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一金憑證匯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一金憑證匯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金憑證匯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金憑證匯出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余宛如,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有韓粉打電話罵我,說台商回台投資一毛錢都沒匯回來,說我騙人。台商回台投資為什麼資金一定要從境外匯回台灣才叫回台投資?會有這種想法的才真的是被國民黨騙! 請容我詳細來說明: 首先,從曾銘宗當金管會主委時力推「亞洲盃」說起。曾銘宗鼓勵台灣銀行往中國去,讓銀行業者帶著4000~5000億台灣資金...

  • 第一金憑證匯出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21 15:22:39
    有 1,200 人按讚

    昨天有韓粉打電話罵我,說台商回台投資一毛錢都沒匯回來,說我騙人。台商回台投資為什麼資金一定要從境外匯回台灣才叫回台投資?會有這種想法的才真的是被國民黨騙!

    請容我詳細來說明:

    首先,從曾銘宗當金管會主委時力推「亞洲盃」說起。曾銘宗鼓勵台灣銀行往中國去,讓銀行業者帶著4000~5000億台灣資金出走,去服務別人的產業,但是台灣的銀行在中國很吃鱉,搶不到中國的客戶,只好盡量放款給台商,台商投資中國是用自有資金跟銀行貸款,跟台灣那些到中國打亞洲盃的銀行借錢,那些都是台灣錢。

    現在台商回台投資,為了爭取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轉單效應、利用台灣原有的產線爭取訂單,用在台資產資金、銀行貸款投資台灣,這些銀行的錢還是台灣人民的儲蓄錢。

    無論台商投資中國還是台灣,金融機構的存在本就扮演調度資金的角色,財金專業的曾銘宗們是害怕想起亞洲盃讓台灣銀行資金流向中國掏空台灣?還是故意忘記金融機構的功用?不是笑話是什麼?

    二、馬政府時期有「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蔡政府有「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兩個都是台商回台投資方案。馬政府執行三年,最後是1466億落地,廠商多是運用自有資金以及跟銀行貸款。

    馬政府也講不清台商「所謂的自有資金」到底是台商境外資金匯回台灣還是在台資金。頂新魏家就用不到1%的錢買一堆豪宅跟101大樓,因為頂新用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公司股票,在台灣金融市場發行募資的信託憑證,用這個方法,取得171億元,結果說是要鮭魚返鄉投資台灣,但事實卻是買豪宅炒房,獲利還匯出去海外。

    一直到2014年11月金管會才公佈頂新金流的用途,確認炒房,而且明明募得171億元以上資金,買豪宅還跟第一金控銀行借房貸,如果沒有彭淮南發怒,當時擔任金管會主委的曾銘宗大概會繼續睡,任由台商藉由鮭魚返鄉炒房。現在是睡糊塗了,莫名其妙的堅持台商回台投資就是要資金匯回台灣才算投資,自己做不到的事罵別人做不到,果然是曾式笑話啊 !

    三、如今台商回台投資,為什麼目前為止都是運用國內資金?一是因為有些台商早已經把公司海外盈餘匯回,本來帳戶就有一定的資金,二是因為現在利率很低,銀行又爛頭寸一堆,跟銀行借款的成本也低,三是中國有外匯管制,錢匯出來本來就不容易,匯出成本也高。台商回台投資,就是為了閃避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爭取轉單機會,一旦拖太長訂單就會跑掉,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自然會優先用低成本的資金,也更有競爭力。

    儘管馬政府的政策三年後總計台商回台投資有1466億,但也只能得知跟銀行借貸的總數,因為國發會有補助銀行借貸給台商企業的委辦手續費,因此可以從補助金額反推借貸金額。真正的金流,除非是像頂新這樣誇張炒房的個案才需要特別去追查,否則政府沒事去追個別廠商的金流,是不是有點誇張?

    所以吵台商回台投資的資金是不是從境外匯回真是個假議題。我認為,曾銘宗去問不管金流的經濟部資金有沒有匯回,也很故意。而林次長回答:「目前統計都是用國內資金」,是錯的答案,因為我覺得林次長的回答沒有看全局。像是國內資金是不是過去盈餘匯回?金流的部分經濟部怎麼會知道?目前因為財政部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所匯回的資金,或是金融體系流動的資金,次長也都沒有看到。

    曾銘宗現在又在吵,國發會補助銀行委辦手續費,獨厚大企業。這件事曾銘宗擔任金管會主委時就一直存在,當時也沒看他出來咆哮。真正把補助改為較友善中小企業的,其實是我們。

    台商願意在台灣增加投資就是好事,管他拿那個口袋裡的錢投資,重點是對台灣的投資增加。希望國民黨不要再為了轉移韓國瑜炒房的焦點、國民黨不分區舔共的疑慮,一直在抹黑第一線人員的努力、見不得人好唱衰台灣經濟了。

    #曾是笑話
    #曾好笑

  • 第一金憑證匯出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20 14:01:49
    有 500 人按讚

    國民黨把經濟部的台商回台投資跟財政部的資金回台兩件事搞在一起,成為這幾天的大笑話。

    我已經點過,國民黨在馬執政時,就推過台商回台投資的案子,曾銘宗們還惡意混淆非常低劣。我就分享這篇文章,讓大家想起馬政府時代台商回台投資炒房的恐怖回憶,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執政,要把台商回台投資跟台商資金回台分開!

    內文摘: 「馬政府時期,大力推台商鮭魚返鄉計畫,結果,頂新集團回台買了101大樓、還買了22戶豪宅,結果自己拿出來的錢只佔1%,氣得彭淮南總裁說「彭淮南重批,頂新回台不是補藥,他們操作高財務槓桿,對台灣經濟沒有實質幫助,令人深惡痛絕(2014/10/30東森新聞)。」

    為什麼頂新魏家可以只用1%的錢買一堆豪宅跟101大樓?因為頂新先在台灣的金融市場發行TDR,也就是頂新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公司股票,用來在台灣金融市場募資的信託憑證。

    從2009年馬政府上任以後,頂新魏家用這個方法,取得171億元以上資金,結果說是要鮭魚返鄉投資台灣,但事實卻是買豪宅炒房,獲利還匯出去海外,因為金管會事前沒有作為,逼得中央銀行自己金檢追查頂新TDR的用途流向等,所以才搞的彭淮南總裁勃然大怒。

    在2014年11月金管會才公佈頂新金流的用途,確認炒房,而且明明募得171億元以上資金,買豪宅還跟第一金控銀行借房貸,我想,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應該記憶猶新吧?這才是為什麼蔡英文政府在引進台商回流、資金匯回兩政策,要詳細規劃成分開管理,由經濟部確認台商回台投資項目真的跟產業升級、高科技先進技術有關,而財政部用專戶專門用途來管理資金匯回,避免馬政府炒房的鮭魚回台惡夢重演。」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