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珮琦:為何文科都是女生、男生都讀理工?──揭開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
隨著指考放榜,不只一家歡樂一家愁,考生們也面臨了該選什麼科系就讀的問題,身邊也一定不乏「女生要讀文組、男生要讀理組」的聲音。
雖然這是性別刻板印象,但也確實是這三十年來的現況。
看到性別的差異,有些人會以刻板印象去解...
【#沙珮琦:為何文科都是女生、男生都讀理工?──揭開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
隨著指考放榜,不只一家歡樂一家愁,考生們也面臨了該選什麼科系就讀的問題,身邊也一定不乏「女生要讀文組、男生要讀理組」的聲音。
雖然這是性別刻板印象,但也確實是這三十年來的現況。
看到性別的差異,有些人會以刻板印象去解釋:「女生選文組,應該是因為數學能力不佳。」但身為研究者,難免就要多問一句:真的嗎?會不會有些其他的原因呢?
想要破解謎題,線索必不可少,而郭祐誠的線索,便是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調查計畫──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
這個資料庫追蹤了長達 7 年的數據,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從國中一路到高中職與五專,蒐集學生與家長、老師、學校的相關數據。
郭祐誠透過 TEPS,一一分析去性別、學生數學能力,以及家庭背景對於選組的影響。結果發現:學生們國一的數學成績會影響高中時的選組。
平均而言,只要成績提高一個標準差,那這個學生選擇自然組的機會將增加 15% 至 19%。
不過,數學能力的影響對於男女卻不太相同。用四分位數去區分大家國一時的數學成績後,在成績最低的一組中,女生選擇自然組的機率比男生少 24%;但在成績最高的一組中,女生未來選擇自然組的機率相較於男生,竟少了 42%。
你是不是也發現問題了呢?既然說成績會影響選組,那照理說,成績一樣好的女生,也要讀理科啊,但結果卻不是這麼回事。
也就是說,數學能力無法完全解釋二三類組男多女少的狀況。
既然個人的數理能力差異不能完全解釋性別懸殊的情形,那會不會是因為外在環境呢?
過去,國外也曾有相關的討論,認為純男校或純女校中,較不易產生對於學科的性別刻板印象。
畢竟同儕與自己是一樣的性別,「我是女生所以數理差」這樣的理由似乎不太適用,因此,若是想要鼓勵女性投入 STEM 領域,可以推動單性別教育。
像是希拉蕊.克林頓(Hilary Clinton)便曾通過立法大力支持單性別教育成立。也有些反對的聲音認為,這樣的性別隔離教育可能產生一些別的問題,像是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等等。
於是,郭祐誠進一步將研究焦點放在「性別組成」上,想了解:國中學習環境的性別組成,會不會影響學生之後的科系選擇呢?
結果發現,國中時期班級的性別比例,的確會影響科系選擇,但對兩性的影響並不相同。
對於男性來說,如果身處在女生較多的班級時,會降低他們選擇性別主流科系的機率,也就是說,他們比較有可能會選擇人文科系。但在另一方面,女生選科系時,較不易受班上性別比例影響。
他還分享了另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對於女生來說,「補習」與「選擇自然組」之間,存在負相關。相較於沒有補過習的女生,曾經補習過的女學生較不傾向念自然組。而在男生身上,兩者的關連則不明顯。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男生開始選擇非性別主流科系,或許便是由於國中班級的性別分佈漸趨平均的關係。只是,如果想要突破目前的刻板狀態,光是調整學習環境的性別比例,似乎也難以讓更多女性投入 STEM 領域。
綜合國外觀點與自己的研究,郭祐誠提到,「分組教學」或許是男女分校、男女合校之外的第三條路,像是在數理相關教學時進行分組,以此避免學生將成績歸因於性別。
同時,給予學生同性別的榜樣也可能有助於建立信心,像是數理科目的科任老師若是女生,這樣的典範可能鼓勵女學生在未來選擇相關科系。
有些研究便認為,為女生提供榜樣、在課堂上使用不造成性別歧視的「包容性語言」,或是多介紹 STEAM 相關的工作,將有助於促進相關領域的性別平衡。
而除了教學方法的調整之外,郭祐誠認為學習「應該要強調邏輯素養的重要性,不應該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尤其是面對資訊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邏輯的重要性對於任何科目或領域都是重要的。
郭祐誠更以自身為例,「我覺得我自己數學不好,但是我還是可以做研究、做推理,就算是說故事,我也希望是有系統、有邏輯的方式去說故事。」
回想當初通過聯考進入大學時,大部分的志願都是人文相關的系所,但最後卻排到了經濟系,原以為好不容易可以避開的數學又通通都跑到眼前了:微積分、統計…等,其實讓人有點排斥。
但是,學習之後卻發現,經濟在討論的內容,其實也就是廣義的「社會的議題」,原本有興趣的領域,其實能利用工具更有邏輯地去釐清、用客觀的角度去梳理脈絡,也因此得以探討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假設因為數理方面學習較為吃力,便完全放棄思考相關邏輯,便很有可能會錯過像這樣了解世界的機會。
111 學年度起,高中生大學的學測將改為分科測驗,變成級分制,也讓學生得以自由選擇考試科目。
這樣的改革會不會讓學生更早放棄數理領域,或是造成性別比例的差異改變呢?
郭祐誠坦言,在現階段無法判斷,因為人類的行為是如此複雜,要事先預測或短時間內歸因非常困難。
此外,在追求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僅僅是改變考試的形式,根本上「追求名校」的思維沒有改變,其實還是容易陷入舊有制度的窠臼。
對此,他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學教書時的觀察與心得,提醒道:無論考試制度如何變革,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若能在學習方面培養出自律的態度,才是真正能影響學生未來的關鍵。
#指考 #放榜 #高中 #大學 #選組 #理組 #文組 #自然組 #社會組 #性別 #刻板印象 #學校 #教育
第三類組科目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到體制內的青青,高一第一次考試時因為沒什麼應考經驗,不知道要先寫「非選題」(選擇題可以猜);也不知道試題卷背面還有題目,所以成績並不怎麼理想,名列班排第11。
還記得他拿回第一張成績單要我簽名時,我們一起花了點時間研究了「排名」和「及格」百分比;一起驚嘆地欣賞了前幾名和倒數幾名的成績。青青笑嘻嘻的對我說:「媽,我覺得看成績單真有趣!」(烏鴉飛過......成績單到底哪裡有趣了?😅)
不過後來他的成績倒也蒸蒸日上,名列前茅,尤其社團和多元課程都拿到高分,期末成績都有前三名。我一向認為考試這件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不是為娘窮緊張就可以改變的,所以,我也很少管他。
上了高二之後,我看他文科比較強,尤其是地理,常常拿下全班、甚至全校最高分;於是勸他考慮第一類組,他卻偏偏選擇了第三類組,說他喜歡生物,而且三類組將來學校選項比較多。於是我也隨他高興,並未加以阻攔。
只是接下來的成績單就不太「有趣」了:化學從未及格過,物理也常常在及格邊緣遊走。我問他考不考慮除了原本的數學課之外,多補習物理、化學?他卻非常堅持保留週六整天的自由,要和同學相聚、女朋友約會。
這倒是令人有點傷腦筋。既不想佔用假日、整天坐在冷冰冰的補習班裡,但又確實需要加強上課聽不懂的科目,這該怎麼辦?可真是令人為難呀!
就在此時,彷彿我們的願望上達天聽,「三貝德升學王」這個救星出現了!「三貝德升學王」是一個線上學習系統,不但擁有各科超強的師資,可以線上聽課、線上問問題,甚至還有「雲端管家」可以替孩子排課表,依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書籍版本,安排不同的學習進度。
他們派專員到府,親自向青青和我解釋系統使用方式。這個系統無論是電腦、平板、或是手機,都可以按照學生的習慣及需求安裝使用。此外,「三貝德升學王」還有非常大量的考古題、測驗卷,更厲害的是將題目分成易、中、難,讓學生自己選擇題目的難易度。做完考題,可以自己對答案、自己上網看分數,及顯示成績百分比!父母也可以很清楚的透過網路看見孩子學習的成效。
這樣一來,青青便可以輕輕鬆鬆的躺在床上聽化學課,而不必犧牲整個假日正襟危坐的待補習班裡;而且已經懂得的地方可以直接跳過——螢幕上都清楚的標示了每個章節的時間,非常便利省時。青青說線上的老師素質都很棒,講得很清楚;而且邊聽課還可以直接在雲端做筆記,隨時儲存,需要複習時可以調出自己聽課的筆記,方便又有效率。
▶ http://bit.ly/國中升學王排課
▶ http://bit.ly/高中升學王排課
▶ http://bit.ly/國小小學王排課
另外,做練習題遇到不會的時候也可以即時翻看解答,一目瞭然;如果還是不懂,也可以再寫信問線上老師,不必擔心被同學笑,或是要花時間等老師有空。
考試之前,更是彙整了「考前複習重點」讓學生能掌握學習之鑰,主導及安排自己的學習歷程。
「三貝德升學王」目前除了所有國小、國中及高中的學科,包含每一種版本之外,另外還搜集了108課綱所有大學端科系的入學項目及條件,造福了所有搞不清楚複雜推甄環節的父母!這一點真是太重要了!
你家也有不想去補習班的孩子嗎?現在你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三貝德升學王」,讓孩子在家便可以聽課,擁有更自主的學習方式,補充學校之不足、用最彈性的方式精進課業!
3款限時活動請注意:
1⃣高中升學王下單禮
限量價值$17,911大禮包
➡多送一個月課程學習期間,價值$1,911
➡線上家教解答-升學王學員可得點數$32,000點(2點等同現金1元),可以透過升學王系統,把學校作業、或是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提問給老師,老師最快可以在一小時內就即時回覆答案
2⃣排課一週拼期末考
#準備好課綱;申請班主任排課
再送鬼滅之刃授權商品資料夾+長型海報
3⃣分享文章+@2位好朋友
抽5名,送鬼滅之刃授權商品眼罩、口罩隨機出貨乙份
第三類組科目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上沒有一定贏或輸的人生抉擇,敢於不同,更需支持】
高一下學期必然會經歷過選組抉擇,也一定聽過不少師長可能因為希望孩子們有更多選擇,建議讀第三類組。
但是選了文組還選數B的學生就沒救了嗎?老師認為,「如果數學不是關鍵科目,或孩子真的沒有興趣,那就多花時間在其他課業或活動上,這是孩子們經過思考的結果,是她們勇敢的抉擇,絕非逃避。」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台灣起跑 亞洲新熱點》https://bit.ly/33yzpCl
第三類組科目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次記者採訪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提到台灣的孩子幾乎人人補習,多明哥好奇地問:「是補自己擅長的科目嗎?」
「不是」,記者說:「是補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多明哥非常訝異,不是應該讓自己的優勢變得更強嗎?為什麼反而把時間花在自己較弱的學科上?
把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做到越來越好,挑戰專家生涯,或是把時間花在不擅長的事情上,儘量面面俱到,維持低風險的人生。那一種選擇更值得追求?
https://bit.ly/33WRA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