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竹北園藝造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竹北園藝造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竹北園藝造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竹北園藝造景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齋主是新竹縣湖口人。自小除了因為父母關係,經常往返甚至停駐台北之外,最熟悉的城市便是新竹市了,我最青春的歲月就是火車站、城隍廟、圓環、護城河和遠百商圈。我依然記得過往的中興、遠東、三商等百貨,甚至紅藍寶石與華揚戲院也記憶猶新。 弱冠年後便長居台北。我所有對於建築、美術、法律和道德的知識,都明確建立...

  • 竹北園藝造景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7 09:00:58
    有 217 人按讚

    齋主是新竹縣湖口人。自小除了因為父母關係,經常往返甚至停駐台北之外,最熟悉的城市便是新竹市了,我最青春的歲月就是火車站、城隍廟、圓環、護城河和遠百商圈。我依然記得過往的中興、遠東、三商等百貨,甚至紅藍寶石與華揚戲院也記憶猶新。

    弱冠年後便長居台北。我所有對於建築、美術、法律和道德的知識,都明確建立於台北。此後便鮮少重返新竹市,湖口老家自不待言,更熟悉的地方似是竹北喜來登和高鐵站。

    這陣子因緣際會,有個數小時在新竹市的機緣,我把握時間將過往熟悉的地方用腳走過。

    老實說,雖然早有耳聞,但乍見站前sogo收攤以及站前廣場上的改動,還有那晶品城。依舊難掩內心震驚。車站旁補習街也不若過往熱鬧,書耕依舊在那,不知是否還有賣小黃書。值得讚許的是舊sogo附近增設了適合行人的穿越道。

    我先是回去懷念的西米露之家,買了一杯在這炎熱的冬天消暑,接著便是走回護城河和圓環,RT麵包店人潮不比從前,對面河堤上的貓不知為何大排長龍。新竹相比從前,真有所進步,我確信河水比以往清澈,連園藝造景也較從前用心。圓環旁佇立著高聳入雲的住宅「東城100」,每坪開價37萬,或許是台北房價看多了,我竟覺得這價位真是尼瑪親民。

    西大路不若過往繁華。我記得十數年前,從市政府轉往西大路,兩側的店面無一不是興盛繁榮。直直走往新復珍戲院,眼前的城隍廟依舊,人潮洶湧,旁邊的停車位數十年如一日般的難求,停車場也從過去看似黑道把持,變成如今的公司經營。城隍廟王記蚵仔煎依舊,餐具從以前的免洗保麗龍,變作如今的不銹鋼環保餐具。而一旁好吃的柳家滷肉飯,哪怕是離峰時段,客人依舊絡繹不絕。

    大遠百無甚變化,或許有蕭條些。但相對國際影城附近,可說小巫見大巫。國際影城附近完全失去了過去的熱鬧,人潮不再,倒是令人感傷。

    此次回新竹。最大的發現是,新竹市政政府在鄰近車站和市政府騎樓地上,貼上了「新竹好行」的標線,試圖規範機車停放騎樓的方式和尺度。相比於沒有此標線的騎樓的雜亂無章,我甚至看到了大改的BMW全無道德的斜停於騎樓內,完全不在乎騎樓內部是否能通行。不過能有所改變,就是社會有所進步,我雖不知新竹市整體的進步是何任市長所為,但共同努力的成果卻是可見的。

    老實說,我很久沒感覺自己在馬路上是危險的了。新竹在圓環和西大路許多行人穿越道都未設有號誌燈,車輛也普遍不具備禮讓行人的雅量。青年時期在路中央等車過的記憶,依然重現在中年的我身上。不過講實在的,新竹人也少走路,會如我這般東晃西走的人,真也是少之又少,多半都是有目的性的騎車移動。

    此次回到新竹,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應是我走路體力的增加。我記得從前光是從車站沿著林森路走到大遠百,我便覺得千里之遙,回程定要搭乘接駁車。但台北住久了,腳程真的今非昔比。走了一下午,非但不覺疲憊,反而對過往自己的腳程感到疑惑,何以以前覺得不願走? 而今卻感覺其實很近。

    能活在台北,享受著舒服又品質優良的人行道,真是不知幾輩子修來的福氣。齋主有幾個竹科好朋友,經常至台北餐敘。最初幾次餐後閒晃,腳步不但慢,還經常對著我們懷疑為啥選擇用步行移動。幾次經驗下來,速度慢慢跟上我們,連心態也慢慢調適為享受餐後散步的閒散。

    齋主期許未來某天,新竹也能成為如台北般,讓行人享受漫步於街道的城市。

    我相信這天並不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