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兒,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暨數學家,曾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並提出了演繹法。
但你知道嗎?他其實也是一名浪漫的法國男人。
在 1648 年,瑞典的克絲汀娜公主 18 歲時,笛卡兒被任命為她的數學老師。
笛卡兒教會了她直角坐標系,也教會了她什麼是愛情,兩個人在座標的世界,不只對曲線著了迷,也...
笛卡兒,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暨數學家,曾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並提出了演繹法。
但你知道嗎?他其實也是一名浪漫的法國男人。
在 1648 年,瑞典的克絲汀娜公主 18 歲時,笛卡兒被任命為她的數學老師。
笛卡兒教會了她直角坐標系,也教會了她什麼是愛情,兩個人在座標的世界,不只對曲線著了迷,也對彼此走了心。
不過,師生戀即使到了今天都依然引人側目,在當時更是驚天動地,所以當瑞典國王知道自己的女兒愛上笛卡兒後,他大發雷霆,立刻將笛卡兒從瑞典驅逐出境。
笛卡兒從瑞典離開後回到法國,卻染上了當時的不治之症──黑死病,在生命倒數計時的同時,他總共給了克絲汀娜寫了 13 封信。
由於這些信都給瑞典國王攔截了下來,所以笛卡兒始終沒有收到回信,他也在寫了第 13 封信後,永遠的告別人間。
國王發現了第 13 封信,特別難以理解,沒有寫任何一句話,只寫了一段數學方程式:
「r = a(1-sinθ)」
國王把整個國家的數學家都找來解這個方程式,但沒人能成功。最終他捨不得自己的女兒一直鬱鬱寡歡,把這封信交給了克絲汀娜,希望能使她振作起來。
看到信的克絲汀娜欣喜若狂,拿出了紙跟筆,開始把方程式的圖形畫出來。
畫啊畫著,隨著方程式解開,克絲汀娜也看到了一顆心型的圖案出現在眼前……原來,笛卡兒在生命的最後,用數學再次向她告白了自己的真心。
這個淒美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日,畢竟這實在太有理工人的浪漫了!
不過事實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歷史,1648 年的克絲汀娜不是公主,是當時的瑞典女王。當時笛卡兒的確到訪過瑞典,但他擔任的不是女王的數學老師,而是女王的哲學顧問。
他最後得到的不是黑死病,是在瑞典感染了肺炎,並且在十天後死亡。
至於兩人之間到底有沒有這刻骨銘心的愛情呢?或許只有回到十七世紀的瑞典,才能知道答案吧!
#數學 #瑞典 #笛卡兒 #方程式 #愛情 #情書 #法國 #哲學家 #我思故我在 #浪漫 #克絲汀娜 #女王
📖歡迎至網站閱讀【#吳宜蓉:拿破崙 vs. 笛卡兒──誰才是情書大師?】完整文章!
笛卡兒座標故事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知識圖像化的時候】
在身邊滿是各種防疫新聞的今天,會遇上南丁格爾這個名字並不是意外的事。
畢竟,她不只是現代護理人員的象徵與起始,還因為她發現戰地的感染問題而推動了現代化的衛生觀念。像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勤「洗手」,就是她的功績之一。
但是我沒想到會在《樹之書》(Book of Trees)裡面遇到她。
這本書的焦點,是解釋知識和資訊視覺化、圖像化的歷史源流,以及各種不同的派別和型態。
而一百多年前的南丁格爾,原來也是一位數學和使用統計圖表的高手,今天我們習用為常的餅形圖(Pie Chart)雖然不是她最早發明,但因為她的使用而有了重要的推展。當時她用來呈現各種傷亡人數的統計,也因而讓大家注意到士兵死於感染和戰死在沙場上的對比,從而重視衞生。
人類的閱讀,一直需要文字與圖像並行。打個比喻,就是人要兩條腿走路,所以閱讀也要文字和圖像並行。也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把知識和資訊視覺化、圖像化,極關緊要。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大家都知道其意義和價值,以生命的演化開了多種學問領域的先河。
《物種起源》裡,只有一張圖。而這張圖是達爾文思索了多年,才在書即將付印之前完成,所以他親自寫信叮嚀出版社其重要性,並要求製版之後要讓他確認。(如圖)
這一張圖,把達爾文寫了整本書的物種演化理論給具象化,也總結了。用樹狀圖來呈現某些生命發展的歷程,早在達爾文之前就有。但是他引入了縱向座標一格就是一千年的概念,橫向則帶入不同生命型態的關聯,這就把迴然有異於生命來自於上帝的革命性理論濃縮又具象呈現於一張圖裡,讓人容易理解並接受,對他理論的推廣有莫大貢獻。
《樹之書》,是一直在研究知識、資訊視覺化的專家曼努埃爾.利馬(Manuel Lima)的著作。Wired雜誌稱譽他是「能將數據轉化為藝術的人」。他說自己原先一直在找一本這樣的書,卻發現從沒有人做過,因此就親自編了一本。
這是一本工具書,但是我今天早上就像是讀一本小說地先讀過了一遍。一方面是因為他像在講故事地敘述了脈絡,順流而下,讓人渴望把前後發展的關係盡收眼底;一方面也因為書裡使用他旁徵博引,大量收集並解說的精彩圖像、圖表。
書名《樹之書》,也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地球上體積最大壽命也最長的生物,就是樹,最長可以到3500年,而人類和樹有種特別的情感聯繫,基督教信仰裡亞當夏娃的伊甸園裡有棵樹是主角,佛教信仰裡釋迦牟尼坐悟得道之處也正是菩提樹下。
二,可能正因為這種情感聯繫,所以也產生了理性聯繫。因此人類很早開始整理自己手中的知識,就透過樹狀圖來呈現。不論西方或東方。
而這本書就披展開人類是怎麼從感性、理性兩個方向來發展各式各樣的樹狀圖。最早,由下而上的具形樹狀圖,再由上而下,再左右橫向展開,再多向展開,再展成圓形,再展成強調節點的圓形,再發展出內外皆方的矩形,再發展出內斜外方的矩形......
打開目錄的時候,本來還覺得十一種分類好像太多,但是看完一遍之後,閤上書,剛才上一段我憑記憶就寫下了八個分類。這麼容易讓人記住,可見作者整理的順序非常自然。
這是從事圖像創作、設計、資訊視覺化、文化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人,都必須擁有的一本工具書。
這也是喜愛純文字閱讀,抽象思考的人也需要參閱的一本書。
這本書不只讓我和南丁格爾巧遇,讓我看到達爾文的關鍵一圖,也激起今天下午要重新去找培根、笛卡兒的書來讀。因為許多圖把他們的理論詮釋得太有趣了。
全書有兩百多張圖,我挑了十張,請大家看一下。
【樹之書】
大 塊 ✦ https://bit.ly/2WwvUJk
博客來 ✦ https://bit.ly/3a6hhjL
誠 品 ✦ https://bit.ly/33xB49l
金石堂 ✦ https://bit.ly/2U4plfj
讀 冊 ✦ https://bit.ly/3bnJhQv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網路及實體各書店有售
笛卡兒座標故事 在 咖啡茵的數學咖啡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曉茵數學小故事 笛卡兒的第十三封情書💌
結束忙碌的一週終於可以下課之後好好放個輕鬆,曉茵老師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浪漫的數學小故事吧!
從前,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一個場合中認識了瑞典國王的女兒-克莉絲汀公主,這位公主非常熱衷於數學的學習於是邀請笛卡兒回宮中教她數學,他也欣然答應。
當然,在笛卡兒的教導之下,公主的數學程度也大有進步。而兩人因朝夕相處之下日久生情,逐漸譜出一段戀曲。 國王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將笛卡兒處死,但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國王才網開一面將他逐出宮外。
笛卡兒回到法國後,對於這段戀情仍無法忘懷,不斷寫信寄給克莉絲汀,但遲遲沒有得到任何回音,因為他寫的信全部都被狠心的國王攔截沒收。
後來,笛卡兒染上黑死病,他自知來日無多,在臨終前寄出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短短的一條公式⋯
📌r=a(1-sinθ)📌
國王拆開這封信後,因看不懂箇中含意,便破例將信交給了克莉絲汀;聰明的公主立刻解開謎題,利用極座標畫出漂亮的圖形,那就是有名的「愛情心臟線」❤️
只可惜為時已晚,這對戀人終究還是無法終成眷屬⋯
#數學家的愛情故事
#懂數學就有與眾不同的浪漫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說故事
笛卡兒座標故事 在 咖啡茵的數學咖啡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曉茵數學小故事 笛卡兒的第十三封情書💌
結束忙碌的一週終於可以下課之後好好放個輕鬆,曉茵老師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浪漫的數學小故事吧!
從前,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一個場合中認識了瑞典國王的女兒-克莉絲汀公主,這位公主非常熱衷於數學的學習於是邀請笛卡兒回宮中教她數學,他也欣然答應。
當然,在笛卡兒的教導之下,公主的數學程度也大有進步。而兩人因朝夕相處之下日久生情,逐漸譜出一段戀曲。 國王得知後大為震怒,下令將笛卡兒處死,但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國王才網開一面將他逐出宮外。
笛卡兒回到法國後,對於這段戀情仍無法忘懷,不斷寫信寄給克莉絲汀,但遲遲沒有得到任何回音,因為他寫的信全部都被狠心的國王攔截沒收。
後來,笛卡兒染上黑死病,他自知來日無多,在臨終前寄出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短短的一條公式⋯
📌r=a(1-sinθ)📌
國王拆開這封信後,因看不懂箇中含意,便破例將信交給了克莉絲汀;聰明的公主立刻解開謎題,利用極座標畫出漂亮的圖形,那就是有名的「愛情心臟線」❤️
只可惜為時已晚,這對戀人終究還是無法終成眷屬⋯
#數學家的愛情故事
#懂數學就有與眾不同的浪漫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