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酒精危害健康大,青少年飲酒恐終身成癮】 提起《星夜》、《向日葵》等畫作,不少人腦中立刻就會浮現知名畫家梵谷的名字。研究者認為梵谷從年輕時,就飽受「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即過往所稱的「躁鬱症」)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0:54:20

【凱鈞話重點】生活本就大不易,情緒起伏要留意!情緒可能引發哪些疾病?如何控管情緒? 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又緊湊,成日被各種壓力包圍,像是來自家庭、學業、人際、事業、財務、感情、健康等因素,當長時間處於高壓與焦慮等狀態時,情緒就容易因過於壓抑或受迫害,而出現扭曲現象,使心理及生理都可能產生疾病。初期常...

  •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5 07:30:22
    有 59 人按讚

    【酒精危害健康大,青少年飲酒恐終身成癮】
    提起《星夜》、《向日葵》等畫作,不少人腦中立刻就會浮現知名畫家梵谷的名字。研究者認為梵谷從年輕時,就飽受「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即過往所稱的「躁鬱症」)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所擾,且兩者都因梵谷的「酗酒」、「營養不良」等問題而日益惡化,或多或少導致梵谷不時就會與朋友高更(Paul Gauguin)發生衝突,間接促使梵谷在 1888 年 12 月的時候舉刀割傷自己的耳朵。
     
    割耳事件發生後,梵谷因此住院,被迫展開一段滴酒不沾的生活。這段滴酒不沾的時光,讓梵谷出現「酒精戒斷症候群」,使他兩度為「譫妄(Delirium)」纏上,出現諸如幻覺、意識混亂等現象[1]。
     
    酒精成癮就是俗稱的酗酒,「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陳奇硯醫師表示,酗酒者就像被酒精”勾住了”,如魚鉤鉤住的魚,無法輕易掙脫。個案可能會經歷工作無法持續,而出現法律問題(酒駕),與家人朋友爭吵,情緒低落難自控,屢次想戒酒又每每失敗等。面對這些挫折,個案多數會選擇以酒精麻醉自己,喝了酒卻又使問題惡化。如此週而復始,進而長期失業生活、沒有目標,終日與酒精為伍,精神疾病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生[2]。
     
    ■若是太年輕就接觸酒精,則可能導致終身酒精成癮
    研究指出:男性以每週兩罐啤酒、女性以每週一罐啤酒為上限,若超過此標準,將毒害健康,不可不慎;若是太年輕就接觸酒精,則可能導致終身酒精成癮,無法戒除。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43%,12至17歲青少年曾經飲酒的盛行率則是27.7%,飲酒後的社會負擔、醫療負擔成本每年約達500億元。
     
    過度飲酒除了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失智、腦部病變、精神異常、情緒症狀等健康問題,酒精下的暴力、酒駕等社會事件更是常有耳聞[3]。
     
    ■酒精與精神疾病
    自古以來,酒與人類生活就密不可分。從烹調佐料到直接飲酒,甚至許多文學藝術創作,都與酒息息相關。雖然適量的飲酒,帶給人們不少的歡愉,但是不適當或過量的飲酒,會傷害腦部和身體諸器官,增加意外傷害的發生。不只嚴重危害個人健康,更會導致醫療資源之浪費,增加國家社會負擔。
     
    依據美國統計,飲酒造成的健康問題排名第三,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與飲酒相關的疾病,涵蓋身體各個層面,包括胃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血液及免疫系統,以及精神神經症候群等等。精神疾病方面可分為兩大類:
    1.為酒精使用問題,包括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
    2.酒精誘發疾患,如常被提到的「3D」-- Delirium(譫妄)、Depression(憂鬱)、Dementia(失智)。
     
    ►酒精使用問題即一般所謂的酗酒,分為「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此二型。
    1.「酒精依賴」
    乃指病態地使用酒精,且造成社會和職業功能的障礙。伴隨的特徵包括:酒愈喝愈多,不喝時會有戒斷症狀,多次戒酒失敗,因為喝酒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性活動,以及明知酒精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仍持續喝酒等。
     
    2.「酒精濫用」
    也是一種未能適度、適時、適量飲酒的情形,例如借酒澆愁、狂飲作樂等,但嚴重度未及酒精依賴。
     
    ►喝酒過量極易造成酒精中毒,因酒精是中樞神經的抑制劑
    少量使用時,出現欣快感、話多、過度活動。若酒精濃度再增加,可能會出現言詞含糊、運動協調障礙、眼球震顫、注意力或記憶力損害、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木僵或昏迷。而暫時記憶缺失常在酒精中毒時伴隨出現,主要是一個特定的短期記憶障礙,患者可能無法回想起五至十分鐘前發生的事情。
     
    ►長期飲酒後若突然停酒,會出現戒斷的症狀。
    原來長久被抑制的神經組織,因反彈現象所呈現的過度興奮狀態。酒癮與憂鬱症(depression)此二者可互為因果,憂鬱症的患者會藉由酒精等物質短暫地麻醉自己,以逃避憂傷心情;酒癮患者也可能因長期飲酒而導致憂鬱症,兩者之因果關係需清楚的釐清。
     
    ►酒精誘發之持續性失智(dementia)長期酒癮引起的痴呆,在失智症的原因中約佔1至5%。
    其人格構造逐漸去結構化,伴隨情緒不穩定、失控行為與失智症狀,亦可能出現多疑、猜忌等精神症狀。以電腦斷層掃描攝影,發現其大腦有萎縮(尤以額葉最為明顯)和腦室擴大的現象。
     
    ►酒精誘發之精神病性疾患由於酒精的使用,導致妄想或幻覺的出現。
    其中有以莎士比亞筆下人物為名的「奧賽羅症候群」為典型的代表。這類患者會產生懷疑配偶或伴侶不忠的妄想,以男性較常見。
     
    由於長期飲酒的患者,常伴隨有性能力逐漸下降的現象,造成無力感,轉而產生病態的嫉妒,懷疑配偶與他人有染,臨床上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
     
    ►由於酒癮患者長期以酒精為主要能量來源,缺乏攝取其他食物營養,易造成營養缺乏。
    例如維他命B1缺乏所引起的「魏尼克腦症」和「柯沙科夫症候群」,前者為急性發作,後者是急性發作後,殘餘下來較慢性且永久性的症狀。
     
    ▶「魏尼克腦症(Wernicke encephalopathy)」:
    主要以眼睛運動異常、步伐失調及整體性混亂等症狀來表現。在此急性期,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十七。若經過維他命B1補充後,幾乎可完全恢復。
     
    ▶「柯沙科夫症候群(Korsakoff syndrome)」:
    主要之症狀表現為失憶或虛談現象。經過治療後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能恢復[4]。
     
    ■我們與酒癮的距離
    ►什麼是酒精使用障礙症?(俗稱「酒癮」)
    1.對酒精的使用,超出預期的量,無法自我控制。
     
    2.或任何時間都可能出現極強烈的渴望,因而無法執行自己的角色與任務,人際關係惡化、無法工作,且有生理上的酒精中毒或酒精戒斷的症狀。
     
    3.酒癮者對酒的渴求會強烈到像對食物或水的需求。酒癮者將不顧嚴重的家庭,健康,或法律的問題而繼續地飲酒
     
    ▪劃重點:「酒癮就是不顧一切,把酒當水喝」
     
    ►酒癮是「病」嗎?
    它會終其一生影響酒癮者。通常遵循著一個可預知的發展,發展成為酒癮的危險不但受到基因的影響,也受到生活型態所影響。酒癮對身體器官造成多重危害,包括:記憶損傷、失智、肝硬化、胃潰瘍、胰臟炎、高血壓、腦中風等。
     
    ▪劃重點:「酒癮算是一種病,屬於腦部原發性而慢性化的疾病」
     
    ►喝酒後臉紅是好現象嗎? 錯!
    酒後的「臉紅」,是體內酒精代謝成乙醛後,乙醛堆積在血液中的結果。約有44%的臺灣人體內代謝乙醛的乙醛去氫酶的活性低,造成乙醛堆積在血液中,產生臉紅、心悸、噁心、頭暈等症狀。
     
    ▪劃重點:「乙醛是一級致癌物質,酒癮者罹患癌症的風險隨飲酒量增加而上升」
     
    ►酒癮可以治療嗎?酒癮是可治療的疾病!
    大部份酒癮患者需要專業協助才能使他們從成癮狀態中復原,酒癮治療計劃利用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停止喝酒,許多人藉著支持網絡與治療計劃能停止喝酒與重建他們的生活。
     
    ▪劃重點:「目前已有實證醫學基礎的藥物及處遇措施,可以協助酒癮者減少酒癮或停止喝酒,恢復生活」
     
    ►酒癮會遺傳給後代嗎?父、母親若有一人是酒癮病人,則其孩子有高出一般人3至4倍的風險也可能成為酒癮病人。
    研究顯示,發展成為酒癮的危險性,的確發生在家庭裡。2008年由美國NIAAA這機構執行的研究結果發現,基因因素可以解釋40%-60%的酒精使用障礙症病人的變異性,從此之後,某些會造成酒精使用障礙症的特定基因也被發現,這些基因主要是與人類腦部酬償中心的發展有密切相關。
     
    ▪劃重點:「酒癮是遺傳基因所致!但也與生活型態有關」
     
    ■專家建議可以依以下步驟來幫助酒癮者尋求治療
    若一個酒癮者沒有意願尋求協助時,怎麼辦?酒癮者通常不會自己去尋求協助,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例如,因為暴力事件導致法律要求他接受治療或是有緊急的醫療需求。專家建議可以依以下步驟來幫助酒癮者尋求治療:
     
    ❶ 停止所有的隱瞞!
    通常家庭成員對於家庭外人員的詢問,會找一些理由來保護酒癮者在酒後所造成的結果;所以不再隱瞞酒癮者酗酒的事實,以便酒癮者有機會體驗到酗酒所造成的所有後果是很重要的。
     
    ❷ 慎選干預的時機!
    找酒癮者談酒癮治療的最好的時機,是當其因喝酒發生問題或意外事件不久時,例如一個嚴重的家庭爭執或意外。選擇當酒癮者清醒、沒有喝酒以及你們倆的心情也相當平靜,而你有機會私下與他談的時機。
     
    ❸明確告訴酒癮者你很擔心他/她喝酒!
    對於酗酒後所導致的問題可以舉些例子說明,包括近來嚴重的意外事件。
     
    ❹說明後果!
    向酒癮者說明如果他/她不去尋求幫助時,你會怎麼做,這並非是要處罰酒癮者,而是要她/他避免發生問題,你可以說你會怎麼做,範圍包括:拒絕和他一起參加有提供酒精飲料的社交活動,或你將考慮離開他/她。但如果你未準備付諸行動,則不要做出任何威脅。
     
    ❺獲取協助!
    進一步收集酒癮者生活的社區中,有關酒癮治療方式的資訊,如果酒癮者願意去尋求協助,你可以立即與治療諮商者約一個時間,承諾第一次陪同酒癮者一起去瞭解治療的方案和/或聚會。
     
    ❻向朋友求助!
    如果酒癮者還是拒絕去尋求協助,可以請朋友就以上的步驟來和酒癮者談,若這個朋友是一個酒癮康復者,可能更具有說服力,但要關心且不具批評態度的人才有幫助。不只一個人或不只一次的干預是必要的,通常需要很有耐心的以勸、哄的方式來讓酒癮者願意尋求協助。
     
    ❼發現成員的力量!
    藉某些專業人員協助,家人結合親戚、朋友,以一個團體方式來面質酒癮者,但這種方式必須要在有此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主持下來進行[5]。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指出:「台灣目前規範18歲以上可以購買酒精,相較美國合法飲酒年齡21歲提早許多。青少年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時期,21歲前仍屬於青少年晚期階段,任何一個外來物質都可能對造成腦部影響,其中,酒精對學習能力、記憶力的傷害則最為顯著。
     
    而根據美國及德國流行病學的調查,18至21歲青少年晚期酒精濫用及成癮比例明顯驟升,因此絕不鼓勵過早接觸酒精。」人們一旦酒精成癮就沒有回頭路,會從喜歡酒到身體需要酒,只要不喝就不舒服,嚴重可能出現手抖、幻覺、意識錯亂等情形,且這些患者的五年死亡率高達8-10%。
     
    面對酒癮患者,醫療端除了提供戒酒藥物,也會合併個別心理治療,找出酗酒的原因,並輔以團體治療及家庭治療,但臨床上,成功戒酒的患者實屬少例。
     
    陳益乾主任說明,酒癮治療跟其他身心疾病治療的不同在於,酒癮患者在臨床介入下會很快清醒,可是若病人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往往離開醫院後又會無法克制自己買酒喝的欲望,導致酒癮不斷復發[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Technews 科技新報)「荷蘭團隊跨時空看診,梵谷一生究竟罹患哪些精神病?」:https://technews.tw/2020/11/07/insight-into-vincent-van-goghs-psychiatric-illnesses/
    ∎[2](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酒精成癮易憂鬱,長期酗酒得精神疾病風險高」:https://www.ttpc.mohw.gov.tw/?aid=302&pid=0&page_name=detail&iid=105
    ∎[3](台北慈濟醫院 ) 「青少年飲酒易成癮 恐致嚴重身體傷害」:http://taipei.tzuchi.com.tw/%E9%9D%92%E5%B0%91%E5%B9%B4%E9%A3%B2%E9%85%92%E6%98%93%E6%88%90%E7%99%AE-%E6%81%90%E8%87%B4%E5%9A%B4%E9%87%8D%E8%BA%AB%E9%AB%94%E5%82%B7%E5%AE%B3/
    ∎[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酒與精神病」: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910/4573.htm
    ∎[5](衛生福利部)「我們與酒癮的距離-酒癮自我評估」: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hotos/a.484593545040402/1234903680009381/
      
    ➤➤照片
    ∎酒精成癮的五大警訊:https://narconon.pixnet.net/blog/post/468560087-%E9%85%92%E7%B2%BE%E6%88%90%E7%99%AE%E7%9A%84%E4%BA%94%E5%A4%A7%E8%AD%A6%E8%A8%8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 #酒精成癮 #梵谷 #酒精依賴 #酒精濫用 #酒癮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22 07:30:00
    有 152 人按讚


    【家庭醫學】~ 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更新網友推薦的聳動標題:(這個真是太酷了,一定要放第一段)
    “媽媽發現小孩吃了藥之後居嘴歪眼斜,原來是吃了「那個」!”

    好啦,標題就破梗了...本來是想用個什麼:你知道吃藥之後,可能會像中邪一樣,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嗎? (不過,這種不是我的模式,學不來...)

    出來診所之後,已經好久沒看過EPS的個案了 (嗯,一定是看的人太少,所以都沒遇到,老闆不要FIRE我呀!)

    前兩天,有個媽媽焦急地帶著國小的小朋友到診所求診,主訴是突發性地頭歪一邊,轉不回來,還合併一直眨眼眨不停!
    (如果沒有一直眨眼,你是不是會先猜落枕呢?)

    詢問最近的病史發現,前幾天剛因為急性腸胃炎就診,藥剛吃完;相信有藥理知識的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止吐藥造成的錐體外症候群。給了抗組織胺後,症狀就緩解了。(在醫院的時候,應該最常是在急診遇到這樣的病患)

    聽起來好像還好,可是如果自己家人遇到一次,相信每個人都會嚇到,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吧,不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遇到了。

    ※ 病因

    錐體外症候群,也常被稱為是「藥物誘導的運動障礙」,主要和「中樞作用的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有關。產生的症狀多樣,故被稱為症候群。

    50%的個案,發生在藥物暴露後的48小時內;約90%的病人,在暴露後5天內會發生。

    ※ 症狀

    A. 肌張力異常 (Dystonia):亦為主要的急性症狀
    無法控制的肌肉收縮,導致異常的姿勢或重複性運動。例如:眼歪、嘴斜、斜頸、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姿勢。

    B. 靜坐不能 (Akathisia)
    從體內發出的不安感覺,所以一定要動來動去來緩解。例如:走來走去、腳抖來抖去、二郎腿要一直換邊等。

    C.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面無表情等。

    D. 遲發性運動障礙 (Tardive dyskinesia)
    常見於臉部、嘴巴和舌頭肌肉的無意識的運動,而軀幹和四肢則較少。例如:一直捲舌頭、嘟嘴等。

    ※ 哪些藥物會造成EPS?

    A. 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 neuroleptics
    B. 抗憂鬱藥物:SSRIs, TCA
    C. 止吐藥:metoclopramide (primperan), prochlorperazine (novamin)

    ※ 結論

    其實在診所會遇到的,應該以止吐藥物為大宗;只要藥物暴露史能確定,診斷及治療上都不困難。(其實不嚴重的個案,止吐藥吃完了,症狀就自己改善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吃到止吐藥都會有這樣的副作用,或是你正在使用上述任何一種藥物,也不用很緊張馬上停藥,可和你的醫師及藥師討論。

    如果有發生過EPS的人,記得在就醫時向醫生提醒,或直接標註在健保卡上,以免誤用相同的藥品。

  •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有哪些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21 08:00:00
    有 152 人按讚


    【家庭醫學】~ 錐體外症候群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更新網友推薦的聳動標題:(這個真是太酷了,一定要放第一段)
    “媽媽發現小孩吃了藥之後居嘴歪眼斜,原來是吃了「那個」!”

    好啦,標題就破梗了...本來是想用個什麼:你知道吃藥之後,可能會像中邪一樣,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四肢嗎? (不過,這種不是我的模式,學不來...)

    出來診所之後,已經好久沒看過EPS的個案了 (嗯,一定是看的人太少,所以都沒遇到,老闆不要FIRE我呀!)

    前兩天,有個媽媽焦急地帶著國小的小朋友到診所求診,主訴是突發性地頭歪一邊,轉不回來,還合併一直眨眼眨不停!
    (如果沒有一直眨眼,你是不是會先猜落枕呢?)

    詢問最近的病史發現,前幾天剛因為急性腸胃炎就診,藥剛吃完;相信有藥理知識的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止吐藥造成的錐體外症候群。給了抗組織胺後,症狀就緩解了。(在醫院的時候,應該最常是在急診遇到這樣的病患)

    聽起來好像還好,可是如果自己家人遇到一次,相信每個人都會嚇到,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吧,不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遇到了。

    ※ 病因

    錐體外症候群,也常被稱為是「藥物誘導的運動障礙」,主要和「中樞作用的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有關。產生的症狀多樣,故被稱為症候群。

    50%的個案,發生在藥物暴露後的48小時內;約90%的病人,在暴露後5天內會發生。

    ※ 症狀

    A. 肌張力異常 (Dystonia):亦為主要的急性症狀
    無法控制的肌肉收縮,導致異常的姿勢或重複性運動。例如:眼歪、嘴斜、斜頸、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姿勢。

    B. 靜坐不能 (Akathisia)
    從體內發出的不安感覺,所以一定要動來動去來緩解。例如:走來走去、腳抖來抖去、二郎腿要一直換邊等。

    C. 巴金森氏症 (Parkinsonism)
    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面無表情等。

    D. 遲發性運動障礙 (Tardive dyskinesia)
    常見於臉部、嘴巴和舌頭肌肉的無意識的運動,而軀幹和四肢則較少。例如:一直捲舌頭、嘟嘴等。

    ※ 哪些藥物會造成EPS?

    A. 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haloperidol, phenothiazine neuroleptics
    B. 抗憂鬱藥物:SSRIs, TCA
    C. 止吐藥:metoclopramide (primperan), prochlorperazine (novamin)

    ※ 結論

    其實在診所會遇到的,應該以止吐藥物為大宗;只要藥物暴露史能確定,診斷及治療上都不困難。(其實不嚴重的個案,止吐藥吃完了,症狀就自己改善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吃到止吐藥都會有這樣的副作用,或是你正在使用上述任何一種藥物,也不用很緊張馬上停藥,可和你的醫師及藥師討論。

    如果有發生過EPS的人,記得在就醫時向醫生提醒,或直接標註在健保卡上,以免誤用相同的藥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