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755的網紅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過去兩天以來,將近500位連署「拒‌絕‌特‌權‌疫‌苗」‌的每一個人;也謝謝議員同事陳光軒・dpp苗栗縣議員、陳品安 苗栗縣議員、頭份青年強 議員黎煥強、徐筱菁「延續清新的力量」、選做事的人.羅貴星 議員願意一起加入。 我不知道縣長會不會像在「反坤輿案」裡一樣,把這些站出來的人,標記成只是「...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我是艾嘉兒~(愛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01:00:06

吃到這懷念的布丁🍮覺得必須來發個文🤣 - 在近20歲以前,除了唸專科的時候有短暫幾個月獨自上台北實習,其他時間都是住家裡通車上學! - 唸二技的時候,是我第一次離家住外面唸書,雖然台南離我高雄老家很近😂 (就是從學校外面搭火車,或者騎一個小時的機車就能回家那種) 但第一次住外面心境不同😌 - 以前不...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Tiny Chung(瑄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41:40

#育兒 我家異哥哥上小學了 我跟老王討論後決定目前不讓他上課輔或安親班。 ✅原因一:我們中午就下班了。 下午家裡有爸爸媽媽姑姑爺爺阿嬤阿雅阿姨浩呆陪伴他。 (我認為上安親班主要原因是家中無人照顧) ✅原因二:品性倫理道德比課業重要 我從不覺得學業有多重要,文憑只是附加價值,能讓未來工作輕鬆一點。如...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Chloe W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5:21:14

【三個故事:關於我的留學契機】 幾日前的「ask me question」中,有提問者不約而同問了我一個類似的問題,關於留學契機、心路歷程。 - 想了好幾天,該如何長話短說,以及Connect the dots!因此決定偷學Steve Jobs講三個故事,希望以下很長的內容有回答到你們的提問:)。 ...

  •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3 21:19:19
    有 549 人按讚

    謝謝過去兩天以來,將近500位連署「拒‌絕‌特‌權‌疫‌苗」‌的每一個人;也謝謝議員同事陳光軒・dpp苗栗縣議員、陳品安 苗栗縣議員、頭份青年強 議員黎煥強、徐筱菁「延續清新的力量」、選做事的人.羅貴星 議員願意一起加入。

    我不知道縣長會不會像在「反坤輿案」裡一樣,把這些站出來的人,標記成只是「少數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但對我而言,每一個願意留下名字、參與連署的人,都讓我感到責任重大。

    我在苗栗出生、長大。

    小的時候,如果聽到縣內發生什麼不公不義的事情,總會聽到大人說「做官貪可以,但要有做事」,語氣不是無奈、不是氣憤,而是平淡自然,彷彿這已經是苗栗約定俗成的政治遊戲規則。大人雙手一攤,只能找個理由安慰自己,他們還是有做點事情啊!

    這些成長時期的「苗栗俗諺」,現在變成「苗栗人沒救」、「這裡就是苗栗國」、「出國記得帶護照」、「他國事務不意外」,選擇在這裡打拼的人,要不停面對這些話,每次聽到這些話的我,除了難過之外,更多的是「憤怒」。

    苗栗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難道我們苗栗人天生就要矮人一截?

    我知道,有許多的苗栗年輕子弟,出外奮鬥後,總想著要不要回來苗栗爲家鄉打拚。

    我知道,讓他們思考再三的,就是這些黏在苗栗身上的標籤,還有我們都不願意接受的荒唐現實,都正在一點一滴消耗苗栗年輕人對家鄉的認同。

    我們更知道,這就是對於家鄉環境的不信任與懷疑。

    我的父母都是華隆關廠案的工人,在我成長求學階段,剛好對應著華隆資方陸續實施凍薪、減薪、拖欠薪資的過程,最後甚至還面臨老闆都跑路,雖然必須靠著就學貸款,日子也有點辛苦,但我的父母親仍咬緊牙關,讓我能有一個公平的機會,可以考上律師。我非常珍惜,也感同身受。

    所以,能夠得到一個公平的機會,對於無權無勢的一般人,或是過得比較辛苦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要說的是,特權疫苗對一般人而言,就是違背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原則!

    權貴怕死,老百姓難道就不怕死嗎?照顧老百姓,苦民所苦,難道不是我們作為政治工作者的責任嗎?

    我今天受公眾的託付,進入縣議會,我一直希望,至少能夠在這裡作到彰顯最基本的公平正義。有人問,為什麼發起這些連署?我過去理性問政、實事求是,不浮誇、不炒熱度的問政風格到哪去了?為什麼要含沙射影的影射特權疫苗?

    恰恰相反,如果你跟我一樣,從小在這裡長大,你就會知道面對這關乎人命的疫苗施打,鄉親會有什麼擔憂!
    ‌ ‌
    當我收到疑似有特‌權‌疫‌苗‌的檢舉時,‌我‌第‌一‌時‌間‌腦‌海‌中‌閃‌過‌的‌是‌:‌嗯‌,‌我‌預‌想‌過‌的‌,‌其‌實‌不‌訝‌異。

    但‌下一秒鐘,‌我對‌於‌沒‌有‌第‌一‌時‌間‌忿‌忿‌不‌平,反而差點接受現實‌的‌自‌己‌,感到‌‌非常生氣。‌ ‌

    ‌我‌想‌起‌不‌少‌醫‌護‌人‌員‌跟‌我‌說‌著‌,‌對‌於‌苗‌栗‌醫‌護‌量‌能‌的‌憂‌心‌忡‌忡。

    苗‌栗‌一‌線‌社‌工‌反‌應‌著‌,‌沒‌在‌公‌費‌施‌打‌疫‌苗‌列‌中‌,‌執‌行‌公‌務‌,‌保‌護‌性‌工‌作‌與‌緊‌急‌狀‌況‌,‌逼‌著‌他‌們‌還‌是‌必‌須‌在‌每‌個‌關‌鍵‌時‌刻‌,‌走‌進‌訪‌視‌家‌庭,沉‌痾‌的‌勞‌動‌環‌境‌讓‌移‌工‌在‌疫‌情‌之‌中‌首‌當‌其‌衝。‌機‌構‌人‌員‌說‌著‌,‌工‌作‌人‌員‌還‌沒‌有‌打‌疫‌苗。‌

    走‌訪‌基‌層‌送‌物‌資‌時‌防‌疫‌人‌員‌告‌訴‌我‌裝‌備‌不‌足、‌作‌戰‌子‌彈‌都‌不‌夠。‌ ‌
    ‌ ‌
    確‌實‌這‌些‌,‌讓‌我‌睡‌不‌太‌好‌,‌複‌雜‌的‌感‌受‌在一直在我內心翻‌滾‌著,‌相對疫‌情‌下‌努力‌工‌作‌擔心生計的‌大‌家‌,如果是有人運用特權的,他們應‌當‌要‌慚‌愧‌的‌,‌不‌是‌嗎?‌ ‌

    苗‌栗‌疫‌情‌爆‌發‌以‌來‌,‌出‌現‌爭‌議‌時‌,‌都‌有‌一‌種‌壓‌抑‌究‌責‌檢‌討‌的‌聲‌浪‌,‌大‌致‌上‌是‌『縣‌府‌已‌經‌很‌辛‌苦‌了‌,‌不‌要‌在‌這‌時‌候‌搗‌亂‌,‌應‌該‌要‌團‌結‌抗‌疫』。‌ ‌

    縣‌府‌的‌防‌疫‌辛‌苦‌,‌我‌從‌來‌都‌沒‌有‌否‌認。‌ ‌

    儘‌管‌如‌此‌,‌在‌民‌主‌社‌會‌裡‌,‌重‌要‌政‌策‌的‌可‌受‌公‌議‌,‌更‌不‌能‌輕‌視,這也是我作為議員的責任。

    ‌如‌今‌,‌如‌果‌民‌選‌出‌來‌的‌縣‌府‌彷‌彿‌回‌到‌專‌制‌時‌期‌,‌把‌民‌眾‌的‌意‌見‌視‌若‌無‌睹、‌把‌議‌員‌監‌督‌視‌為‌異‌音‌,‌‌連‌最‌基‌本‌的‌規‌則‌都‌說‌不‌清‌楚‌‌,‌民‌主‌政‌治‌的‌「問‌責」‌機‌制‌幾‌乎‌瓦‌解‌,‌這‌是‌讓‌我‌感‌到‌失‌望‌的‌地‌方。‌ ‌

    掌‌權‌者‌應‌當‌做‌的‌是‌,‌能‌夠‌讓‌民‌眾‌信‌任‌的‌公‌開、‌說‌理‌;‌不‌該‌做‌的‌是‌,‌把‌民‌眾‌知‌的‌權‌利‌當‌作‌沒‌看‌見。‌ ‌

    我衷心期盼,這些問題,可以從現在、從此刻、從我們這些縣議員開始,作為表率,告訴大家,我們同意公開施打資訊,我們絕對沒有偷打疫苗。

    我們想要帶給我們的孩子,怎麼樣的環境、怎麼樣的觀念、怎麼樣的苗栗認同,其實,現在就掌握在我們手裡。而這不單單是在縣議會的議場裡,更在於全體苗栗人的一起行動。我選擇了一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但有你們一起,我相信在故鄉,一定有機會能鑿出那條不一樣的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最後,我希望縣長可以回答:

    1、我帶著這些議員和民眾的期許,我就問問縣長,在記者會上擴大解釋議‌員民代施打的雙重身分,是否反應著縣府確實知道有人施打?‌這跟中央說明有衝突?縣長先是請求中央納入民代施打?後又擴大解釋?又是什麼理由?


    2、我也問衛生局,現在第二類公費疫苗的接種有辦法把關嗎?驗證機制會是什麼?第一線的醫院現場有辦法立即查核施打名冊嗎?你有去查過有人冒充第二類施打公費疫苗嗎?

    這‌幾‌天‌是‌這‌樣‌想‌的‌,‌「成‌為‌你‌想‌要‌看‌見‌的‌改‌變。」‌,‌即‌便‌無‌法一次‌成‌功‌,‌再‌醞‌釀‌幾‌次‌吧‌,‌‌就‌會‌‌有‌機‌會‌鑿‌出‌改‌變‌的‌那‌條‌路。

  •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8 16:30:31
    有 455 人按讚

    平復了一下心情,想起之前承諾大家的4000字全文書評,趁這幾天書店有活動,買起來看!

    誰的焦慮?當代國家與父母的育兒經濟學

    在閱讀這本《育兒經濟學》第四章<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之時,陪伴著我閱讀的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Riccardo Muti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著名的<快樂頌>便是出自此曲。在我打字書寫這篇書評時,陪伴我的是輕快的,由Piazzolla 探戈輕歌劇《Maria de Buenos Aires》。

    我1988年出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現在已經是新莊區)的一處住商混合區,我是家中的長女,弟弟妹妹陸續在2年、5年以及6年後出生。我的爸爸是做土水的泥水匠,媽媽曾經做過短暫的美髮工作,在弟弟出生後,轉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靠手工、爸爸給錢以及借貸過生活,日子非常辛苦。從我有意識開始,媽媽一直對我的教育非常在意,可以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忙著做美髮,把妹妹送到鄉下給嬸婆照顧,我則從幼幼班開始上,每週媽媽會帶我坐著客運回北港,去看我很陌生的妹妹。直到二、三歲媽媽覺得妹妹的語言發展遲緩,才發現跟著語言機能障礙者(也就是當時俗稱的啞巴)嬸婆是學不會講話的。剛好媽媽的親妹妹搬到我們家隔壁巷子,媽媽也就把妹妹一起接上來了。一開始,媽媽讓妹妹跟阿姨的女兒一起去上高級幼稚園,有接送車的那種。我則跟著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一起讀離家裡走路10分鐘的幼稚園,媽媽說訓練我獨立。後來妹妹再大一點,媽媽沒錢可以讓妹妹繼續讀高級幼稚園,便讓妹妹跟著我一起上學,只是她都是媽媽接送,而我乖乖地走路上學。

    幼稚園快畢業時,媽媽生了弟弟,一時之間成了家中的寵兒,地位隨之抬高。媽媽也為了我們的教育,找尋學區房。爸爸做泥水匠在1988年是相當賺的,只是我後來從書中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家中爸爸是幾乎不拿錢回家的。套一句爸爸那邊親戚常講的話,「給媳婦太多錢會拿回娘家,不行。」

    在我國小一年級讀一半時,媽媽終於找到學區房了。挺著「生男的下一胎一定是男的」所以懷著的六個月妹妹的肚子,我們全家搬到了離學校走路只要5分鐘的地方,媽媽繼續做手工,對我的功課也是非常的看重,對妹妹倒是輕輕放下。媽媽常常說:「我以前沒錢讀書,很懊悔,我去借錢也要讓妳們讀到不想讀。妳是姊姊,是大家的榜樣,妳讀不好,其他妹妹們就不能讀書了,知道嗎?」秉持著這句話,我以前幾乎是少一分打一下,開口要買玩具沒有,但要買書一定成功。

    媽媽偷偷買了一套百科全書在她的衣櫃,長大後聽媽媽說,這是她分期付款買的,為了不要被爸爸撕掉,我們只能偷偷看。國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鋪著報紙在陽台,邊跟我媽一起看《急診室的春天》,邊寫作業。雙語頻道永遠我們是開英語,這樣才能讓英文變好,以後才能坐辦公室吹冷氣。

    「坐辦公室吹冷氣」成了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好吧,其實是媽媽的人生。

    我人生小小的三次挫折都在國小。

    第一次遭遇挫折是國小二年級,我數學考80分,媽媽感到天崩地裂,立刻把我送去學心算。短短半年我從五級考到一級,最後沒錢了就中止。

    第二次挫折是國小三年級,那時候要寫書法,我不會寫,因為我雙子座缺乏耐心,而且弟弟妹妹很吵,我很想去樓下跟鄰居朋友玩。被媽媽痛打一頓後,拿著一疊宣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書法。去學校交作業,老師說我書法寫得很好,派我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當然我沒有得名。

    第三次遇到挫折,是國小五年級。我們導師是一個22歲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一來就教我們很難很新的輾轉相除法,我學不會,回家大哭。媽媽某一天告訴我,她來教我。後來我成為班上永遠的前三名,六年級時老師結婚了,臨走前她告訴我:「慧慈,我剛來的時候,妳媽媽曾經中午午休來跟我問:『老師,妳可以教我什麼轉轉相除法嗎?我要回去教我女兒,她不會在家哭。』妳要好好珍惜妳媽媽,妳未來一定無可限量。」

    回北港過年時,親戚常常在我們面前跟爸爸說:「你真的是歹竹出好筍」,但媽媽都在廚房獨自忙碌時跟幫忙準備的女兒們說:「我以前有考上嘉義女中,是外公外婆沒錢讓我讀。」言下之意,我們不是歹竹出好筍,只是正常發揮。

    後來弟弟生病、最小的妹妹出生後,一夕之間我們變成全家族的罪人,媽媽也因此開始在夜班的工廠工作,我也撐起整個家庭的家務事。媽媽帶我跟妹妹去補習班,跟補習班主任拜託分期付款繳補習費,弟弟妹妹則去比較便宜且可以待很久的安親班。

    唯一不變的,是對我的課業的要求,以及撥空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邊拿藤條問我哪裡做錯了,邊跟我講道理,然後在我睡覺時拿藥偷偷幫我擦傷口,邊擦邊哭邊說:「要好好讀書,不要做壞事,長大後才能不要像媽媽一樣只能嫁人在工廠工作。」

    大學考上清大,但我家族只認識台大、師大跟因為地緣關係才知道的輔大。秉持著讀私立就沒書讀,我所有的學校只填公立。在媽媽的勸說下,把台北的學校填了一輪才填成大,清大是我偷偷填的。

    當時我爸並不打算讓我升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遠房叔公打來跟我爸說清大很好,比台大輸一點而已,再加上有助學貸款,我才順利去讀書。

    大學當然是翻轉我一生的關鍵,也是我後來捍衛高等教育的主因。

    跟同學比較熟以後,大家聊到家中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教養」這個詞。家裡開工廠的有錢同學說,她父母不涉入她的選課以及選校,就連她只是因為想聽故事才去補歷史,父母也同意,有很多同學是這樣的家庭。也有父母其中一方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檢查功課,安排他們每天要做什麼,還會一週有固定的一天家庭日。總之,感覺感情很好,而且爸媽都是大學畢業,最差也有高中。只有一個同學跟我一樣,爸媽只有國中小畢業,媽媽很重視功課,還買了書在家裡。

    後來上研究所跟藍佩嘉老師討論時,才知道工人階級的流動中,「媽媽」注重教育的角色至關重要。

    媽媽從小都跟別人說她很忙沒在管我們功課,但對我的要求近乎苛求。沒有前三名就問我原因,粗心大意就打,沒好好複習也打,打完後是一個小時以上的「講道理」時間,在這個部分會把弟弟妹妹叫來一起聽,媽媽總是聲淚俱下的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到長大後因為沒讀書何其不幸,最後一定會問:「要不要好好讀書?」

    我們唯一的回答是:「要」。但這些苛求其實沒有放到弟妹身上,學心算、做科展、問老師怎麼教我數學、買一堆關於作文、未來科技等書在家裡,這些其實媽媽只在意我跟大妹有沒有做,認真來說,是我,媽媽把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她很焦慮,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要跟別人說她很忙,是因為她擔心把我們教不好,把我們教壞變得跟她一樣,也因此,我在幼稚園就學了性教育,因為媽媽說未婚懷孕就「烏有去了」。媽媽在弟弟身體上操碎了心,在我課業上用盡了心。現在,她總是開心的跟大家說,她把兒子醫好了,把女兒教好了,我們成了她最驕傲的亮點。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簽書會時,有讀者舉手問我說:「我該如何教小孩?」,旁邊有很多人也接著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打斷他們說:「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怎麼會問我呢?」一對皺著眉頭的年輕夫妻大聲的說:「我們都是工人階級出身現在收入不錯,但我們很怕教養方式不好,把小孩教壞,所以一直不敢生小孩。」

    後來幾場簽書會、分享會中,陸陸續續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才發現,「拚教養」、「育兒」真的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是讓夫妻不敢成為父母最大的關鍵。我曾經問我幾個夫妻月收入超過10~15萬的朋友,為什麼還不生小孩?他們總是回答「還沒準備好」。

    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第一的低,政府用盡了很多補助方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增產報國的行列。我的大學同學已經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未婚人士。國家重視的是生育率,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未來品質,重質與重量擺在一起,品質變成了關鍵。有些朋友生也只生一個,我說只有一個很寂寞長大沒人可以互相扶持,要不要多生一個?朋友總是回我:「一個我都養不起,兩個會恨我們的」。

    養不起,不是吃不飽,是無法提供他未來足夠的選擇以及品質。我曾經跟一個年收入200萬以上的朋友聊到教養,不敢生怕以後小孩要出國我不夠錢,她冷冷地回我:「如果他以後結婚,你能幫他付多少首付?這比出國多太多了。」

    教育是階級流動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當代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當貧富不均落差越來越大,教養落差以及所能投入的資本就會越差越多,使貧富不均更加惡化,導致階級陷入緩慢流動的惡性循環。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就是「貧富不均」是影響教養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代台灣、美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排除掉極端父母,普遍來說全世界各地的父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有用的方式,把孩子推向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也因此,兩位作者提出了四種教養方式,並告訴我們,父母將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孩子的教育,「密集教養」將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爸媽平日買書、假日參加講座,手機裡面各種老師的Line,還要怕被說情緒勒索。為了提高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少生一點」是在所難免的趨勢。

    事實上,這會持續使得國家的生育率惡化,導致教養落差,進而拉大貧富不均。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祭出高額生育獎金、多種生育津貼,而是應該要在財政跟社會政策上,設立更多的公立托兒所、提供托育補助,減低女性因生育壓力影響職涯的風險。同時,對於弱勢族群的教育,必須要更早介入,提供足夠的資訊與資源給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子女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援,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教養落差。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政府一年如果提供弱勢家庭50萬的補助,可能花個幾億,就能夠少買好幾支監視器,少蓋一些監獄,少聘一些警察。更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消除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這些補助,想買iPhone、想出國,都是一種經費的運用。只有當人不只為了生存而努力時,才有創造跟想像可以實踐的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樂觀,當代認為有用的教養方式,是投入大量心力、密集性的教育,這反映了有錢有閒階級可以更加鞏固自身的階級地位,而沒錢沒閒者注定停滯。但國家政策的介入,可以有效弭平經濟落差。只要選民選出適當的政策訂定者,拚經濟跟拚教養,可能不一定會畫上等號。

    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夠出頭天。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我在《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中閱讀,在Piazzolla的《Maria de Buenos Aires》的輕歌劇中書寫。貝多芬是學校教育會帶到,但Piazzolla 卻是一種品味的鑑賞。《育兒經濟學》一書告訴我們,教養的選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改善社會不平等最重要的因素。生育是經濟理性的選擇,教養是愛與經濟的成果展。金錢或許會影響愛與教養方式,但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時,做父母可以稍稍放過自己,你們對教養的重視,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助力。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DBzxU0Tr

    大家不要害怕養育孩子,也可以療癒自己。至少沒有孩子的我,看這本書也在告訴自己這樣的想法。

  • 第二次就學貸款要帶什麼dcard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0 22:41:41
    有 2,220 人按讚

    【投資理財小白對小白~QA第一趴】

    開心影響許多粉絲與學生想開始理財,整理最近常被私訊詢問的問題,針對理財小白的我們,應該有點幫助。

    這些問題非常初階,初階到可能很多理財多年的人會嘲笑我們很蠢~

    但就是不懂才要找答案不是咩?
    我記得以前剛開始學健身時,什麼專有名詞都不懂、有氧無氧運動都不會分,那時候也一堆人笑我很蠢....那我就學,學了以後搞懂了,就會延伸自己的思考,逐漸就超越他們了!

    #我也想買股票該怎麼開始自己買賣?
    首先你要到銀行開證券帳戶,如果有銀行薪轉戶,可以選同一家銀行開證券戶,轉帳方便許多。

    開證券戶後,可以下載你的券商的APP線上操作,基本上許多ETF與個股都可以自己操作購買。

    如果你是股市新手,可以觀看美股但最好不要先下去進出,畢竟美股市場震盪劇烈,心臟不夠強、判斷不夠準...就得有被套牢的準備~目前我只在台股上進出,美股就學習觀察。

    #請問你都選什麼股?
    如果打著要問人買什麼股的心態,想跟著別人買股,就不要開始用股票投資。

    股市滿需要自己去學習觀察產業趨勢、抓題材、練習看K線、看許多指標...然後才慢慢累積出投資鼻的。

    跟著別人買,自己抓不到進出時間,不知道為何而買,很容易賠錢,更不要說不小心跟到黑心老師帶進出,最後都是要你當墊背。

    要練習自己去判斷要買的股票。如果很難判斷個股,那麼從ETF開始著手很棒,相對風險低一些,也不用每天看盤膽戰心驚。

    ETF是股票型指數基金,被動追蹤某種指數表現,想像成一次購買一個包套,裡面有多種標地(例如各種股票),但是被設計成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所以比基金方便操作進出,但同時也有基金的分散風險優點,不容易暴衝和跳崕。

    就定期定額買ETF,挑選不同標的的產品,賺不了瞬間大財,但也能穩健讓自己有獲益。

    拜託不要亂加入什麼股市群想要被神仙帶進出!這種老師要是這麼厲害,他需要這樣做生意嗎?他光靠料事如神就可以每天在股海一分鐘賺海量,還會需要到處拉人入群嗎?
    (最近我的貼文下面都會有假帳號瘋狂洗版留言加入股市群,請不要傻傻加入喔~)

    #請問你投資怎麼自己做功課?
    多看相關書籍、多看財經與各種產業新聞、多觀察社會趨勢然後去對照股市的呈現....我會聽吳淡如的人生商學院,或者訪間許多書大家都可以去多翻閱理解。

    我還很菜,也還在學習~

    但是我用當初在運動產業深造的方法:你可以快速藉由聽podcast、看YT累積達人觀點,但那都是沒有整合的觀點是吧?

    多聽多看,最終還是必須自己多閱讀,看基礎知識,自己實際小額執行,才能內化產生自己的判斷,最終變成自己的能力。

    #請問你怎麼做到一次買兩個房子?
    開源啊~開源跟投資一樣重要!
    想要靠投資生錢,就更要有能夠不斷開源的能力。

    譬如買房子,如果不開源節流哪來的錢?要投資理財,也要有財可以理,而且不能是麵包糧食生活開銷的錢,不然很容易心態患得患失,急中出亂子!

    買房是這樣的~
    自住房,我找了低自備款物件,首付款可以跟建設公司公司貸款。

    這樣的方式不適合所有人,我選擇這樣,是因為過去的存款在老公中風後全用光,但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多元開源,所以雖然是低自備款,卻同時要還公司貸款與房貸的方法,能夠負擔得了。

    即使加上公司貸款與房貸,要還出去的金額還跟我現在租在台北東區房租差不多,這是我決定買房的原因。

    第二間房子為預售屋,我不是投資客沒有在靠轉手房子賺錢,所以打房政策並不在意。

    第二間房子是我看好的重劃區,買來當強迫儲蓄抗通膨,收租之後,未來也可以給孩子。因為是預售屋,又非常低總價,相對跟著工程期數付款就輕鬆多了。2024年才表定蓋好,這之間就攤提慢慢付,到交屋時就有兩成了,平時反而更能督促自己好好精算收支、強迫存錢。

    開源能力要有~還要多多益善~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餘力投入理財資源上。

    總之我很開心,最近母親大人也開始決定要好好理財,粉絲也好多想開始學習理財,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

    對我來說,能夠這樣影響大家,然後又彼此交流一起變好,是活到一個年紀後,如沐春風的生命之美啊~
    #我就老派

    等大家多多私訊再來生第二趴與第三趴理財小白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