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常到底在幹嘛!
📍|工學院的文組&工學院的領頭羊|
▫️ 材料系身為工學院(包含土木系、機械系、化工系、工海系、材料系、醫工系、還有各類研究所)的一員,自然有許多科目是和物理化學相關的,而錄取分數作為除了電資學院(電機和資工系)外二類組(理工班群)最高分,理所當然的是工學院的領頭羊啊!但是材料系卻又有個很特別的就是,工學院許多科系都要修的「工程圖學」,材料系卻不用修(機械、化工、工海、土木系都要修喔)。
▫️ 相較其他工學院的課程,除了大一的課程各系都差不多以外,材料系的課程其實蠻甜的(有唸書拿高分不難),而作業部分也不像其他科系例如機械化工等等的系那麼繁重。材料系的課程,例如材料導論,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數學運算,比較著重在「觀念理解」以及「記住各物質的性質」,所以材料系也常常被我們戲稱是「工學院的文組」。
📍| 不只是材料系那麼簡單|
▫️ 材料系的課業壓力集中在大一大二,尤其大一的必修學分高居台大各系必修學分的前段,大一下的時候必修占了18學分(包含普物、普化、微積分等),如果算上國文還有第二外語,就已經24學分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在沒有申請雙、輔系(雙主修:大概讀「2個系」的意思;輔系:大概讀「1.5個系」的意思)情況下,一般來說一學期的學分上限就是25學分(沒錯基本上就塞不下其他想上的課)。
▫️ 但到了大三大四,材料系的必修就變得很少了,會有很多時間讓學生自由的決定要往哪個領域發展。因此eric編發現材料系很多學長姊還有同屆的同學,往往不會只侷限在材料系,若是對理論研究有興趣的,會雙主修物理系;對電子領域相關有興趣的,會雙主修或是去電機系修課;也有對文學很有興趣的朋友選擇輔修中文系;而有部分的材料系同學,會選擇雙輔經濟系或著財金系,所以材料系其實提供蠻多空間給學生選擇方向的。
📍| 小系的溫暖|
▫️ 台大材料系一屆只有收大約50位學生,所以相較化工、電機系動輒170多人,材料系是小系。小系的缺點是可能沒有那麼多機會遇到厲害的人(雖然eric編覺得材料系已經有很多厲害的同學了),但優點很多,這邊舉例三個給大家聽:
1. 系上的人你一個學期就認識完了,不太會發生同學都不知道你是誰的窘境,還蠻不錯的!
2. 大學的科系有很多活動,例如週、之夜、宿營、舞會等等,為了要辦成活動,通常都要整屆出動了,所以大家一起辦活動,容易產生革命情感,大家的感情也比較融洽(愛心)
3. 翹課被發現的機率很高,因為系上就那幾個人,所以材料系乖乖上課的比例也很高,大家可以在教室一起嘴砲活絡感情。要提早離開教室的同學,大家都會超大聲地跟他說再見,超暖的吧!
📍|材料大車隊|
▫️ 雖然材料系是工學院,但台大目前只有一個工學院綜合大樓(簡稱工綜),主要由機械系和材料系瓜分。總而言之材料系沒有自己的系館(類似高中社辦),所以我們系上上課主要是去全校共用的教學樓,分布位置大約在學校中央,到哪裡都有點遠。因此,材料系同學們在一起上完課之後,不想吃學餐(學校內的餐廳,通常我們都吃膩了)就只能組成材料大車隊的出去校外覓食。大家騎著自己的腳踏車組成超大車隊到學校附近的溫州街商圈、118美食街、公館商圈,或是到台科大學餐用餐。有時候時間允許,材料大車隊就直接殺到中正紀念堂附近吃飯,假日有空也會揪團騎到淡水,可以說台北各地,只要時間許可,材料大車隊都可以抵達!!(以上為eric編這屆情形,車隊不一定每屆都有)
▫️ (創辦人os:當你55688台灣大車隊!?)
📍|工學院的聖誕魔咒??|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臺大流傳的工學院聖誕魔咒?聖誕魔咒就是指如果工學院的學生,在大二上學期的聖誕節以前沒有脫魯,接下來就要直接魯到大四了。eric編本人是直接魯到很入味了(非常遵守這個規則),但是還是幫魔咒平反一下,會不會脫魯其實跟魔咒沒什麼關係~系上也是有過了大二聖誕節之後還是成功脫魯的朋友,所以還是看個人造化啦:)
📍|所以讀材料系有趣嗎?|
▫️ 其實讀材料系最大的困擾就是沒什麼人知道材料系在幹嘛(出路太廣了),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長輩問你:「材料系是做什麼的啊?」返鄉過節我都要大費唇舌跟他們解釋,但其實種類太多而且各知識內容都很深奧,我才大二也無法給予很完整的陳述。而且因為材料系有分成高分子組、電子組、陶瓷組、金屬組,要做什麼、往什麼領域發展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材料系的課程分配也是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度。
▫️ 在材料系中最有趣的莫過於可以看到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方向然後發展成擁有不同專業的人。另外,我自己的觀察,材料系平常都是感覺很放鬆、很愛玩,但是考試時、認真要做事情的時候也不馬虎,大家都期待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成果。最後補充一下,材料系是延畢比例最少的系喔,就知道材料系有多快樂了吧!
📍|編者|
▫️ eric編
▫️ 底下標註想讀材料系的朋友!
第三類組科系分數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讓孩子認為在你眼裡只有分數和薪水
女兒在高一下學期得交回大學類組選單時,她是這樣帶著很強的防衛心和我「談判」的,她說:
我們班有很多同學說他們爸媽規定一定要選第三類組,他們認為這是為小孩的前途好,第三類組比較夯比較有出路、薪水比較高......↘
#關於未來,其實我們不一定懂得比孩子多
#科系 #熱門 #番紅花
--
☺誠摯地邀請您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讓我們陪伴支持,總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的你!https://bit.ly/38e95iW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xJbg85
第三類組科系分數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到體制內的青青,高一第一次考試時因為沒什麼應考經驗,不知道要先寫「非選題」(選擇題可以猜);也不知道試題卷背面還有題目,所以成績並不怎麼理想,名列班排第11。
還記得他拿回第一張成績單要我簽名時,我們一起花了點時間研究了「排名」和「及格」百分比;一起驚嘆地欣賞了前幾名和倒數幾名的成績。青青笑嘻嘻的對我說:「媽,我覺得看成績單真有趣!」(烏鴉飛過......成績單到底哪裡有趣了?😅)
不過後來他的成績倒也蒸蒸日上,名列前茅,尤其社團和多元課程都拿到高分,期末成績都有前三名。我一向認為考試這件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不是為娘窮緊張就可以改變的,所以,我也很少管他。
上了高二之後,我看他文科比較強,尤其是地理,常常拿下全班、甚至全校最高分;於是勸他考慮第一類組,他卻偏偏選擇了第三類組,說他喜歡生物,而且三類組將來學校選項比較多。於是我也隨他高興,並未加以阻攔。
只是接下來的成績單就不太「有趣」了:化學從未及格過,物理也常常在及格邊緣遊走。我問他考不考慮除了原本的數學課之外,多補習物理、化學?他卻非常堅持保留週六整天的自由,要和同學相聚、女朋友約會。
這倒是令人有點傷腦筋。既不想佔用假日、整天坐在冷冰冰的補習班裡,但又確實需要加強上課聽不懂的科目,這該怎麼辦?可真是令人為難呀!
就在此時,彷彿我們的願望上達天聽,「三貝德升學王」這個救星出現了!「三貝德升學王」是一個線上學習系統,不但擁有各科超強的師資,可以線上聽課、線上問問題,甚至還有「雲端管家」可以替孩子排課表,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書籍版本,安排不同的學習進度。
他們派專員到府,親自向青青和我解釋系統使用方式。這個系統無論是電腦、平板、或是手機,都可以按照學生的習慣及需求安裝使用。此外,「三貝德升學王」還有非常大量的考古題、測驗卷,更厲害的是將題目分成易、中、難,讓學生自己選擇題目的難易度。做完考題,可以自己對答案、自己上網看分數,及顯示成績百分比!父母也可以很清楚的透過網路看見孩子學習的成效。
這樣一來,青青便可以輕輕鬆鬆的躺在床上聽化學課,而不必犧牲整個假日正襟危坐的待補習班裡;而且已經懂得的地方可以直接跳過——螢幕上都清楚的標示了每個章節的時間,非常便利省時。青青說線上的老師素質都很棒,講得很清楚;而且邊聽課還可以直接在雲端做筆記,隨時儲存,需要複習時可以調出自己聽課的筆記,方便又有效率。
▶ http://bit.ly/國中升學王排課
▶ http://bit.ly/高中升學王排課
▶ http://bit.ly/國小小學王排課
另外,做練習題遇到不會的時候也可以即時翻看解答,一目瞭然;如果還是不懂,也可以再寫信問線上老師,不必擔心被同學笑,或是要花時間等老師有空。
考試之前,更是彙整了「考前複習重點」讓學生能掌握學習之鑰,主導及安排自己的學習歷程。
「三貝德升學王」目前除了所有國小、國中及高中的學科,包含每一種版本之外,另外還搜集了108課綱所有大學端科系的入學項目及條件,造福了所有搞不清楚複雜推甄環節的父母!這一點真是太重要了!
你家也有不想去補習班的孩子嗎?現在你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三貝德升學王」,讓孩子在家便可以聽課,擁有更自主的學習方式,補充學校之不足、用最彈性的方式精進課業!
3款限時活動請注意:
1⃣高中升學王下單禮
限量價值$17,911大禮包
➡多送一個月課程學習期間,價值$1,911
➡線上家教解答-升學王學員可得點數$32,000點(2點等同現金1元),可以透過升學王系統,把學校作業、或是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提問給老師,老師最快可以在一小時內就即時回覆答案
2⃣排課一週拼期末考
#準備好課綱;申請班主任排課
再送鬼滅之刃授權商品資料夾+長型海報
3⃣分享文章+@2位好朋友
抽5名,送鬼滅之刃授權商品眼罩、口罩隨機出貨乙份
第三類組科系分數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營養師這份工作]
月初的時候,
在信箱收到一位台中女中畢業生的訪談邀約,
e-mail中提到她因為對營養學抱持著高度興趣及熱情,
想對營養師這個職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所以希望能夠採訪我。
看完e-mail覺得非常驚訝,
居然有年輕人對於這份工作如此好奇,
而且信件寫得比我收到的很多工作邀約都更加正式嚴謹,
喜歡與年輕人分享的我立刻答應了她的邀約~
當天的訪談總共快要兩個小時,
學妹準備了非常非常多問題,
而且聽得出是有事先做功課,很認真的問題XD
原來學妹高中時就想要念營養系,
但是家人不希望她走這條路,
所以她先放棄了,挑了別的科系就讀。
沒想到念了一年發現仍然止不住對營養的熱情,
所以毅然決然重考,就是想要成為營養系的學生!
甚至想在就讀前先對營養師了解得更深入,
所以自己找了營養師想要採訪。
一天來回台中台北,只為了採訪,
至今仍覺得這位學妹十分不可思議!
我自己高中時並沒有特別的志向,
所以對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堅定志向的學妹很佩服😌
以下分享一些些當天聊過的內容:
🌟當年為何選擇營養系就讀?
其實原因非常的爛,爛到有點不好意思說出口XD
高中時就讀第三類組,
但是物理爛得很透徹(每學期都被當呢!),
高三時媽媽甚至替我找了物理家教補救,
但是到最後一個月自己覺得實在不行,
就打電話給家教跟他說"我要放棄物理!"
至今仍然記得家教老師在電話那頭愣住的反應...
(老師啊真是對不起XD)
就在快要指考的時候發現,
營養系居然不需要看物理分數!!!🤩
所以選填志願時就填了營養系,
然後也很幸運地上了。
對,就是這麼爛的理由XD
不過大學四年間對所學內容越來越感興趣。
老實說在高中以前對於念書我都很被動,
常常覺得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內容,念得很痛苦。
真正"讀書讀出興趣"就是在大學,
越念越覺得覺得營養真的是非常有趣的一門學問,
直到現在還會常常想要找paper了解不懂的營養學。
🌟會不會建議後輩走這個科系?
我認為應該要看就讀營養系想獲得的是甚麼?
因為大學唸的科系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未來的工作,
如果是希望出社會後可以有優渥的收入,
那我絕對是不建議踏入營養系的XD
以我自己選擇的職場來說,
醫院營養師的薪水是醫療人員裡面墊底的,
然而每位營養師要照顧的病人卻是以百計算,
雖然我們不用像辛苦的醫師、護理師等貼身照顧病人,
但工作量絕對不小,而且還要應付各種五花八門的挑戰。
就我所知,除了醫院營養師以外,
團膳公司營養師的薪水也不高。
如果能考上公職營養師那薪水就會好一些~
當然,
有很多名聲響亮的營養師靠著各種方式賺了很多錢,
如果懂得行銷或很有生意頭腦(這兩種我都超欠缺XD),
相信可以賺得不少~
就我所知部分營養師就是靠這樣的能力有不錯的收入,
但那畢竟只佔了眾多營養師當中的的少數。
大部分當著平凡上班族的營養師,領的就是少少的薪水。
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還是比一般常常聽到的22k來得高~(也不要太悲觀XD)
雖然因為薪水不高,時常覺得很"惋嘆",
但真的可以再選擇一次的話,
我恐怕還是會選擇成為營養師。
主要是因為我個人覺得營養學非常有趣,
最重要的是它很生活化!
可以把所學應用在每天的生活中是很有趣的事,
只要是人類就一定得吃東西,
而營養師精通的就是這個領域😁
現在自己開伙煮飯,因為腦中有營養學的概念,
買菜的選擇以及煮菜的份量都會自動調整。
臨床的工作上,
在病房或門診接受諮詢過的病人獲得了改善、
病人一聲簡單的"謝謝"甚至通過院方寫給我的感謝函、
醫療團隊的同仁對我的信賴、
乃至於開始經營營養麵包後,
可以將正確的營養知識傳達給大家,
這都是身為營養師我覺得非常棒的事情!
所以,我其實一點都不後悔成為營養師😄😄😄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其他有同樣問題的後輩們~
長江後浪推前浪,
希望我還不會太快死在沙灘上XD
✨本篇只代表我個人的想法~不代表所有營養師喔!
#營養麵包 #營養師 #工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