾的妻子,最後是片頭的母親。蔡導說,希望讓三位女演員共同扮演同一個角色,即使演員不同,卻都將「個性」表露無遺,而且分別給了他們展露個性的鏡頭,不會造成看不懂的疑慮。
生日快樂那一幕,是接再男主的孩子逃到女主任的懷中之後的,我一度懷疑這是主角死後的靈魂顯現,對於天堂的夢想家庭,第二是,我原本以為女人是女主任,結果才驚覺,並不是!而是新的一位女性,但是同樣扮演著妻子的角色,妹妹點蠟燭哥哥點蠟燭,你所認為的美好的景象,最後男主角,爸爸出現了,身上的白襯衫在黑暗中盤再脖子上,我誤視成是上吊的粗白繩,譬喻成死在水中感到一陣暈眩。
特別想提的點是男人在一間空蕩的樣品屋,看著窗外大片景象,糊裡糊塗地在白床上睡著了,而其他的戲份全都只是夢,夢,夢,睜開眼,或許他只是沉浸在熱水澡裡頭。
老實說,影評實在說不了太多東西。整部片的結構是分裂卻又能夠重組的,如果你記憶力夠深刻,肯定能夠在戲後自己慢慢地將片段重組,經典的畫面首推啃食與三人坐在停車場上,這兩個畫面是最觸動我的心的。即使台詞不多,每個cut的意義也是彼此串聯的,如此想起國外媒體的評語,簡潔地拍攝,並不是沒有原因。
(趕快去看吧。我都怕雷到人不敢說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